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罗宣言》日本侵占中国的 领土必须归还
确定对德作战方针,准备开辟 第二战场 三国战后分区占领德国,苏联 同意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 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 《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 无条件投降
1945年初 英、美、苏 1945年七、英、美、苏 八月
解放巴黎:1944年8月25日
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 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宣布 1945年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意大利:墨索里尼 法西斯党
德国:希特勒 纳粹党
二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1922年建立政权
1933年建立法西斯统治
国会纵火案1933年 解散工会、其他政党 德国法西斯专政 镇压革命者、反法西斯战士 迫害犹太人 加强思想控制 扩军备战 1935年撕毁和约
日本:法西斯势力以军部为主力
1936年 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1937年德意日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为轴心国集团 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1、共产国际七大: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935) 季米特洛夫 2、埃塞俄比亚反意斗争 1935 3、西班牙内战 1936
战后世界体系的建立和20世纪20年代的相对稳定 巴黎和会 对德和约——《凡尔赛和约》 确立欧洲、 1919年
继续 对奥、对匈、对土等国和约 西亚、非洲 新秩序 凡 尔 赛 体 系 华 盛 顿 体 系
华盛顿会议 《四国条约》 1921~1922年
《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九国公约》
确立东亚、 太平洋地区 的统治秩序
俄国爆发革命和退出内战1917
美国参战1917
一战的性质和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
1、二月革命后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A工兵代表苏维埃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1917年11月7日) 3、苏维埃政府的建立(第一)——人民委员会 4、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A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击帝国主义的统治 C鼓舞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1943
2、中途岛战役 3、阿拉曼战役
欧洲战场
太平洋战场 北非战场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开辟第二战场
会议 召开时间 参加国 决议
开罗会议 (埃及)
德黑兰会议 (伊朗) 雅尔塔会议 (苏联) 波茨坦会议 (德国)
1943年冬 英、美、中
1943年 英、美、苏
冷战政策: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要领导“自由 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进而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采取了除直接武装侵略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杜鲁门主义标志美国冷战政策的开始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美国为首)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以苏联为首) 1950年~1953年朝鲜战争 60年代~1973年越南战争 美国的霸权政策严重受挫
国际联盟(成立时间、实质)
巴黎和会的操纵者: 法国 英国 美国
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
克里孟梭 劳合.乔治 威尔逊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首发地:美国 1、波及范围特别广 特点 2、持续时间特别长
3、破坏性特别大
目的:摆脱危机
罗斯福新政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内容: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农业,工业 复兴法,举办公共工程 影响: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资本主义统治 得到稳定,但危机根源没有消除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 参战的两大集团:协约国集团(英国、法国、俄国) 同盟国集团(德国、奥匈帝国) 三大战线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马恩河战役1914年 西线战场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1916年 大战的结束 各国面临的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事件)
80年代: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80年代末:印度农业总产值第4位 国民生产总值第12位
90年代印度的经济和科技进一步发展。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1989年下半年起 东欧剧变
两极世界格局结束
1991年
苏联解体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激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 在 “一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存在下 去。 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
英法的纵容和不干涉政策
一、慕尼黑会议和二战全面爆发 1、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吞并苏台德地区) 2、突袭波兰:1939年9月1日 标志二战全面爆发 二、德国占领西欧和侵略苏联 1、敦刻尔克撤退 1940 2、法国溃败 1940 戴高乐组织“自由法国” 3、不列颠之战 1940 (英国首相:丘吉尔) 4、突袭苏联 1941年6月22日 三、太平洋战争爆发 1、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 2、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0世纪50年代以后美苏为谋求世界霸权展开Βιβλιοθήκη 烈争夺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
70年代末:苏联出兵阿富汗 1989年撤兵
80年代初: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80年代中期:美苏争霸趋向缓和
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60~70年代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
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的机会,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 略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