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考试题附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成分
2、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气体经过的途径是()
A.外界→咽→食道→肺B.肺→气管→鼻→外界
C.外界→鼻→气管→肺D.肺→气管→咽→外
3、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

”依据是光合作用:()
①消耗二氧化碳②产生氧气③消耗水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4、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内,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A.一层B.二层C.三层D.四层
5、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
6、将有白花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最先变红的是茎的表面B.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
C.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D.红墨水是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的
7、某同学在学校附近山坡的背阴处发现了一种矮小的植物,它们有茎和叶,但没有叶脉,据此推测,这种植物最可能是()
A.衣藻B.葫芦藓C.铁线蕨D.大豆8、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下列哪项的无机盐?()A.铁、镁、钙B.氮、磷、钾C.氮、铁、锌D.硫、锌、硼
9、下列各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A.细胞核----遗传信息库B.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C.液泡----呼吸作用的场所D.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10、控制物质进出人体肝脏细胞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11、某学生掏耳垢时,不小心戳坏耳朵中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最可能是( ) A.外耳道B.鼓膜C.咽鼓管D.半规管
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
A.阳光→草→兔→狼B.草→昆虫→青蛙→蛇
C.蛇→青蛙→昆虫→草D.草→蝗虫→鸟→细菌和真菌
13、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A.小肠长约5-6米B.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C.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4、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
15、“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
16、移栽树苗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坨,这是为了()
A.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B.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C.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D.有利于秧苗根的呼吸
17、下图表示果实形成的简略过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子房、受精卵、果皮、胚 B.子房、胚珠、果皮、种子
C.胚珠、受精卵、种子、胚 D.子房、受精卵、果皮、种子
18、下列关于尿的形成与排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B.尿的形成和排出都是连续的
C.婴幼儿期间出现不自主排尿现象的原因是膀胱太小
D.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能够维持体温恒定
19、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食物链和食物网
20、对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和糖类都能产生消化作用的是()
A.胰液B.胃液C.胆汁D.唾液
21、一个动物细胞分裂产生了两个子细胞,以下关于子细胞的分析正确的是()A.可能继续分裂B.可以持续长大
C.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D.结构和功能始终相同
22、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23、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④提供营养物质
B.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①发育而来
C.⑥即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幼体
D.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⑥
24、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是骨中缺少()
A.蛋白质B.维生素C C.铁D.钙
25、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分生区B.伸长区C.成熟区D.根冠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合理营养是指__________而__________的营养。

2、____________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3、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_______的无机盐、含_______的无机盐和含_______的无机盐.
4、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

5、小刚扁桃体发炎没有及时治疗,几天后患了中耳炎,病菌从口腔侵入中耳的通道是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小明对自己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以及成长中的一些现象感到很困惑,请你参照下图,利用所学知识给他解惑。

(1)小明新生命的起点是图1中的[ ]___________,产生A的器官是图二中
[ ]___________,A和B结合的场所是[ ]___________。

(2)_________移动到子宫内膜上,并附着在此,这就是怀孕的开始。

(3)胎儿通过 ____________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上述器官经母体排出。

(4)胎儿在母体内生活40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此过程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

(5)小明发现自己喉结突出,长出胡须,这是在______________作用下出现的。

2、同学制作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后,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示例:[③]细胞质)。

请回答问题:
(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_____(填“生理盐水”或“清水”),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用稀碘液染色后,细胞中染色最深的是②_____。

(2)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较暗,可用反光镜中的_____(填“平面”或“凹面”)来对光,使视野变亮。

(3)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 ]_____。

(4)该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

3、下列两图中,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心壁最厚的腔是[_____]______,A的结构名称是____,A和B之间的瓣膜叫作_____,该瓣膜的作用是______。

(2)血液由右心室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回到左心房,这一过程称为______循环,经过这一循环,_____血变成_____血。

(3)乙图中⑤是_____血管,⑥是_____血管,⑦是______血管。

血液在⑥处流动速度_____(填“快”、“慢”或“最慢”),只允许_____单行通过。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1号试管________,2号试管________。

(2)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_____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________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淀粉最终在小肠中分解成________。

(3)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的________作用。

实验装置为什么要放入37℃温水中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____。

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________中。

2、下图表示丽丽同学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段片。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甲图中,A过程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B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

(2)乙图中,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填数字)。

当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2]_______;找到物像后,可以调节[5]____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

(3)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相比,前者没有______________。

(4)怎样避免丙图中出现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如图所示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有关实验设计。

请分析回答。

(1)提出问题:_____。

(2)作出假设:_____。

(3)1号和2号试管可作为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

(4)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_____。

同时振荡两试管,让液体充分混合。

(5)为了模拟人体口腔内的环境温度,应将1号和2号试管放在_____℃的水中。

(6)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两滴碘液,预期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填“变蓝”或“不变蓝”)。

由此可见,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消化的起点是_。

(7)拓展:淀粉能在唾液的作用下分解成_____,是因为唾液中含有_____。

淀粉在人体的小肠内最终消化成_____被吸收和利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C
3、D
4、B
5、A
6、A
7、B
8、B
9、C
10、B
11、B
12、B
13、B
14、A
15、C
16、B
17、B
18、A
19、B
20、A
21、A
22、A
23、D
24、D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全面平衡
2、森林
3、氮磷钾
4、叶绿体线粒体
5、咽鼓管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C受精卵 1 卵巢 2 输卵管胚泡胎盘(和脐带)分娩雄性
激素
2、生理盐水细胞核凹面①细胞膜线粒体
3、[ D] 左心室右心房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肺静脉血动
脉血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最慢红细胞
四、实验探究题。

(共2个小题,共14分)
1、变蓝不变蓝 2 唾液淀粉酶葡萄糖舌的搅拌 37℃是唾液淀
粉酶发挥催化(消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唾液中含有的淀粉酶能消化馒头中的淀粉
唾液 0℃的冰水(或80℃左右的热水,温度要过高或过低)
2、生理盐水细胞核着色 1、2 物镜细准焦螺旋细胞壁和液泡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唾液唾液 37 不变蓝口腔麦芽糖唾液淀粉酶葡萄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