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与使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与使用摘要:初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分析史料得出某些历史结论,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
体作用,而且更有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史料的选择上,首先,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史料;其次,材料选择要有
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第三,史料选择的
时机、形式以及史料的数量和难度要适度。

这样才能使史料能更好地为初
中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服务,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科学精神以及历史地、
辨证地分析问题和通过历史表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史料选择
梁启超曾经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
之可言。

”可见史料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更是再
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

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引用的文献材料就有几
百处之多,既拓展了教材的深度,增添了教材的难度和生动性,又加强了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给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课程
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对学生的
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
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
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点的历史情景想
像。

”“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教材为依据来解
释历史的重要性。

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
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中学生在教
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分析史料得出某些历史结论,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更有利于培
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史料
二、材料选择要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重点、难点是我们教学的重头戏。

如何去突出重点、突破
难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每一位教师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
方法要达到的目标。

其中,史料教学是教师必然采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过史料展示“历史的细节”,不仅能把抽象的历史问题形象化、具体化,
便于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而且通过史料的阅读分析,进一步培养学
生阅读史料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养成史论结合的学习习惯,从而
为课外自学提供能力基础。

比如,在讲《近代工业兴起》一课时,洋务运
动兴起的原因、目的、实质、评价是重点也是难点。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设
计采用如下史料:
第一组:《太平天国北伐》图片;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
明园》图片;《慈禧太后》图片并配上文字“我要自强,给我药方”。


象生动地展示了洋务运动的原因“内忧外患”。

第二组:《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的分布图》,重点标注北洋、南洋、
福建三支水师的地点。

清政府加强军事,强增海防进而对内镇压农民革命,对外抵抗侵略,巩固其统治的目的一目了然,其实质地主阶级自救运动也
水到渠成地引出。

第三组:《后膛钢炮》、《江南制造总局炮厂机房》的图片,以及文
字材料“轮船招商局成立近十年间,将中国航运权成功收回五分之三,已
有‘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的美誉,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
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从而破除了西方人的封锁垄断。

图片和文字
材料两相呼应,打开了学生思路,洋务运动的评价就很自然地出来了。

三、选择史料要适当、适度
(一)史料选择的时机要适当
要能恰到好处地突出课堂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史料选择的形式要适当
要适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最好是图片、漫画等直观生
动的史料和文字史料相结合。

(三)史料选择的难度要适度
尤其是中国古代史部分,因涉及古文史料较多,要注意配以适当的注
解或配图来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增强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分析。

(四)史料选择的数量要适度
课堂教学中史料的运用要少而精,要围绕重难点,不能以材料贯穿始终。

若如此,虽然是在尽力体现论从史出,但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容
易让学生产生阅读疲劳,而且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一定要准确、恰当地运用史料教学,从而
使史料能更好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服务。

但在选择史料时,既要有针
对性,也要注意史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因为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与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历史地、辨证地
分析问题和通过历史表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史料,并运用有效信息进行论证的能力等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