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题型突破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育教课资料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
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用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
1. ( 2018·盐城中考 ) 《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忧惧有外侮。

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
周。

”资料波及的制度是( )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 2019·原创题 ) 《史记·秦本纪》记录:“御史医生,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

”那么,“御史大
夫”的职责是( )
A.负责督查文武百官
B.分管国家行政事务
C.总揽全国军政大权
D.负责审察诏令
3.( 2018·日照中考 )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可以保持大一统场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受益于
创立了一整套优秀的政治制度。

“优秀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
4.( 2018·衡阳中考 )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量民族成立的大一统王朝,领土辽阔,民族众多。

为加
强对全国的统治,元代采纳了一系列举措,此中成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向来沿用到现在。

这一制度是( ) A.行省制B.科举制C.郡县制D.厂卫制
5.( 2018·东营中考 ) “秦此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到到三次恶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
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

”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恶运”的原由是( )
A.着重考察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
C.采纳八股取士
D.考生随意发挥自己的看法
6.( 2018·日照中考 ) 某校七年级历史活动课展开研究性学习,学生采集了明太祖取销丞相、明成祖建立
东厂、雍正帝建立军机处等方面的资料。

由此可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
A.明清经济的发展
B.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
C.君主专制的增强
D.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
7.( 2018·泰安中考 ) 下边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示,此中以下表示解的是( )
A.一是分封制,目的是稳固西周奴隶主治
B.二是秦代制主中央集制度,最早成立制
C.三是元代行省制,加了元代的治
D.四是明朝君主集化,六部指吏、、礼、兵、刑、工
8.( 2018·山西中考 ) 小同学在参山西博物院的商周文物展,拍了一青器的片,从
中不可以获得的史信息是( )
A.青造模弘大密
B.青器种众多,用途宽泛
C.青器物拥有重要的史料价
D.青造的工水平高明
9.( 2019·原《) 史》:“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聚而多。

”《宋》:“江南⋯⋯
地广野丰,民勤本,一或稔,数郡忘⋯⋯”魏晋南北朝期,江南地域得巨大展,其
原由不包含 ( )
A.江南地域拥有展的越条件
B.江南地域乱少,社会比平定
C.中原人民南迁,来先生技
D.北魏孝文帝成功的政治经济改革
10.( 2018·自贡中考 ) 某历史学习小组采集了以以下图片,其研究图中工具最有可能出现的朝代为( )
A.隋朝 B.唐代 C.明朝 D.清代
11.( 2018·孝感中考 ) 以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展开某主题研究性学习而采集资料整理制作的图表。

地域
北方南方时间
宋初人口100 多万户人口230 多万户
北宋贡献财政收入20%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

”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读表后,你以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A.人口大批南迁
B.宋代社会生活
C.经济中心南移
D.苏杭生活富裕
12.( 2019·改编题 ) 明朝洪武初年(1393年),全国当时人口共有六千五百万人,万历年间明朝人口达到
峰值,实质人口在一亿四千万左右。

清代期间,人口数目进一步增加。

此中的原由是( )
A.国家踊跃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B.占城稻开始由越南引进中国
C.明清社会平定毫无任何混乱
D.玉米等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国
二、非选择题
13. ( 2018·阳信模拟 ) 在漫长的历史进度中,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在不停发展完美。

研究“中国古代政
治制度”请依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
(1)示一、示二分反应了哪个朝代的政治制度?
资料二八年 (1730 年 ) ,上以西北用兵,命机房隆宗内⋯⋯自奏事上,下机旨,御朱笔批。

自是内移于
机,大学士必充机大臣,始得政事,日必召入,承旨,平章政事,参加机密。

——《清史稿》卷288《廷玉》(2)资料二波及的清代机构是什么?此机构的是什么?
资料三康熙年机,只西北情急,跪受笔快密,政独峰抵。

(3)资料三是某位同学制的一首口溜,你更正此中。


更正:
(4)明清期,治者在思想上加人的控制,比方“八股取士”“文字”等,种文化制大大禁了人的思想,
明清期,拔官吏的制度是什么?种制度形成于哪一朝代?
资料四如所示
(5)你依据以上片,归纳所反应出的中国古代政治展。

你种怎样价?
14. ( 2018·惠民模 ) 中国古代采纳的不一样政策,直接影响着我国古代的展水平。

以下
资料,回答。

资料一生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去役。

从事商而的人,全家作奴隶。

——北大版《史》七年上册(1)上述资料是哪次改革的内容?一内容会生什么极影响?
(2)生工具是生力展水平的重要表。

一、二是唐代期明和使用的生工具。

两种生工具分是什么?
资料二北宋期,国家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域。

淮南每年向国都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
石,、茶叶等物件也络绎不绝地送到京城。

⋯⋯南方地域持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河山。

——北大版《史》七年下册(3)依据资料二和所学知剖析,到两宋期,我国重心出了怎的化?归纳出种象的主要原由。

资料三清代⋯⋯开放四个港口,作外通商口岸;并出口的商品种和出海船只的重量作出
格的限制。

( 后 ) 命令只开广州一作外通商口岸,关了其余港口。

——人教版《中国史》七年下册
(4)依据资料三剖析,清代行的是什么政策?政策中国社会来了什么重结果?
参照答案
【真题优选】
1.
13. (1) 秦代;明朝。

(2)军机处。

记录皇帝旨意,拟写谕旨。

(3)错误:康熙;更正:雍正。

(4)科举制度。

隋朝。

(5)君权渐渐增强。

利:君权的增强,增强了中央集权,关于古代一致分配资源,推进大一统国家的形成
与发展,促使经济繁华和文化鼎盛发挥了重要影响;弊:君权的高度膨胀,最后将国家命运系于一人之
手,在阻挡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等方面带来严重结果。

14. (1) 商鞅变法。

重视农业生产( 或促使农业、手工业发展或使秦国兴盛起来) 。

(2)曲辕犁;筒车。

(3)经济重心南移 ( 或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 。

北方人口南迁供给了大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南方相对稳固的社会环境;南方有益的自然环境;统治者有益的经济发展
政策。

(4)闭关政策 ( 或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 。

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挡了中外文化的沟通;使中国在世界上落后;不可以抵抗殖民权力的侵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