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常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
眼”,第三名称“探花若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称
为“连中三元”。 2021/3/10
22
第三节 诸子百家
一、“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大大 繁荣和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文化和学术。
《易》、
《春秋》、《大学》、《中庸》、《论
语》、
《孟子》等。
2021/3/10
25
三、道家
1、道家是道德家的简称,创始人为春秋时期的老子。老 子姓李名耳,又称老柑,著有《老子》一书。 2、道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庄子,著有《庄子》一书。
2021/3/10
老子
庄子
26
四、法家
1、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为法 家重要的经典著作。
2021/3/10
1
2021/3/10
2
3、公元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
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
帝”,于是便将“皇”和“帝”连接在
一起称为“皇帝” (二)皇帝的称号
1、谥号是指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 贵族按其生平事迹和品德给予的评定褒 贬的称号。谥号始于西周,属于褒扬的 有文、武、景、惠、烈、昭、穆、英、 成等,属于贬斥的有炀、厉、灵、幽等。
(《诗》、《书》、《礼》、《易》、《春秋》)命题
考试。 2021/3/10
21
4、明清时期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 殿试。
5、乡试通常每隔三年于秋季八月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 者称为“举人”。
6、会试于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考中的称为 “贡士”。
7、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主考,考中者统称为进士。
2021/3/10
20
(二)科举制度
1、所谓科举制度就是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同意
考试,通过用公开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吏制度,又称
“开科取士”。
2、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
考试的种类有常举、制举两种。
3、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规定以八股文取士,专取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2021/3/10
3
秦始皇
2021/3/10
唐太宗
4
2、庙号是指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祀 以题庙室的名号。
3、尊号是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 称号,始于唐武后、中宗之世。
4、全称是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
5、年号是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
称号。年号始于汉武帝即位之年的“建
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新君即位,
4、宋代,地方行政时期分为路、府(州、
军、监)县三级。 2021/3/10
19
二、古代官吏选拔制度
(一)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要求
1、夏商周时期当时的主要官职一般都是世袭的。
2、战国时期除国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自荐游说。
3、汉代的官吏主要从高官子弟和士人中选拔。
4、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的主要方法是“九品中正 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2021/3/10
17
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 门下省。 六部:即吏部、户部、礼 部、兵部、刑部、工部。
2021/3/10
18
(三)地方官制
1、春秋战国时期,地方行政分为郡、县 两极,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
2、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一般分为 州、郡县三级。
3、隋唐时期,地方行政基本上分为州县 两极。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第一节 皇帝与皇族成员的称谓 一、皇帝的称谓
(一)“皇帝”称谓的由来 1、“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 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后”、“王”称谓始于原始社会, 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制者都称为 “王”。“天子”之称始于西周,故周 代的最高统制者又称为“天子”。
C、荀子主张“性恶论”,提出了“礼”、“ 法”兼用 的礼治思想。
2021/3/10
孟子
荀子
24
3、汗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主张。
4、儒学在宋明时期演变发展为宋明“理学”,这是一种 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主要讨论以“性与天 道”为中心的哲学问题。
5、儒家的经典主要有: 《诗》、《书》、《礼》、
二、儒家
1、儒家是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产生于春秋 时期,创始人为孔子。
2021/3/10
23
2、孔子、孟子、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三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A、孔子的思想以“天命论”、“中庸”之道和“仁”、 “礼”为核心。
B、孟子主要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将其发展成“王 道”和“仁政”学说,并提出了“性善论”。
2021/3/10
13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 定继承人,又称“太子”。 皇太孙:由皇帝册立的有皇位 继承权的嗣孙。
2021/3/10
14
公主:汉代开始专指皇帝之女,皇帝的 姊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母称大长公主。 清代自皇太极时起皇帝的女儿称为“公 主”,并规定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 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 “和硕公主”,其他皇族之女均称“格 格”。 驸马:皇帝的女婿,清代称“额驸”。
于2次021/3/10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
5
2021/3/10
6
2021/3/10
7
2021/3/10
8
2021/3/10
9
2021/3/10
10
2021/3/10
11
2021/3/10
12
二、皇族成员的称谓 太上皇: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尊 称。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 皇后:皇帝的正妻。 嫔妃:皇帝诸妾的通称。
2021/3/10
15
第二节 古代官制与官吏选拔制度 一、古代官制 (一)古代管制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中国古代管制的发展,从夏代到清末大
致可分为五个时期:
1、巫史制时期,包括夏、商两代
2、公卿制时期,包括西周和春秋两个时 期
3、2021/3丞/10 相制时期,包括战国,秦和西汉16前
期 4、尚书制时期,从汉武帝到明初 5、内阁制时期,包括明清两代 (二)中央官制 巫史是我国夏商时期国家机构中最有权 威的官员。 秦汉时期建立了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中 央官制,魏晋以来形成的以三省六部为 主体的中央官制,至隋唐逐渐完备并定 型化,成为后代中央官制蓝本。
五、墨家
1、墨家是“诸子百家”中代表农、工等小生产者利益的 学派,创始人为墨子。
2、墨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一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