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后浇带支撑拆除回顶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后浇带内积水全部抽除
2)积水抽除后,用钢丝刷将底、筏板内钢筋上的铁锈刷除
3)将后浇带侧壁混凝土表面的钢丝网剔除
4)把底板后浇带边子上的松散混凝土剔除
5)将后浇带内的凝结的水泥浆、淤泥及建渣清理干净
6)将止水钢板上的混凝土浮浆清理干净
7)底板后浇带上下层钢筋间距调整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按照要求对施工缝进行相关处理。
SG—006
技术交底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住宅、商业及配套设施
建设单位
中铁二局新城建设指挥部
监理单位
四川康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
中铁二局集团洞子口经济适用房项目部
交底部位
后浇带封闭
交底日期
交底人签字
接受人签字
交底内容:
后浇带封闭施工技术交底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本工程地
后浇带位置梁板需重新回顶支撑,沿后浇带方向搭设双排钢管支撑架。
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横向间距或排距(m):0.80;纵距(m):1.2;步距(m):1.65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20;脚手架搭设高度(m):3.6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现已进入后浇带清理封闭施工阶段,清理地下室顶板后浇带位置需要将梁、板后浇带底侧模及其支撑钢管脚手架拆除,后浇带位置支撑钢管脚手架拆除时同步回顶重新支撑。后浇带需进行认真清理,重新支设梁板底模。
3.作业条件
地下室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封闭温度后浇带;
塔楼封顶后封闭沉降后浇带。
根据布置图G.19917
4.施工工艺
4.3.2地下一层楼面,顶板后浇带处理
1)将梁、板后浇带处的梁、板底模拆除
2)拆除施工时同步将后浇带位置的悬挑梁板重新回顶支撑
3)用钢丝刷将梁、板钢筋上的铁锈刷除
4)将后浇带侧壁混凝土表面的钢丝网剔除
5)把梁、板后浇带边子上的松散混凝土剔除
6)将后浇带内的凝结的水泥浆、淤泥及建渣剔凿清理干净
7)后浇带上下层钢筋间距调整
在地下室底板温度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确保后浇带内的积水已经抽干(水位降至底部钢筋以下),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从低处(筏板位置)向高处(底板位置)浇筑,中间不得留设施工缝。
温度后浇带与沉降后浇带相交处,需提前在沉降后浇带两侧绑扎钢丝网,避免温度后浇带混凝土流入沉降后浇带内。
侧壁竖向后浇带同地下室外墙施工方式,设置台阶型水平施工缝,底部与底板后浇带同时浇筑。
四川省建设厅制
(1)、《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5)、监理、业主已批复的《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概况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地下室底板、地下一层板及地下室顶板上均留设有后浇带。两层地下室内沿后浇带走向,均按照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对后浇带两侧挑梁、挑板进行了钢管支撑保护。后浇带钢筋均刷涂水泥浆,后浇带表面进行覆盖保护。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钢管上设置顶托,顶托上采用方木支撑;
后浇带浇筑前按要求对施工缝进行相关处理。
温度后浇带与沉降后浇带相交处,需提前在沉降后浇带两侧绑扎钢丝网,避免温度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流入沉降后浇带内。
参加单位
及人员
注册建造师(项目经理):(签字)
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一份。
4.1根据现场情况,对地下室底板及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同步开始处理,进行清理。
1#楼、2#楼和4#楼尚未封顶,现阶段进行温度后浇带的封闭。
4.2施工工艺程序
1)清理后浇带松散混凝土
2)后浇带钢筋除锈
3)后浇带位置重新支模
4)组织验收
5)浇筑梁板后浇带混凝土
4.3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4.3.1底板后浇带处理
2)积水抽除后,用钢丝刷将底、筏板内钢筋上的铁锈刷除
3)将后浇带侧壁混凝土表面的钢丝网剔除
4)把底板后浇带边子上的松散混凝土剔除
5)将后浇带内的凝结的水泥浆、淤泥及建渣清理干净
6)将止水钢板上的混凝土浮浆清理干净
7)底板后浇带上下层钢筋间距调整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按照要求对施工缝进行相关处理。
SG—006
技术交底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住宅、商业及配套设施
建设单位
中铁二局新城建设指挥部
监理单位
四川康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
中铁二局集团洞子口经济适用房项目部
交底部位
后浇带封闭
交底日期
交底人签字
接受人签字
交底内容:
后浇带封闭施工技术交底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本工程地
后浇带位置梁板需重新回顶支撑,沿后浇带方向搭设双排钢管支撑架。
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横向间距或排距(m):0.80;纵距(m):1.2;步距(m):1.65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20;脚手架搭设高度(m):3.6
扣件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现已进入后浇带清理封闭施工阶段,清理地下室顶板后浇带位置需要将梁、板后浇带底侧模及其支撑钢管脚手架拆除,后浇带位置支撑钢管脚手架拆除时同步回顶重新支撑。后浇带需进行认真清理,重新支设梁板底模。
3.作业条件
地下室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封闭温度后浇带;
塔楼封顶后封闭沉降后浇带。
根据布置图G.19917
4.施工工艺
4.3.2地下一层楼面,顶板后浇带处理
1)将梁、板后浇带处的梁、板底模拆除
2)拆除施工时同步将后浇带位置的悬挑梁板重新回顶支撑
3)用钢丝刷将梁、板钢筋上的铁锈刷除
4)将后浇带侧壁混凝土表面的钢丝网剔除
5)把梁、板后浇带边子上的松散混凝土剔除
6)将后浇带内的凝结的水泥浆、淤泥及建渣剔凿清理干净
7)后浇带上下层钢筋间距调整
在地下室底板温度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确保后浇带内的积水已经抽干(水位降至底部钢筋以下),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从低处(筏板位置)向高处(底板位置)浇筑,中间不得留设施工缝。
温度后浇带与沉降后浇带相交处,需提前在沉降后浇带两侧绑扎钢丝网,避免温度后浇带混凝土流入沉降后浇带内。
侧壁竖向后浇带同地下室外墙施工方式,设置台阶型水平施工缝,底部与底板后浇带同时浇筑。
四川省建设厅制
(1)、《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5)、监理、业主已批复的《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概况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地下室底板、地下一层板及地下室顶板上均留设有后浇带。两层地下室内沿后浇带走向,均按照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对后浇带两侧挑梁、挑板进行了钢管支撑保护。后浇带钢筋均刷涂水泥浆,后浇带表面进行覆盖保护。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钢管上设置顶托,顶托上采用方木支撑;
后浇带浇筑前按要求对施工缝进行相关处理。
温度后浇带与沉降后浇带相交处,需提前在沉降后浇带两侧绑扎钢丝网,避免温度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流入沉降后浇带内。
参加单位
及人员
注册建造师(项目经理):(签字)
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一份。
4.1根据现场情况,对地下室底板及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同步开始处理,进行清理。
1#楼、2#楼和4#楼尚未封顶,现阶段进行温度后浇带的封闭。
4.2施工工艺程序
1)清理后浇带松散混凝土
2)后浇带钢筋除锈
3)后浇带位置重新支模
4)组织验收
5)浇筑梁板后浇带混凝土
4.3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4.3.1底板后浇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