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两极格局形成
1、原因: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推行“全球战略”;苏联惟一能与美国抗衡
2、过程:
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冷战序幕)、
1947年,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
北约组织(1949年)和华约组织(1955年)成立(两级格局最终形成)
3、影响:客观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但两强相争也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4、实质:建立在美苏划分各自势力范围基础上的国际关系
二、多极化趋势的曲折发展
1、西欧的联合:欧洲煤钢共同体、欧共体、欧洲议会的成立
2、经济大国日本的崛起:经济高速发展、外交独立性增强
3、中国的振兴:新中国成立、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改革开放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四、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超多强)
1、美国:惟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2、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武器、经济形势好转、国际地位改善
4、西欧:欧盟的成立及其扩大,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5、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6、中国:经济实力增长、国际地位提高,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第一阶段: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霸主。

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发横财,战后,它又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控制国际金融。

而欧洲和日本在大战中遭受重创,经济普遍衰落,依赖美国的援助和扶植。

第二阶段: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

欧共体国家和日本经济在许多领域赶上和超过美国。

(5分)
第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增强。

(经济全球化)
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美国在二战中大发战争横财,战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同时通过对西欧和日本的经济扶持,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使得美国在战后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美国扶持下的西欧和日本经济快速地发展,在70年代以后得到了恢复,开始在国际上与美国争夺市场,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动摇。

80年代末至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更为精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出现了很多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如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加快,欧盟的成立促进整个欧洲经济的发展;美国则在美洲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而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也出现了亚太经合组织,这些都表明了世界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在加强,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在封闭孤立的状态下发展。

具体参考社会九下第五单元1-4课和第七单元2-4课
WTO 75页,联合国,7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