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1、通假字:1.其次诎体受辱。

诎,通“屈”,弯曲。

2.其次剔毛发。

剔,通“剃”,动词。

3.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关,同“贯”,套上。

箠,同“棰”,杖。

4.见狱吏则头枪地。

枪,通“抢”,撞击。

5.及以至是。

以,通“已”6.及罪
至罔加。

罔,通“网”,法网。

7.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底,通“抵”,大抵,大都。

8.思垂空文以自见。

见,通“现”,表现。

9.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失,通“佚”10.放失旧闻。

失,通“佚”,散乱的文献。

11.则仆偿前辱之责。

责,通“债”,债务。

1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摩,通“磨”。

13.权倾五伯。

伯,通“霸”。

14.具于五刑。

具,通“俱”。

15.曷足贵乎。

曷,通“何”。

16.幽于圜
墙之中。

圜,通“圆”。

17.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纪,通“记”,历史记录。

2、对偶的作用: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3、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4、鄙:bì ①边远的村邑,边疆地区。

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鄙陋,鄙俗,鄙琐。

《左传•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
轻贱。

《孔雀东南飞》:“人贱物亦鄙,不足留后人。

”④鄙薄,轻视。

司马光《训俭示康》:“孔子鄙其小器。

”⑤自谦之词。

王勃《滕王阁序》:“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了这篇短序。

) [鄙人]、[鄙夫] 1、村野百姓,
乡下人。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2、自我谦称。

表示鄙陋。

马中锡《中山狼传》:“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


5、文言句式省略句:1、(烛之武)许之(主语)。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4、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5、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6、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6、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
7、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的
出现标志着我国文人独立创作诗歌的开始,他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叫楚辞,又叫骚体诗。

他用这种诗体创作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另有代表作《九歌》《九章》《天问》。

农历五月初五是他的纪念日。

8、膝下:父母。

9、元杂剧《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高祖还乡》的作者分别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睢景臣。

10、图穷匕首: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11、南冠:囚犯。

12、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13、句式:1、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判断句)。

2、而相泣于中庭(介宾短语后置)。

3、而良人未之知也(宾语前置)。

4、惟弈秋之为听(相当于"惟弈秋是听",宾
语前置)。

5、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判断句)。

14、语文基本知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4.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
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15.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16.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
断延长。

19.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15、元杂剧剧本一般由四折一至两个楔子构成一本。

杂剧的角色分为旦、末、净三大类。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或正旦,或正末,由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

一些次要的男女角色被称为外旦、外末、冲末等,反面的角色男的叫净或副净,女的叫搽旦。

其中“孤”对应的角色名目是官员,孛老老年男性,卜儿老年妇女,徕儿儿童。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曲词)”“科(舞台动作)”“白(人物台词)”三部分组成。

16、词类活用一般动词的使动:1、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

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亏损)。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17、【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

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

”《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18、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作状)
19、不为已甚:指对别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20、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1、词义-浩荡:多义词,这里为“荒唐”义。

再拜还入户(第二次/下一次)
22、词类活用一般动词的使动:1、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

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亏损)。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23、“三曹”是指东汉建安时期的父子诗人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曹丕的代表作有《燕歌行》,曹植的代表作有《七步诗》《白马篇》。

24、沆瀣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25、文言实词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6、“明清四大奇书”(又称中国小说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27、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28、独五人之(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
29、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30、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他东西多。

31、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是韩愈和柳宗元。

韩愈的代表散文有《师说》《马说》《祭十二文》,柳宗元的代表作有《捕蛇者说》《童区寄传》《黔之驴》。

32、文言实词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
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

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33、我国第一部也是的编年体通史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

34、理解下列词语:《蜀道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35、文言虚词-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

其名为鹏。

(3)代词,它。

其负大舟
也无力(指水)。

36、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
37、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
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杜牧《阿房宫赋》)
38、矢交坠兮士争先。

当先锋(形作动)
39、这里的引号,表示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意思是,这不是真正的自由。

3、破折号的误用(1)音乐欣赏的具体过程,一般是由官能欣赏——即对乐音的音
响感知,进入感情欣赏——即对音乐表现的思想感情、情景的感情体验、想象和
联想,最后到达理智欣赏——即对乐趣的思想内涵、意境的理解认识。

破折号和“即”都有引出解释说明语句的作用,不必重复使用。

三个破折号后的三个“即”字都要去掉。

(2)随着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被誉为“人类生命第一卫士”——臭氧
层也遭到极大的破坏。

破折号改为“的”字,或者保留破折号,把“被誉为”删去。

(3)吉林省炭素厂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松花江畔——吉林市。

“吉林市”不是解释松
花江畔的,破折号要改为“的”字。

(4)我们以寥寥数语,“买了齐格瓦,用户不
用愁”表示衷心感谢。

“齐格瓦”是冰箱牌子,句中第一个逗号要改为破折号,否则意思就不连贯了。

40、探源法巧解字形题:有许多词语,尤其是成语往往都有一定的来源,如来
自古代的寓言和历史故事。

不了解出处及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就容易望文生义,造成误写。

所以要识记词语的字形,能结合其最初的来源,这样有利于准确、牢固地记忆其形态。

比如成语“曲突徙薪”出自《汉书·霍光传》:“人谓主人曰:‘向
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

今XX而请客,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曲,弯;突,烟囱;徒,迁移;薪,柴草。

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
柴草搬走。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辨析近义实词的方法:1.正确掌握
词义。

近义词大多具有相同的语素及相异的语素,通过辨析一组词语的相异语素可以了解词义的细微差别。

2.分清词义的侧重点。

一组词语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词语表示的程度深,有的词语表示的程度浅。

在辨析这些词语时,一定要分清词义的侧重点,结合语境准确选择。

3.注意词语的习惯搭配。

要清楚词与词的习惯搭配,不能任意改变。

4.结合语境。

正确使用实词,就要分析语言情境,要综合考虑句中包括的各种情境因素,做到“词不离句”。

在每一道题中都应考虑这个因素,绝不能忽视。

5.把词语代入句子中。

通过默读,利用语感可以辨析出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句意是否明确。

在每一道近义词辨析题中都可用这种方法。

6.运用排除的方法。

比较难以确定对错的选项,可将最容易辨析的选项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