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下语文初二语文试卷( .0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初二语文试卷(2016.05)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怅望青田云水遥。

(白居易《池鹤》)
②,泥香带落花。

(葛天民《》)
③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④淮南秋雨夜,。

(韦应物《闻雁》)
⑤,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林嗣环《口技》)
⑦塞下秋来风景异,。

(《渔家傲》)
⑧,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
A. 附和(hé)不屑置辨(biàn)
B. 魁(kuí)梧无精打彩(cǎi)
C. 簇(cù)拥不省(xǐng)人事
D. 充塞(sè)津津(jīn)有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2分)
...
的明星
A. 今年凭《琅琊榜》和《伪装者》等热播剧成功“霸屏”的胡歌,成了炙手可热
....
人物。

B. 面对这道复杂的数学题,他一筹莫展
,不知该从何做起。

....。

C.中国银监会称,随着楼市和股市的持续低迷,投机性房产的风险也与日俱增
....
D.自从教育部“普及校园足球”的政策出台后,无锡的校际足球联赛就开展得如火如荼。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2分)
..
A.满坐.寂然(坐:同“座”)
B. 妇抚儿乳.(乳:喂奶)
C.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中间)
D. 会.宾客大宴(会:适逢)
5.名著阅读。

(6分)
的一项是(2分)( )
(1)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
A. 《水浒传》的许多故事充满了智慧,例如智取生辰纲,策划得极其巧妙;又如三打祝家庄,一打二打都不成功,后来总结教训,摸清敌情,采取恰当的对策,终于打下来了。

B. 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痕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了计。

C. 晁盖等人劫取北京留守梁世杰的不义之财,鲜明地表现了对贪官污吏的义愤和反抗,而这种反抗更进一步促进他们走上造反的道路。

D. 鲁智深、李逵、武松三人,都是武艺高强、性格刚烈、不畏强暴的好汉,但又各有
特色。

其中鲁智深造反精神最为强烈,他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

(2)阅读《水浒传》片段,回答问题。

(4分)
A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A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

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A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

A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

“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

”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①选段中的A指的是哪个好汉?(1分)
②阅读选段内容,说说A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1分)
③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选段随后的一个情节。

(2分)
二、阅读与分析(38分)
(一)(12分)
褚玠,字温理,河南阳翟人也。

九岁而孤,为叔父骠骑从事中郎随所养。

早有令誉,先达多以才器许.之。

起家王府法曹,历转外兵记室。

迁太子庶子、中书侍郎。

,谓中书舍人蔡景历曰:“稽阴太建中,山阴县多豪猾,前后令皆以赃污免,高宗患之
..
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

”景历进曰:“褚玠廉俭有干用,未审堪其选不?”高宗曰:“甚善,卿言与朕意同。

”乃除.戎昭将军、山阴令。

县民张次的、王休达等与诸猾吏贿赂通奸,全丁大户,类多隐没。

玠乃锁次的等,具状启台,高宗手敕慰劳,并遣使助玠搜括,所出军民八百馀户。

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县民陈信家富于财,谄事义达,信父显文恃势横暴。

玠乃遣使执显文,鞭.之一百,于是吏民股栗,莫敢犯者。

信后因义达谮玠,竟坐免官。

玠在任岁馀,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

皇太子知玠无还装,手书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还都。

的一项是(2分)()6.下列句中的“之”与“高宗患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
A. 至之.市
B. 无案牍之.劳形
C. 久之.,目似瞑
D. 撤屏视之.
7.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褚玠少年丧父,是叔叔褚随将他抚养成人。

褚玠小时就有美好的声誉。

B. 褚玠由于中书舍人蔡景历的推荐,出任山阳县令的。

高宗一开始并不赞同,后来才勉强同意了。

C. 山阴县民张次的、王休达与诸奸吏互相贿赂勾结,把丁口多的大户都隐匿起来,不交纳国家的赋税。

褚玠就将张次的等人关押起来。

D. 皇太子知道褚玠没有钱返回京城,亲自写信给他,并赐给赐粟米二百斛,于是褚玠才得返京。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先达多以才器许.之许:②高宗患.之患:
③乃除.戎昭将军除:④鞭.之一百鞭:
9.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时舍人曹义达为高宗所宠。

(2分)
译:
(2)于是吏民股栗,莫敢犯者。

(2分)
译:
(二)(4分)
天平山中
[明]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茸茸(róng):小雨又细又密又柔和的感觉。

②楝(liàn):植物名称,春夏之间开淡紫色的小花。

10.阅读上面这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4分)
(1)请简要分析第二句诗中“树树”的妙处。

(2分)
(2)三、四两句诗抒发诗人什么感情?(2分)
(三)(9分)
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
①最近,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小游戏:七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1到300,不能停顿,也不能涂改。

这道源于一所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看似简单无奇,却难倒了不少参与者。

“手写着写着就酸了,一酸注意力也分散了”“数字写多了,就觉得烦躁,一烦躁就写错了”……游戏虽小,却折射出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症结——专注力的丧失。

②“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

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光镜。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

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子一起抓,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

相反,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方能百炼成钢。

③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有一位名为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有两位徒弟,一位徒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所讲的弈棋之道;另一位徒弟虽然人在听讲,心思却在“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终,学成之后,水平远不如前者。

师出同门,却有高下之分,与其说是智力不同,毋宁说是专注有别。

正如哲人所言,“达到敏捷的方法在乎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
所精。

④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外物纷扰、诱惑太多,其实不然,根由还在于心不静。

明代大儒王阳明曾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这样一番对答,也启示我们:心有所主,哪怕纷扰再多,也不会乱花迷人眼、浮云遮望眼;但假如心散志衰,都无需外界干扰,自己首先便难沉住气,更别说专注一事上下求索了。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⑤当然,专注绝非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

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

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

”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

两万小时,看起来很长,分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

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

多几分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多几分古井不波般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⑥有人说:“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

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世界嘈杂,我们无法避免;但内心的专注,却可由我们自己把握,不是吗?
(选自2016年1月11日《人民日报》)
11.文章以游戏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3分)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分)
13.说说文章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第⑤段能去掉吗?结合全文说说理由。

(2分)
清澈的眼神(13分)
彭钟富
搬到电信路住,正是一个寒风瑟瑟的冬季。

出了街区不到500米,就是人民南路。

每次开车转出大道,我总会看到一个三十来岁的壮年男子,披着一件肮脏不堪的绿色军大衣,在红灯亮起的小段时间里,穿插于长长的车队逐辆乞讨。

他甚至懒得伸手,就在肩膀上搭个张着嘴的大布兜。

每次出门前,我都会在车里放一些零钱,趁着红灯,拿出几枚硬币,放在车窗外一双双布满皱纹或稚嫩的手里。

可是对于这个身强力壮的男人,我不愿意施舍。

他凭什么乞讨?
一个星期天的清晨,那男子又走到了我的车边,露出一张胡子拉茬的落魄脸。

我没有搭理,看见黄灯亮起马上踩下油门。

刹那间,车身骤然倾斜,一股底盘与地面碰撞的冲力,几乎让我一头撞到天窗。

从后视镜里,我看到后轮的一只轮胎陷在下水道的井口里,井盖已经不翼而飞。

街道上只有零星的车辆疾驰而过,看不到一个行人。

我拼命踩着油门,那辆破三菱吃力地吼叫着,却如同失足陷阱里的大象,只能歇斯底里地拼命挣扎,无法脱离。

就在我绝望得要放弃时,忽然感觉到车子在慢慢向上移动,幅度很小,但的确在动。

来不及细想,我渐渐把油门加到极限。

在一阵轮胎与地面刺耳的摩擦声中,车子向前疾冲而出,同时我听到车后传来一声闷哼。

下车时,我看到那个男子艰难挣扎着从地上站起来,肩头一片尘土。

我拿出10元钱,递过去说:“拿着吧,真的谢谢你。

”他静静地站着,没有伸手,也没有动。

怎么,嫌少吗?我换了一张20元的钞票往他的布兜里塞。

他往后闪了闪说:“不用这么多。

没零钱就算了。


我呆了一下,拉过他的袖子想把钱塞给他。

就在我握住他的袖子的刹那,我全身的血液似乎在寒冷的晨风里凝固。

袖子里是空的!我下意识地又抓向他另一只袖子,也是空的,一直到肘部!
他……他刚才是用肩膀把车子顶上来的!我感到眼睛有点胀胀的。

他没说什么,笑了笑。

我第一次这么靠近他,这么仔细地去看他的脸,也是第一次发现在一张很脏、很落魄的脸上,也可以看到如此温暖、如此清澈的眼神。

在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卑微。

从那以后,我却再也没有见过那个男子,也许他换了乞讨的地方。

但是,他清澈的眼神,却一直留在我心里……
(选自《文艺生活(精品小小说)》)
15.这篇小小说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分)
16.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袖子里是空的!我下意识地又抓向他另一只袖子,也是空的,一直到肘部!”在前文有伏笔,请你指出来。

(2分)
17.赏析句子。

(3分)
第一次发现在一张很脏、很落魄的脸上,也可以看到如此温暖、如此清澈的眼神。

18.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2分)。

在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卑微
..
19.这篇小说意在赞美“壮年乞丐”的乞讨行为吗?为什么?(3分)
(二)作文(4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

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奇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怦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

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初二语文参考答案
1.略
2.A
3.A
4.C
5.(1)D (2)林冲;(1分)谨小慎微,随遇而安;(1分)林冲只能到山神庙住宿,听到了陆谦放火烧草料场的阴谋,怒从心起,杀了陆谦。

(2分)
6. D
7.B
8.(4分)①称赞,赞许②担心,担忧③任命,授予官职④用鞭子打
9.(4分)
(1)(2分)当时舍人曹义达正被高宗宠信。

(得分点:为……所、宠)
(2)(2分)于是县中官吏与百姓都吓得两腿发抖,没有人再敢触犯法令。

(得分点:股、莫)
10.(1)“树树”生动形象写出了枇杷大片成熟、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1分)运用叠词,使语言具有音韵美。

(1分)
(2)流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1分)和人对大自然(或天平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1分)
11.(3分)以游戏开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引出本文的论题;(1分)作为事实论据论证观点。

(1分)
12.(1分)人生做事需要心无旁骛、全神贯注。

13.(3分)举例论证(1分)、对比论证(1分),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所精。

”(1分)
14.(2分)不能去掉。

第⑥节论述了专注是建立在“心有全局”“分清主次”的基础上的,是对中心论点的补充(1分),使论证更加严密(1分)。

15.“我”的车陷入困境,一个曾被“我”误解、唾弃的乞丐不仅帮助“我”的车脱离了困境,而且放弃高报酬,令“我”感动。

(概括出起因、经过、结果即可)
16.他甚至懒得伸手,就在肩膀上搭个张着嘴的大布兜。

17.神态描写(对比也可),突出表现壮年乞丐心灵的纯洁、善良以及对“我”心灵的震撼。

18.“卑微”本指地位低下,在句中是指“我”因以貌取人结果误解了“壮年乞丐”而感到自己灵魂的卑微,含有愧疚、自责之意。

19.不是。

“壮年乞丐”的乞讨行为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并不因此值得赞美。

这篇小说意在说明评价一个人不能仅就外貌而主观臆断,而应通过他的行动来透视他的本质。

20.作文切入分建议32分
答案仅供参考,不妥之处尽可改之,谢谢。

附参考译文:
褚玠,字温理,是河南阳翟人。

九岁时父亲去世,由叔父骠骑将军从事褚随将他养大。

褚价小时就为人所称誉。

前辈大多称赞他有才土器度。

他最开始被任命为王府法曹参军,后转任外兵参军、记室参军。

迁任太子庶子、中书侍郎。

陈宣帝太建中,山阴县多豪强奸民,前后几任县令都因贪赃罪被
罢免。

陈宣帝颇为忧虑,对中书舍人蔡景所说:“会稽山阴是个大县,但很久没有一个好县令,你在文士之中,考虑一下适于担任此职的人。

”蔡景历说:“褚玠廉洁俭朴,而且有才干,不知他能否入选?”陈宣帝说:“很好,你说的正与我的想法相同。

”于是任命褚玠为戎昭将军、山阴令。

山阴县民张次的、王体达与诸奸吏互相贿赂勾结,把丁口多的大户都隐匿起来,不交纳国家的赋税。

褚玠就将张次的等人关押起来,将情况向尚书台汇报,陈宣帝下手诏加以慰劳,并派遣使者帮助褚玠进行检查,共检出军民八百余户。

当时舍人曹义达正受到陈宣帝的宠信,山阴县民陈信家中财产甚多,他用钱财贿赂、巴结曹义达,陈信的父亲陈显文仗势横行乡里,无恶不作。

褚玠就派遣使者捉住陈显文,打他一百皮鞭,于是县中官吏与百姓都吓得两腿发抖,无人再敢触犯法令。

陈信后来通过曹义达诬告褚玠,褚玠竟因此而被罢免。

褚玠在山阴任职一年余,只是花用自己的俸禄,被免职后,没钱返回京都,就留在山阴县境内,种疏菜以自给。

皇太子陈叔宝知道褚玠没有钱返回京城,亲自写信给他,并赐给粟米二百斛,于是褚玠才得返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