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证后管理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优化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证后管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01-17T01:46:16.32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8期作者:郭青青[导读] 推动排污许可证核发与证后管理工作,不仅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任务,同时也是保障我国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的长期任务郭青青
唐山三芳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河北省唐山市 063500摘要:推动排污许可证核发与证后管理工作,不仅是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任务,同时也是保障我国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的长期任务。
在实际开展该项工作时,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以人为本”理念的领导下,有序开展排污许可证证后管理工作。
本文基于此,对已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如何在日常排污工作中贯彻落实《排污许可管理办法》政策相关要求,提升企业排污管理水平做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证后管理一、优化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证后管理的必要性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污染物排放许可工作,是我国政府及党中央在充分考虑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立足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目标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改善我国环境质量、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的利民措施。
2016年,我国国务院出台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该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排污许可制改革提上日程。
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在遵循生态环境部出台相关政策和办法的前提下,尝试建立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特色的排污许可技术支撑体系,并且积极和其他省市沟通,快速搭建了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负责造纸、钢铁、建材等多个行业企业及单位排污许可证的核准和授予,将生态环境粗放式管理转为精细化管理,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但是从整体层面来看,排污许可证授予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举例来说,排污许可证未在法律层面明确其定位,尚未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排污主体单位不按证要求排污等现象的存在,都使得排污许可证制度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而监管和证后管理的缺失,更是导致为获证而优化排污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需要尽快出台一套优化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证后管理的制度,用于指导以及监督排污单位按规定排污,减少排污污染。
二、优化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证后管理的思路
2.1制定核查规范原则
首先,需要制定“一证式”管理的新模式,将排污许可证制度转化为固定污染源排污管理制度,由企业、行政职能单位、社会共同进行监督。
该管理模式需要将当前社会环境管理制度、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科学化、系统化以及精细化的“一证式”管理模式。
其次,需要明确排污单位的责任并予以落实。
在排污单位申请、管理排污许可证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有关部门规定设置排污口;另外,还需要按照排污许可要求对排污情况进行监测,并将数据主动上传至国家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上;最后,还需要积极配合国生态环保部门开展监管工作,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强化自身作为排污主体的责任。
2.2核查规范要求
排污单位在进行污染物排放时,首先要持有排污许可证,同时根据排污许可证上对污染物排出量、污染物类型的要求进行排污。
再者,排污单位需旅行台账记录、排污登记、排污上报以及配合监管部门等法律规定的义务。
三、证后检查核查规范探索
3.1验证排污单位持证真实性
监管部门首先应对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的持有情况以及证件真实性进行核查,坚决杜绝无证排污、逾期排污、实际排污和证件要求不符等情况。
排污企业负责人需要确保企业所持的排污许可证上的单位名称与排污企业一致,倘若出现排污许可证规定以外的排污行为,需要及时变更排污许可证,丰富其排污范围。
3.2排污情况核查
排污许可制度对于企业排污类型、排污量以及排污口规划都做了明确的要求,因此,企业首先需要做好厂区设置,确保实际生产区域的规划和许可证平面图生产功能布局相一致,以及各排放口的数量和位置与许可证保持一致。
而在雨水和污水管理方面,需要做好二者的分流管理,避免二者混合导致雨水无法投入生产使用。
另外,在排污口上应当放置采样平台,用来监测排污口排放污染物的数值和类别。
采样平台应当首先选择垂直管道位置,避免断面以及弯道部位。
3.3废气治理情况
首先,企业需要将废气排放口的数量和位置进行调整,确保其符合排污许可证上的废气排放要求。
其次,企业排污负责人需要明确废气收集、净化、治理以及排放取向和排污许可证上的要求保持一致。
另外,企业还需要确保废气生产设施和废气治理措施同步进行,企业需要成立自查小组检查废气治理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有废气治理设备不正常运行时的应急处理对策。
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挥发物、粉尘以及废气等污染物相关的工序,需要进行操作合规性检查。
尤其是对于产生挥发性气体的工序,需要在密闭环境或封闭设备中进行,并且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使用污染防治设备。
3.4废水处理情况
废水治理过程中,需要确认废水排出口数量、位置和排污许可证要求一致。
而在发现污水处理工况不正常时,则应当及时采用对应处理措施。
3.5环境管理情况
首先,当排污单位名称、地址、法人代表、排污设备、排污数口数量及位置等出现变动致使其和排污许可证上内容不相符时,需要及时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变更排污许可证,确保排污许可证内容真实有效以及排污许可证未出现逾期情况。
其次,做好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工作。
排污单位需要严格恪守排污许可证中关于台账记录的相关要求,根据企业经营特点来进行排污台账登记。
台账信息包括排污设备运行信息、设备运行异常原因分析以及处理措施。
台账需要做好记录,至少保存三年。
第三,企业自行监测。
排污单位需要根据排污许可证的相关规定,按照符合国家标准的环境监测记录设备,负责自行监测。
自行监测结果需要如实上传至中国监测平台,由国家职能部门进行检查和评估。
四、结语
综合全文,排污许可是具有法律效应的行政许可,也是我国保障生态环保的基本政策之一。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我国政府积极响应全球号召,出台《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严格规范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以及对自然生态影响程度,明确规定排污单位的排污种类、排污数量、排污口位置,面向社会公开企业排污信息,加大违法行为惩戒力度,力争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绿色环保理念。
参考文献:
[1]华德强.排污许可制度下的环境管理措施[J].清洗世界,2022,38(10):75-77.
[2]王辉,李雪晴,孙凯.排污许可制度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衔接的探讨[J].化工管理,2022(29):38-40.DOI:10.19900/ki.ISSN1008-4800.2022.29.012.
[3]杨风.关于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制度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效衔接融合的思考[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2,42(09):96-99.
[4]庄明媚.排污许可制度下企业环境管理措施[J].清洗世界,2022,38(08):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