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些年那些事散文
(一)外婆的花棉衣
外婆在世时,每年夏天都要来我家,为我和弟弟缝制棉衣。
她总喜欢将方桌子摆在院子里,上面铺满了崭新的棉絮。
阳光下,棉絮蓬松柔软得像一座座云房子。
我总喜欢将手藏在棉絮里,感受那一刻阳光的味道和棉絮的温暖。
外婆将棉絮铺在裁剪好的棉衣衬里上,然后,一行行地用针线将棉絮均匀地缝在衬里上。
缝好后,再在外面缝上棉衣的外壳,一件棉衣就算成功了。
外婆的针线缝得密密的、细细的,用肉眼几乎看不出针脚。
母亲常对外婆说,用缝纫机很快可以缝制好,不必那么辛苦。
可外婆总是嫌弃机器缝制的衣服针脚太大,不够精致,所以,每次她总是不辞辛劳亲自为我们做棉衣。
我和弟弟都在长个子,外婆年年为我们换新袄。
外婆常年做针线活,眼睛近视得厉害,往往要把眼睛靠近衣服,才能看得见缝制。
即便是这样,她缝制衣服时,还是选用极细小的绣花针,而我,则成了帮她穿针线的人。
外婆一直坚持手工为我和弟弟做棉衣,直到我们长大。
不过,那时,她已经很老了,眼睛也花得看不见缝制了。
于是母亲买成品衣服给她穿,她也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嫌弃机器缝制的粗糙。
每次来我家,她总会内疚地对我说:“奶奶老了,眼睛看不见,不能为你们做棉衣了。
”其实,这年月,谁还会缺少一件土得掉渣的棉衣,只是外婆一直记挂着我们。
很多年过去了,我差一点遗忘了外婆的花棉衣,不知为什么,现在会蓦然想起。
现在想来,外婆说的是多么有道理啊。
机器缝制的衣服,是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没有温度;而外婆为我们手工缝制的棉衣,每一件都有外婆的温度,每一针一线都饱含外婆浓浓的慈爱。
应该说,外婆的棉衣,每一件都是无价的艺术珍品。
只可惜,我懂得太迟了。
人啊,总是把岁月等老,把时光等旧,才知道珍惜过往,只是那时,时光已经不在了。
真后悔,当初没能好好地珍惜外婆的棉衣,没能留下一件作纪念。
也真的很追悔,外婆给了我那么多的温暖,而我却没有为她做过一件事。
流年似水,外婆那根细小的绣花针,细密的针线脚,还有外婆阳光下翻晒棉絮的身影,像一帧帧精美的图画,向我诉说那年、那月,有关外婆的故事。
(二)那些年、那些事
记得我家老屋后面有块菜地,祖母在里面种上了许多花花绿绿的果蔬。
有自由自在的倭瓜,有又白又胖的冬瓜,有优雅的韭菜,有低头沉思的番茄,还有喜欢人来疯,裸露着半截身子的萝卜
跟随祖母来这个园子玩耍,是我童年的一大乐事。
祖母在前面翻土,我在土里面寻找昆虫;祖母给菜园锄草,我跟在后面把草踢飞;祖母给菜浇水,我也学着她的样子洒水。
在这个园子里,我看蜗牛背着它流动的家,在瓜叶上长途跋涉;看一群蚂蚁井然有序地忙着搬家;听砖缝里的蛐蛐卖弄它的歌喉;在菜花从中捕捉翩翩飞舞的蝴蝶
偶尔,我会跟随祖母去玉米地锄草。
一般祖母都是清早就出发,我在睡意迷蒙中,被糊里糊涂喊醒,习习晨风一吹,瞌睡就被吹跑了。
玉米已长成一人高了,碧绿的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
怪不得艾青叫它“青纱帐”,果真,人走进玉米地,像躲进了绿色的纱帐。
祖母弯腰锄草,我时而跟在后面踢草,时而穿梭在青纱帐里躲迷藏。
不一会儿功夫,就已闷热难当,汗水淋漓。
祖母赶紧找个背阴的地方,把旧衣铺在田埂上,让我坐在上面小憩。
田埂上,凉风习习,格外舒畅,而祖母一刻也不肯休息,只管弓着背锄草,她脸上的汗水,一滴一滴滴进土里。
每到麦收季节,是祖母最忙的时候。
那会儿,小姑负责在家看护我,还有给田头割麦子的家人送水。
那一次,跟着小姑一路走去,只见一大片一大片金色的麦浪翻滚,蔚为壮观。
人弯腰在麦田里,几乎被麦浪淹没,分不清谁是谁。
我扯着嗓子乱喊一通,终于找到祖母了,就在田头,为她递上一碗前一年收藏的雪水,清除一身的疲乏。
看着大人弯腰割麦子,总以为是很好玩的事,我也弯腰学着她们的样子,拔一棵麦子,脸却被麦芒刺得生疼。
没几分钟就累得直不起腰,这才知道,割麦子不是一件好玩的活计。
望着那一望无边的麦田,总在想,什么时候祖母才能把这么多麦子割完啊!心中为祖母隐隐担忧,盼望着,能有现代化的机器帮助收割该有多好。
只要能免除祖母的辛劳,花多少钱的代价都愿意付出。
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明白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滋味,从此不浪费粮食。
因为,一粒米就是祖母的一滴汗水浇灌的。
三十多年过去了,光阴从未因为我的留恋而停驻脚步。
那园子,那青纱帐,那一望无垠的麦浪,还有祖母弯腰锄草的身影,已将那一段时光定格在我心里。
(三)光阴是无声的老师
办公室有许多年轻的妈妈,每天听到她们交流孩子的童趣乐事,就会止不住地笑。
豆豆又有新的经典语言问世了;朵儿又做憨事惹人乐了;馨儿与她的伙伴结义金兰,正拉她辣妈加盟呢;炜儿又有惊世骇俗的言论发表了;而文儿,在她老妈珊的忽悠下,正正襟危坐写字呢!珊手拿手机,一脸认真地对着文说:“腰杆挺直,姿势端正,我拍照了,拍给爸爸看了。
”珊在那边说,我在这边已经笑喷了。
孩子们在一起交流时,我在一旁听了总会止不住笑。
他们高兴,我笑;他们生气,我笑;他们闹别扭,我还是笑。
总觉得他们是人间天使在逗乐。
蓦然想起,童年时,我笑了,外婆笑;我生气了,外婆笑;我哭了,外婆还是笑。
总埋怨外婆:“为什么我生气,你还那么开心?”我越是问,外婆越是笑得厉害,最后,她笑着说一句:“这丫头,真好玩!”算是对我的回答吧。
子曰:四十而不惑。
过了四十后,蓦然回首,总能在刹那间顿悟一些事。
现在终于明白,外婆淌过了岁月的长河,她眼中的我,是春天里的一棵嫩芽、一抹新绿,正欣欣然。
无论我一颦一笑,都是最纯真的美好,没有掺杂一丝红尘烟火,她怎能不喜爱?所以她的表现方式就是笑,再者就是老树对新芽的.疼爱吧。
现在我看这群孩子,他们的喜怒哀乐是最纯净的天真,是最烂漫的童稚,是人间四月天的美好,我怎能不用欢喜的心,去看一树树花开的美好?而我的表现方式也是笑。
光阴是无声的老师,淌过时光之河,许多繁芜往事,会被它洗涤得清透无比,清晰地呈现出水面。
早年看《神雕侠侣》,十六年后杨过与小龙女绝情谷再见,小龙女风采依旧,而杨过已两鬓斑斑。
杨过说:“龙儿,你的样子一点都没有变,但我的样子已经老了很多。
”小龙女一句:“不是老,我的过儿只不过是长大了。
”此句堪称金庸大侠的经典情话,当初咀嚼不出其中的味道,随着光阴的流逝,直到了今天才明白这句话隐含的深情。
他们是心灵的共鸣,是灵魂的长相厮守,是一种纯粹的爱情。
这种情无论山河变更,岁月流逝,都始终以一种姿态守望着。
正如张学良面对他的白发新娘赵一荻,只说了一句“你是我永远的姑娘。
”就诠释了他们半个世纪爱情的全部。
哲学家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生未娶。
在他耄耋之年,有记者采访他,希望他能为林徽因诗集重版说些什么,他只说一句:所有的话只想对徽因自己说。
林徽因早已作古,对一切都不会感知了。
但金岳霖仍要深藏心曲,要跟林徽因直接倾诉,也许他们是在另一个世界里两个灵魂的对语吧。
光阴是无声的老师,人生许多解不开的纠结和藩篱,会在多年后的某一刹那,让你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