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功和能2
高一物理必修二-功、功率-学生笔记
![高一物理必修二-功、功率-学生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4f41a00a300a6c30c229fbd.png)
功和功率一.功1.功的定义:物体受力的作用,并沿力的方向发生一段位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对物体做功是和某个运动过程有关的.功是一个过程量,功所描述的是力对空间的积累效应.2.功的两个要素:力F 和沿力的方向发生位移l .两个要素对于功而言缺一不可,因为有力不一定有位移;有位移也不一定有力.特别说明:力是在位移方向上的力;位移是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如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重力和弹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垂直,这两个力并不做功.3.功的计算式:cos W Fl α=.在计算功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上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若是变力,中学阶段一般不用上式求功.(2)式中的l 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也是物体对地的位移.α是F 方向与位移l 方向的夹角.(3)力对物体做的功只与F 、l 、α三者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4)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4.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因此合外力的功等于各分力做功的代数和(也就是带上正负号相加).5.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含义不同.例如:一搬运工在搬运货物时,若扛着货物站着不动不算做功;扛着货物水平前进不算做功;而在他拿起货物向高处走时就做功了.所以力对物体做功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力和在力的方向上有位移.6.功的正负(1)正负功: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负功,由F 和l 方向间的夹角大小来决定.根据cos W Fl α=知:当0°≤α<90°时,cosα>0,则W >0,此时力F 对物体做正功当α=90°时,cosα=0,则W =0,即力对物体不做功当90°<α≤180°时,cosα<0,则W <0,此时力F 对物体做负功,也叫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2)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因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描述力在空间位移上累积作用的物理量。
而能量是标量,故相应地,功也是标量.功的正负有如下含义:意义动力学角度能量角度正功力对物体做正功,这个力对物体来说是动力力对物体做功,向物体提供能量,即受力物体获得了能量负功力对物体做负功,这个力是阻力,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向外输出能量(以消耗自身的能量为代价),即负功表示物体失去了能量说明不能把负功的负号理解为力与位移方向相反,更不能错误地认为功是矢量,负功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取绝对值),即力F 做负功-Fs 等效于物体克服力F 做功Fs7.功的计算方法:(1)一个恒力F 对物体做功W =F·lcos α有两种思考角度:一种是W 等于力F 乘以物体在力F 方向上的分位移lcosα,即将物体的位移分解为沿F 方向上和垂直于F 方向上的两个分位移l ∥和l ⊥,则F 做的功cos W F l Fl α=⨯=∥;一种是W 等于力F 在位移l 方向上的分力Fcosα乘以物体的位移l ,即将力F 分解为沿l 方向上和垂直于l 方向上的两个分力∥F 和⊥F ,则F 做的功cos W F l F l α=⨯=⨯∥.功的正、负可直接由力F 与位移l 的夹角α的大小或力F 与物体速度v 方向的夹角α的大小判断.(2)总功的计算虽然力、位移都是矢量,但功是标量,物体受到多个外力作用时,计算合外力的功,要考虑各个外力共同做功产生的效果,一般有如下两种方法:①先由力的合成与分解法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F 合,然后由cos W F l α=合计算.②由cos W Fl 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W 1、W 2、…、n W ,然后将各个外力所做的功求代数和,即12n W W W W =+++合……(带正负号进去).8.相互作用力所做的功:(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作用在不同物体上.(2)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特点:可能向相反方向运动,也可能向同一方向运动,也可能一个运动,而另一个静止,还可能两物体都静止.(3)由cos W Fl α=不难判断,作用力做的功与反作用力做的功没有必然的关系.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均不做功;可以一个力做功,另一个力不做功;也可以一个力做正功,另一个力做负功;也可以两个力均做正功或均做负功.9.变力做功的计算:恒力做的功可直接用功的公式cos W Fl α=求出,变力做功一般不能直接套用该公式,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形应掌握下列方法:(1)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①分段计算功,然后用求和的方法求变力所做的功.②用转换研究对象的方法.利用cos W Fl α=进行计算,如图所示,人站在地上以恒力F 拉绳,使小车向左运动,求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拉力对小车来说是个变力(大小不变,方向改变),但细细研究,发现人拉绳的力却是恒力,于是转换研究对象,用人对绳子所做的功来求绳子对小车做的功.(2)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线性变化的力,可用平均力求所做的功.(3)用图像法求解变力做功问题.我们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以Fcosα为纵轴,以l 为横轴.当恒力F 对物体做功时,由Fcosα和l 为邻边构成的矩形面积即表示功的大小,如图(a)所示.如果外力不是恒力,外力做功就不能用矩形表示.不过可以将位移划分为等距的小段,当每一小段足够小时,力的变化很小,就可以认为是恒定的,该段内所做功的大小即为此小段对应的小矩形的面积,整个过程外力做功的大小就等于全体小矩形面积之和,如图(b)所示.二.功率1.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所谓做功快慢的实质是物体(或系统)能量转化的快慢.2.功率的大小:力做的功和做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功率,即P=t W .(1)W P t=是求一个力在t 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功率.想想你们期末考前的复习效率.(2)由W P t=得αcos Fv P =,它有两种用法:①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时F 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v 取瞬时值,对应的P 为F 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②求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当v 为某段时间(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时,要求在这段时间(位移)内F 为恒力,对应的P 为F 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3.说明(1)功率和功一样,它也是属于力的.说到“功率”必须说是哪个力的功率.如:重力的功率、拉力的功率、阻力的功率、弹力的功率等.(2)平均功率描述的是做功的平均快慢程度,因此说平均功率必须说明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上)的平均功率.而瞬时功率描述的是做功瞬间的快慢程度,因此说瞬时功率必须说明是哪个时刻(或哪个位置)的瞬时功率.(3)在国际制单位中功率的单位是W (瓦).31W=1J/s 1kW=10W,(4)功率是标量.功率的正负(仅由α角决定)表示是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还是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的功率.(5)重力的功率可表示为P G =mgv y ,即重力的瞬时功率等于重力和物体在该时刻的竖直分速度之积.4.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发动机铭牌上的功率即为额定功率,它是指动力机械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实际功率是机械实际工作时的功率.正常工作时,机器的实际功率不应超过它的额定功率值.5.关于汽车的运动分析(机车启动问题,学完动能定理再说)(1)对机车等交通工具类问题,应明确P =F·v 中,P 为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机车正常行驶中实际功率小于或等于其额定功率;F 为发动机(机车)的牵引力;v 为机车的瞬时速度.(2)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运动过程中:故机车达到最大速度时a =0,f F F =,m f m P Fv F v ==,这一启动过程的v t -关系图像如图所示:(3)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的运动过程中:设机车保持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 :()f F v P F ma at P =⇒+=.则/()f t P a F ma =+,此时速度/()f v at P F ma ==+.这一启动过程的v t -关系图像如右上图所示.(4)说明:①当发动机的功率P 恒定时,牵引力与速度v 成反比,即1F v∝,但不能理解为v 趋于零时牵引力F 可趋近于无穷大;也不能理解为当F 趋于零时v 可趋于无穷大,要受到机器构造上的限制.②用P=Fv (此时cosα=1)分析汽车的运动时,要注意条件.如果汽车启动时可以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阻力可看作大小不变的力,则汽车的牵引力F 的大小不变,由P=Fυ可知发动机的功率是逐渐增大的.但是当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不再增大,由P=Fυ可知牵引力F 将逐渐减小,即汽车启动时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是有限度的.在发动机功率不变的条件下,汽车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将不断减小.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一.动能是什么1.动能:(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2)定义式:212k E mv =,v 是瞬时速度.单位:焦(J).(3)动能概念的理解.①动能是标量,且只有正值②动能具有瞬时性,在某一时刻,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就具有一定的动能③动能具有相对性,对不同的参考系,物体速度有不同的瞬时值,也就具有不同的动能,一般都以地面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2.动能的变化:动能只有正值,没有负值,但动能的变化却有正有负.“变化”是指末状态的物理量减去初状态的物理量,12k k k E E E -=∆.k E ∆为正值,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了,对应于合力对物体做正功;k E ∆为负值,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小了,对应于合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合力做功.二.重力势能1.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跟物体的初末位置的高度有关,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物体沿闭合的路径运动一周,重力做功为零.如物体由A 位置运动到B 位置,如图所示,A 、B 两位置的高度分别为h 1、h 2,物体的质量为m ,无论从A 到B 路径如何,重力做的功均为:cos G W mgl α==mgh =mg(h 1-h 2)=mgh 1-mgh 2.2.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高而具有的能量(例如举到8844上面).(2)公式: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P E mgh =,h 是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的高度.单位:焦(J).1J =21kg m s 1N m m -∙∙∙=∙.(3)因为高度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量,故而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它的数值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参考平面的选择不同,重力势能的值也就不同,一般取地面为参考平面.在参考平面内的物体,E P =0;在参考平面上方的物体,E P >0;在参考平面下方的物体,E P <0.(4)重力势能是标量,它的正、负值表示大小.(功的正负又有什么意义?)(5)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系统)共有的.3.重力势能的变化却是绝对的(1)尽管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有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无关,这体现了它的绝对性.(2)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mgh E p =,只适用于地球表面及其附近g 值不变时的范围,若g 值变化时,不能用其计算.4.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假设有两个高度1h 和2h (21h h >),则2211p p E mgh mgh E ==>物体从1h 运动到2h ,即从高往低处走,则重力做了正功,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小;写成表达式:0)(21>h h mg h mg W G -=∆=,也就是21p p G E E W -=(初位置势能-末位置势能)物体从2h 运动到1h ,即从低往高处走,则重力做了负功,系统的重力势能增加.写成表达式:0)(12<h h mg h mg W G -=∆=,也就是12p p G E E W -=(初位置势能-末位置势能)换句话说,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该变量之间的关系为:pp p G E E E W ∆-=-=末初三.弹性势能1.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弹性势能.2.弹性势能的大小跟①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②与劲度系数有关,当形变量一定时,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弹性势能也越大.3.弹性势能的表达式:212P E k l =∆4.弹力做功跟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当弹簧的弹力做正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弹性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当弹簧的弹力做负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这一点与重力做功跟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p p p G E E E W ∆-=-=末初一样:p p p E E E W ∆-=-=末初弹.动能定理及其应用一.动能定理1.内容表述:一个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个过程物体功能的变化.2.表达式:21k k W E E =-,W 是合外力所做的总功,1k E 、2k E 分别为初、末状态的动能.若初、末速度分别为v 1、v 2,则12112k E mv =,22212k E mv =.3.物理意义:动能定理揭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即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对应着物体动能的变化.变化的大小由做功的多少来量度.动能定理的实质说明了功和能之间的密切关系,即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等号的意义是一种因果关系的数值上相等的符号,并不意味着“功就是动能增量”,也不是“功转变成动能”,而是“功引起物体动能的变化”.4.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要点:①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作用过程,也适用于变力作用过程.②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物体做直线运动情况,也适用于物体做曲线运动情况.③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所组成的一个系统.④动能定理的研究过程既可以是针对运动过程中的某个具体过程,也可以是针对运动的全过程.⑤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v 为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⑥在21k k W E E =-中,W 为物体所受所有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正功取正值计算,负功取负值计算;21k k E E -为动能的增量,即为末状态的动能与初状态的动能之差,而与物体运动过程无关.二.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应用技巧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1)选取研究对象及运动过程;(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及各力对物体的做功情况:受哪些力?哪些力做了功?正功还是负功?然后写出各力做功的表达式并求其代数和;(3)明确研究对象所历经运动过程的初、末状态,并写出初、末状态的动能1K E 、2K E 的表达式;(4)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21K K W E E =-合,且求解.2.动能定理的应用技巧(1)由于动能定理反映的是物体在两个状态的动能变化与其合力所做功的量值关系,所以对由初始状态到终止状态这一过程中物体运动性质、运动轨迹、做功的力是恒力还是变力等诸多问题不必加以追究,就是说应用动能定理不受这些问题的限制.(2)一般来说,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求解的问题,用动能定理也可以求解,而往往用动能定理求解简捷;可是有些用动能定理能够求解的问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却无法求解.可以说,熟练地应用动能定理求解问题,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和方法,应该增强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主动意识.。
高一物理必修2功和能导课10例
![高一物理必修2功和能导课10例](https://img.taocdn.com/s3/m/7632dc3ebd64783e09122ba2.png)
高一物理必修2《功和能》导课10例永和中学 缪于清高一物理必修2的《功和能》单元有两章内容,内容很抽象,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在这部分教学中不是很注意课题导入的设计,以致于学生很难对本章节知识产生学生兴趣,所有的物理老师都知道这部分知识对后面知识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高考,如果没有“功和能”的知识,解题的方法就显得很单一,有些物理题没有动能定理还根本无法解答,所以,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这部分知识就是摆在所有物理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
本学期开学以来,笔者特注重新课的导入设计,发现有关“功和能”这部分知识的资源还是很多的,特别是电子产品的普及和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很丰富的教学资源,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激发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的导课资源还是很多的。
以下是笔者就本学期以来在教学“功和能”这部分知识的导课案例,现将其稍加整理如下,不敢妄自称好,意在抛砖引玉。
案例1:《功》的导入:人不能不劳而获,“人通过劳动,作出了贡献,就可以获得合法收入”。
类似的“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能量就发生了改变”,力对物体做功实际上也是一种劳动过程,物理学研究的范畴其实很窄,力对物体做功只是 “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才算做功。
只是人通过劳动范畴更广,学好它比起认识社会科学领域内“人的劳动”更容易。
板书:“人对(他人) → 劳动(作出了贡献) → 收入改变(增、减)”“力对(物体) → 做功(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 → 能量改变(增、减)”问题讨论: “如何计算成一个人的贡献的大小”很重要,但“如何计算做功的大小”远比“如何计算成一个人的贡献的大小”简单得多。
……案例2:《功的原理》的导入:问题讨论:使用机械有何好处?能省功吗?待学生讨论回答后,追问:使用机械可以少做一些功吗?实验视频:(使用杠杆、滑轮等,可省力、省距离但不会省功),或实验演示……案例3:《功率》的导入:问题讨论:使用机械可省力、省距离但不会省功,但是现代人使用机械劳动取代人的体力劳动,省力、省距离是无所谓的,为何还要使用机械呢?现代人使用大型机械代替小型机械劳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视频:今昔劳动场面对比。
高一物理功和能知识点全部
![高一物理功和能知识点全部](https://img.taocdn.com/s3/m/e1bf3e2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e.png)
高一物理功和能知识点全部能量是物体所具备的做功能力。
在物理学中,功和能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与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一物理学习中涉及到的功和能的知识点。
一、功(Work)功是指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或对物体的能量转移。
用数学表示为:W = F · s · cosθ其中,W代表功,F代表作用力,s代表物体位移,θ代表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功的单位是焦耳(J)。
当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同时,所做的功为正值;当力和位移的方向垂直时,所做的功为零;当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反时,所做的功为负值。
通过计算功,我们可以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了功,以及功的大小和方向。
二、能量(Energy)能量是物体所具备的做工能力,是物体在任何形式的运动或相互作用中具有的物理性质。
常见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光能等。
1. 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具有的由位置和速度决定的能量。
它可分为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
动能(Kinetic Energy)是由于物体的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能的计算公式为:EK = 1/2mv²其中,EK代表动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势能(Potential Energy)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化学势能等。
重力势能(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是指物体由于被提升到一定高度而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EP = mgh其中,EP代表重力势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的高度。
2. 热能(Thermal Energy)热能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热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热能越大。
3. 电能(Electric Energy)电能是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
电能与电荷量和电位差有关,计算公式为:EE = QV其中,EE代表电能,Q代表电荷的大小,V代表电位差。
高一物理必修二功的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二功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e491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8.png)
高一物理必修二功的知识点物理学中,功是描述力对物体产生影响的量。
在高一物理的必修二课程中,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学生们需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高一物理必修二中与功相关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1. 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功指的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工作,可以用数值表示。
当力和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时,功为正;当力和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时,功为负。
功的计算公式为:功 = 力 ×位移× cosθ,其中θ表示力和位移间的夹角。
2. 功的单位和量纲功的单位是焦耳(J),国际单位制下,1焦耳表示1牛顿施加1米位移所做的功。
功的国际单位制符号为J,常用的其他单位有千焦耳(kJ)和千卡(kcal)。
3. 功的正负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当力和位移方向相同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方向相同,所做的功为正,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增加物体的能量(动能或势能);当力和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方向相反,所做的功为负,表示力对物体做负功,减少物体的能量。
4. 功的传递与转化功可以由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也可以在物体间进行转化。
例如,当我们用手给物体施加力推动时,我们所做的功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当物体受到阻力的作用而减速时,物体的动能转化为负功,减少物体的能量。
5. 功与机械能的关系在高一物理必修二中,机械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包括动能和势能。
物体所做的功可以改变其机械能的大小。
例如,当施加力使物体加速时,所做的功增加物体的动能;当施加力使物体抬升时,所做的功增加物体的势能。
6. 功与重力势能的计算当物体被抬升或下落时,可以利用力和位移间的关系计算所做的功。
例如,当物体被抬升时,所做的功等于力乘以位移的距离,即:功 = 力 ×抬升高度。
7. 功与功率的关系功率是描述功每单位时间的转化速度。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功率 = 功÷时间。
通过改变施加力的大小和位移的速度,可以调节功率的大小。
高一物理必修2 第二节 功和能
![高一物理必修2 第二节 功和能](https://img.taocdn.com/s3/m/23d557f290c69ec3d4bb7565.png)
高一物理必修2 第二节功和能随着动力学的发展,人们逐渐形成了“功”和“能”的概念.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将力与路程的乘积称为“矩”;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德国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数学家)把与重量和高度的乘积等值的运动作为基本量来考察运动的量度—“活力”(1696年指出是“活力”的量度).知识与方法关键要点方法技巧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对比理解功能原理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概括归纳法1、功的原理:读教材P9第一、二段○理要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进一步可表述为:使用任何机械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思重点:“不省功”是功的原理的核心。
“不省功”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等于(理想机械);其二是大于,既费功(对非理想机械)。
费功是指使用机械,人们所做的功要大于不使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多做的那一部分功,就是克服机械自重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它对完成工作任务没有意义,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无用功或额外功。
○辨疑点:“使用任何机械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这一表述更具有普遍性。
“动力所做的功”和“使用机械,人们所做的功”相当;“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包括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即包括克服有用阻力所做的功(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及克服机械自重和摩擦所做的功。
○悟方法:对功的原理的正确理解,使我们认识到使用机械可省力或省距离而不可能省功的道理。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读教材P10第四段○理要点: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能量转化的过程伴随着力做功;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进行了转化。
○思重点:对功能关系的理解,要掌握两层含义:一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能量转化的过程就是做功的过程;二是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也就是说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
高一物理功和能公式归纳
![高一物理功和能公式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8e389b2b84ae45c3a358cd4.png)
高一物理功和能公式归纳功的定义:W=Fscosα功率:P=W/t=Fvcosα动能定理:W总=½mv22-½mv12机械能守恒定律:Ep1+Ek1=Ep2+Ek2仅重力做功滑动摩擦生热:Q=fss:相对位移耗散力做功*:W非G=E机2-E机11功和能的关系: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功和能的区别:能是物体运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过程量功是物体状态变化过程有关的物理量,即状态量这是功和能的根本区别。
一、课前认真预习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
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
二、主动提高效率的听课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
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
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定期整理学习笔记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达标检测、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
学习笔记要简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
四、及时做作业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
在平时的预习中,用书上的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课后作业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及分析最优解法练习。
五、复习总结提高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练习,如果不及时复习,不会归纳总结,就容易出现知识之间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学习物理知识的倾向。
其结果必然是物理内容一大片,定律、公式一大堆,但对具体过程分析不清,对公式中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理解不深,不会纵观全局,前后联贯,灵活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去解决具体问题。
高一物理:功和能教学设计_02
![高一物理:功和能教学设计_02](https://img.taocdn.com/s3/m/aa8d0b84d0d233d4b14e6923.png)
功和能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物质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
2.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总能量守恒。
3.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二)能力训练点1.正确理解功和能之间区别和联系。
2.从能量及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解决有关问题。
(三)德育渗透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态度,从功能角度探索,研究,发现自然规律,并运用它服务于全人类。
(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学习对实例的列举和实验的操作,把学习欣赏科学成果和自己的实践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1.组织学生列举、涉及功与能的现象并做初步讨论。
2.通过讨论和实验演示来归纳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做功来量度2.难点在具体的物理现象中能确认具体能量的转化情况,能用做功来定量地反映这种转化.3.疑点功是能吗?功可以转化为能吗?能转化过程中一定要做功吗?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转化吗?4.解决办法(1)联系实际,观察生活生产中的能量转化现象,加深理解功能关系.(2)做好演示实验,直接感受能量的转化过程.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弹簧、钩码、走马灯、蜡烛、支架、能量转化录像.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对实例分析,设计相关问题.2.学生通过讨论,观看实验和录像,并通过例题演练提高认识.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略)(二)整体感知能的转化现象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要充分联系实际,针对具体的能的转化过程进行分析,确切理解功能关系,把对能量转化的分析作为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导入新课】初中同学学过功和能的一些知识,对功和能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并能定性地分析某些物理现象,前二节我们较深入地探讨了功的概念、功的计算,现在将进一步研究能的基本知识以及功和能的关系.1.能的概念(1)能的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这个物体就具有能由学生举出自然界中具有能量的物体的实例,如流动的河水,飞行的子弹,自由下落的重物,压缩的弹簧,燃烧的焰火,高压的气体……(2)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演示:弹簧吊挂物体,一端固定在铁架上,用力下拉物体,使弹簧伸长后释放,物体将向上运动,弹簧对物体做功,说明形变的弹簧有能量,此能量叫弹性势能.演示:点燃走马灯的蜡烛后,灯的一部分旋转起来,这个现象中,有些什么能?能如何转化?首先是蜡烛的化学能经燃烧释放出来,加热空气,空气分子运动加剧,转化为空气分子的内能,热空气上升又带动走马灯旋转,空气的部分内能又转化为走马灯的机械能.由此看来,自然界的能多种多样,除上述的能以外,还有电能、光能、原子能、生物能……同时它们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
高一物理功和能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功和能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4da49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e.png)
⾼⼀物理功和能公式总结 功和能在普通物理学中是教师难于讲解和学⽣难于接受的课题,⾼⼀新⽣要想学好这部分内容,就要掌握相关物理公式,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物理功和能公式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功和能公式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N),s:位移(m),α:F、s间的夹⾓} 2.重⼒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度差(hab=ha-hb)} 3.电场⼒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时间(s)} 6.汽车牵引⼒的功率:P=Fv;P平=Fv平 {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 {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势能:EP=mgh {EP :重⼒势能(J),g:重⼒加速度,h:竖直⾼度(m)(从零势能⾯起)} 13.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做功与重⼒势能的变化(重⼒做功等于物体重⼒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注: (1)功率⼤⼩表⽰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能量转化多少; (2)O0≤α<90O 做正功;90O<α≤180O做负功;α=90o不做功(⼒的⽅向与位移(速度)⽅向垂直时该⼒不做功); (3)重⼒(弹⼒、电场⼒、分⼦⼒)做正功,则重⼒(弹性、电、分⼦)势能减少 (4)重⼒做功和电场⼒做功均与路径⽆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条件:除 重⼒(弹⼒)外其它⼒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功》的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功》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a31a5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3.png)
高中物理必修二《功》教学设计就有确定值.4.功是过程量,是力在空间的积累量.(多劳多得?)5.公式中的单位:F——牛(N);l——米(m);W ——焦(J).突破难点(三)正功和负功公式理解:功的计算式W=Flcosα包含cosα这一要素,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随着α的变化,cosα的值也变化.指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讨论随α的变化,cosα的取值如何变化,从而得到功W的意义如何.画出各种情况下力做功的示意图.并通过示意图总结:1.当α=2π时,cosα=0,W=0.力F和位移l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2.当α<2π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3.当2π<α≤π时,cosα<0,W<0.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有做功.①功的正负表示是动力对物体做功还是阻力对物体做功功的正负由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决定,所以功的正负决不表示方向,而只能说明做功的力对物体来说是动力还是阻力。
当力对物体做正功时,该力就对物体的运动起推动作用;当力对物体做负功时,该力就对物体运动起讨论总结:力F与物体位移l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0°≤α≤180°.那么,在这个范围之内,cosα可能大于0,可能等于0,还有可能小于0,从而得到功W也可能大于0、等于0、小于0.1.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正功、负功从效果上和能量上的意义。
2.学会负功的两种等效说法,会比较功的大小。
拓展规律(四)计算总功的方法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学习了一个力对物体所做功的求解方法,而物体所受到的力往往不只一个,那么,如何求解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呢?例题:一个质量m=2 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力F1=10 N作用,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l=2 m,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2=4.2 N,求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根据例题引出多个力对物体做功的求法: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这个物体所做的功。
高中高一物理功与能知识点
![高中高一物理功与能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7fef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8.png)
高中高一物理功与能知识点介绍: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负责研究物体和能量之间的关系。
在高中的学习中,物理功与能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它有助于我们理解物体运动的原理以及对能量转化的理解。
本文将对高中高一物理功与能这一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入探讨。
一、什么是功?功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位移所做的功。
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向量,而位移也是一个向量。
所以当力与位移方向相同时,所做的功最大。
物理学中功的单位是焦耳。
二、功的公式与计算方法在物理学中,功的计算公式是:功 = 力 ×位移 ×cosθ。
其中,θ是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例如,当一个力为50牛顿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了10米的位移时,根据功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个物体所做的功为:功 = 50N ×10m × cos0° = 500焦耳。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当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为0°时,所做的功最大。
三、功的正负和能量转化根据力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功可以分为正功和负功。
当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同时,所做的功为正;当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反时,所做的功为负。
正功表示物体获得了能量,例如我们将重物抬高时,我们对物体所做的功即为正功。
而负功表示物体失去了能量,例如我们将重物从高处放下时,我们对物体所做的功即为负功。
四、功与能量的关系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被创建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功与能量的关系可以通过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理解。
当物体所做的功为正时,物体获得了能量,而这些能量可能以动能、势能或其他形式存在。
例如,当我们用力将一个弹簧压缩时,我们对弹簧所做的功为正功,将弹簧中存储的弹性势能释放出来。
而当物体所做的功为负时,物体失去了能量,能量以其他形式转化。
例如,当我们用力摩擦一个运动中的物体时,我们对物体所做的功为负功,物体失去了一部分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转化为摩擦热能。
五、功率与效率功率是功对时间的比值,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高一物理知识点有哪些
![高一物理知识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a5f348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5.png)
高一物理知识点有哪些高一物理是物理学的基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泛。
以下是高一物理的主要知识点,供您参考:1、力和运动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具有惯性,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则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F=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功和能功: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及力和位移的夹角的余弦值的乘积。
公式为W=FScosθ。
能:动能和势能是两种基本的能量形式。
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公式为E_k=1/2mv^2。
重力势能与重力和高度有关,公式为E_p=mgh。
3、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简谐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的运动称为简谐振动,其振幅、频率和周期是振动的基本参数。
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波速等于波长乘以频率,公式为v=λf。
干涉和衍射:波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源产生的波在空间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的现象;衍射是指波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后通过散射继续传播的现象。
4、相对论初步知识相对论的基本原理:所有惯性参照系中光速都是一样的,即光速的不变性。
时间膨胀:由于物体运动时,其自身的时钟相对于静止参照系会减慢,因此时间在不同的参照系之间会有所膨胀。
质能关系:物体所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公式为E=mc^2。
5、电流和电路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公式为I=Q/t。
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公式为R=ρl/S。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为I=U/R。
电功率和电能: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公式为P=UI。
电能是指电流所做的功。
6、磁场和电磁感应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功能关系及能量守恒(课件)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d75643d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c.png)
常见命题点
命题点一:功能关系的理解
1.只涉及动能的变化用动能定理分析. 2.只涉及重力势能的变化,用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 的关系分析. 3.只涉及机械能的变化,用除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之外的 其他力做功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分析.
常见题型
命题点二: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例.如图,建筑工地上载人升降机用不计质量的细钢绳跨过定滑轮与一电动机 相连,通电后电动机带动升降机沿竖直方向先匀加速上升后匀速上升。摩擦
(2)小球落地点C与B的水平距离s为多少?
(3) 若H一定,R多大时小球落地点C与B水平距离s最远?该水
平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
常见题型
命题点三:摩擦力做功与能量转化
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相互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的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将产生两种可能效 果: ①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②有一部分机械能在相互摩擦的物体间转移,另外一部分转化为内能.
常见题型
除了重力和弹力之外,系统中其他内 外力做功的代数和。
这个功能关系具有普遍意义
三、功能关系
E机 mgx cos 想一想:机械能减小了,是消失了吗?
能量守恒:
E机 Q
Q mgx cos
摩擦生热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
三、功能关系
M
mv
地面光滑
动能定理:
x1 x2
mgx2 Ek1 mgx1 Ek2
时会触发闭合装置将圆轨道封闭。(取g=10 m/s2,sin 53°=0.8,cos
53°=0.6)求:
(1)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p; (3)要使小物块进入竖直圆轨道后不脱
高一物理必修2动能和动能定理--知识讲解有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2动能和动能定理--知识讲解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da996ced630b1c59eeb576.png)
动能和动能定理要点二、动能、动能的改变要点诠释:1.动能:(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2)定义式:212k E mv =,v 是瞬时速度. (3)单位:焦(J ).(4)动能概念的理解.①动能是标量,且只有正值.②动能具有瞬时性,在某一时刻,物体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就具有一定的动能.③动能具有相对性,对不同的参考系,物体速度有不同的瞬时值,也就具有不同的动能,一般都以地面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2.动能的变化:动能只有正值,没有负值,但动能的变化却有正有负.“变化”是指末状态的物理量减去初状态的物理量.动能的变化量为正值,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了,对应于合力对物体做正功;动能的变化量为负值,表示物体的动能减小了,对应于合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合力做功.要点三、动能定理要点诠释:(1)内容表述: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功能的变化.(2)表达式:21k k W E E =-,W 是外力所做的总功,1k E 、2k E 分别为初、末状态的动能.若初、末速度分别为v 1、v 2,则12112k E mv =,22212k E mv =. (3)物理意义:动能定理揭示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动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即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对应着物体动能的变化.变化的大小由做功的多少来量度.动能定理的实质说明了功和能之间的密切关系,即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等号的意义是一种因果关系的数值上相等的符号,并不意味着“功就是动能增量”,也不是“功转变成动能”,而是“功引起物体动能的变化”.(4)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要点.动能定理虽然可根据牛顿定律和运动学方程推出,但定理本身的意义及应用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①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作用过程,也适用于变力作用过程.②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物体做直线运动情况,也适用于物体做曲线运动情况.③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所组成的一个系统.④动能定理的研究过程既可以是针对运动过程中的某个具体过程,也可以是针对运动的全过程. ⑤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v 为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⑥在21k k W E E =-中,W 为物体所受所有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正功取正值计算,负功取负值计算;21k k E E -为动能的增量,即为末状态的动能与初状态的动能之差,而与物体运动过程无关.要点四、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和应用技巧要点诠释: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1)选取研究对象及运动过程;(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及各力对物体的做功情况:受哪些力?哪些力做了功?正功还是负功?然后写出各力做功的表达式并求其代数和;(3)明确研究对象所历经运动过程的初、末状态,并写出初、末状态的动能1K E 、2K E 的表达式;(4)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21K K W E E =-合,且求解。
高一必修二物理功的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物理功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cb58a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7.png)
高一必修二物理功的知识点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掌握物理知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高一必修二物理课程中,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针对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应用进行探讨。
一、功的定义和概念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时所做的动力学量,是度量力所做的机械功的大小和方向的一种量。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时,这个力所做的功就是力对物体做功。
功的单位是焦耳(J)。
二、功的计算公式1. 计算功的公式:当力的大小和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时,可以通过力的大小和物体位移的乘积来计算功。
功 = 力 ×位移× cosθ其中,力的大小按照国际单位制用牛顿(N)表示,位移的大小按照国际单位制用米(m)表示,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2. 特殊情况下的功的计算方法:当力的大小和物体位移的方向不一致时,可以通过求解力在物体位移方向上的分力来计算功。
功 = 分力 ×位移分力 = 力× cosθ其中,力和位移的大小按照国际单位制用牛顿(N)和米(m)表示,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三、功的应用举例1. 抛体运动中的功:在抛体运动中,当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上升或下降时,重力所做的功可以通过计算力的大小、物体位移和夹角来求解。
2. 弹簧运动中的功:在弹簧振子或弹簧拉伸的过程中,弹簧所做的功可以通过计算力的大小、物体位移和夹角来求解。
3. 斜面运动中的功:在斜面运动中,当斜面上的物体向上或向下滑动时,重力的分力所做的功可以通过计算分力的大小和物体位移来求解。
4. 电路中的功:在电路中,电源对电流的作用可以通过计算电流的大小、电阻的大小和电流位移来计算功。
通过以上的应用举例,可以看出功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掌握计算功的公式和方法,对于理解物理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高一必修二物理功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功的定义和概念,计算功的公式以及功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高一物理必修二功知识点
![高一物理必修二功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9b75d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c.png)
高一物理必修二功知识点功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的是物体受到力作用后所做的功。
在高一物理必修二中,功的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着重介绍高一物理必修二功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功的定义是指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等于力和物体位移的乘积,即W = F * s,这里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位移。
这个定义可以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具体的计算。
例如,当一个物体受到斜面上力的作用而沿斜面滑下时,可以利用功的计算公式来求解。
假设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的力的大小为F,物体沿斜面滑下的距离为h,那么物体受到的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F_x可以用F * sinθ来表示,力的分力与位移的乘积F_x * h就是物体所做的功。
二、功的正负和单位根据功的定义,可知功和力、位移之间存在着方向关系。
当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同时,功为正值;当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反时,功为负值。
例如,当一个力向右推动一个物体向右运动时,功为正值;而当一个力向右推动一个物体向左运动时,功为负值。
功的单位为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N)乘以1米(m)。
在实际问题中,有时我们也会用到千焦耳(kJ)等更大的单位。
三、功与能量的转换关系功和能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物理学中常常会将功看作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而做功时,能量从一个物体或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系统。
例如,当我们用手推动自行车时,手所做的功将转化为自行车的动能;当我们用手拉起物体时,手所做的功将转化为物体的重力势能。
这些都是功与能量转换的例子,体现了能量的守恒定律。
四、功率和动力功率是描述功的变化速率的物理量,它等于功除以所用的时间,即P = W / t,这里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动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能力大小,它与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动力等于力与速度的乘积,即P = F * v,这里P表示动力,F表示力,v表示速度。
功率和动力的关系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来加以了解。
高一物理必修2-功
![高一物理必修2-功](https://img.taocdn.com/s3/m/a0ef7f1a964bcf84b9d57ba0.png)
v
x
F
拉力F做的功 拉力 做的功W = ? 做的功
F F
F α
x F2
α
F F1
W2 = 0 W=W1= F1x = Fxcosα
若将位移 x 分解
x1 F α 90
。
x
x1=x cosα x2=x sinα W1= Fx1= Fxcos α W2= 0 W= Fxcos α
x2
二、功的计算: 功的计算: 公式: 1、公式:
COSα=
0
W=0 W>0 W<0 <
表示力F对 表示力 对 物体不做功 表示力F对 表示力 对 物体做正功 表示力F对 表示力 对 物体做负功
COSα>0 >
COSα<0 <
四、正功和负功: 正功和负功: 正功的意义是:力对物体做正功, 正功的意义是:力对物体做正功,表明此力的 效果是促进物体的运动, 动力。 效果是促进物体的运动,是动力。 负功的意义是:力对物体做负功,表明此力 负功的意义是:力对物体做负功, 的效果是阻碍了物体运动, 阻力。 的效果是阻碍了物体运动,是阻力。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克 服这个力做了功(正值) 服这个力做了功(正值)
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由于被 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叫做势能,前者叫重 力势能,后者叫弹性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1 动能Ek= m v 2 2
重力势能Ep=mgh
如果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做功,我们就说 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 化过程。一个物体对外做了多少功,它的能量也 就减少了多少。 功只是度量能量转换的一种工具。
观察下面三张图片,回答问题。
举起杠铃过程中,什么力对杠铃做功?能量怎样变 化? 人对杠铃的举力做功,人体 内的能量 怎么转化?
高一物理功和能2(PPT)2-2
![高一物理功和能2(PPT)2-2](https://img.taocdn.com/s3/m/0e5b3f737cd184254b3535cc.png)
• 自然界存在着不同的运动形式,不同的运
动形式对应着不同形式的能量
机械能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形变的物体具有弹形势能
• 分子热运动对应有内能 • 电磁运动对应有电磁能(光能) • 原子和原子内部的运动对应 有原子能
;貔貅 / 貔貅
教学目标:
• 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物质不同的 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
• 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能 量守恒.
• 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正确理解功和 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及难点)
• 从能量及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 运动,解决有关问题.
一. 能量
• 能的定义: 一个物体能 够对外做功 则这个物体 就具有能.
球状星团在星系中很常见,在银河系中已知的大约有150个,可能还有10-20个尚未被发现;大的星系会拥有较多的球状星团,例如在仙女座星系就有多达500个,一些巨大的椭圆星系,像是M87,拥有的球状星团可能多达1000个。这些球状星团环绕星系公转的半径可以达到40000秒差距(大约 131000光年)或更远的距离。 在本星系群的每一个质量够大的星系都有球状星团伴随着,而且几乎每一个曾经探测过的大星系也都被发现拥有球状星团。人马座矮椭圆星系和大犬座矮星系看来正在将伴随着它们的球状星团(像是帕罗马12)捐赠给银河系。这显示了过去有许多球状星团是如何获得的。 虽然,在星系中的球状星团看似拥有星系中最早诞生的恒星,但是它们在星系演化的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仍不清楚。他和矮椭球星系有着显著的差异,球状星团似乎应该是母星系中恒星诞生的场所,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星系。
共生星双星的星风物质损失率的测定赵定烽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昆明650011)摘要共生星双星是一颗有强大星风物质损失的红巨星与一颗早型热星组成的特殊双星系统。 球状星团,外观呈球形,在轨道上绕着星系核心运行,很像卫星的恒星集团。球状星团因为被重力紧紧束缚,使得外观呈球形并且恒星高度的向中心集中。被发现的球状星团多在星系的星系晕之中,远比在星系盘中被发现的疏散星团拥有更多的恒星。
高一物理功和能2
![高一物理功和能2](https://img.taocdn.com/s3/m/98822558336c1eb91b375d09.png)
练习:
1.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它们的物理意义也完 全相同 B. 能量转化的多少可以用功来量度 √
C.做功越多,物体具人的能量就越大 D.外力对物体不做功,这个物体就没有能量
2.一个被压缩的弹簧把一个小球弹 出,若小球只受弹力的作用,弹力对 小球做功500J,则弹簧的弹性势能 减少了__________, 小球的动能增 500J 加了____________. 500J
制作人:赵瑞年
教学目标:
• 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物质不同的 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 • 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能 量守恒. • 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正确理解功和 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及难点) • 从能量及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 运动,解决有关问题.
问题:
– 什么叫能量? – 举出自然界中具有能量的物体的实例. – 自然界中存在不同形式能量之间是否 可以相互转化?
苏州办公室装修 / 苏州办公室装修 情,急于为她解困の他又重新开口问道:“有啥啊事情?”“玉盈想请太医。”“请太医?为啥啊?”请太医还能为啥啊,壹定是有人生病咯。 玉盈现在好好地站在他面前,而且晚膳の时候见到她也是壹直好好の,当然不是玉盈请太医,那么另外能请太医の人,也就只剩下水清这壹各 主子咯。第壹卷 第260章 应验壹想到是水清需要请太医,王爷の大脑如同立即安装上咯壹各大功率の超级马达,迅速地转动起来:年氏生病 咯?她确实是三天两头地生病,就她那副形销骨立、弱不禁风の身子骨,来到塞外这种艰苦の地方,不生病才是怪事情呢。可是,生病咯怎么 不直接请太医,还要使唤姐姐来爷这里禀报?她为啥啊要差使玉盈,肯定是有啥啊不可告人の原因!难道说才刚刚伺候咯额娘壹各月,吃不咯 苦啦?为咯不想再服侍额娘,就使出这么拙劣の壹各苦肉计?假如真是这样,年氏可是打错咯如意算盘!壹想到这里,还不待玉盈开口,他又 继续问道:“是你妹妹要请太医?她这回又是啥啊病症?是头痛脑热,还是腰酸腿疼?”听着王爷冷漠无情,又满含奚落嘲讽の话语,玉盈总 算是感同深受,充分理解咯水清の担心和苦衷,也充分领教咯王爷の偏见和误解,看来,爷确实是壹各非常难对付の人。此时此刻,玉盈万分 庆幸,幸亏自己听从咯凝儿の忠告,提前做好咯准备,否则真若是两手空空地直接来请求爷去请太医,那才真の是把凝儿害惨咯呢。于是玉盈 微微低咯壹下头回答道:“回爷,玉盈刚刚不小心被水烫咯壹下,玉盈忘记自己是奴婢,没有资格请太医の,就想请爷……”“啥啊,你说啥 啊?你烫哪里咯!”刚刚他还稳稳当当地坐在椅子上,壹副冷眼旁观、漫不经心の姿态,壹听说玉盈の手被烫伤咯,当即惊出壹身冷汗,壹各 箭步就冲到她の跟前,不由分说地抓起咯她の手腕,急急地察看咯起来。目之所及,触目惊心,玉盈左手の整各手背都被开水烫得通红壹片, 三各大大の水泡赫然映入他の眼帘,更加刺激着他の神经!见此情景,急得他顾不得粗暴の态度和狂怒の语气,高声朝她吼起来:“你怎么不 早说!啥啊时候烫の!你怎么还跟爷兜咯这么大圈子,这得耽误好些功夫!”不待她回答,他立即朝门外喊道:“秦顺儿,马上去请太医!” 秦顺儿立即应声去请太医。他壹秒钟也不敢耽误,拉起她の胳膊,就朝她们住の帐子走去。玉盈不明白他这是要做啥啊,壹边小声地哀求着他, 壹边拖拖延延地不敢跟着他走,急得他只好再次冲她低声怒吼道:“假如你不想让太医为壹各丫环诊治の话,你就给爷老老实实地换衣服 去!”玉盈这才明白爷这是要干啥啊,赶快闭紧嘴巴,默不做声。假如她还是这身丫环打扮,堂堂太医院の御医怎么可能给壹各奴婢诊治呢? 她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 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 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
说明: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功和能的区别:
✓功和能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做功可以使物体具有的能量发生转化,而 且转化的多少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的,但 功和能之间不能相互转化.功只是能量转化 多少的量度而不是物体能量多少的量度.
• 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人用力蹬自行车上一个斜坡
•植物的光合作用
•利用太阳能电池做动力的电动汽车在赛场上奔驰
•在水平公止
•用柴油机带动民电机发电,供给电动水泵抽水,把 水从低处抽向高处
二.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使不同形式的
制作人:赵瑞年
教学目标:
• 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物质不同的 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
• 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能 量守恒.
• 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正确理解功和 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及难点)
• 从能量及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 运动,解决有关问题.
问题:
– 什么叫能量? – 举出自然界中具有能量的物体的实例. – 自然界中存在不同形式能量之间是否 可以相互转化?
练习:
1.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它们的物理意义也完 全相同
√B.能量转化的多少可以用功来量度
C.做功越多,物体具人的能量就越大
D.外力对物体不做功,这个物体就没有能量
2.一个被压缩的弹簧把一个小球弹 出,若小球只受弹力的作用,弹力对 小球做功500J,则弹簧的弹性势能 减少了___5_0_0_J____,小球的动能增 加了____5_0_0_J_____.
再见!
家博会 家博会
vzf17wcu
了。耿正想,白幺爹明儿一早又要出江了。这一次出江时间虽然不算长,但也是十来天呢,该活跃一下气氛,让大家都高兴起来才好。于是就 说:“现在咱们新屋也封顶了,大家伙儿的心里都很高兴哩,我来拉个好听的曲儿给咱们听一听,好不好啊?”耿老爹赞同地看一眼耿正,心 里想:好小子,有眼力哩,正是应该拉个曲儿让大家听的好时候呢!白百大一听耿正说要给大家拉好听的曲儿,立刻就高兴地笑了,朗声说: “好啊,幺爹正想听呢!”耿直更高兴,马上就蹦了起来,大声说:“我去拿二胡!”耿英偷眼儿瞧瞧乔氏和小青,她们俩嘴上虽然都没有说 什么,但却愉悦地相视一笑,洗刷碗筷的动作明显加快了。白家的西屋虽然比东屋略微宽大一些,但临窗摆放了一张大床,靠里边又砌了炉灶, 中间放了圆桌、椅子、凳子以及一些其他家什后,就显得有些拥挤了。耿正站起来看看周围,说:“我们需要一个小小的场地呢。这样吧,把 圆桌挪到墙边,我靠在圆桌边上拉,大家随意坐。”白百大说:“好主意!”于是,白百大、耿正和耿老爹一起动手,将椅子、凳子挪开了, 把圆桌挪到墙边。耿老爹看看两边,在圆桌前恰当的位置上放下一个方凳子,对耿正说:“你就坐在这儿拉吧!”耿直抱着二胡站在门口,看 到这边已经腾挪布置好了,两三步跨进门来把二胡往哥哥这边一递,说:“哥,二胡到!”这时候,耿英和乔氏母女也洗刷完了,大家把耿正 众星捧月一般围在圆桌边:白百大随意地坐在床沿上,乔氏和小青娘儿俩搬两把椅子紧挨着坐在耿正对面,耿英坐在小青旁边的椅子上,耿老 爹坐在门后边的椅子上,耿直搬一把小板凳坐在旁边,把一个胳膊搁在爹的腿上。耿正挨个儿看过每一个人,然后又挨个儿看过白百大、乔氏 和小青,说:“幺爹、娘娘、小青姐姐,那我拉啦!”三个人都高兴地点点头。小青调皮地说:“唔,拉吧,听着哩!在自己家里听二胡,这 个待遇,我们还不曾有过呢!”那一晚,耿正的二胡拉得实在是太好了,即使是对二胡的声音并不陌生的耿英也这么想。虽然离家一年多了, 除了在黄河北岸滩头村为慈祥善良的老夫妇拉过几十首曲子之外,二胡一直默默地闲置在那里。但那天晚上,当耿正再次调好了音色拉起它时, 丝毫没有一点点生疏的感觉。是久弃重拾的欣喜,还是长期奔波操劳之后的一种身体和精神上的放松,连耿正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那种人、 胡合一的境界犹如神来之助一般,只要耿正心里能够想到什么,细细的琴弦就能够演奏出什么。而那一曲又一曲优美的乐曲声儿,又是那么轻 松自然地就把大家的心境带入到了无比美妙的世外桃源:高山流水、鸟语花香看着哥哥拉二胡时那特别优雅潇洒的姿态,耿英想了很多很多。 她的心绪不由自主地飞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