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2021年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10题,每题2分;11~25,每题3分,共65分)
1.下列措施能明显增大原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将稀H2SO4改为98%的浓H2SO4与Zn反应制取H2
C.在H2SO4与NaOH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恒温恒容条件下,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增加氮气的量
2.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酸H2CO3CH3COOH NaHSO4HCl
碱Mg(OH)Cl CH3CH2OH Fe(OH)3NaOH
盐CuSO4•5H2O BaSO4NaH2PO4Na2S
氧化物H2O KClO3CuO H2O2
A.A B.B C.C D.D
3.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A)=0。

5mol/(L•min) B.υ(B)=1。

2mol/(L•s)
C.υ(C)=0。

1mol/(L•s) D.υ(D)=0.4mol/(L•min)
4.下列各图是温度(或压强)对2A(s)+2B(g)⇌2C(g)+D(g)△H<0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交点表示建立平衡时的温度或压强,其中正确的是()
A.B.C. D.
5.工业上常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氢气,其中一步反应原理为:CO(g)+H2O(g)CO2(g)+H2(g),下面选项的条件中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的H2O同时生成1mol的H2
B.两个H﹣O键断裂的同时有四个C﹣O键断裂
C.反应容器内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D.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
6.反应4A(g)+5B(g)═4C(g)+6D(g),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

30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

010 mol•L﹣1•s﹣1
B.容器中含D物质的量至少为0.45 mol
C.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的比一定是4:5:4:6
D.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30 mol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H<0、△S<0的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C.反应CaCO3(s)=CaO(s)+CO2(g)的△S<0
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8.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NH4++OH﹣,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 ﹣)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措施是( )
①NH4Cl固体②硫酸③NaOH固体④水⑤加热⑥加入少量MgSO4固体.
A.①②③⑤B.③⑥C.③D.③⑤
9.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H<0,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Ⅱ研究的只是t0时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Ⅰ研究的是t0时缩小容器体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使用了催化剂
10.100mL 6mol•L﹣1的H2SO4跟过量的锌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硫酸钠固体B.水C.硫酸钾溶液D.硝酸钾溶液
11.一定量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nC(g),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

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1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3mol/L,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x+y<n B.该化学平衡向右移动
C.B的转化率增大D.C的体积分数减小
12.实验室测得4molSO2参加下述反应:已知2SO2(g)+O2(g)⇌2SO3(g);△H=﹣197kJ•mol
﹣1,当放出314.3kJ热量时,SO
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40% B.50%C.80% D.90%
13.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表示的是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14.可逆反应A+B(s)⇌C达到平衡后,无论加压或降温,A的转化率都增大,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为固体,C为气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A为气体,C为固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A为气体,C为固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A、C均为气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5.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和1mol B,发生下列反应:
2A(g)+B(g)⇌2C(g)△H<0.达到平衡后,在t1时刻改变条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对t1时刻改变条件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A.保持压强不变,升高反应温度
B.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C(g)
D.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 mol C(g)
16.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

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的浓度可能为0.3mol/L
B.平衡时X2、Y2的转化率相等
C.平衡时,Y2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
D.若平衡后再改变外界条件,升高温度,则反应的平衡常数将变大
17.将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一个条件,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B.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颜色变浅
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
D.恒温恒容时,充入少量惰性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18.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A.等于p%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19.下列说法中,能说明化学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N2O4(g)═2NO2(g),改变某一条件后,气体颜色加深
B.H2(g)+I2(g)═2HI(g),单位时间内消耗H2和HI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
C.N2(g)+3H2(g)═2NH3(g),改变某一条件后,NH3的体积分数增加
D.2SO2(g)+O2(g)═2SO3(g),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He
20.对于反应N 2O4(g)2NO2(g)在温度一定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
φ(NO2)随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实线上任何一点为对应压强下的平衡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关系为A>C
B.A、B、C、D、E各状态中,v(正)<v(逆)的是状态E
C.使E状态从水平方向到达C状态后,再沿平衡曲线到达A状态,从理论上来讲,可选用的条件是从p1突然加压到p2,再由p2无限缓慢降压至p1
D.维持p1不变,E→A所需时间为x;维持p2不变,D→C所需时间为y;则x<y
21.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2Y(g)⇌3Z(g)+Q(s)△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容器中X与Y的物质的量的比满足1:2时反应达到平衡
B.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25%,则平衡常数K值为9/4
C.达到平衡后,反应速率2V正(Y)=3 V逆(Z)
D.达到平衡后,加入Q,平衡逆向移动
22.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反应: Fe2O3(s)+CO(g)⇌Fe(s)+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C100011501300
平衡常数4。

0 3.7 3.5
A.△H>0
B.1000℃时,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某时刻测得上述体系中,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

5mol、1.8mol,此时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C.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充入CO2气体,K值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以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
23.已知298K时,2SO2(g)+O2(g)═2SO3(g)△H=﹣197KJ/mol.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1,向另一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中通入1molSO2、0。

5molO2和1molSO3,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Q1=Q2=197KJ B.Q1<Q2<197KJ C.Q2<Q1<197KJ D.Q1=Q2<197KJ
24.在373K时,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物质的量的NO2和SO2,发生如下反应:NO2+SO2⇌NO+SO3,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O2、NO2、NO、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NO2和 SO2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C.平衡体系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
D.NO 和 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25.在相同温度下,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g N2和1g H2,乙容器中充入2g N2和2g H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B.平衡后N2的浓度:乙>甲
C.H2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混合气中H2的体积分数:乙>甲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26.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aA+bB⇌cC(s)+dD.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mol,C增加了nmol,D增加了n 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
(1)该化学方程式的各系数为a= ;b= ;c= ;d= .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A ;
B ;D .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7.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3B(g)⇌2C(g)△H<0,根据下列速率﹣时间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时刻所改变的外界条件是:t1;t3;t4;
(2)物质A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时间段是;
(3)上述图象中C的体积分数相等的时间段是;
(4)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
(5)t0~t1、t3~t4、t5~t6时间段的平衡常数K0、K3、K5的关系.
28.T℃时,在一个体积为2L的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 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2)计算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3)已知:K>K,该反应是热反应.
(4)0~4分钟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5)到达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
(6)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n(A)/n(C)降低的有.
A.充入氦气 B.使用催化剂
C.再充入2。

4molA和1.6molB D.降低温度.
29.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H>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mol•L﹣1,c(N)=2.4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
(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4mol•L﹣1,c(N)=amol•L﹣1;达到平衡后,c(P)=2mol•L﹣1,a= .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c(N)=b 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10题,每题2分;11~25,每题3分,共65分)
1.下列措施能明显增大原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将稀H2SO4改为98%的浓H2SO4与Zn反应制取H2
C.在H2SO4与NaOH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恒温恒容条件下,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增加氮气的量
【考点】C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常见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有:增大浓度、压强,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等,增大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目或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注意增大压强只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有影响,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水为纯液体,增大水的用量,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
B.将稀H2SO4改为98%的浓H2SO4与Zn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生成氢气,故B错误;C.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没有气体生成,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基本不变,故C错误;
D.恒温恒容条件下,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增加氮气的量,反应物浓度增大,则反应速率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2.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A B C D
酸H2CO3CH3COOH NaHSO4HCl
碱Mg(OH)Cl CH3CH2OH Fe(OH)3NaOH
盐CuSO4•5H2O BaSO4NaH2PO4Na2S
氧化物H2O KClO3CuO H2O2
A.A B.B C.C D.D
【考点】3A: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分析】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且氧元素显负价.
【解答】解:A、Na2HSO4属于盐不是酸,故A错误;
B、Mg(OH)Cl属于盐,CH3CH2OH属于有机化合物,故B错误;
C、四个物质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故C正确;
D、KClO3属于盐,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3.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0。

5mol/(L•min)B.υ(B)=1.2mol/(L•s)
C.υ(C)=0.1mol/(L•s) D.υ(D)=0。

4mol/(L•min)
【考点】CQ: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分析】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将各种物质转化成A,以此可比较反应速率
大小,注意反应速率的单位必须相同.
【解答】解:A.v(A)=0.5mol/(L•min)≈0。

0083mol/(L•s);
B.B为固体,不能用B表示反应速率;
C.v(A)=v(C)=0.05mol/(L•s);
D.v(A)=v(D)=0.0067mol/(L•s);
根据分析可知,反应速率最大的为C,
故选C.
4.下列各图是温度(或压强)对2A(s)+2B(g)⇌2C(g)+D(g)△H<0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交点表示建立平衡时的温度或压强,其中正确的是()
A.B.C. D.
【考点】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A为固体,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小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A错误,B错误;
A为固体,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小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则C正确、D错误;
故选:C.
5.工业上常用煤和水作原料经过多步反应制得氢气,其中一步反应原理为:CO(g)+H2O(g)
CO2(g)+H2(g),下面选项的条件中可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的H2O同时生成1mol的H2
B.两个H﹣O键断裂的同时有四个C﹣O键断裂
C.反应容器内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D.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变化
【考点】CG: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A、单位对间内消耗消耗1mol的H2O同时生成1mol的H2,都体现正反应方向,故A错误;
B、两个H﹣O键断裂等效于一个H﹣H形成,的同时有一个H﹣H键断裂,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能,体积不变,容器在气体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一直不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6.反应4A(g)+5B(g)═4C(g)+6D(g),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

30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L﹣1•s﹣1
B.容器中含D物质的量至少为0。

45 mol
C.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的比一定是4:5:4:6
D.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30 mol
【考点】CP: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依据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列式计算,依据选项中的概念和量计算判断;
【解答】解:依据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列式;半分钟后,C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mol;
4A(g)+5B(g)═4C(g)+6D(g)
起始量(mol) x y 0 0
变化量(mol) 0。

3 0。

375 0。

3 0。

45
平衡量(mol) x﹣0.3 y﹣0。

375 0。

3 0。

45
A、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020 mol•L﹣1•s﹣1;故A错误;
B、起始量不定,容器中含D物质的量至少为0。

45 mol,故B正确;
C、起始量不知,容器中A、B、C、D的物质的量的比不一定是4:5:4:6,故C错误;
D、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一定减少了0。

30 mol,故D错误;
故选B.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H<0、△S<0的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C.反应CaCO3(s)=CaO(s)+CO2(g)的△S<0
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
【考点】BB: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A.由反应可知△S<0,△H﹣T△S<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
B.△H﹣T△S<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
C.该反应中气体增加;
D.混乱度越大,熵越大.
【解答】解:A.由反应可知△S<0,能自发进行,由△H﹣T△S<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故A正确;
B.△H﹣T△S<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可知△H<0、△S<0的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
C.该反应中气体增加,则△S>0,故C错误;
D.混乱度越大,熵越大,则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由小到大,故D错误;
故选A.
8.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NH4++OH﹣,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 (OH﹣)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措施是( )
①NH4Cl固体②硫酸③NaOH固体④水⑤加热⑥加入少量MgSO4固体.
A.①②③⑤B.③⑥C.③D.③⑤
【考点】D5: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分析】若要使平衡逆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则可加入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结合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来解答.
【解答】解:①NH4Cl固体,铵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故错误;
②硫酸会消耗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故错误;
③NaOH固体,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故正确;
④水稀释,氨水的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故错误;
⑤弱电解质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加热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错误;
⑥加入少量MgSO4固体,氢氧根离子与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平衡正向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故错误;
故选C.
9.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H<0,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Ⅱ研究的只是t0时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Ⅰ研究的是t0时缩小容器体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使用了催化剂
【考点】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图Ⅰt0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应为升高温度的影响;图Ⅱt0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不移动,应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压强的影响;
图Ⅲ乙反应较快,且CO的转化率较低,应是升高温度的影响,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压强对平衡移动无影响,图Ⅱt0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不移动,应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压强的影响,故A错误;
B.t0时增大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与图象不符,故B错误;C.图Ⅲ乙反应较快,且CO的转化率较低,应是升高温度的影响,由图可知乙达到平衡时间较少,如是温度的影响,乙的温度应较高,故C正确;
D.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0.100mL 6mol•L﹣1的H2SO4跟过量的锌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硫酸钠固体B.水C.硫酸钾溶液D.硝酸钾溶液
【考点】C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过量的锌粉反应,硫酸完全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减小氢离子浓度但不改变其物质的量,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硫酸钠固体的加入,对氢离子浓度无影响,故A不选;
B.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其物质的量不变,故B选;
C.加硫酸钾溶液,不反应,由于体积变大,减小氢离子浓度但不改变其物质的量,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量不变,故C选;
D.加入硝酸钾,与氢离子、Zn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氢气,故D不选;
故选BC.
11.一定量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nC(g),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1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

3mol/L,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x+y<n B.该化学平衡向右移动
C.B的转化率增大D.C的体积分数减小
【考点】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保持温度不变,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1倍,如平衡不移动,A的浓度为0.25mol/L,小于实际A的浓度变为0。

3mol/L,说明平衡向生成A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据此结合选项解答.
【解答】解:保持温度不变,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1倍,如平衡不移动,A的浓度为0。

25mol/L,小于实际A的浓度变为0。

3mol/L,说明平衡向生成A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
A、增大体积,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即x+y>n,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向逆(向左)反应移动,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平衡向逆反应移动,B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
D、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气体C的物质的量减小,故C的体积分数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12.实验室测得4molSO2参加下述反应:已知2SO2(g)+O2(g)⇌2SO3(g);△H=﹣197kJ•mol﹣1,当放出314.3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40% B.50% C.80% D.90%
【考点】CP: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根据反应放出的热量计算转化的二氧化硫物质的量,转化率=×100%,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设反应的二氧化硫为x,则
2SO2(g)+O2(g)⇌2SO3(g);△H=﹣197kJ•mol﹣1,
2 mol 197kJ
x 314。

3kJ
=,解得x=3。

19mol,
所以SO2的转化率为×100%≈80%,
故选C.
13.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表示的是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考点】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由图可知,在一条等压线上,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大,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向横坐标作垂线可知,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大,则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由图可知,在一条等压线上,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大,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可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
向横坐标作垂线可知,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大,则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可知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m+n>p+q,即△S<0,
故选D.
14.可逆反应A+B(s)⇌C达到平衡后,无论加压或降温,A的转化率都增大,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为固体,C为气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A为气体,C为固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A为气体,C为固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A、C均为气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考点】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加压或降温平衡,A的转化率都增大,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加压或降温平衡,A的转化率都增大,平衡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已知可逆反应A+B(s)⇌C,反应要满足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则A为气体,C为固体,
故选C.
15.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和1mol B,发生下列反应:
2A(g)+B(g)⇌2C(g)△H<0.达到平衡后,在t1时刻改变条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对t1时刻改变条件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A.保持压强不变,升高反应温度
B.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C(g)
D.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 mol C(g)
【考点】CB: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由图可知,t1时刻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则改变的条件使瞬间反应物浓度变小、生成物浓度变大,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曲线都
在原直线上方,逆反应速率增大倍数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导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
B.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导致容器内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即正逆反应速率曲线都在原直线的下方,正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导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C(g)的瞬间,三氧化硫的浓度增大,二氧化硫和氧气的浓度不变,所以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但正反应速率与原速率有接触点,故C错误; D.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1molC(g)的瞬间,容器的体积增大,导致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小,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16.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

1mol/L、0。

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的浓度可能为0。

3mol/L
B.平衡时X2、Y2的转化率相等
C.平衡时,Y2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
D.若平衡后再改变外界条件,升高温度,则反应的平衡常数将变大
【考点】CP:化学平衡的计算.
【分析】A.X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若完全转化生成Z为0.2mol,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Z的浓度小于0。

4mol;
B.Z的浓度极限转化为反应物时,相当于X2、Y2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2mol/L、0.4mol/L,而反应时转化的量为1:1;
C.平衡时,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