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全真模拟题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全真模拟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我国上古神话中射太阳的英雄是()
A.稷
B.契
C.羿
D.鲧
答案:C
解析:无
分值:1.0
2.《大雅·绵》属于()
A.政治讽喻诗
B.婚恋诗
C.玄言诗
D.史诗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诗经》中的史诗。
《诗经》中共有五篇史诗,它们分别是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分值:1.0
3.关于《诗经·静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
B.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
C.描写夫妇间深挚的情爱
D.揭露最高政权集团的腐败黑暗
答案:A
解析:无
分值:1.0
4.《孟子》文风的特点是()
A.冷峻峭拔,词锋尖锐犀利
B.汪洋恣肆,想象奇幻谲诡
C,说理透辟,逻辑推理严密
D.气势丰沛,富有雄辩色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文风特点。
《孟子》富有雄辩色彩,《孟子》的雄辩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他设置的机彀,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
分值:1.0
5.汉代经师伏生所传的《尚书》是()
A.今文《尚书》
B.古文《尚书》
C.伪《古文尚书》
D.《逸周书》
答案:A
解析:题考查《尚书》的传本。
汉初,《尚书》有今、古文不同的传本。
今文《尚书》是经师伏生所传,用汉代通用的隶书写定。
古文《尚书》是汉武帝时鲁恭王在孔子故居的墙壁里发现的,它用战国时期的文字(大篆或籀文)写定。
伪古文《尚书》出现于东晋。
《逸周书》向来被视为《尚书》的余篇或逸篇。
分值:1.0
6.《战国策》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
A.各国的国别史
B.各国的外交策略
C.各国国君的外事活动
D.纵横家的事迹、言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战国策》的内容。
《战国策》杂记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它敷载当时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策谋或说辞,所记主要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事迹、言论。
分值:1.0
7.《吕氏春秋》的文章特点是()
A.罗列事实,极力铺陈
B.平实畅达,不求华丽
C.对比鲜明,事理昭彰
D.举重若轻,纵横捭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吕氏春秋》的文章特点。
《吕氏春秋》的文章比较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
分值:1.0
8.晁错政论散文的代表作是()
A.《论积贮疏》
B.《陈政事疏》
C.《论贵粟疏》
D.《谏营昌陵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晁错的政论散文。
《上书言兵事》(或称《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贤良文学对策》和《论贵粟疏》是晁错政论散文的代表。
《论积贮疏》、《陈政事疏》是贾谊的作品,《谏营昌陵疏》是刘向的作品。
分值:1.0
9.仲长统《昌言》的文风特点是()
A.喻深以浅
B.喻难以易
C.质朴而富于论辩
D.铺排而长于远譬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仲长统的《昌言》。
《昌言》的思想比较庞杂,也比较活跃,但其总的倾向是崇尚实用,讦直深刻,充满变革的思想。
文风较为质朴,而富于论辩色彩,往往言辞激烈。
分值:1.0
10.《史记》中的魏公子信陵君是()
A.礼贤下士的典型
B.刚直不阿的典型
C.雄才大略的典型
D.机智大度的典型
答案:A
解析:无
分值:1.0
11.《白虎通德论》的作者是()
A.褚少孙
B.刘向
C.班固
D.班彪
答案:C
解析:无
分值:1.0
12.扬雄《甘泉赋》的题材是()
A.山水
B.祭祀
C.田猎
D.园林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扬雄赋作的题材。
扬雄的《校猎赋》、《长杨赋》继承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夸饰苑囿,模范山水,描绘宫殿,排比物产,烘染田猎;《甘泉赋》、《河东赋》写祭祀;《蜀都赋》描摹都市、郡邑的繁华。
分值:1.0
13.“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出自陶渊明的()
A.《归园田居》
B.《饮酒》
C.《杂诗》
D.《咏贫士》
答案:A
解析:无
分值:1.0
14.《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写的是()
A.感慨人生无常
B.恩爱相守重于一切
C.游子人生悲慨
D.相思令人憔悴
答案:D
解析:无
分值:1.0
15.正始诗歌成就的代表诗人是
A.陆机和潘岳
B.何晏和丁谧
C.阮籍和嵇康
D.司马懿和夏侯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始诗坛的代表作家。
正始诗坛率多浮浅,何晏等人存诗极少,真正代表正始诗歌成就的是阮籍和嵇康。
分值:1.0
16.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的是()
A.傅玄
B.张华
C.陆机
D.潘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太康诗人陆机。
就诗歌而言,陆机是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他今
存诗107首。
分值:1.0
17.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是()
A.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B.曹操《观沧海》
C.陶渊明《读山海经》
D.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山水诗的相关知识。
先秦的文学作品如《诗》、骚中就出现了自然山水,然而多是用作比兴的材料或作为人事的背景而存在,并不是作为诗人或读者的独立审美客体。
曹操的《观沧海》是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
至谢灵运,山水诗正式成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分值:1.0
18.南朝诗人谢朓的诗歌风格是()
A.清新明丽
B.俊逸奔放
C.自然真率
D.轻艳工巧
答案:A
解析:无
分值:1.0
19.庾信后期诗歌的代表作品是()
A.《奉和山池》
B.《拟咏怀》
C.《山池落照》
D.《子夜四时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庾信后期诗歌代表作。
庾信的诗歌创作可以依四十二岁留魏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代表诗作是《奉和山池》,后期代表诗作是《拟咏怀》二十七首。
分值:1.0
20.“西曲”主要产生于()
A.今江苏南京一带的江南地区
B.今湖北江陵、襄樊、河南邓县一带
C.今山西闻喜、万荣一带
D.今江西九江一带
答案:B
解析:无
分值:1.0
21.下列属于山水赋代表作的是()
A.《海赋》
B.《观涛赋》
C.《游天台赋》
D.《闲居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两晋山水赋的代表作品。
在东晋时代,出现了山水赋,这些赋作成为刘宋山水诗的先导,著名的是《江赋》、《游天台山赋》.
分值:1.0
22.下列关于郦道元《水经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仅是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学术著作
B.在山水散文方面有开创之功
C.重文采而有夸饰成分
D.为古书《水经》所作的注
答案:C
解析:无
分值:1.0
23.下列作品中属于志怪小说的一组是()
A.《异苑》、《幽明录》、《拾遗记》
B.《笑林》、《郭子》、《世说新语》
C.《续齐谐记》、《西京杂记》、《博物志》
D.《搜神记》、《异苑》、《小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志怪小说的作品。
志怪小说起于魏晋,魏时的著作可考者极少。
晋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博物志》和《搜神记》,南北朝较著名的是《异苑》、《幽明录《续齐谐记》、《拾遗记》。
分值:1.0
24.“初唐四杰”之一杨炯擅长的诗体是()
A.五言律诗
B.五言古
C.七言律诗
D.七言古诗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杨炯的诗歌创作。
杨炯是“四杰”中以五律见长的诗人,其现存的14首五言律,完全符合近体诗的粘式律,不能不说是对诗歌格律之美的一种有意的追求。
在促成五言律的定型化方面,他与杜审言以及沈、宋等台阁诗人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
分值:1.0
25.宋之问《度大庾岭》一诗的特点是()
A.声情并茂而意在言外
B.未着文饰而对仗工整
C.声律和谐而蕴涵深厚
D.兴象玲珑而难以句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宋之问《度大庾岭》的特点。
宋之问的五律《度大庾岭》,未到贬
所而先想归期,一种含泪吞声的感怆情思表现得真切细腻,见不到任何着意文饰的痕迹,而诗律和对仗却十分的工整。
分值:1.0
26.王维是盛唐的哪一类诗人()
A.边塞诗人
B.山水田园诗人中人
C.豪侠诗人
D.隐逸诗人
答案:B
解析:无
分值:1.0
27.刘长卿的诗歌风格是()
A.清新流丽
B.闲淡简远
C.冷漠寂寥
D.清刚劲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刘长卿的诗歌风格。
一种由悲剧命运支配的孤寂惆怅的生存体验,与特定时代的衰败萧索景象相结合,汇聚成生不逢时的冷漠寂寥情调,在刘长卿诗里反复出现。
分值:1.0
28.白居易闲适诗的特色是()
A.反映国事民生,发挥美刺作用
B.写个人的生活感悟
C.受外界事物感动,形诸咏叹
D.写山水风光和友情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白居易的闲适诗。
白居易的闲适诗多写个人闲居独处时的生活感悟,本之于安分知足,济之以家给身闲,文之以觞咏弦歌,饰之以山水风月,受陶渊明、韦应物影响较为明显,诗风浅近平淡。
分值:1.0
29.许浑的《金陵怀古》属于()
A,政治讽喻诗
B.怀古咏史诗
C.山水诗
D.田园诗
答案:B
解析:无
分值:1.0
30.下列作品中属于晚唐游侠小说代表作的是()
A.《游仙窟》
B.《南柯太守传》
C.《柳毅传》
D.《虬髯客传》
答案:D
解析:无
分值:1.0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
31.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有()
A.神话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成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和传统
B.神话反映现实的写法形成了我国文学写实的传统
C.神话富于情感、形象、想象的特征引导了后世文学审美理想的发展走向
D.神话的个性特征启发后人追求个性风格的独特魅力
E.神话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答案:ACE
解析:无
分值:2.0
32.王褒《洞箫赋》在赋的发展方面的主要贡献有()
A.开创了咏物赋的先河
B.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C.开创了通篇写音乐的先河
D.咏物与抒情融会一体
E.遣词造句铺夸佶屈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王褒的《洞箫赋》在赋的发展史上的贡献。
《洞箫赋》在写作上有值得重视的贡献。
首先,较之以前的咏物小赋,它在艺术表现上有了质的飞跃。
作者以箫自况,把自己的遭际和情感完全融入箫的描述之中。
其次,全文只描写乐器和音乐,从乐器的制作,到乐声的摹画,到乐用的阐述,完整而集中,开创了全文写音乐的先河。
分值:2.0
33.下列对曹操的叙述正确的有()
A.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B.出身于官高望低的宦官家庭
C.迎汉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D.开创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
E.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市)人
答案:ABCDE
解析:无
分值:2.0
34.李白歌行的特点有()
A.笔法多变,空无依傍
B.自然含蓄
C.气势凌厉,悲中见豪
D,豪迈飘逸
E.清奇僻苦
答案:ACD
解析:无
分值:2.0
35.韩愈散文的特点有()
A.议论纵横而汪洋恣肆
B.比喻生动而发人深省
C.笔法委婉多姿而寄兴悠远
D.感情真挚而气势磅礴
E.善于描写山水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韩愈散文的特点。
韩愈的散文写人、记事、议政、论学,反映时事,抒发感慨,评论历史,抒写心迹,充分地发挥了“古文”这种文体的功能,具有议论纵横而汪洋恣肆,比喻生动而发人深省,笔法委婉多姿而寄兴悠远,感情真挚而气势磅礴等特点。
分值:2.0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
36.采诗说
答案:
采诗说:是关于《诗经》结集方式的一种说法,最早由汉代学者提出。
持此说的学者认为我国上古有自上而下的诗歌采集制度,采诗官到民间采诗,将之献于朝廷以使国君了解民情。
如《汉书·食货志》中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采诗说是否确切,颇有争论。
分值:3.0
37.《越绝书》
答案:
《越绝书》:记载的是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史实,主要是根据《国语》,同时还兼采《左传》、《史记》的记载,它不拘泥于历史事实,在故事铺叙和人物描写上有不少夸张和虚构的地方。
它各篇之间不是连贯的故事,而是独立成篇,除讲述历史故事外,中间还有地理、占气等方面的专章,给人以驳杂之感。
其作者一般认为是袁康及吴平。
分值:3.0
38.吴中四士
答案:
吴中四士:在初、盛唐之交,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因此被称为“吴中四士”。
“四士”性格狂放,诗多具有浪漫色彩,体现了唐诗从初唐到盛唐的过渡。
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
分值:3.0
39.花间词派
答案:
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
婉丽绮靡是花间词派的主导风格,对后世词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但花间派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只是创作倾向大致相同的作家群,其风格情趣并不完全相同。
分值:3.0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
40.简述《诗经》抒情与写实相统一的特点。
答案:
(1)抒情诗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2)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直白的。
(3)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感情。
分值:5.0
41.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答案:
(1)汉乐府民歌叙事成分增多,许多民歌都有情节,有的还描写了人物的形象。
(2)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的作品,同时也善于以比兴、叙描的手法抒情。
分值:5.0
42.简述蔡琰五言《悲愤诗》的艺术成就。
答案:
(1)它是一位女诗人在亲身经历基础上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其对感情的描写、对心理活动的刻画真实、细腻、复杂、微妙,在诗歌史上实属罕见。
(2)细节的描绘、气氛的渲染,对烘托主题起到了良好作用。
(3)全诗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字字血泪,真实生动,深切地反映了汉末动乱年代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有史诗般的效果。
分值:5.0
43.简述李益诗风的两重性。
答案:
李益的诗较突出地表现了大历诗风的两重性。
既有盛唐的余韵,也是中唐的先声。
他的边塞诗壮烈、悲慨之中又带着伤感和悲凉,在写景抒情时,已不像盛唐诗人那样着重总体感受的把握,而是偏于较精细的深婉心态描写。
分值:5.0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
44.试论《离骚》的艺术表现成就。
答案:
《离骚》在艺术表现上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点:
(1)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
《离骚》在艺术表现上想象自由驰骋,完全摆脱了现实生活的固有逻辑,而进入奇幻神异的想象境界。
《离骚》后半部分写对未来道路
的探索,诗人把火一样浓烈的激情、忠贞深沉的爱国情感,通过奔腾飘逸、上天入地的想象,淋漓尽致地喷发出来。
(2)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高贵的出身,崇高的理想,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人格,及其异常浓烈的真挚情感,构成了抒情主人公超凡脱俗的完美形象。
他一心报国,却不断地被谗害、被疏放,但是他非但没有放弃理想,反而更加注意自己美好品质的修养。
他屡遭迫害打击,却九死不悔;忠贞爱国反受其难,却初衷不改;理想终于破灭,便以死殉国。
《离骚》塑造这样一个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具有象征的意味,表现了这篇抒情长诗的精神实质。
(3)比兴手法的拓展。
《离骚》运用了较《诗经》更其丰富的喻象,它把《诗经》片断的比兴发展成为长篇诗歌中比兴的连续使用,它还把《诗经》那种喻象、喻体各自独立的单纯比喻合二为一,熔铸成浑融的艺术境界,使之具有象征的意义。
《离骚》在《诗经》基础上拓展的寄情于物、托物抒情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我国文学中香草美人的托喻传统,影响极为深远。
(4)结构和语言上的创新。
《离骚》围绕诗人忠贞不渝的故国情结和追求崇高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这个中心谋篇布局。
诗作前半主要是实写,后半大体是虚写。
前后两个部分,一虚一实,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
后半部分多重奇幻境界的描述,又使诗章跌宕起伏,艺术境界层进层新,使思想情感得到了尽情挥洒。
在形式和语言方面,屈原既采用了民歌的形式,也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表现了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句散语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
同时,他开始构创长篇巨制。
这样的表现形式,有利于容纳更为丰富的内容,也便于奔腾澎湃之激情的尽情。
值:14.0
45.试论杜甫律诗创作成就。
答案:
杜甫把律诗的题材范围扩大到几乎与古体诗同样广阔的程度,在艺术上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1)五七律兼擅。
杜甫对五律的把握,已到了非常纯熟、运用自如的程度,不但韵律精细,且诗境浑成而多变化,有意境壮阔忽转为凄凉的,也有气象巍峨忽转为情景细致婉约的,做到了不拘一格。
如《月夜》。
杜甫是七律的第一位大家,他创作了超过前人创作数量总和的七律。
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
除了在思想内容、意象境界和情趣格调上有着全新的开拓外,杜诗具体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手法较前期也有很大的提高,如起句富于创新,中二联写景往往以情间之,句中用典不露痕迹,体物贴切,善用双字叠字等。
(2)以律诗写组诗。
杜甫为扩大律诗的表现力,他以组诗的形式,表现一些较难表现的、较宽泛的内容。
杜甫以律诗写组诗最为成功的是七律,如《秋兴八首》。
分值:14.0
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本题考查《诗经》中的史诗。
《诗经》中共有五篇史诗,它们分别是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3.A
4.D本题考查《孟子》的文风特点。
《孟子》富有雄辩色彩,《孟子》的雄辩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他设置的机彀,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
5.A本题考查《尚书》的传本。
汉初,《尚书》有今、古文不同的传本。
今文《尚书》是经师伏生所传,用汉代通用的隶书写定。
古文《尚书》是汉武帝时鲁恭王在孔子故居的墙壁里发现的,它用战国时期的文字(大篆或籀文)写定。
伪古文《尚书》出现于东晋。
《逸周书》向来被视为《尚书》的余篇或逸篇。
6.D本题考查《战国策》的内容。
《战国策》杂记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它敷载当时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策谋或说辞,所记主要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事迹、言论。
7:B本题考查《吕氏春秋》的文章特点。
《吕氏春秋》的文章比较短小,以事实说理,平实畅达,不求华丽。
8.C本题考查晁错的政论散文。
《上书言兵事》(或称《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贤良文学对策》和《论贵粟疏》是晁错政论散文的代表。
《论积贮疏》、《陈政事疏》是贾谊的作品,《谏营昌陵疏》是刘向的作品。
9.C本题考查仲长统的《昌言》。
《昌言》的思想比较庞杂,也比较活跃,但其总的倾向是崇尚实用,讦直深刻,充满变革的思想。
文风较为质朴,而富于论辩色彩,
往往言辞激烈。
10.A
11.C
12.B本题考查扬雄赋作的题材。
扬雄的《校猎赋》、《长杨赋》继承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夸饰苑囿,模范山水,描绘宫殿,排比物产,烘染田猎;《甘泉赋》、《河东赋》写祭祀;《蜀都赋》描摹都市、郡邑的繁华。
13.A
14.D
15.C本题考查正始诗坛的代表作家。
正始诗坛率多浮浅,何晏等人存诗极少,真正代表正始诗歌成就的是阮籍和嵇康。
16.C本题考查太康诗人陆机。
就诗歌而言,陆机是太康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他今存诗107首。
17.B本题考查山水诗的相关知识。
先秦的文学作品如《诗》、骚中就出现了自然山水,然而多是用作比兴的材料或作为人事的背景而存在,并不是作为诗人或读者的独立审美客体。
曹操的《观沧海》是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
至谢灵运,山水诗正式成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18.A
19.B本题考查庾信后期诗歌代表作。
庾信的诗歌创作可以依四十二岁留魏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代表诗作是《奉和山池》,后期代表诗作是《拟咏怀》二十七首。
20.B
21.C本题考查两晋山水赋的代表作品。
在东晋时代,出现了山水赋,这些赋作成为刘宋山水诗的先导,著名的是《江赋》、《游天台山赋》
22.C
23.A本题考查志怪小说的作品。
志怪小说起于魏晋,魏时的著作可考者极少。
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博物志》和《搜神记》,南北朝较著名的是《异苑》、《幽明录《续齐谐记》、《拾遗记》。
24.A本题考查杨炯的诗歌创作。
杨炯是“四杰”中以五律见长的诗人,其现存的14首五言律,完全符合近体诗的粘式律,不能不说是对诗歌格律之美的一种有意的追求。
在促成五言律的定型化方面,他与杜审言以及沈、宋等台阁诗人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
25.B本题考查宋之问《度大庾岭》的特点。
宋之问的五律《度大庾岭》,未到贬所而先想归期,一种含泪吞声的感怆情思表现得真切细腻,见不到任何着意文饰的痕迹,而诗律和对仗却十分的工整。
26.B
27.C本题考查刘长卿的诗歌风格。
一种由悲剧命运支配的孤寂惆怅的生存体验,与特定时代的衰败萧索景象相结合,汇聚成生不逢时的冷漠寂寥情调,在刘长卿诗里反复出现。
28.B本题考查白居易的闲适诗。
白居易的闲适诗多写个人闲居独处时的生活感悟,本之于安分知足,济之以家给身闲,文之以觞咏弦歌,饰之以山水风月,受陶渊明、韦应物影响较为明显,诗风浅近平淡。
29.B
30.D
二、多项选择题
31.ACE
32.CD本题考查王褒的《洞箫赋》在赋的发展史上的贡献。
《洞箫赋》在写作上有值得重视的贡献。
首先,较之以前的咏物小赋,它在艺术表现上有了质的飞跃。
作者以箫自况,把自己的遭际和情感完全融入箫的描述之中。
其次,全文只描写乐器和音乐,从乐器的制作,到乐声的摹画,到乐用的阐述,完整而集中,开创了全文写音乐的先河。
33.ABCDE
34.ACD
35.ABCD本题考查韩愈散文的特点。
韩愈的散文写人、记事、议政、论学,反映时事,抒发感慨,评论历史,抒写心迹,充分地发挥了“古文”这种文体的功能,具有议论纵横而汪洋恣肆,比喻生动而发人深省,笔法委婉多姿而寄兴悠远,感情真挚而气势磅礴等特点。
三、名词解释题
36.采诗说:是关于《诗经》结集方式的一种说法,最早由汉代学者提出。
持此说的学者认为我国上古有自上而下的诗歌采集制度,采诗官到民间采诗,将之献于朝廷以使国君了解民情。
如《汉书·食货志》中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采诗说是否确切,颇有争论。
37.《越绝书》:记载的是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史实,主要是根据《国语》,同时还兼采《左传》、《史记》的记载,它不拘泥于历史事实,在故事铺叙和人物描写上有不少夸张和虚构的地方。
它各篇之间不是连贯的故事,而是独立成篇,除讲述历史故事外,中间还有地理、占气等方面的专章,给人以驳杂之感。
其作者一般认为是袁康及吴平。
38.吴中四士:在初、盛唐之交,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因此被称为“吴中四士”。
“四士”性格狂放,诗多具有浪漫色彩,体现了唐诗从初唐到盛唐的过渡。
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
39,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
婉丽绮靡是花间词派的主导风格,对后世词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但花间派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只是创作倾向大致相同的作家群,其风格情趣并不完全相同。
四、简答题
40.答:(1)抒情诗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2)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直白的。
(3)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感情。
41.答:(1)汉乐府民歌叙事成分增多,许多民歌都有情节,有的还描写了人物的形象。
(2)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的作品,同时也善于以比兴、叙描的手法抒情。
42.答:(1)它是一位女诗人在亲身经历基础上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其对感情的描写、对心理活动的刻画真实、细腻、复杂、微妙,在诗歌史上实属罕见。
(2)细节的描绘、气氛的渲染,对烘托主题起到了良好作用。
(3)全诗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字字血泪,真实生动,深切地反映了汉末动乱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