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论文英文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Study on the Flavone Content of Buckwheat
荞麦中总黄酮含量研究
摘要在荞麦中,荞麦花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平均值可以达到7.4%.开花之后,这一含量逐渐减小。

荞麦中叶中的总黄酮含量要低一些,平均值在5.3%,荞麦开花时达到最高值,然后缓慢降低。

荞麦茎中总黄酮含量最少,平均值在1.0%左右,这一数值在荞麦的生长过程中没有太大变化。

荞麦作物中,苦荞麦中总黄酮含量最高,平均值达到了 2.02%,而普通的荞麦中总黄酮含量只能达到0.23%。

辐射能提高荞麦中总黄酮含量。

黄酮类化合物的形成主要受荞麦丙氨基水解酶(PAL)因子影响。

1 简介
在粮食作物中,只有荞麦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在荞麦植物中扮演着很重要调节生理功能的角色。

他们是调节和控制荞麦生长活动的因子。

他们能够保护庄稼不受到有危害的强烈的光线和紫外线的危害。

对于人类,黄酮有着与维生素P相同的功能,具有降低输血量和防止毛细血管脆弱,促进细胞的生长,防止凝集物质细胞的生长的作用。

荞麦有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的作用。

荞麦粉中含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尤其富含芦丁,芦丁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能维持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及脆性,促进细胞增生和防止血细胞的凝集,还有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

荞麦粉中所含丰富的维生素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的重要辅助药物。

而且,荞麦粉中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镁、铁、铜、钾等这些对于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的因子。

荞麦有防治糖尿糖的作用。

长期以来,医学界一直想寻求一种适合糖尿病人食疗、而又没有副作用的食品应用于临床,后来,人们找到了荞麦这一理想的降糖食品,经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人食用荞麦后,血糖、尿糖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很多轻度患者单纯食用苦荞麦即可控制病情。

同时发现合
高血脂症者,食用苦荞麦后,胆固醇、甘油三脂均明显下降。

因此,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荞麦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这篇文章记录了我们研究荞麦中总黄酮的形成,积累和变化等问题。

2 材料和方法
2.1 测试材料
普通荞麦品种。

我们共选择了28种苦荞麦和20中普通荞麦。

2.2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上述实验材料在温度80℃干燥24小时,然后研磨成粉末。

每一个样本各取1g,用甲醛反复加热提取。

提取液浓缩后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定容到100ml。

从中精密量取5ml溶液到另一试管中,之后在温度为60℃条件下加热蒸干,之后加入10ml氯化铝甲醇溶液(0.1mol/ml),混合均匀后,通过比色法可知道其中总黄酮的含量。

2.3 决定苯丙氨基水解酶(PAL)活性的因素
取上述干燥粉碎后的荞麦1g放入试管中,加入10ml硼酸缓冲溶液,调节酸碱度到8.8。

然后在冰水浴中摇晃使其成为均匀的粘稠液体,再用四层滤纸过滤溶液,用离心机在4℃离心20分钟。

上层溶液收集供测试PAL活性。

在5ml容量瓶中加入1ml活性苯丙氨酸(0.02mol / l) 、1ml蒸馏水和1ml酶溶液,之后加入收集的上层溶液定容至5ml,该溶液用来分析PAL的活性。

对照液不加酶溶液,而是加入1ml的蒸馏水。

混合均匀后,反应液放在水中60分钟。

PAL 的活性由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得。

2.4 r射线和x射线处理
荞麦种子(水含量13%)用r射线照射处理,放射剂量分别选取100,200,300,400,500,600,700,800戈瑞(核辐射剂量国际单位,每1千克受照物质吸收1焦耳核辐射能时,其核辐射剂量称为1戈瑞)。

用x射线照射保存了五
天的已经发黄的荞麦植株,之后分析x射线对PAL活性和黄酮含量的影响。

处理是这样的,5分钟,150MA的电流和80KV的电压。

3 结果和讨论
3.1在叶子、茎和花中的总黄酮含量的变化
我们的结果表明,苦荞麦不同于普通的荞麦。

在整个生长期,花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叶子中含有的总黄酮量稍少,平均值为5.3%,茎中的总黄酮含量最少,平均值只有1.0%。

结果显示,黄酮类化合物在花中和叶子中的含量较高。

Harbone 等人在他们的报道中也给出了相同的结果。

苦荞麦中的总黄酮含量在不同的生长期和普通荞麦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

总黄酮含量在茎中的含量在其整个生长周期中没有明显变化。

在种子阶段叶子中总黄酮的含量比较低,逐渐增大直到播种54天后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步降低。

荞麦花中的总黄酮含量变化最大,最大值出现在开花前,然后迅速降低,在开花9天以后其下降速度逐渐变慢。

苦荞麦中总黄酮含量变化与普通荞麦在开花后12至15天后不同。

苦荞麦中总黄酮含量似乎在逐渐增加,而普通荞麦则是一直减少。

图1 荞麦的叶子、茎和花中总黄铜含量的变化
苦荞麦中的总黄酮含量与普通荞麦中的总黄酮含量有所不同。

苦荞麦花和叶中总黄酮含量高于普通荞麦。

苦荞麦茎中的总黄酮含量与普通的荞麦茎中总黄酮含量
大致相同。

3.2谷粒中总黄酮含量
我们的研究已经表明,荞麦的品种不同,则其总黄酮含量不同。

结构见图表1,在28种苦荞麦中,总黄酮的最高含量为2.19%,总黄酮的最低含量为1.07%,平均值为2.02%。

在20种普通荞麦中,最高的含有总黄酮量是0.71%,最低的量只有0.01%,平均值达到了0.23%。

苦荞麦谷粒中含有的总黄酮的平均值是普通荞麦含有黄铜量得10倍。

这说明苦荞麦中的总黄酮含量远远高于普通荞麦。

显然,苦荞麦与普通荞麦中总黄酮含量的差别是由于他们有不同的遗传基因所导致的。

表一
3.3 辐射对荞麦中黄铜含量的影响.
Margna已经发现电磁射线辐射可能增加荞麦苗中总黄酮含量。

我们对苦荞麦荞麦苗和普通荞麦苗用50Co-r射线照射,放射剂量为100-800Gy。

经过辐射处理后,无论高剂量或低剂量的处理,所有受到辐射的苗含有总黄酮的含量大于没受到辐射的(表2)。

从表2看,我们可以看出,总黄酮含量在300到500Gy迅速增加,但在100到200或者600到800Gy时改变比较缓慢。

通过辐射对苦荞麦总黄酮含量影响的实验发现,一个适当的辐射剂量不仅会提高荞麦苗总黄酮含量,但也会引起基因突变生产的总黄酮。

我们测定了Eluowuqie tatary荞麦系列中m2和m3品种的总黄酮含量,照
射组的总黄酮含量远远高于对照组(Table3),而且更加稳定。

3.4 PAL活性与总黄酮含量之间的关系
曾经有过文献报道,荞麦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的phenylpropaneoid代谢途径的主要产物。

我们的试验结果中验证了这个结论,结果见图表4,图标4为在同一器官内PAL因子与总黄酮含量的变化关系,这一趋势在不同种类的荞麦中是相同的。

在所有器官中,PAL因子与总黄酮含量在子叶中最大,随后是在根中。

总黄酮含量在胚芽和胚乳中是最少的。

只有PAL因子在胚乳中。

此外,我们用x射线照射已经保存5天已经发黄的幼苗,然后把他们带进27的培育箱中进行试验,分析PAL活性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见表5,表明PAL活性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