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27s F2L OLL PLL魔方快速解法总结
魔方的还原小技巧
![魔方的还原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c76dd2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6.png)
魔方的还原小技巧
1. 切入算法
在还原魔方时,我们会遇到很多模式,如十字、黄色面和最后一层。
切入算法是一种通过“切入”的方式来解决这些模式的算法。
它可以帮助你快速而简单地还原魔方。
2. F2L (First 2 Layers)技巧
F2L 技巧是一种适用于 3x3 魔方的技巧,它可以帮助你更快地还原前两层。
这种技巧需要你对魔方进行分类,然后在不破坏前两层的情况下将其还原。
3. OLL (Orientation of the Last Layer)技巧
OLL 技巧是一种针对 3x3 魔方的技巧,它可以帮助你还原最后一层。
这种技巧是在你完成前两层之后开始使用的。
它可以将你的魔方转换成一种形式,方便你进行解决。
4. PLL (Permutation of the Last Layer)技巧
PLL 技巧是一种针对 3x3 魔方的技巧,它可以帮助你完成最后一步来还原魔方。
这种技巧是在你完成 OLL 步骤后开始使用的。
它涉及到将魔方进行特定的“排列”,以达到最终还原的目标。
5. 边角换位算法
边角换位算法是一种适用于 4x4 魔方的技巧,它可以帮助你解决更复杂的魔方。
这种技巧需要你将 4x4 魔方分解成两个 3x3 魔方。
然后通过交换特定的边和角来还原魔方。
魔方最快还原方法
![魔方最快还原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5f5d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8.png)
魔方最快还原方法魔方,又称魔方立方体,是一种受欢迎的益智玩具,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游戏。
魔方的还原过程一直是困扰着许多玩家的难题,而在众多的还原方法中,有一种被认为是最快的还原方法,即CFOP法。
本文将介绍CFOP法的具体步骤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学习魔方还原的玩家。
首先,CFOP法是一种基于公式的还原方法,全称为Cross-F2L-OLL-PLL。
其基本思想是将还原过程分为四个步骤,先交叉还原底面,再还原第二层,接着还原顶面的所有棱块,最后还原顶面的所有角块。
下面我们将依次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第一步,交叉还原底面(Cross)。
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将底面的中心块以及与中心块相邻的四个边块组成一个十字形。
这一步需要依靠一些基本的公式和技巧,例如F公式、R公式等。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多次练习来提高还原的速度和准确度。
第二步,还原第二层(F2L)。
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将四个角块和四个棱块填入第二层的位置,使得第二层完全还原。
这一步需要一定的观察和推理能力,可以通过多观察魔方的状态来找到最优的还原方法。
第三步,还原顶面的所有棱块(OLL)。
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将顶面的所有棱块还原到正确的位置,形成一个完整的面。
这一步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公式和技巧,例如OLL公式、手速和手法等,可以通过多练习来提高还原的速度和准确度。
第四步,还原顶面的所有角块(PLL)。
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将顶面的所有角块还原到正确的位置,使得整个魔方完全还原。
这一步同样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公式和技巧,例如PLL公式、手速和手法等,可以通过多练习来提高还原的速度和准确度。
总的来说,CFOP法是一种高效的魔方还原方法,但需要玩家具备一定的基本功和技巧。
在学习和使用CFOP法的过程中,玩家需要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和手法技巧,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魔方的还原。
希望本文介绍的CFOP法能够帮助到正在学习魔方还原的玩家,让大家能够更快地掌握这一技巧,享受到魔方带来的乐趣。
魔方高级gan手法总汇(f2l-oll-pll)
![魔方高级gan手法总汇(f2l-oll-pll)](https://img.taocdn.com/s3/m/c396847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41.png)
加下划线的是用左食指完成,斜体是用右拇指浅蓝色的是最少步数版本红色是新增的多解新修正前两层F2l手法Gan(R U'U' R' U)2 y'(R' U' R) (U R U' R' U') y'(R' U R) (R' F' RU)(R U' R' F)U’(F’RUR’U’)(R’FR)(R U' R U)y(R U' R' F2) y'(R' U' R U)(R' U' R) (R U' R' U)(R U' R')(R U R' U')(R U'U' R' U')(RU R')(RU'R'U)(R U'U' R'U)(RU'R')R2 y(R U R' U')y'(R' U R') y' (R' U)(R U')(R' U R) (R U R' U' )(R U R')(R U R' U')2 (R U R') (R U' R') y’ (R' U2 R)y' (R' U2)(R U R' U')R y' U'(R' U2)(R U' R' U)R y'(R' U R U'U')(R' U' R)y' (U2 R2' U2)(R U R' U R2)(R U R'U)(R U'U' R'd)(R'U R) (R U R')U2(R U R' U')(R U(R U' R' U2)(R U R') U(R U’U’)(R' U R U' )R' (R U’U’)(R' U' R U)R'R')U'(R U')(R' U2)(R U' R') U' (R U R') d (R' U' R)d (R' U R U')(R' U' R) y' (R' U' R) (d R' U' R U')(R' U' R) y’ (R U’U’)R ’2 U’ R2 U’ R’U'(R U'U' R' d)(R'U'R)y' (R' U)(R d' U’)(R U R')U' (R U’U')(R' U2)(R U' R') U'(R U R' U')(R U'U' R') U R U' R'U' (R U'U’ R' U)(R U R') d (R' U' R) d' (R U R')y' U' (R' U R) (d R' U' R U'U')(R' U R) d (R' U2)(R U'U’)(R' U R)(R U' R' U)(d R' U' R)(R U')(R' U)(R U')(R' U2)(R U' R')U'(R U R' U)(R U R') (R U R') U' (R U' R' U)(R U R')顶层朝向OLL手法Gan1(R U'U') (R2' F R F') U2 (R' F R F') 2(F R U R' U'F')(f R U R' U'f')3f(R U R'U')f' U'F(R U R'U')F'4f(R U R'U')y x(R’F)(R U R'U')F'5(r' U2)(R U R'U)r6(r U'U')(R' U' RU' r')7r UR' U RU'U' r'8r' U' RU' R' U2 r9(R' U' R)y' x' (RU')(R'F)(R U R')10(R UR'U)(R'FR F')(RU'U'R')11r'(R2 U R' U)(R U'U' R' U) (r R') 12(r R'2 U' R U')(R' U2 R U' R)r'13(r U' r'U')(r U r') (F' U F) 14R' F R U R' F'R (F U' F')15(r' U' r)(R'U'R U)(r' U r)16(r U r')(R UR' U')(r U' r')17F(U R'U'F ')U(F R2 UR'U'F ')18F (R U R'd)(R' U2)(R' FR F')19(r' R U)(RU R' U' r)(R'2 F RF')20r'(R U)(R U R'U'r2)(R2'U)(R U') r'21(R U'U') (R' U' R U R' U') (R U' R')22R U'U' (R'2 U') (R2 U')R'2 U' U'R23(R2 D')(R U'U')(R' D)(R U'U' R)24(r U R' U')(r' F R F')25F'(r UR' U')(r' F R)26R U' U'R' U'R U' R'27R' U2 R UR' U R28(r U R'U')(r' R U)(R U' R')29(r U R'U')(R r'2F R F')(r R')30(R2 U R'B')(RU')(R2' U)(R B R')31(r' F' U F) (L F'L' U' r) 32(R U)(B' U')(R' U RB R') 33(R U R' U') (R' F R F')34(R'U'R U)y(r U R'U')r' R35R U'U'R2'F R F'(RU'U'R')36R'U'R U'R'U R Ul U'R'U37F (R U'R'U'R U)(R' F')38(R U R'U)(RU'R'U')(R'F R F')39(r U' r'U' r)y(R UR' f')40(R' F R UR'U')(F' U R)41R U' R' U2 R U y R U' R' U' F'42 (R'U RU'U'R'U')( F'U)(F U R)43(B' U')(R' U R B)44f (R UR' U')f'45F (R U R'U') F'46(R' U')R' F R F'(U R)47B'(R' U'R U)2 B48F (R U R'U')2 F'49R B'(R2F)(R2 B)R2 F' R50L'B (L2F')(L2B')L2 F L'51f (R U R' U')2 f'52R'U' R U'R' dR' U l U53(r' U2)(R U R'U')(R U R'U)r54(r U'U')(R' U' R UR' U')(R U' r')55(R U'U')(R'2 U')R U' R'U2(F R F')56F (R UR'U')(RF')(r UR'U')r'57(R U R' U'r)(R' U)(R U' r')对标记有问题请到最后页去看标记说明。
魔方f2l公式记忆方法
![魔方f2l公式记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b41e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a.png)
魔方f2l公式记忆方法魔方F2L公式记忆方法。
魔方F2L(First Two Layers)是魔方还原中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F2L的目标是将魔方上两层的四个角块和四个棱块还原到正确位置,同时完成第一层的还原。
在F2L的还原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忆一些公式和技巧,以便更快速、更高效地完成还原。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F2L公式记忆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F2L还原的基本原理。
F2L还原的关键是要将角块和棱块一次性放到正确的位置,而不是先放角块再放棱块,或者先放棱块再放角块。
因此,我们需要记忆一些公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是角块的还原。
对于每一个F2L的情况,我们可以记忆一个公式来将角块放到正确的位置。
这些公式通常是由一系列转动魔方的步骤组成,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记忆和掌握这些公式。
在实际还原中,我们可以根据角块的位置和朝向来选择相应的公式进行操作。
接下来是棱块的还原。
和角块一样,我们也可以针对不同的F2L情况记忆相应的公式来将棱块放到正确的位置。
同样地,通过反复练习,我们可以熟练地掌握这些公式,并在实际还原中灵活运用。
除了记忆公式,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来提高F2L的还原速度和效率。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预先观察F2L情况,提前规划操作步骤,以减少多余的转动;我们还可以通过练习手指的灵活性和速度,以便更快地进行转动操作。
总的来说,F2L的公式记忆方法是一个不断练习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提高F2L还原的速度和准确度。
希望通过本文介绍的F2L公式记忆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F2L的还原技巧,提高还原的效率和水平。
魔方的解法
![魔方的解法](https://img.taocdn.com/s3/m/b1e6ad8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d.png)
魔方的解法简介魔方,也被称为魔方立方体或鲁比克方块,是由3x3x3的小色块组成的立方体。
它是一种受欢迎的益智玩具,激发了许多人的兴趣,并被认为是一种挑战智力和解密能力的游戏。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讨论如何解决魔方,并提供一些常用的解法步骤。
了解魔方在开始解决魔方之前,首先应该了解魔方的结构和基本操作。
结构魔方由27个小色块组成,其中6个面为不同颜色,每个面由9个小色块组成。
每个小色块都可以旋转,并且可以通过操作这些小色块来打乱和还原魔方。
操作魔方有几种基本操作,包括:•顺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一个面,使得颜色会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
•逆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一个面,使得颜色会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
•层间旋转:将两层魔方同时旋转,此操作允许颜色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
解决魔方的方法解决魔方有多种方法,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方法。
方法一:基于层的方法基于层的方法是一种简单且易于学习的解决魔方的方法,它将魔方分为不同的层,并逐层还原。
以下是该方法的一般步骤:1.还原底层的十字:将底层的四个边块恢复到正确的位置,并在中心块上形成十字。
2.还原底层的角块:将底层的四个角块恢复到正确的位置。
3.还原中层:将中层的边块恢复到正确的位置。
4.顶层十字:在顶层中心块上形成十字。
5.顶层角块:将顶层的四个角块恢复到正确的位置。
6.调整顶层角块:调整顶层角块的朝向,使得整个魔方的颜色一致。
方法二:CFOP法CFOP法是一种更高级的解决魔方的方法,它由四个步骤组成:Cross(十字)、F2L(前两层)、OLL(顶层最后一层)、PLL(顶层角块和边块最后一层)。
以下是该方法的一般步骤:1.组成十字:在底层中心块上形成十字。
2.F2L:在十字的基础上,一次性组装底部两层。
3.OLL:将顶层边块的颜色恢复到正确的位置,形成顶层还原。
4.PLL:将顶层角块和边块的位置和朝向恢复到正确的位置,完成魔方的还原。
这是一种高级的解决方法,对于初学者可能需要更多的实践和时间。
f2l理解记忆技巧
![f2l理解记忆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592b96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c.png)
f2l理解记忆技巧
1、F2L记忆技巧
(一)
F2L即“First Two Layers”,即首先将魔方的前两层层解决。
此阶段共有8种情况,常用记忆技巧有图形记、字形记和词句记。
(1)图形记:
根据颜色和位置结合图形形象,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记忆技巧。
比如十字面(又称“树叶”)的解法(先将角块转到面上,然后将边块对换),可用一棵树的叶子图案形象表示。
(2)字形记:
此记忆技巧利用字母类似的图形形象来表示情况,比如“L”字型的解法就可以用“L”字形来表示。
(3)词句记:
此记忆技巧也可以用类似的词句来描述某些方法,比如用“头尾相连”来描述角块和边块复位的方法。
2、总结
F2L技巧中有三种常用的记忆技巧:图形记、字形记和词句记,根据颜色和位置结合图形形象、结合字母类似的图形形象以及用词句描述某些方法来辅助记忆。
使用此类技巧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记住魔方的每一步解法,让我们的解法更加熟练!
- 1 -。
超顺手的公式之pll[大全]
![超顺手的公式之pll[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6b6675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0.png)
PLL01,02M2 U M’U2 M U M2M2 U’ M’U2 M U’ M2巧计方法:遇到三棱换,不管三七二十一先M2,做M2的同时观察魔方左右两面,即可观察出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的三棱换。
如果是顺时针,接下来就逆时针转U,反之,则顺时针转U。
紧接着不管三七二十一M’U2 然后和之前一样,顺时针三棱换就转逆时针的U 逆时针三棱换就转顺的U,M2收尾。
PLL03,04M2 U M2 U2 M2 U M2M2 U M2 U’(M’E2)2注:E2指的是上层与下层的夹层旋转180°M2 U’ M2 U (M’E2)2方向不同U与U’互换PLL05,0605.(R U R' F') ( r U R' U') (r' F R2 U' R')06. (R U)( R'2 F')(r U R U')(r' F R U' R') 是倒过来做的一样顺Pll07,0807.x'(RU'R'D)(RUR'D')(RUR'D)(RU'R'D')(R2 UR'd') (R U R' U' R U R' U')( R U R' F U' F2)08.(R U R' U')(R' F)(R2 U' R' U') (R U R' F')PLL09,10,1109.(R'U'F')(RU R' U')(R' F)(R2 U' R' U' )(R U R' UR)10.(R'UR'U)d(R'F'R2U')(R'UR'F)(RF)11.F(R U'R' U')(R U R' F')(R U R' U') (R' F R F')Pll12,1312.(R’U2)(RUR’)z(R2UR’DRU’)13.(R U R'F')(R U R'U')(R'F R2 U'R'U')PLL14,1514.(R' U2)(R U'U')(R' F)(R U R' U') (R'F')(R2 U')15.(R U'U')(R' U2)(R B' R' U')(R U R B R2' U)Pll16,17,18,19 双三角16. (R2' u' R U' R)(U R' u)(R2 B U'B')17. (R U R')y'(R2' u' R U') (R' U R' u R2)18. (R2 u R')(U R' U' R u') (R2' F ' U F)19. (R' d' F)(R2 u)(R' U)(R U' R u' R2)判断方法:我们每次总能找到两块同色不相连的角块,还能找到同色相连的角块和棱块。
Gan27s F2L OLL PLL魔方快速解法总结
![Gan27s F2L OLL PLL魔方快速解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677b58e376baf1ffd4fad77.png)
魔方快速解法总结Gan's F2L OLL PLL手法(三叶虫整理)1引言随便一个能看见这个页面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都能在一分钟内完成六面,此时叫入门;30秒才叫玩过一段时间魔方;平均20秒的才能叫高手。
2步骤介绍完成方法一共分四步:CROSS→F2L→OLL→PLL(1)CROSS即十字,在底层架好十字;(2)F2L 即First two Layer,分四组完成下两层的边角块;(3)OLL即Orient Last Layer,把最后一层所有的颜色都反上去;(4)PLL 即Position Last Layer,把最后一层所有的棱和角位置都交换好。
3拧法介绍(1)顺时针用字母表示,如U表示上层顺时针旋转90度。
(2)逆时针用一撇表示,如U'表示上层逆时针旋转90度。
(3)180度用2来表示,如U2表示上层顺时针旋转180度,U'2表示上层逆时针旋转180度。
(4)相应的小写字母f、b、l、r、u、d代表转动两层。
(5)x(整个魔方以R的方向转动),y(整个魔方以U的方向转动),z(整个魔方以F的方向转动)。
(6)斜体是用右拇指;下划线用左食指。
(7)浅蓝色的是最少步数版本。
SLOT (16种手法)CORNER IN PLACEF2U2F2U2F2F2U2F2U2F2R'u'RuR LuL'u'L'EDGE IN PLACERUL'U'R'L L'U'RULR'R2UL'U'LR2L2U'RUR'L2SHORTCUTSF'U2F2UF'FU2F2U'F F'UF2UF'FU'F2U'Fu'L'ULu uRU'R'u'L'ULU'LUL'RU'R'UR'U'RF2L (41种手法)01 (R U'U'R'U)2y'(R'U'R)08(R U'U')(RUR'U)(R U'U')R204(RUR'U')(R U'U'R'U')(RUR')09R2y(RUR'U')y'(R'UR')05(RU'RU)y(RU'R'F2)02 (URU'R'U')y'(R'UR)10y'(R'U)(RU')(R'UR)07(RU'R'U)(RU'R')11U'(RUR'U')(RUR')06U y'(R'U'RU)(R'U'R)03 yU'(L'ULU)y'(RU'R')32U'(R U'U'R'U)(RUR')22U'(RU')(R'U2)(RU'R')33d(R'U'R)d'(RUR')23U'(RUR')d(R'U'R)12 (RUR'U')2(RUR')34x(UR'U' l )31URU'R'38(R'U2)(R2'U)(R2'UR)27y'(R U'U')R'2U'R2U'R'13 (RU'R')y'(R'U2R)37(RU'R'U)(dR'U'R)28y'(R'U)(Rd'U')(RUR')41U'(RU'R'U)(RUR')24d(R'URU')(R'U'R)18(U2R'2U2)(R'U'RU'R2)17y'(U2R2'U2)(RUR'UR2)14y'(R'U2)(RUR'U')R21(R U'U')(R'U'RU)R'35R2y(RUR'U')y'R230y'R2y'(R'U'RU)yR239y'(R2U')(F'UF)R226(R2U)y(RU'R'F2)36d(R'U2)(R U'U')(R'UR)29U'(R U'U')(R'U2)(RU'R')40(RUR')25y'(R'U'R)15d'zU'(R2U)(R'U'RU)20U(R U'U')(R'URU')R'19Ry(RU2R'F')16F'L'U2rUx'OLL (57种手法)1(RU'U')(R'2FRF')U2(R'FRF')2(FRUR'U'F')f RUR'U'f '3f(RUR'U')f 'U'F(RUR'U')F'4f (RUR'U')yxR'F(RUR'U')F'5(r'U2)(RUR'U)r6(rU'U')(R'U'RU'r')7rUR'URU'U'r'8r'U'RU'R'U2r9(R'U'R)y'x'(RU')(R'F)(RUR')10(RUR'U)(R'FRF')(RU'U'R') 11r'(R2UR'U)(RU'U'R'U)(rR')12L2l U'z(UR'U')(R2UR')z'rR'13(rU'r'U')(rUr')(F'UF)14R'FRUR'F'R(FU'F')15(r'U'r)(R'U'RU)(r'Ur)16RBR'LUL'U'RB'R'17(RUR'U)(R'FRF'U2)R'FRF'18F(RUR'd)(R'U2)(R'FRF')19R'U2FRUR'U'y'R2U'U'RB20r'(RU)(RUR'U'r2)(R2'U)(RU')r' 21(RU'U')22RU'U'23(R2D)24x'RUR'2526RU'U'R'27R'U2R282930(R2UR'B')(R'U'RUR'U')(RU'R')(R'2U')(R2U')R'2U'U'R(R'U2)(RD')(R'U2R')(DR)U'R'D'F'(rUR'U')(r'FR)U'RU'R'UR'UR(rUR'U')(r'RU)(RU'R')(R2U'R)F(R'U)(R2U')(R'F'R)(RU')(R2'U)(l U l') 31(r'F'UF)(LF'L'U'r)32(RU)(B'U')(R'URBR')33(RUR'U')(R'FRF')34(R'U'RU)x'z'(RU)(L'U')rR'35RU'U'R'2FRF'(RU'U'R')36R'U'RU'R'URUl U'R'U37F(RU'R'U'RU)(R'F')38(RUR'U)(RU'R'U')(R'FRF')39(LF'L'U'LU)(FU'L')40(R'FRUR'U')(F'UR) 41RU'R'U2RUyRU'R'U'F'42(R'URU'U'R'U')(F'U)(FUR)43(B'U')(R'URB)44f(RUR'U')f '45F(RUR'U')F'46(R'U')R'FR F '(UR)47B'(R'U'RU)2B48F(RUR'U')2F'49RB'(R'2F)(R2B)R'2F'R50R B'(R2F)(R2B)R2F'R 51f(RUR'U')2f '52R'U'RU'R'dR'URB53(r'U2)(RUR'U')(RUR'U)r54(rU'U')(R'U'RUR'U')(RU'r')55(RU'U')(R'2U')RU'R'U2(FRF')56F(RUR'U')(RF')(rUR'U')r'57(RUR'U'r)(R'U)(RU'r')PLL (21种手法)2(R2'U)(RUR'U')(R'U')(R'UR')1(RU'R)(URUR)(U'R'U'R2)6(l U'R)D2(R'UR)D2R25x'R2D2(R'U'R)D2(R'UR')4(UR'U')(RU'R)(URU')(R'URU)(R2U')(R'U) 3L2(l'2U)L2(l'2U2)L2(l'2U)L2l27x'(RU'R'D)(RUR')u2'(R'UR)D(R'U'R)8(RUR'U')(R'F)(R2U'R'U')(RUR'F')10(R'UR'U')yx2(R'UR'U'R2)xz'(R'U'RUR)9U'(R'URU'R'2b')x(R'UR)y'(RUR'U'R2)14(R'U2)(RU'U') (R'FRUR'U') (R'F'R2U')15(RU'U')(R'U2)(R B'R'U')(RURBR2'U)13(RUR'F')(RUR'U')(R'FR2U'R'U')12z(U'R D')(R2UR'U'R2U)z'(RU')11F(RU'R'U')(RUR'F')(RUR'U')(R'FRF')17 (RUR')y'(R2'u'RU') (R'UR'uR2)16(R2'u'RU'R)(UR'u)(R2f R'f ')18(R2u)(R'UR'U')(Ru')(R2'F'UF)19(R'd'F)(R2u)(R'U)(RU'Ru'R2)21z(U'R D')(R2UR'U') z'(RUR')z(R2UR')z'(RU')20.z(R'UR')z'(RU2L'UR') z(UR')z'(RU2L'UR')。
三阶魔方速拧教程cfop
![三阶魔方速拧教程cfop](https://img.taocdn.com/s3/m/0f93b18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f.png)
三阶魔方速拧教程cfop
CFOP是一种常用的三阶魔方速拧方法,它包含四个步骤:交叉(Cross)、底角(F2L)、顶角(OLL)和顶面(PLL)。
以下是CFOP方法的速拧教程:
交叉(Cross):
1. 选择一个色块作为底面中心,并找到与之相邻的四个边角色块。
2. 将这四个边角色块放置在其相应的位置,使它们与底面中心色块相同。
3. 通过旋转底面以及相邻两个面来完成交叉。
底角(F2L):
1. 找到未归位的底面角色块和对应的底面边角色块,并将它们放置在同一个面上。
2. 在保持底面完好的情况下,通过特定的算法将底角归位,并完成底角和底边的配对。
3.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底角和底边归位为止。
顶角(OLL):
1. 在完成F2L步骤后,底面应该已经完成。
2. 根据特定的算法,将顶角位置正确放置,并使其位于顶面。
3. 继续通过一系列特定的算法将顶角归位。
顶面(PLL):
1. 在完成OLL步骤后,顶面应该已经完成。
2. 根据特定的算法,将顶面边角角度归位。
3. 根据特定的算法,将顶面边角位置归位。
4. 继续通过一系列特定的算法将顶面边角归位。
以上是CFOP三阶魔方速拧教程的简要说明,通过反复练习和记忆算法,你将能够快速解决三阶魔方。
高级魔方教程
![高级魔方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e14b5e1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b.png)
高级魔方教程高级魔方教程魔方,也称为魔方立方体或鲁比克立方体,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益智玩具。
它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吸引了许多玩家。
这里将带你逐步学习如何解决高级魔方。
第一步是熟悉魔方的结构。
魔方是由六个面组成,每个面由九个小方块组成。
魔方的旋转是通过转动中心编号的方式进行的。
第二步是学会魔方的标记。
魔方的不同面有不同的颜色,分别是红、绿、蓝、橙、黄和白。
这些颜色是固定的,无论你怎么打乱魔方,它们的位置不会改变。
第三步是学习基本的魔方操作。
在进行高级魔方解法之前,你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魔方操作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操作符号:- F:前面顺时针旋转- B:后面顺时针旋转- R:右面顺时针旋转- L:左面顺时针旋转- U:上面顺时针旋转- D:下面顺时针旋转第四步是了解高级魔方解法的基本原理。
高级魔方解法是基于一种称为CFOP(Cross, F2L, OLL, PLL)的方法。
它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交叉,第一层角块,顶层角块定位和顶层角块调整。
- 交叉(Cross):将一个色块的中心挪到顶面与四个边块组成一个正十字形。
你需要找到正确的角块位置,使得它们顺利地连成一线。
- 第一层角块(F2L):将第一层的角块黏到对应的棱块上。
这个阶段需要解决四个角块及其相邻的四个棱块。
- 顶层角块定位(OLL):在这一阶段,将顶层角块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以便在下一阶段进行调整。
- 顶层角块调整(PLL):进行顶层的棱块调整,使得魔方还原正常。
第五步是练习CFOP方法。
根据上面的步骤,请逐步完成整个魔方的还原。
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但是随着练习的进行,你会越来越熟练。
最后一步是尽可能多地练习。
高级魔方解法需要不断练习和熟练掌握技巧。
通过多次练习,你将变得更加熟悉魔方的操作方式,并能够更快地解决它。
总结起来,高级魔方解法需要掌握魔方的基本结构和标记,学习基本的魔方操作方法,并理解CFOP方法的原理。
通过持续的练习和努力,你将能够迅速且准确地还原高级魔方。
三阶魔方高级玩法Cross、F2L、OLL、PLL
![三阶魔方高级玩法Cross、F2L、OLL、PLL](https://img.taocdn.com/s3/m/92ace99edd88d0d233d46a54.png)
Cross、F2L、OLL、PLL
在学习PLL21 个公式的过程中,可参考PLL帮助学习页面来练习,效果会更好一些,更多的经验交流尽在魔方乐园论坛。
01、(R2 U)(R U R' U')(R' U')(R' U R')
三棱换
(11 步)
或
(11 步)
02、(R U' R)(U R U R)(U' R' U' R2)
40、(R U' R' U)(R U' R')
41、y' (R' U' R U)(R' U' R)
三阶魔方高级玩法教程----OLL 公式
Cross、F2L、OLL、PLL
01、(R U'2) R' U'(R U' R')
02、(R U) (R' U) (R U2 R')和 U' (R' U2) R U (R' U R)
第一类:三缺一
R' F R
R' u' R 或 R u R'
R u' R 或 R' u R'
第二类:二缺二 相对两个棱块需要复原
L R R L LRuRL
第三类:二缺二 相邻两个棱块需要复原
R' U R' F R' F R' F' R F R2
其他情况举例
R2' F
R' U R' F2
RFR
u F' R'
34、y' (R' U2)(R U R' U' R)
魔方高级玩法oll pll
![魔方高级玩法oll pll](https://img.taocdn.com/s3/m/743ba4ee0242a8956bece42b.png)
这页要写的是魔方高级玩法的第二步,顶层调整朝向,简称oll(o rientation of l ast l ayer)。
这一步的公式很多,是cfop 里最难学的一步,我建议可以先背21-27七个算法,这也就是入门玩法里面第四步对好顶层十字之后需要做的一步。
十字的算法我建议用 一字: oll45 (F (R U R' U') F' ), 拐弯: oll44 (f (R U R' U') f' ), 点: oll2 (oll45+oll44 ),三个算法都很简单明了,分别对应右图中的三种情况 (请注意,“一字”和“拐弯”摆放的方位也一定要按右图所示)。
oll 这步用很小的力气学到这种水平基本上就可以满足达到30秒以下 的水平,大家开始的时候还是集中精力练好f2l ,其次是pll (pll 相对好学一些),oll 可以留到最后,不过大家也不用太 畏惧这么多算法,其实并不是很难背。
最后的序号带 ’的算法是前面一些算法的多解,不是必须背的,大家可以酌情选用。
形态算法、动画和视频演示 形态算法、动画和视频演示1) (R U'U') (R2' F R F') U2 (R' F R F')2) (F R U R' U' F') (f R U R' U' f')3) f(R U R' U')f' U' F(R U R' U')F'4) f(R U R' U')y x(R’ F)(R U R' U')F'5) (r' U2) (R U R'U) r 6) (r U'U') (R' U' R U' r')7) r U R' U R U'U' r'8) r' U' R U' R' U2 r9) (R' U' R) y' x' (R U')(R'F) (R U R')10) (R U R'U)(R'F R F') (RU'U'R')11) r'(R2 U R' U)(R U'U' R' U) (rR')12) (r R'2 U' R U')(R' U2 R U' R)r'13) (r U' r' U')(r U r') (F' U F)14) R' F R U R' F'R (F U' F')一字拐弯点15) (r' U' r) (R'U'R U) (r' U r)16) (r U r') (R U R' U') (r U' r')17) F(U R' U'F')U (F R2 U R'U'F ')18) F (R U R' d)(R' U2) (R' F R F')19) (r' R U)(R U R' U' r) (R'2 FR F')20) r'(R U) (R U R'U' r2)(R2'U) (R U') r'21) (R U'U') (R' U' R U R' U') (R U' R')22)R U'U' (R'2 U') (R2 U') R'2 U' U'R23) (R2 D') (R U'U') (R' D) (R U'U' R)24) (r U R' U') (r' F R F')25) F'(r U R' U') (r' F R) 26) R U' U' R' U' R U' R'27) R' U2 R U R' U R28) (r U R' U') (r' R U) (R U' R')29) (r U R' U')(R r'2 F R F') (r R')30) (R2 U R' B')(RU') (R2' U) (R B R')31) (r' F' U F) (L F' L' U' r) 32) (R U)(B' U')(R' U R B R')33) (R U R' U') (R' F R F') 34) (R'U'R U) y(r U R' U')r' R35) R U'U'R2' F R F'(R U'U'R') 36) R'U'R U' R'U R U l U'R'U37) F (R U' R'U'R U) (R' F') 38) (R U R'U) (R U'R'U') (R'F R F')39) (r U' r' U' r)y(R U R' f') 40) (R' F R U R'U') (F' U R)41) R U' R' U2 R U y R U' R' U' F'42) (R'U R U'U'R'U')(F'U)(F U R)43) (B' U') (R' U R B) 44) f (R U R' U')f'45) F (R U R' U') F'46) (R' U') R' F R F' (U R)47) B'(R' U' R U)2 B48) F (R U R' U')2 F'49) R B'(R2 F)(R2 B) R2 F' R 50) L'B (L2 F')(L2 B') L2 F L'51) f (R U R' U')2 f'52) R'U' R U' R' d R' U l U53) (r' U2) (R U R'U') (R U R'U) r54) (r U'U') (R' U' R U R' U') (R U' r')55) (R U'U') (R'2 U') R U' R'U2 (F R F')56) F (R U R'U')(R F')(r U R'U')r'57) (R U R' U' r)(R' U) (R U' r')3') (r' R2 U R' U)(r U2 )(r' U r R')5') (l' U2) (L U L' U l) 6') l U2 L' U' L U' l'10') (L U L') y' (R'F R U') (R' F' R)12') F (R U R' U') y L' F (R U R' U') F'13') l U' R' F' R U l' y R' U R 42') (r' R2)y (R U R' U') y' (R' U R')r47') b' U' (R' U R U' R' U R)b这页是魔方高级玩法的第三步,顶层调整朝向,简称pll (p ermutation of l ast l ayer)。
魔方:F2L心得体会(进20秒的关键就在这里)
![魔方:F2L心得体会(进20秒的关键就在这里)](https://img.taocdn.com/s3/m/6a0d1a9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b.png)
魔⽅:F2L⼼得体会(进20秒的关键就在这⾥)最前提醒:全⽂较为长,⽂中穿插⼤量魔⽅美图,⼤家⾃⾏收图吧F2Lf2l(first 2 layers,同时对好前两层)。
(在单向标准状态下,有41个公式)f2l是最好理解,记忆量也相对最⼩的⼀步,看似有41个公式,其实多数的算法根本就不需要背,理解了之后就⾃然⽽然地学会了公式。
但是,⼤家到后⾯就会知道,虽然这⼀步算法最简单,但是其实是最难的⼀步,开始的时候甚⾄⽤f2l做前两层还不如⼊门玩法快,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家前进受阻不要灰⼼,这⼀步关键是练习观察,这是个慢功夫,不过只要多练,就⼀定会明显的进步。
在学习f2l的同时,你也可以同步的跳到第三步,学习pll,这样f2l,pll齐头并进会让你进步更快。
1.如果你只是刚刚开始学习F2L,要充分理解每个公式,并且把⼀些相似的公式记在⼀起。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F2L,⽽且可以在以后的运⽤过程中让你从直观上认识F2L,这样对你在以后学习的F2L有很⼤的好处。
2.减少观察的时间,另外要能做到从四⾯都能复原同⼀个情况。
3.寻找最适合你的公式,在⽹上看⾼⼿的视频,看他们是如何做到F2L。
4.在F2L⾥最最重要的⼀个建议就是,转慢并且预判。
如果你每个公式都做的很熟练,但是如果你做完⼀组F2L以后要花时间去寻找下⼀组F2L,那么你F2L的⽔平还很不到位。
预判的意思就是在做第⼀组F2L的时候,速度要慢⼀点,这样你就有时间去观察下⼀组F2L的⾛向,要保证每组F2L之间的⽆缝连接。
整个4组F2L最后要到的境界,要看起来像⼀组动作。
想要做到SUB-20S(平均成绩⼩于20秒),这点必须的。
5.这⾥有⼀个很好的⽅法去训练你的预判能⼒。
⽤⼀个⾳乐节拍器,刚开始的时候让你转动魔⽅的速度是每秒2步。
保持每秒2步的速度,已经能让你的⼿忙活⼀阵⼦了。
如果是平均SUB-20S(平均成绩⼩于20秒)的⽔平。
你的⽬标是每秒3步或3步以上。
6.当你练了⼀段时间以后,你可以试着在做预判的同时提⾼速度。
魔方全解(比较简单的几种解法)
![魔方全解(比较简单的几种解法)](https://img.taocdn.com/s3/m/9a3ed75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8.png)
魔方全解(比较简单的几种解法)LT三阶魔方一、魔方构造1.魔方共六个面,每个面有一种颜色,若以红面为正面,绿面为底面,则橙面为背面,蓝面为顶面,白面为左面,黄面为右面。
2.三阶魔方由3×3×3=27块小正方体构成,其中一块在内部,没有颜色;6块只有一种颜色,叫做中心块;12块有两种颜色,叫做边块;8块有三种颜色,叫做角块。
3.只要魔方任意三块小正方体连成一线,就能旋转。
4.三阶魔方中心块的位置不会改变。
5.魔方还原的前提是有一个被转乱的魔方。
二、转向表示为了方便表示魔方的转向,使用以下字母。
(箭头所指为前面)1.一层旋转F (Front ) 中心块边块F 将魔方前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Fi 将魔方前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B (Back )B 将魔方后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Bi 将魔方后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L (Left )L 将魔方左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Li 将魔方左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R (Right )R 将魔方右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Ri 将魔方右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U (Up )U 将魔方上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Ui 将魔方上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D (Down )D 将魔方下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Di 将魔方下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2.中间层旋转F Fi B BiL Li R Ri U Ui D Di·通常,单个字母表示顺时针旋转,加i或ˊ表示逆时针旋转。
·双写转向或在转向后加2表示在这个方向上旋转180度。
·()×n表示重复括号内的步骤n次。
三、魔方还原1.一面(一层)还原1)还原一面边块①选择好一种颜色的中间块作为要还原的一面,将其作为前面,记住它的背面中间块颜色。
②先恢复一个色块,以这个色块为准,旋转前面使上、下、左、右四面中心块正位。
③旋转后面一层或第二层使其出现下面情况,逐个恢复色块,直到前面形成十字。
魔方全解(比较简单的几种解法)
![魔方全解(比较简单的几种解法)](https://img.taocdn.com/s3/m/9a3ed75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8.png)
魔方全解(比较简单的几种解法)LT三阶魔方一、魔方构造1.魔方共六个面,每个面有一种颜色,若以红面为正面,绿面为底面,则橙面为背面,蓝面为顶面,白面为左面,黄面为右面。
2.三阶魔方由3×3×3=27块小正方体构成,其中一块在内部,没有颜色;6块只有一种颜色,叫做中心块;12块有两种颜色,叫做边块;8块有三种颜色,叫做角块。
3.只要魔方任意三块小正方体连成一线,就能旋转。
4.三阶魔方中心块的位置不会改变。
5.魔方还原的前提是有一个被转乱的魔方。
二、转向表示为了方便表示魔方的转向,使用以下字母。
(箭头所指为前面)1.一层旋转F (Front ) 中心块边块F 将魔方前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Fi 将魔方前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B (Back )B 将魔方后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Bi 将魔方后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L (Left )L 将魔方左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Li 将魔方左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R (Right )R 将魔方右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Ri 将魔方右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U (Up )U 将魔方上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Ui 将魔方上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D (Down )D 将魔方下面一层顺时针旋转90度。
Di 将魔方下面一层逆时针旋转90度。
2.中间层旋转F Fi B BiL Li R Ri U Ui D Di·通常,单个字母表示顺时针旋转,加i或ˊ表示逆时针旋转。
·双写转向或在转向后加2表示在这个方向上旋转180度。
·()×n表示重复括号内的步骤n次。
三、魔方还原1.一面(一层)还原1)还原一面边块①选择好一种颜色的中间块作为要还原的一面,将其作为前面,记住它的背面中间块颜色。
②先恢复一个色块,以这个色块为准,旋转前面使上、下、左、右四面中心块正位。
③旋转后面一层或第二层使其出现下面情况,逐个恢复色块,直到前面形成十字。
三阶魔方高级玩法教程
![三阶魔方高级玩法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db59a9ea856a561252d36f84.png)
18、(r U r')(U R U' R' ) 2 (r U' r') 、
19、(R U' U')(R'2 U')(R U' R' U2)(F R F 、
20、(r U' r' U') (r U r') y' (R' U R) 、
21、(R' F R U R' F' R) y' (R U' R') 、
50、R' F R2 B' R'2 F' R2 B R' 、
51、R B' R'2 F R2 B R'2 F' R 、
52、(R2 U R' B')(R U' R'2 U)(R B R') 、
53、(R U R' U')(R U' R' F') U' (F R U R' 、
54、(R' U R U'2 R' U') y (L' U L U F) 、
(14 步)
邻棱换
12、(R U'2 R' U2) (R B' R' U') (R U R B R'2 U) 和 、 x'(R2 u' R' u)R2 x' y'(R' U R' U')R2
(14 步)
13、(R U R' U')(R' F)(R2 U' R' U')(R U R' F') 、
魔方F2L快速技巧
![魔方F2L快速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abf6bc75fbfc77da269b157.png)
F2L快速技巧(一)看过不少F2L的网页,但好像总没发现有关F2L速度相关技巧的文章,所以特别弄了本文出来献献丑。
决定F2L速度的基本就是手法、观察与反应、公式与公式应用技巧等几大要件,本文的内容是我以前所使用的,是我F2L观察的主要技巧,包括一个不翻动魔方而实现找块的技巧和一个观察的方案。
一、不翻动魔方的找块技巧观察的技巧也可以理解为找块的技巧,无法快速找块是制约快速F2L的最重要原因,多数人F2L的速度瓶颈都是因为这个问题,实现不翻动魔方的情况下进行找块有助于快速找块,其实质意义是克服视野上的盲点。
F2L有棱块与角块,棱块在魔方上的位置可能处于顶层或中层,视野都较好,角块处于顶层时的情况视野同样很好,这些都不存在找块的盲点,找块的盲点只存在于角块处于底层时的情况中。
如下列三图中的角块(本文中所有图片均以黄色作为底层):所有位于底层的角块都存在一个视野上的盲点,底端的颜色无法直接看到。
如上面三图中的角块都无法看到其底端的颜色,不能判断其究竟是什么块,不少人对这样的情况都需要将魔方上下翻动来观察,这浪费了不少时间,但只要应用一点小技巧,是可以马上就判断出上面三个图中的角块都是F2L中的“黄青红块”的。
这里用的是魔方的颜色排列原理。
块的颜色是魔方的颜色的缩影,各颜色面的关系与魔方各颜色面的关系是一至的,如下面左图的魔方,如果你能不假思索的说出其底面的颜色是什么颜色,那未,你就可能同样的作到马上说出下面右图的角块的底面是什么颜色。
任意一个角块所具有的三个颜色,其颜色之间的顺序关系是其它的任意角块都不可能雷同的,如上列右图中的角块,其在侧面的两个颜色按顺时针顺序排列是“红→蓝”,这一颜色顺序的角块除黄红蓝块之外,其它的任意角块都不可能出现,如下列是青红蓝块处在底层的图片。
青红蓝块与黄红蓝块在魔方上一上一下属于相邻关系,有红、蓝两个共同颜色,常常容易发生混淆,但在这里可以看出,它们的颜色顺序是不可能一至的,在其它的任意两个边角之间,这一原理都是同样的,大家可以都拿自己的魔方来比较一下。
魔方教程提速方法
![魔方教程提速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311c7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5.png)
魔方教程提速方法魔方,又称为魔方立方体,是一种受到全球范围内青少年及成年人热爱的益智玩具。
它不仅具有挑战性,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耐心。
如果你是一个魔方爱好者,并且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速度,并达到更高的挑战和成就,那么本篇文章将为你介绍一些有效的魔方教程提速方法。
1. 层次法(CFOP法)层次法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魔方还原方法之一,也是专业选手所采用的方法。
CFOP由四个步骤组成,即十字公式(Cross)、底层公式(F2L)、顶角公式(OLL)和顶面公式(PLL)。
这一方法的核心在于将魔方还原问题分解成几个更小的问题,并采用专业的公式进行解决。
2. 预设公式(OLL和PLL)在层次法中,顶角公式(OLL)和顶面公式(PLL)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们用于解决还原面的最后两个层次。
OLL公式用于调整顶面以形成一个特定的模式,而PLL公式则用于调整顶层角块和边块的位置。
熟记并熟练运用OLL和PLL公式,能够有效地缩短完成还原的时间。
3. 快速旋转技巧除了使用公式外,掌握一些快速旋转技巧也是提高魔方还原速度的关键。
例如,采用双手同时旋转两层或多层,能够大幅减少还原时间。
此外,学会使用手腕而不是手臂旋转魔方,可以使操作更加流畅,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4. 训练耐心和专注力无论使用何种魔方还原方法,提高速度的关键在于训练自己的耐心和专注力。
由于魔方还原需要进行大量的细致操作,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专注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公式和技巧,并减少错误的发生。
5. 参加比赛和交流除了个人的努力,参加魔方比赛和与其他魔方爱好者交流也是提速的有效方式。
比赛能够给你施加压力,使你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速度。
而与其他爱好者交流,可以互相分享经验和技巧,从中学习和进步。
总结:通过学习层次法及其核心步骤CFOP、熟记并熟练运用预设公式OLL和PLL、掌握快速旋转技巧、训练耐心和专注力以及参加比赛和交流等方法,你将能够有效地提高魔方还原的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魔方快速解法总结Gan's F2L OLL PLL手法(三叶虫整理) 1引言随便一个能看见这个页面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都能在一分钟内完成六面,此时叫入门;30秒才叫玩过一段时间魔方;平均20秒的才能叫高手。
2步骤介绍完成方法一共分四步:CROSS→F2L→OLL→PLL(1)CROSS即十字,在底层架好十字;(2)F2L 即First two Layer,分四组完成下两层的边角块;(3)OLL即Orient Last Layer,把最后一层所有的颜色都反上去;(4)PLL 即Position Last Layer,把最后一层所有的棱和角位置都交换好。
3拧法介绍(1)顺时针用字母表示,如U表示上层顺时针旋转90度。
(2)逆时针用一撇表示,如U'表示上层逆时针旋转90度。
(3)180度用2来表示,如U2表示上层顺时针旋转180度,U'2表示上层逆时针旋转180度。
(4)相应的小写字母f、b、l、r、u、d代表转动两层。
(5)x(整个魔方以R的方向转动),y(整个魔方以U的方向转动),z(整个魔方以F的方向转动)。
(6)斜体是用右拇指;下划线用左食指。
(7)浅蓝色的是最少步数版本。
SLOT (16种手法)CORNER IN PLACEF2U2F2U2F2 F2U2F2U2F2 R'u'RuR LuL'u'L'EDGE IN PLACERUL'U'R'L L'U'RULR' R2UL'U'LR2 L2U'RUR'L2SHORTCUTSF'U2F2UF' FU2F2U'F F'UF2UF' FU'F2U'Fu'L'ULu uRU'R'u' L'ULU'LUL' RU'R'UR'U'R01 (R U'U'R'U)2y'(R'U'R)08(R U'U')(RUR'U)(R U'U')R204(RUR'U')(R U'U'R'U')(RUR')09R2y(RUR'U')y'(R'UR')05(RU'RU)y(RU'R'F2)02 (URU'R'U')y'(R'UR)10y'(R'U)(RU')(R'UR)07(RU'R'U)(RU'R')11U'(RUR'U')(RUR')06U y'(R'U'RU)(R'U'R)03 yU'(L'ULU)y'(RU'R')32U'(R U'U'R'U)(RUR')22U'(RU')(R'U2)(RU'R')33d(R'U'R)d'(RUR')23U'(RUR')d(R'U'R)12 (RUR'U')2(RUR')34x(UR'U' l )31URU'R'38(R'U2)(R2'U)(R2'UR)27y'(R U'U')R'2U'R2U'R'13 (RU'R')y'(R'U2R)37(RU'R'U)(dR'U'R)28y'(R'U)(Rd'U')(RUR')41U'(RU'R'U)(RUR')24d(R'URU')(R'U'R)18(U2R'2U2)(R'U'RU'R2)17y'(U2R2'U2)(RUR'UR2)14y'(R'U2)(RUR'U')R21(R U'U')(R'U'RU)R'35R2y(RUR'U')y'R230y'R2y'(R'U'RU)yR239y'(R2U')(F'UF)R226(R2U)y(RU'R'F2)36d(R'U2)(R U'U')(R'UR)29U'(R U'U')(R'U2)(RU'R')40(RUR')25y'(R'U'R)15d'zU'(R2U)(R'U'RU)20U(R U'U')(R'URU')R'19Ry(RU2R'F')16F'L'U2rUx'OLL (57种手法)1(RU'U')(R'2FRF')U2(R'FRF')2(FRUR'U'F')f RUR'U'f '3f(RUR'U')f 'U'F(RUR'U')F'4f (RUR'U')yxR'F(RUR'U')F'5(r'U2)(RUR'U)r6(rU'U')(R'U'RU'r')7rUR'URU'U'r'8r'U'RU'R'U2r9(R'U'R)y'x'(RU')(R'F)(RUR') (11r'(R2UR'U)(RU'U'R'U)(rR')12L2l U'z(UR'U')(R2UR')z'rR'13(rU'r'U')(rUr')(F'UF)14R'FRUR'F'R(FU'F')15(r'U'r)(R'U'RU)(r'Ur)16RBR'LUL'U'RB'R'17(RUR'U)(R'FRF'U2)R'FRF'18F(RUR'd)(R'U2)(R'FRF')19R'U2FRUR'U'y'R2U'U'RB(21(RU'U')(R'U'R22RU'U'(R'2U')23(R2D)(R'U2)24x'RUR'(DR)25F'(rUR'U')(r'FR)26RU'U'R'U'RU'R'27R'U2RUR'UR28(rUR'U')(r'RU)29(R2U'R)F(R'U)(UR'U')(RU'R')(R2U')R'2U'U'R(RD')(R'U2R')U'R'D' (RU'R') (R2U')(R'F'R)31(r'F'UF)(LF'L'U'r)32(RU)(B'U')(R'URBR')33(RUR'U')(R'FRF')34(R'U'RU)x'z'(RU)(L'U')rR'35RU'U'R'2FRF'(RU'U'R')36R'U'RU'R'URUl U'R'U37F(RU'R'U'RU)(R'F')38(RUR'U)(RU'R'U')(R'FRF')39(LF'L'U'LU)(FU'L')(R41RU'R'U2RUyRU'R'U'F'42(R'URU'U'R'U')(F'U)(FUR)43(B'U')(R'URB)44f(RUR'U')f '45F(RUR'U')F'46(R'U')R'FR F '(UR)47B'(R'U'RU)2B48F(RUR'U')2F'49RB'(R'2F)(R2B)R'2F'R51f(RUR'U')2f '52R'U'RU'R'dR'URB53(r'U2)(RUR'U')(RUR'U)r54(rU'U')(R'U'RUR'U')(RU'r')55(RU'U')(R'2U')RU'R'U256F(RUR'U')(RF')(rUR'U')r'57PLL (21种手法)2(R2'U)(RUR'U') (R'U')(R'UR')1(RU'R)(URUR)(U'R'U'R2)6(l U'R)D2(R'UR)D2R25x'R2D2(R'U'R)D2(R'UR')4(UR'U')(RU'R)(URU')(R'URU)(R2U')(R'U)3L2(l'2U) L2(l'2U2) L2(l'2U)L2l27x'(RU'R'D)(RUR')u2'(R'UR)D(R'U'R)8(RUR'U')(R'F)(R2U'R'U')(RUR'F')10(R'UR'U')yx2(R'UR'U'R2)xz'(R'U'RUR)9U'(R'URU'R'2b')x(R'UR)y'(RUR'U'R2)14(R'U2)(RU'U') (R'FRUR'U') (R'F'R2U')15(RU'U')(R'U2)(R B'R'U')(RURBR2'U)13(RUR'F')(RUR'U')(R'FR2U'R'U')12z(U'R D')(R2UR'U'R2U)z'(RU')11F(RU'R'U')(RUR'F')(RUR'U')(R'FRF')17 (RUR')y'(R2'u'RU') (R'UR'uR2)16(R2'u'RU'R)(UR'u)(R2f R'f ')18(R2u)(R'UR'U')(Ru')(R2'F'UF)19(R'd'F)(R2u)(R'U)(RU'Ru'R2)21z(U'R D')(R2UR'U')z'(RUR')z(R2UR')z'(RU') 20.z(R'UR')z'(RU2L'UR') z(UR')z'(RU2L'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