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_恐怖三联征_基础及分类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triadoftheelbow讲述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triadoftheelbow讲述](https://img.taocdn.com/s3/m/49847a8c5727a5e9846a617e.png)
冠突骨折
修复顺序
前关节囊
桡骨头骨折
伸肌总腱起点
外侧副韧带
冠突骨折的处理
❖ 1.骨折块太小 不可吸收缝线经过尺骨骨洞缝 合固定于尺骨背侧。
❖ 2.中等大小骨块 1mm导针固定后1~2枚直径3mm 空心拉力螺钉或小骨片钉从前向后压住;相对较大 者亦可从后向前空心拉力螺钉抓住。
❖ 3.较大骨块 T型钢板(钛板)内固定。 ❖ 4.拟切除桡骨者 桡骨头骨块重建粉碎的冠突。
❖ 术后2~3周取下石膏托,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 转主动锻炼(6周内避免伸肘超过150度)
❖ 口服吲哚美辛25mg tid po
术中稳定性检查方法
❖ 1.肘关节无重力作用下,屈曲90°逐渐伸直 135°或150°无明显半脱位或脱位。
❖ 2.重力稳定试验:在前臂中立位将上臂垫高, 让前臂重量作用于伸直的肘关节,没有明显 半脱位或脱位。
❖ 修复后仍不稳时:“带轴可动跨关节外固定 支架”
术后处理
❖ 石膏固定 后侧石膏托,肘关节屈曲90°、前 臂中立位固定(同心圆性中心复位)
活的需要,即屈伸和前臂旋转各100°。
适应证
❖ 一经诊断,即手术治疗!!! ❖ 保守的条件 ❖ ①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必须达到同心圆性中
心复位; ❖ ②肱骨头骨折块相对较小(<25%)或骨折没
有移位且不影响前臂的旋转 ❖ ③肘关节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使肘关
节的活动能在2~3周内开始。 Nhomakorabea禁忌症
❖ 严重骨质疏松老年患者 ❖ 直接的肘关节融合术或关节置换术适合
桡骨头骨折处理
❖ 骨折在3块以内 内固定治疗 ❖ 骨折在三块以上 人工桡骨头置换
软组织修复
❖ 肘关节外侧副韧带 骨缝合锚或在肱骨上钻孔, 以粗不吸收肌腱缝线,连续锁边法经过韧带 全长(Krachow法)缝合;更近部位,用另 一个骨缝合锚将伸肌起点缝合于肱骨外上髁 撕裂出。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https://img.taocdn.com/s3/m/1b60b5e05ef7ba0d4b733b07.png)
预
后
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关节不稳、尺神
经病变或是神经炎、活动受限、异位骨化、 深部感染、骨折不愈合等。
肘关节恐怖三联名:涉及桡骨头、 冠状突和肘关节稳定韧带的骨 折脱位。
肘关节稳定应用解剖
骨骼结构的连接 肱尺关节的匹配 关节囊韧带结构
受伤机制
高处坠落伤位(伸肘位)
车祸等。
诊
体征
断
影像学检查:X线,CT
(三维重建)
尺骨冠突骨折分类
治
疗
手术治疗:复位每一个损伤部位。
手术入路:外侧kocher切口等。 内固定材料:Herbert螺钉、空心拉力钉、微
型钢板等。 手术顺序:最内侧的结构先修复。先冠突修 复,再桡骨头。
手术目标:恢复肘关节的周围结构稳定性,并使
肘关节在功能性活动范围内(屈曲和前臂旋转各 100°)无痛的活动。
Regan-Morrey分型(3型) I 型:累及冠突高度小于10%; II 型:累及冠突高度小于50%; III型:累及冠突高度大于50%。
桡骨小头骨折分型
Mason分型:
I 型:桡骨小头或桡骨颈骨折无移位或轻微移 位; II 型:桡骨小头或桡骨颈骨折错位明显(> 2mm),或对位不良导致功能障碍; III型:粉碎性骨折。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决策与入路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决策与入路](https://img.taocdn.com/s3/m/3bd3f6c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8.png)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决策与入路1996年Hotchkiss将肘关节后脱位同时伴有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称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该损伤常常伴随外侧副韧带的损伤,有时也涉及内侧副韧带由于脱位就要谈到肘关节的稳定性再这里讲述一下肘关节的稳定结构共分为四柱理论前方:冠突、肱肌、前关节囊后方:鹰嘴、三角肌、后关节囊外侧:桡骨头、肱骨小头、外侧副韧带复合体内侧:内侧副韧带、冠突,肱骨内髁恐怖三联征主要涉及以上的部分可以看出是十分不稳定的!必须手术治疗但是怎么治疗呢?方法多种多样,主要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1桡骨头骨折:去除碎片 OR 复位内固定 OR 置换?2 冠突骨折:固定 OR 不固定?3 什么时候需要从内侧入路?4 什么时候需要应用旋转外架?我们先看一个病例中年男性,摔伤可以清晰的看到冠突的骨折块和桡骨头的骨折块这个时候必须做一个CT进行进一步的评估目前3D ct重建比较直观,断层也必不可少横断位主要看桡骨头骨折块的百分比矢状位看冠突的大小观察骨折块的大小,移位情况,是否有多块劈裂等情况,从而评估环状韧带、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的损伤情况如果能去掉肱骨则更加直观治疗目的:1重建关节稳定性2坚强固定及保护所重建的组织3早期的功能锻炼第一,先看桡骨头桡骨头:1.不足1/3,不好处理的小的碎片,可以取出2.1~3块骨折块之间,桡骨颈基本完整,冠突也完整的,进行ORIF3.需要注意的是桡骨头钢板置放的安全区域,不要在桡尺关节处4. 过于粉碎的,无法重建的可以进行置换第二,看冠突:1.小的撕脱可以不处理2.大于25%,则影响稳定性了,需要处理,如果需要放钢板并且做桡骨头ORIF,则需要联合应用内侧入路3.块不大的也可以用螺钉固定或铆钉固定。
第三,修复外侧副韧带复合体(铆钉或缝线等多种方式)第四,如果肘关节仍然不稳定,或者固定的强度不佳,则需要考虑内侧副韧带的损伤修复或应用外架所以针对此例病例治疗方案:外侧入路kocher,桡骨头置换,冠突逆行螺钉,外侧韧带修复备冠突钢板,外固定架手术入路,经典kocher入路肘肌和尺侧腕伸肌之间入路显露桡骨头,注意辨别外侧副韧带的附着点,在最后进行重建由于桡骨头粉碎,进行桡骨头置换先进行截骨和试模的测试,最后再置换将外侧副韧带复合体的止点和前关节囊都进行标记,最后缝合修复,一共三个点肱骨侧前方后方冠突逆行螺钉的植入,这个比较有技术难度。
肘关节恐怖三联症
![肘关节恐怖三联症](https://img.taocdn.com/s3/m/f637c819fd0a79563d1e7293.png)
学术前沿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发表者:张世民11621人已访问张世民,俞光荣,袁锋,李海丰,周家钤,黄轶刚,朱辉,李山珠发表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4):1069-1073摘要:[目的]介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概念(肘关节后脱位同时伴有桡骨头和尺骨冠突骨折),并报告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方法]自2004年4月至2007年3月,作者共收治肘关节三联征损伤5例。
桡骨头骨折按Mason法分类:II型4例,III型1例;按Schatzker法分类:I型1例,II型3例, III型1例。
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法分类:I型1例,II型4例;按O’Driscoll法分类:5例均为I型。
4例采取了手术内固定治疗,以3mm钛空心拉力螺钉或1mm K针分别固定冠突和桡骨头,并缝合修复肘内外侧副韧带。
术后屈肘90°前臂旋转中立位石膏外固定3周,开始屈伸和旋转康复训练。
[结果]4例手术治疗的患者经3月-3年随访,骨折愈合,肘关节稳定,无疼痛。
肘关节屈伸幅度平均120°,前臂旋转幅度平均110°。
3例随访1年以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2例,良1例。
未手术治疗的1例功能评定为差,有肘关节不稳定和疼痛。
[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骨折片虽然很小,但伴有肘内外侧副韧带撕裂,肘关节严重不稳定。
只有在重建了骨关节和软组织结构稳定的基础上,及早(3周内)进行康复锻炼,才能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
关键词:肘关节后脱位;桡骨头骨折;尺骨冠突骨折;恐怖三联征;骨折内固定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478(2007)Pos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elbow with radial head and coronoid fractures (terrible triad): a report of 5 casesZHANG Shi-Min, YU Guang-Rong, YUAN Feng, et al.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Surgery, Tongji Hospital,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5, 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introduce the new concept of “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 and report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5 clinical cases.[Methods]From April 2004 to March 2007, five cases met the diagnosis of terrible triad, with posterior dislocation of elbow complicated with radial head and coronoid fractures. The radial head fractures were 4 in type II and 1 in type III according to Mason classification, and 1 in type I, 3 in type II and 1 in type III according to Schatzker classification. The ulnar coronoid fractures were 1 in type I, 4 in type II according to Regan-Morrey classification, and all 5 in type I according to O’Driscoll classification. Four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operations. The fractured radial head and coronoid were reduced and fixed with 3mm titanic lag screws or K wires, the lateral and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s were repaired with Krachow sutures. A plaster of Paris was applied for 3 weeks after operation, in position with elbow flexion in 90 degrees and forearm rotation in neutral. Then physical exercise and rehabilitation program were carried out. [Results]Four operated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months to 3 years, with healed fractures, stable elbow and no pain movement. The average range of elbow flexion-extension was 120 degrees, and forearm pronation-supination was 110 degrees, respectively. The functional outcome in 3 cases that followed up more than 1 year was excellent in 2 and good in 1 according to 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 The result of the un-operated case was poor in MEPS evaluation. Elbow instability and pain was the maincomplaint.[Conclusion]Terrible triad of posterior dislocation with radial headand ulnar coronoid fractures is a severe trauma to the elbow. Operative osteosythesis and ligament repair is mandatory for concentric reduction and elbow stability.Key words: pos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elbow; radial head fracture; ulna coronoid fracture; terrible triad;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1996年Hotchkiss[1]将肘关节后脱位同时伴有桡骨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称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
左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左肘关节恐怖三联征](https://img.taocdn.com/s3/m/1a3dc418ddccda38376baf92.png)
左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中诊断1、左侧桡骨远端、左腕舟、月骨粉碎性骨折;2、右侧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右腕月骨骨折并右腕关节脱位;3、左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左侧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2)左侧尺骨冠突尖骨折;3)左肘关节脱位;4、颅脑外伤术后。
手术程序:一、大体病理:右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并腕关节脱位,骨折端周围有较多骨痂形成,骨折远端明显分离移位,有二块较大骨碎块分离移向掌侧,引起正中神经损伤和卡压,桡背侧骨块压缩向近端移位,右桡骨远端关节面损伤严重、碎裂,关节面软骨基本破坏,下尺桡关节脱位,右腕部肿胀明显、关节活动障碍;右尺骨远段骨折,骨折端均对位对线欠佳,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周围有骨痂形成,骨折部周围软组织肿胀;左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可见数块大小部等碎骨片,均伤及头凹关节面,其中一块较大骨片劈裂分离移向前下方,骨折周围有骨痂形成,左肘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断裂,左肘关节向后脱位,后外侧不稳并关节活动障碍。
二、手术步骤:1、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左、右上肢并铺无菌巾,左、右下肢上止血带。
2、于右腕部、前臂远端掌侧侧以骨折端为中心取一长约10cm“S”型手术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游离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游离正中神经充分松解并加以保护,剥离器剥离骨折端少许骨膜及骨折块,探查所见如大体病理述。
故行左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3、在牵引下将腕关节脱位复位及骨折端、碎骨块直视下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块于骨折近端,于桡骨远端掌侧放置"T"型8孔解剖型锁定钢板,动力钻孔,拧入合适长度的远端4枚近端2枚螺钉将骨折端及钢板稳定固定,检查右腕关节活动尚好,C臂透视下骨折端对位对线尚可,内固定螺钉长度合适未进入右腕关节、固定稳固。
充分止血,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切口。
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4、于右前臂背侧以尺骨骨折端为中心取一长约10cm手术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右小指伸肌腱与右尺侧腕伸肌肌腱,将右小指伸肌腱向尺侧牵开,骨膜下剥离少许骨膜,探查右尺骨骨折端,所见如大体病理述。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https://img.taocdn.com/s3/m/d515939b27284b73f3425026.png)
诊断
精选课件
生物力学
肘关节“四柱理论”
前:冠状突,肱肌和前关节囊; 后:鹰嘴,肱三头肌和后关节囊; 内:冠状突,内髁和内侧副韧带; 外:桡骨头,肱骨头和外侧副韧带。
精选课件
生物力学
尺骨冠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位于肘关节前内侧柱,防止肱尺关节后脱位, 可对抗轴向、内翻、后内侧和后外侧的旋转应 力。
Ⅰ型冠状突骨折采用张力带修复或“拉索”缝合固定; Ⅱ、Ⅲ型 则可用空心螺钉固定;若冠状突缺失,则可用骨折的桡骨头或尺 骨鹰嘴尖部骨块移植。
桡骨头骨折复位后采用空心螺钉、Herbert钉固定,伴有桡骨颈骨 折者采用微型钢板支持固定,只有桡骨头严重粉碎无法固定时, 才考虑切除并金属桡骨头假体置换,禁忌单纯切除桡骨头。
患者仰卧位,上肢放于桌面上。如果选择后侧入路, 患者需侧卧位,患侧在上,上肢放置在软垫上,并用 布包裹。如果计划安装绞链外固定架,或要做内侧切 口,可以采用这种体位。
精选课件
手术图
外侧副韧带呈袖状撕脱,肱骨远端后外侧面呈特征性 裸区。这是外侧结构常见的损伤机制
精选课件
手术图
外侧入路。注意利用在伸肌起点、外侧关节囊、尺侧副韧带 上已有的裂口或者缺损
2)通过骨折固定或假体置换恢复桡骨头的稳定性, 3)通过修复外侧副韧带以及相关的所谓的次要结构如伸肌群起点
和(或)后外侧关节囊, 4)残余后侧不稳者,修复内侧副韧带, 5)当传统的修复方法不能充分恢复的关节稳定以便允许早期活动
时,可以应用绞链式外固定架。
一般的方法是由深及浅修复损伤的组织结构,这和外侧入 路所看到的一样(冠状突→桡骨头→外侧副韧带→伸肌群 起点)。
精选课件
保守治疗
精选课件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诊断与治疗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7ca5435b02768e9951e738d5.png)
分型
典型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在临床上并 不常见,因此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 统一的分类体系对这一复合性损伤损伤特 点进行整体分析和精确评估,针对此类复 合损伤一般采取各自的分类标准。根据冠 突和桡骨头骨折分别分型。
冠状突骨折分型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 是Regan和Morrey提 出的分类法:主要包 括3型,I型即冠状突 尖部骨折,Ⅱ型骨折 块高度小于或等于冠 状突高度的50%,Ⅲ 型骨折块高度大于冠 状突高度的50%。
术后护理与康复
肘关节神经、血管伴行丰富,肘正中 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等均通过肘关节走 行,术中由于组织剥离、牵拉的关系,容 易导致神经、血管损伤。术后的密切监护 利于早期发现并发症给予护理干预,从而 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术后护理与康复
1.密切监护伤肢前臂神经功能:术后立即评估患者伤肢神经 功能,包括感觉、运动等。 2.密切监护伤肢前臂血管功能:术后动态评估患者的桡动脉 搏动,包括桡动脉搏动的力量及频率等,与健侧肢体相比 较;注意疼痛动态评估与血管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3.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肘关节感染:术后规则使用抗生素, 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时间窗,预防肘关节感染。 4.科学伤肢功能锻炼,防止肘关节复发不稳或脱位:术后处 理与康复以塑形良好的后侧石膏托。将肘关节屈曲至90。、 前臂中立位固定,维持肘关节的中心复位并保护修复的内、 外侧软组织。在术后3周取下石膏托,开始肘关节屈伸和 前臂旋转的主动锻炼,但6周内避免伸肘超过150。 5.预防肘关节异位骨化,特别是肘关节内、外侧副韧带钙化, 从而有效改善肘关节术后功能。
骨折的处理
(一)冠突的处理:
在肘关节“恐怖三联 征”中,在处理冠状突骨 折时,如骨折块较大,则 可以选择螺钉或空心钉固 定,如骨折块较小可尽量 行克氏针由后向前固定, 如克氏针无法固定可考虑 缝合固定,实在无法固定 应在术后短期(3周)制动 肘关节。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孙长力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孙长力](https://img.taocdn.com/s3/m/d7d23af37c1cfad6195fa745.png)
2、辅助切口:如经外侧入路操作尺骨冠突骨折困难, 或经外侧入路固定之后,发现肘关节仍未达到中心 复位,或术前有尺神经损伤症状,则再从肘关节内 侧入路予以暴露。屈肘45,沿肱骨内上髁后方做切 口,向下跨过肘横纹。向两侧剥开深筋膜后,游离 保护尺神经,将屈肌起点切开(需保留至少5 mm以 备术毕缝回) 向前牵拉,可见到深层的肘内侧副韧 带撕裂。顺撕裂的内侧关节囊进入,即可完全暴露 尺骨冠突。该内侧辅助入路可处理冠突骨折、内侧 副韧带撕裂和尺神经损伤。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保定博惠骨病医院 创伤科 孙长力
定义
1996年Hotchkiss将肘关节后脱位同时伴有桡骨 头和尺骨冠状突骨折,称为“肘关节恐怖三 联征(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
对疾病的认识
2002年Ring等人总结了以前治疗恐怖三联征的失败的 原因:1、采取保守治疗没有重建肘部关键结构的 稳定性,导致肘关节的创伤性的不稳定,反复发生 脱位、半脱位;2、制动时间过长,导致肘关节僵 硬而丧失活动度;3、手术治疗中切除了桡骨头, 破坏了肘关节前外侧的稳定结构,仍然发生肘关节 的不稳定。2005年张世民等一 在国内介绍了这一创 伤骨科新概念。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注意事 项
(1)对伴有桡骨头和(或)尺骨冠突骨折的肘关节 后脱位,需要特别重视。因为这些骨片均很 小,且普通X线影像有重叠,容易漏诊。进行 CT扫描和3D重建对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具 有极大价值; (2)临床单纯的尺骨冠突骨折很少见,如果在侧 位x线片发现冠突骨折,即使骨片很小也具有 重要的意义。
发病机制
肘关节三联征多发生于年轻人,是肘部严重的 高能量创伤,上臂伸展位跌倒(上臂外展,肘 关节略屈曲);身体跌倒时,伴有一外翻和后 外侧旋转的轴向暴力,经杠杆作用将肱骨滑 车“撬出”尺骨滑车凹。同时关节囊韧带的 撕裂: 从肘关节的外侧 内侧发展的;最后发生肘关 节内侧韧带前束的断裂。属于复杂肘关节骨 折脱位的一种,高处坠落和车祸是常见原因。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https://img.taocdn.com/s3/m/2b5149a7eff9aef8951e0602.png)
治疗原则
❖ 固定尺骨冠状突和桡骨头骨折,恢复关节的中心复 位和稳定性;
❖ 重建关节囊和内、外侧副韧带及屈、伸肌起点的机 构连续性;
❖ 在此基础上,及早(3周内)进行康复锻炼,使肘 关节获得足够的日常生活活动范围;
❖ 最终达到屈伸和前臂旋转幅度各100°的正常功能。
肘后三角
❖ 肘关节屈曲90°时,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 鹰嘴构成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
❖ 当肘关节伸直时,上述三点成一条直线。 ❖ 根据此解剖可以鉴别肘关节脱位和肱骨髁上
骨折。
周围功能肌群
❖ 屈肘肌群: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旋前 圆肌、桡侧腕屈肌
❖ 伸肘肌群:肱三头肌、肱肌 ❖ 旋转肌群:旋前圆肌、旋前方肌、肱二头肌
许早期活动时,可以应用铰链式外固定架。
手术治疗
❖ 手术入路:
常规切口:采用肘关节外侧切口(Kocher入路),沿肱骨外 上髁在肱三头肌与肱桡肌之间(外侧肌间隔)切开,向下再 在肘肌与尺侧腕伸肌间切开,即可显露肘外侧副韧带和关节 囊,该部分结构多已撕裂损伤,用手指探查后从原始裂口进 入肘关节,避免进一步软组织损伤,桡神经位于切口前方肌 肉中,一般不会损伤。该入路可显露尺骨冠状突、桡骨头和 外侧副韧带。
辅助切口:如经外侧入路固定后,发现肘关节仍未达到中心 复位(考虑有内侧副韧带损伤),或术前患者有尺神经损伤 症状,再从内侧切口探查,修复内侧副韧带,探查尺神经。
手术治疗
❖ 手术治疗原则: ⒈通过骨折固定(Ⅱ型骨折或Ⅲ型骨折)或者经前方
关节囊修复(Ⅰ型骨折)恢复冠状突的稳定。 ⒉通过骨折固定或假体置换恢复桡骨头的稳定性。 ⒊通过修复外侧副韧带以及相关的次要结构如伸肌群
肘部损伤“恐怖三联征”
![肘部损伤“恐怖三联征”](https://img.taocdn.com/s3/m/7e28d421bd64783e09122b97.png)
损伤机制相关, ombr Do e g等分析 了6 例冠状突骨 7
折, 中的3 例肘关节“ 其 2 恐怖 三联征” 患者的冠状突 入路得到修复,所以P 等建议首选将患者置于平 u 骨折均小于冠状突高度 的 5 %。 0 作者认为在尺骨鹰 卧位, 患肢则可外展置于手术桌上, 此时采取外侧入
头骨折的移位程度具有较大价值。同时, 对于临床
作者单位: 3 5 1 10 0宁波 , 宁波市第一医院, 宁波市骨科研究所 通信作者 : 毛宾尧, 主任 医师 , 教授。发表 论文 2 4篇, 9 参与
上x线检查显示为冠状突的尖部骨折而无后脱位表 现的患者 , 亦应高度警惕肘关节不稳定的存在, 因为 在肘关节镜下显示冠突尖部为关节内结构 , 其上并
入路的选择尚存争议, 影响因素包括骨折类型、 软组
可选择内侧、 外侧或后方切 口 。过
肘部 明显畸形提示可能存在脱位或骨折。 内 织损伤情况和术者 的经验。 肘 侧瘀斑可能预示着 MC L的损伤。还要检查肘部远、 4 . 切 口 .1 2 选择 近端的关节, 特别是下尺桡关节。 若存在桡骨头骨折 往常 用外侧切口, 但后方切口 有优点, 可同时显露内、 外
骨折块高度等于或小于冠状突高度的 5%; I 骨 折的患者; 3 肘 内侧入路: O I型, I () 如外侧入路显露冠状突
折块高度大于冠状突高度的 5 %。 0
困难 , 或术前有尺神经损伤症状, 或需要修补 MC , L 通常大部分受损结构都可以通过单纯的肘外侧
有认为冠状突骨折的特定分型与特定的肘关节 则可从 内侧入路显露。
4 治 疗
. 应该是在剪式应力作用下, 桡骨近端发生后脱位 41 非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 以获得稳 尺、 如采取非手术治疗, 必须满足如下要求:1肘 () 时冠状突与坚硬的肱骨远端桡骨互相撞击造成的, 定性, 所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最全攻略,让你的诊疗思路更清晰!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最全攻略,让你的诊疗思路更清晰!](https://img.taocdn.com/s3/m/2621873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6.png)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最全攻略,让你的诊疗思路更清晰!本肘关节有哪些稳定结构?骨和软组织结构都提供肘部稳定性。
韧带和骨骼提供静态稳定性,跨肘关节的肌肉提供动态稳定性。
肘关节稳装置分为主要稳定装置和辅助稳定装置。
肘关节主要稳定装置是肱尺关节、内侧副韧带(MCL)和外侧副韧带(LCL)。
次要稳定装置包括桡骨头、关节囊、屈肌总腱和伸肌总腱。
图1 正常肘关节解剖。
A - C示肘关节和相关肌肉韧带结构的解剖结构,正面观。
桡骨小头关节由桡骨头和小头之间的关节形成,而尺肱关节由滑车和尺骨之间的关节形成。
冠突由前内侧小面(AMF)、前外侧小面(ALF)和高耸结节(ST)组成。
尺侧副韧带(UCL) 和总屈肌腱起源于内上髁,而外侧副韧带 (LCL) 和总伸肌腱起源于外上髁。
B内侧观。
内侧/尺侧副韧带复合体由前束(aUCL)、后束(pUCL)和横束(TB)组成。
C外侧观。
外侧副韧带由前部的桡侧副韧带(RCL)、后部的尺侧外侧副韧带(LUCL)和环状韧带(AL)组成。
副侧尺侧副韧带(Acc LUCL) 在 AL 和 LUCL 之间延伸。
D – F MR 图像显示肘关节和相关稳定结构的正常解剖结构。
D冠状 T1 加权 MR 关节造影图像。
AMF 冠状突前内侧小平面,ALF 冠状突前外侧小平面,冠状突 ST 高耸结节,实箭头尺侧副韧带前束,轮廓箭头桡侧副韧带,*共同屈伸肌起点。
E冠状 T1 加权 MR 关节造影图像在D中的位置后面。
可以看到外侧尺侧副韧带(轮廓箭头)在桡骨颈后弯曲。
实线箭头尺侧副韧带后束。
F轴向T1 加权图像显示尺侧副韧带的前束(轮廓箭头)和后束(实线箭头)。
后束形成包含尺神经的肘管底。
肱尺关节是屈伸平面主要的骨性稳定结构。
特别是屈曲超过30°时,冠状突可对抗后方半脱位或完全脱位。
内侧副韧带前束是对抗肘关节外翻应力最重要的稳定装置,而桡骨头是次要的稳定装置。
切断内侧副韧带可以导致肘关节完全的外翻和内旋不稳定。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https://img.taocdn.com/s3/m/411243cf240c844769eaee91.png)
“拉索”方式缝合固定于冠状突基底上。
Ⅱ~Ⅲ型骨折:可用1~2枚空心拉力螺钉或普
骨头 Herbert钉固定,或以微型空心 螺钉固定。 伴有桡骨颈骨折,用微“T”形钢 板或支撑钢板
外侧软组织的修复
• 外侧副韧带和关节囊的撕裂多发生起点处, 以不吸收缝线将其缝回,或以“锚钉”固定。 • 最后将伸肌总腱起点缝合于肱骨外上髁的 撕裂处。
内侧软组织的修复
• 在外侧入路后,不稳定或术前发现有尺神经 麻痹,则应经内侧入路进行显露、固定和修 复内侧的骨与软组织的结构。 • 先缝合深层的内侧副韧带,再缝合浅层的屈 肌—旋前圆肌起点; • 最后探查或进行尺神经的松解。
怎么治疗
?
肘关节的解剖概要
冠状突(coronoid process)骨折分类
Regan和Morrey分类法(依据骨折块大小)
分类
• Ⅰ型骨折是单纯的冠突尖端撕脱 • Ⅱ型骨折是累及冠突少于50% • Ⅲ型骨折累及冠突50%以上。
• Ⅲ型和某些Ⅱ型骨折使肘关节极不稳定, 尤其伴有桡骨头骨折时。
桡骨头Mason分类
Ⅰ型:骨块(边缘)无移位的骨折; Ⅱ型:骨块有移位的骨折,>2mm; Ⅲ型:粉碎性骨折; Ⅳ型:骨折伴肘关节后脱位。
因此在肘关节三联征中,桡骨头骨折均为第 Ⅳ型。
当今的治疗原则
• 肘关节的稳定,依赖于骨性结构的支撑与阻挡以 及韧带软组织的束缚。 • 绝大多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入路的选择
• 手术入路:
肘关节外侧入路 :最为常用。该入路可处理冠
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和外侧副韧带损伤 。 修复顺序: 肘外侧入路,由深至浅依次修复下列结构: 冠突骨折→前关节囊→桡骨头骨折→外侧副韧带 →伸肌总腱起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19 ·
肘关节“恐陌三联征"基础及其创伤模式复杂、诊治困难、并发症多、临床预后差而越来越受重视,学者 们对其认识经历了较长的过程。目前对肘关节众多稳定结构,尤其是冠状突在该类损伤中的损伤机制和特 点尚无清晰完整的结论。作为肘关节前方的天然阻挡支撑结构,一般认为尺骨冠状突具有防止肘关节向后 运动脱位及其趋势的作用,但学者们逐步认识到其对肘关节的多重稳定作用。此外,随着研究的进展,肘关 节周围软组织结构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统一的分类体系对该类复合性损 伤进行整体分析和精确评估。该文就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认识过程、损伤机制、分类等作一综述。
最为突出。近期Q眦telot等[12]通过生物力学实验发现,
当肘关节处于伸直位时尺骨冠状突也是承载肘关节轴向
万方数据
·220·
压缩应力最大的部位,其传导的应力占52%~65%。这 与以往对冠状突作用的认识不同,但与肘关节“恐怖三联 征”中冠状突损伤机制相吻合,这也说明冠状突无论在屈 曲位还是在伸直位对肘关节稳定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B∞berg等[53报道24例肘关节后脱位病例,其中5 例同时伴有尺骨冠状突骨折和桡骨头骨折,对桡骨头骨 折均采取了手术治疗(桡骨头部分切除、全切除及硅胶假
M体a置 yo换肘等关)节,但评对分冠(麟状突)进骨行折评的处 估理,未这进5行 例说患明者,的最疗终效按
均为良。Josefsson等[6]报道对23例伴有肘关节脱位的 移位性桡骨头骨折长期的随访结果,4例在2个月内发生 再脱位,均为同时伴发尺骨冠状突骨折且未进行处理者, 其中3例采取了一期桡骨头切除;发现伴有冠状突或桡 骨头骨折脱位而没有进行重建者后期较易发生创伤性肘 关节炎,因此建议重建尺骨冠状突和桡骨头的完整性,并 修复外侧副韧带。硒ng等[7]报道1 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 征”治疗的回顾性研究,其中桡骨头骨折MasonⅡ型2例, Ⅲ型9例,而尺骨冠状突骨折均为MorreyⅡ型;所有病例 最初均采用手法复位后90。肘后石膏夹板固定(7例在石 膏固定后发生再脱位);9例采取手术治疗(5例予以桡骨 头内固定,4例行桡骨头切除),对尺骨冠状突骨折均未作 任何处理,术后均采取曲肘900石膏托固定并置前臂为中立 位;5例术后发生再脱位(包括4例桡骨头切除病例);11例 中3例初次治疗失败(1例仍残留不稳,最终进行肘关节置 换术,1例进展为重度肘关节炎伴有不稳,疑为神经源性关 节病,1例出现肘关节屈曲挛缩伴上尺桡关节骨性连接,予 以重建手术),8例经平均7年随访发现,肱尺关节平均活 动度为920,前臂平均旋转活动度为126。,Broberg-MDrrey评 分平均为76分,优2例,良2例,中3例,差1例;11例中有 7例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效果满意的4例(优2例,良2 例)均保留了桡骨头(予以内固定或假体置换),其中2例做
当肘关节遭受暴力作用时,损伤往往从外侧逐渐向 内侧转移。O’DdscoU等D]描述了肘关节后脱位时骨折
万方数据
· 221 ·
及软组织损伤模型,认为轴向暴力首先引发肘关节后外 侧旋转不稳,随后冠状突、桡骨头向后进行轴向移位撞击 肱骨关节面而发生骨折。周围软组织破裂撕脱呈H商i 环形模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外侧副韧带撕裂或断 裂,第二阶段肘关节前、后关节囊破裂,第三阶段内侧副 韧带撕脱、破裂。如果暴力在不同的作用时期终止,则发 生不同的肘关节损伤类型[34|。
Heim[捌提出了肘关节结构稳定环的概念,将肘关节 直观地分为4个柱,前柱由冠状突、肱肌和前关节囊构成, 内侧柱由内侧副韧带、冠状突和肱骨内侧髁构成,外侧柱由 桡骨头、肱骨小头和外侧副韧带构成,后柱由尺骨鹰嘴、肱三 头肌和后关节囊构成。典型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常累及 肘关节前柱、内侧柱和外侧柱,因此导致肘关节极度不稳。
关键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稳定性;损伤机制;分类
肱尺关节后脱位同时伴有尺骨冠状突骨折和桡骨头 骨折即所谓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顾名思义,这种损 伤以创伤模式复杂、诊治困难、并发症多、临床预后差而 闻名[1。]。自1996年HotchbsS[2]首次将这种损伤命名为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以来,有关此类损伤的研究报道日 渐增多。而在该损伤正式命名之前,文献报道一直对其 没有明确的定义,为数不多的病例也是作为复杂肘关节 不稳的特殊病例进行报道的。 1认识过程
维持肘关节稳定性的结构有两种,即骨性结构和软 组织结构。肘关节是一包含肱尺关节(肱骨滑车一尺骨滑 车凹)、肱桡关节(肱骨头一桡骨头凹)和上尺桡关节的复 合关节,其中肱尺关节的骨性咬合对于肘关节稳定性最 为重要。作为肘关节前方的重要骨性结构,尺骨冠状突 具有防止肘关节向后运动脱位及其趋势的作用。在肘关 节其他结构完整的情况下,只需约一半的冠状突结构就 可维持肘关节稳定性,防止肘关节向后脱位[9]。因此,单 纯冠状突损伤时只有骨折块大小超过其高度的50%,才 会发生肘关节轴向不稳[111。以往学者[11]都认为,冠状突 防止肘关节向后运动脱位的作用在屈曲活动60。~105。时
以往学者们都认为桡骨头承载肘关节约60%的轴向 负荷,但Chantelot等[12]研究发现肘关节伸直位时桡骨头 承载的压缩应力少于整个肘关节传导应力的25%。这与 以往学者们对肘关节生物力学机制的认识相互矛盾,但可 以肯定的是,在内侧副韧带完整的情况下桡骨头是维持肘 关节外翻稳定性的次要结构[21|。同时桡骨头也具有防止 肘关节后外旋转不稳的作用陋~。此外,Schneeberger等㈨ 也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证实桡骨头和冠状突对防止肘关节后 外旋转不稳具有协同作用,发现桡骨头切除加上30%的冠 状突截除会导致肘关节脱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桡骨 头假体置换才能使肘关节获得稳定;但当截除的冠状突超 过50%时,即使置换桡骨头假体也无法恢复肘关节的稳定 性。通常学者们在治疗肘关节骨折脱位时往往将视线集中 于骨性结构的固定,但随着研究的进展,肘关节周围肌腱韧 带结构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
恕mstron毋叼在回顾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整体损伤 特征后重新完整地定义了该损伤,即肱尺关节后脱位伴 有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及外侧副韧带损伤,此外 它还可能伴有或不伴有内侧副韧带、伸肌总腱、屈肌一旋前 肌止点损伤或肱骨小头、滑车切迹等骨软骨损伤;因为该 类损伤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较高,因此建议在重建 手术评价预后时要评估软骨损伤情况。DeSai等[10]报道 了1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新变异病例,该病例不包含 桡骨头骨折,代之以肱骨小头骨折累及肱骨滑车全长 (I苍ng.JupiterⅣ型),通过肘关节外侧人路对肱骨小头进 行固定,因尺骨冠状突骨折块(ReganI型)太小而未予处 理;认为此类“恐怖三联征”对肘关节稳定性造成了严重 影响,可导致肘关节后外侧脱位。但这种变异病例不累 及内外侧韧带复合体,故不需修补韧带结构。其治疗的 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固定肱骨小头骨折块,且预防与典 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相似的并发症。 2肘关节稳定结构及运动特征
Beingessner等口3]通过生物力学实验发现,如果不对 较大的尺骨冠状突骨折(Mo玎eyⅡ型或Ⅲ型)进行固定,即 使对肘关节韧带进行修补或对粉碎的桡骨头进行置换, 肘关节稳定性也不会明显增加,且肘关节运动学特征会 发生显著改变;骨折块尺寸越大,影响越大;冠状突骨折 对肘关节运动的影响在前臂旋后位较旋前位更明显;因 此建议冠状突骨折固定后康复训练时尽量避免前臂旋后 位。Hull等[14]通过生物力学实验发现,尺骨冠状突也是 维持肘关节内翻稳定性的关键结构。Okazal【i等[153报道 3例尺骨冠状突缺失的病例出现了肘关节后外旋转不稳。 上述实验说明,尺骨冠状突对肘关节具有多重稳定功能。
肌腱韧带稳定结构分为动力性和静力性两大类,都 对维持肘关节稳定性产生很大作用。动力性稳定结构主
要指跨越肘关节的肌肉肌腱组织如肱肌、伸肌总腱、屈肌 及旋前肌肌腱等。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常见的损伤主 要为伸肌总腱止点撕裂,其他部位损伤少见。动力性稳 定结构对肘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9]。 趾rnStrong等口朝研究发现,肘关节在主动活动时较被动 活动更稳定,提示动力性稳定结构提供了压缩稳定性。 静力性稳定结构主要有内侧副韧带复合体、外侧副韧带 复合体和关节囊。内侧副韧带复合体包括前束、后束和 横束,其中前束最为重要,起于肱骨内上髁前下方,止于 冠状突[2 6|,长约18mm,是抗外翻应力的主要稳定结构。 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是抗后外旋转和内翻应力的主要稳定 结构,由桡侧副韧带、环状韧带、外侧尺骨副韧带和副外 侧副韧带等构成。外侧尺骨副韧带起自肱骨外上髁,绕 过桡骨环状韧带后止于尺骨旋后嵴,肘关节后外侧稳定 性主要由它来维持∞]。Morrey等瞄]指出,前关节囊作为 次要稳定结构,在屈肘90。时提供约55%的抗外翻应力和 约13%的抗内翻应力,在肘关节完全伸直时提供约30% 的抗外翻应力、32%的抗内翻应力和85%的抗牵引力。
作者单位: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了外侧副韧带修复;影像学证实保留自体肘关节的10例中 有9例出现进展性肘关节炎,其中4例桡骨头内固定成功、 肱尺关节获得稳定同心圆性复位患者创伤性关节炎较轻。 Pugh等[8]报道迄今为止最大病例量(36例)的前瞻性研究, 采用统一标准的手术治疗方法(桡骨头内固定或金属假体 置换、冠状突骨折固定及外侧副韧带修补),34例经平均3 年随访发现,肘关节均维持同心圆稳定性,82%病例疗效令 人满意,肘关节平均屈曲弧度为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