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神灯照射治疗慢性鼻窦炎60例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加神灯照射治疗慢性鼻窦炎60例疗效观察
慢性鼻窦炎是以鼻流脓涕、鼻塞、头疼和局部疼痛、嗅觉减退为主要症状,中医称鼻渊。

采用针刺加神灯照射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60例,取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60例患者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5~60岁;病程1个月~15年。

按其发病部位分为:上颌窦炎35例,额窦炎20例,筛窦炎4例,蝶窦炎1例。

临床表现:参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教材)拟定。

⑴全身症状:轻重不等,有时则无。

较常见为精神不振、易倦、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⑵局部症状:①流脓涕:涕多,黏脓性或脓性。

为慢性鼻窦炎的主要症状。

②鼻塞:为慢性鼻窦炎的另一主要症状。

③头痛:常表现为钝痛和闷痛,多为白天重、夜间轻,常为一侧,若为双侧必有一侧较重。

头痛多发于前额部、后枕部、头顶部。

咳嗽、低头或用力时头痛加重;吸烟、饮酒和情绪激动时,头痛亦加重。

④嗅觉减退或消失:多数为暂时性,少数为永久性。

治疗方法:①选穴:主穴:迎香、印堂、鼻通穴、上星、列缺。

配穴:前额痛者加攒竹透鱼腰;头顶痛者加百会、太冲;后枕部痛者加后溪、风池。

②操作:迎香穴选1寸针直刺达骨膜处;印堂穴選1寸针向鼻根方向平刺0.5~0.8寸;鼻通穴向内上方斜刺0.3~0.5寸;上星用1寸针平刺向病所方向;列缺平刺向病所方向;攒竹透鱼腰,选用1.5寸30号毫针透刺,针身贴近眉棱骨。

采用平补平泻法。

留针30分钟,1次/日,10次1个疗程。

留针期间鼻窦处照射神灯,眼睛用手帕蒙上,不宜太热,以患者舒适耐受为度,10次1个疗程。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②显效: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基本消失,偶遇感冒时有复发;③好转:诸症有所缓解;④无效:治疗后无改善。

结果
治疗结果:经治疗2个疗程后结果,见表1。

例1:患者,男,43岁,农民。

2008年3月15日初诊。

主诉:前额痛、鼻塞、流黄脓涕4年,近3个月加重,夜不成眠。

多方求医均未见效。

查体:舌质红,苔薄黄,脉稍数。

X线卡瓦氏片提示:右侧上颌窦、筛窦黏膜增厚,窦腔密度高,骨质结构未见破坏。

五官科诊断为慢性鼻窦炎。

曾服中西药,效果不佳,遂到我科就诊治疗。

用上述方法治疗5次后,头痛、鼻塞、流涕明显减轻,又治疗10次诸症消失。

X线卡瓦氏片提示:各窦腔未见异常。

随访1年未见复发。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风寒袭肺,蕴而发热,或感风热以致肺气失宣,客邪上干清窍而致鼻塞流涕;风邪解后,郁热未清,酿为浊液,壅于鼻窍,化为脓涕,迁延而发鼻渊。

鼻为肺窍,取肺经之络穴列缺,以宣肺气祛风邪;迎香挟于鼻旁,印堂位于鼻根,两穴远近相配,可疏风清热,宣肺开窍;鼻通穴为经外奇穴,位于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治疗鼻塞之经验穴;上星穴为督脉穴,督脉“上巅、循额、至鼻柱”,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取之可通络而利鼻窍;以上诸穴相伍,共奏清热宣肺,通利鼻窍之功。

加上神灯治疗仪局部照射,可扩张毛细血管,血流加速[1],改善局部及鼻黏膜血液循环,消除黏膜水肿及炎症,减少炎性渗出及鼻腔分泌物排出,使鼻塞得解,鼻通气量增加,诸症消失而告愈。

参考文献
1 李淑芝.针刺加神灯照射治疗溃疡性结肠58例[J].中国针灸,1996,1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