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笔记重点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笔记重点大全
1、狭义的课程评价是指()。

A.对课程方案制定过程的评价
B.对课程方案制定结果的评价
C.对课程方案实施过程的评价
D.对课程方案实施结果的评价
【答案】 D
2、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

A.终身学习
B.教研结合
C.创新实践
D.反思经验
【答案】 A
3、高校课程的设置和组织超越以往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过分强调,越来越重视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相联系。

这种倾向指的是()。

A.课程内容综合化
B.课程实施多样化
C.课程方向人文化
D.课程性质职业化
【答案】 D
4、“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为( )。

A.巴格莱
B.赫钦斯
C.马利丹
D.涂尔干
【答案】 B
5、大多数国家的高等学校分为下列哪几个层次?( )
A.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所
B.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独立学院
C.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研究所
D.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
【答案】 D
6、一般来说,对于( )的高校,其教师队伍建设的职务结构最好是“金字塔型”。

A.以教学为主
B.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为主
C.教学与科研并重
D.研究型
【答案】 A
7、有关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家和政府的力量较强
B.市场的力量较强
C.高校自身的力量较强
D.学者所代表的学术力量较强
【答案】 A
8、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或影响逐渐加强出现于()。

A.古希腊
B.古罗马
C.中世纪
D.现代国家兴起之后
【答案】 D
9、运用榜样教育法应把握三点:所选择的榜样具有先进性,善于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发挥( )的榜样作用。

A.教师
B.班干部
C.公众人士
D.家长
【答案】 A
10、美国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采用( )。

A.中央集权制
B.权力分散型
C.集权与分权结合型
D.高校独立发展型
【答案】 B
11、制定教学计划的出发点,也是实施教学计划的归宿的是()。

A.培养目标
B.课程设置
C.时间分配
D.学年编制
【答案】 A
12、教学计划编制的首要任务是( )。

A.确立课程目标
B.选择课程内容
C.实施课程方案
D.进行课程评价
【答案】 A
13、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教育对象,以理服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 )。

A.调查研究法
B.情感交流法
C.说理启迪法
D.榜样教育法
【答案】 C
14、在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 )时期。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答案】 A
15、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蔡元培主持制定的新学制影响了整个国民时期的高等教育,此学制是()。

A.《大学规程》
B.《壬子癸丑学制》
C.《大学组织法》
D.《修正大学令》
【答案】 B
16、“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 )。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中庸》
【答案】 B
17、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

A.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镇
B.高校是培养政治精英的摇篮
C.高校是文化传承的基地
D.高校是受教育者实现社会化的场所
【答案】 A
18、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
D.注重实践教学
【答案】 B
19、我国汉唐盛世时期出现的一些重要学府被认为属于()。

A.真正的大学
B.单一的学术研究机构
C.单一的教学机构
D.杰出的古代学术中心和教育机构
【答案】 D
20、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或影响逐渐加强出现于()。

A.古希腊
B.古罗马
C.中世纪
D.现代国家兴起之后
【答案】 D
21、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的筑波模式,以跨学科选课为主要特征的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以及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的牛津模式,三种模式
A.课程内容综合化趋势
B.课程实施多样化趋势
C.课程方向人文化趋势
D.课程性质职业化趋势
【答案】 A
2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是( )。

A.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B.教授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
C.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D.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费用
【答案】 C
23、“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

”首先提出这个论点的是( )。

A.柏林大学
B.霍普金斯大学
C.剑桥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
【答案】 D
24、理想的教学计划要处理好诸多关系,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要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B.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C.处理好学年制与学分制的关系
D.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答案】 C
25、不属于个案研究法的特征的是()。

A.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B.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C.实施方法的综合性
D.资料来源的多元化
【答案】 B
26、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 )。

A.实践与实习
B.职业生涯辅导
C.求职培训
D.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答案】 D
27、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

A.终身学习
B.教研结合
C.创新实践
D.反思经验
【答案】 A
28、教师能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并能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做法是()。

A.操纵学生
B.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D.监督学生
【答案】 C
29、《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A.学者
B.高级技术型人才
C.高级专门人才
D.研究型人才
【答案】 C
30、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中,高校由政府来举办,并统一接受政府的某一主管部门的垂直领导,该模式属于( )。

A.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B.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
C.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D.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答案】 B
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我国学位分( )。

A.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B.硕士、博士、博士后三级
C.协士、学士、硕士三级
D.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四级
【答案】 A
32、哪一种学习策略会实现在学生看来与高分相关的任何目标()
A.再认策略
B.意义策略
C.目标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 D
33、科学研究的起点和首要环节是( )。

A.确定科研选题
B.设计研究方案
C.撰写研究论文
D.申请专利
【答案】 A
34、下列决策模式中,( )不属于高校组织决策模式。

A.行政主导模式
B.党政主导模式
C.学术主导模式
D.双重结合模式
【答案】 B
35、我国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调控力度的方式是()。

A.间接调控
B.宏观调控
C.间接的和宏观的调控
D.直接调控
【答案】 C
36、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

A.确定重点难点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过程
D.教学反思
【答案】 C
37、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是()。

A.提升专业知识
B.教研结合和创新实践
C.终身学习
D.反思经验
【答案】 B
38、教师应引导学生认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现了( )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A.理论与实践
B.科学性与思想性
C.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
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
【答案】 A
39、下列关于高校的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关系甚为密切
B.理论性知识需要转化为技术性知识,才能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
C.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会降低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D.实践对学校教学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答案】 C
40、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

A.高关联化
B.综合化
C.短学程化
D.融合化
【答案】 C
41、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发现法
【答案】 C
42、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 )。

A.培养专门人才
B.发展科学技术
C.为社会服务
D.促进产、学、研结合
【答案】 A
43、高校内部权力重心明显倾向于基层教学和研究单位,并深刻体现了学术权威影响的高校管理模式是( )。

A.美国模式
B.欧洲大陆模式
C.英国模式
D.日本模式
【答案】 B
4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句话所反映的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 )。

A.监护人的角色
B.管理者的角色
C.榜样角色
D.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
【答案】 D
45、不属于我国北宋时期“天下四大书院”的教学特色的是()。

A.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B.自由讲学
C.教师强调讲授法
D.自由听讲
【答案】 C
46、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

A.教育性
B.组织性
C.合法性
D.自主性
【答案】 C
47、高校组织的结构特征是()。

A.分散性
B.学术性
C.二元性
D.复杂性
【答案】 A
48、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A.大众化和普及化
B.民主化和终身化
C.国际化和全球化
D.上述三种趋势
【答案】 D
49、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 D
50、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 )。

A.教学
B.实习
C.就业辅导
D.毕业设计
【答案】 D
51、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职能产生的背景是( )。

A.《莫里尔法案》
B.《高等教育促进法》
C.《大学令》
D.《高等教育报告》
【答案】 A
52、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是指( )。

A.高等教育行政管理
B.高等教育内部管理
C.高等教育民主管理
D.高等教育结构管理
【答案】 A
53、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复杂性、( )、个体性与群体性。

A.承继性
B.创造性
C.一贯性
D.稳定性
【答案】 B
54、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京师大学堂
B.中西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南洋公学
【答案】 A
55、实行中央集权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最典型的国家是( )。

A.法国
B.德国
C.日本
D.英国
【答案】 A
56、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法律
【答案】 B
57、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答案】 A
58、洪堡创办柏林大学、开创高等教育新纪元是在()。

A.1810年
B.1862年
C.1898年
D.1957年
【答案】 A
59、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不包括( )。

A.地域结构
B.形式结构
C.队伍结构
D.层次结构
【答案】 C
60、中世纪欧洲大学中影响巨大的样板学校是( )。

A.巴黎大学
B.威斯康星大学
C.东京大学
D.达勒姆大学
【答案】 A
61、大多数国家的高等学校分为下列哪几个层次?( )
A.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所
B.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独立学院
C.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研究所
D.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答案】 D
62、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学习的客体因素的是()。

A.思维力
B.学习目标
C.记忆力
D.兴趣
【答案】 B
63、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 )。

A.个人本位论
B.形式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社会本位论
【答案】 C
64、在自主性学习中,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 )。

A.客体
B.主体
C.学生依赖教师
D.教师代替学生思考
【答案】 B
65、开设跨学科课程或建立跨学科专业体现了高等教育课程发展的( )。

A.综合化趋势
B.多样化趋势
C.人文化趋势
D.科学化趋势
【答案】 A
66、有关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家和政府的力量较强
B.市场的力量较强
C.高校自身的力量较强
D.学者所代表的学术力量较强
【答案】 A
67、教师应引导学生认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现了( )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A.理论与实践
B.科学性与思想性
C.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
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
【答案】 A
68、高校专业具有“双重性”,即学科性和( )。

A.教育性
B.规范性
C.职业性
D.指令性
【答案】 C
69、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 D
70、高校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

A.科研
B.社会服务
C.教学
D.知识创新
【答案】 C
71、( )依据人的活动类型,将教学方法划分为组织和实施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和形成动机的方法、教学中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三个大类。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泰勒
D.施瓦布
【答案】 A
7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
D.注重实践教学
【答案】 B
73、教师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其他现场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现场教学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
D.复式教学
【答案】 A
74、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
【答案】 C
75、1968年法国爆发的“五月风暴”体现了()。

A.法治化
B.终身化
C.国际化
D.民主化
【答案】 D
76、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 )。

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专业基础课程
D.实验实训课程
【答案】 C
77、“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描述的是哪项大学教育原则( )。

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B.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
C.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答案】 C
78、高等教育宏观结构不包括( )。

A.地域结构
B.形式结构
C.队伍结构
D.层次结构
【答案】 C
79、对部分品学兼优或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实行免试录取的招生制度是指( )。

A.保送生制度
B.定向生制度
C.委培生制度
D.自费生制度
【答案】 A
80、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 )。

A.教学
B.实习
C.就业辅导
D.毕业设计
【答案】 D
81、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

A.通识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
B.通识教育就是厚基础教育
C.通识教育排斥职业教育
D.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答案】 D
82、终身教育应体现于()。

A.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中
B.大学教育中
C.基础教育中
D.整个教育体系和个体的各个发展阶段中
【答案】 D
83、个别教学制的不足之处是( )。

A.不利于因材施教
B.教学效率较低
C.学生的自主性不够
D.学生的积极性不够
【答案】 B
8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

A.专业技术人员
B.国家公务人员
C.专业人员
D.教学人员
【答案】 C
85、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是()。

A.以教学为主
B.以科研为主
C.教学与科研兼顾
D.按学校考核来取舍
【答案】 C
86、学习策略的不同会导致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的不同,下列哪一种学习策略会最大限度帮助理解知识结构的复杂性()
A.再认策略
B.意义策略
C.目标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 B
87、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法律
【答案】 B
88、哪一种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终身学习习惯()
A.讨论法
B.多媒体教学法
C.指导自学法
D.案例教学法
【答案】 C
89、高校组织的目标特征是()。

A.学术性
B.模糊性
C.二元性
D.复杂性
【答案】 B
90、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与适龄入学人口比率高于( )时,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A.70%
B.65%
C.55%
D.50%
【答案】 D
91、1978年,我国的第一个专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是()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

A.北京大学
B.南京大学
C.厦门大学
D.山东大学
【答案】 C
92、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根本在于( )。

A.培养学生
B.获得经验
C.了解社会
D.增长知识
【答案】 A
93、主张高校课程应注重反映各学科领域的基本结构,高校教学应着重传授各门学科特有的基本概念和过程的课程理论是()。

A.永恒主义课程观
B.改造主义课程观
C.科学主义课程观
D.结构主义课程观
【答案】 D
94、终身学习具有3A特点,但一般不包括()。

A.任何时间(anytime)
B.任何地点(anywhere)
C.任何材料(anything)
D.任何方式(anyway)
【答案】 C
95、(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还容易管理,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

A.学年制
B.学分制
C.传统教学媒体
D.计算机教学
【答案】 A
9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

A.1993年
B.1995年
C.1997年
D.1998年
【答案】 D
97、下列决策模式中,( )不属于高校组织决策模式。

A.行政主导模式
B.党政主导模式
C.学术主导模式
D.双重结合模式
【答案】 B
98、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科研始于( )。

A.18世纪末
B.19世纪初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答案】 B
99、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

A.教育性
B.组织性
C.合法性
D.自主性
【答案】 C
100、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活动课时制
B.特朗普制
C.开放课堂
D.个别教学
【答案】 B
101、个别教学是教学的( )。

A.辅助形式
B.基本组织形式
C.-般方法
D.特殊形式
【答案】 A
102、我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描述是( )。

A.专科教育
B.本科教育
C.研究生教育
D.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答案】 D
103、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 )。

A.专业性
B.基础性
C.中学后
D.通才教育
【答案】 A
104、下列高等教育机构中,不属于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的是( )。

A.那烂陀
B.岳麓书院
C.康斯坦丁堡帝国大学
D.巴黎大学
【答案】 D
105、维持和巩固高校师生道德关系是靠( )。

A.成就感和义务感
B.责任感和义务感
C.是非感和义务感
D.亲近感和责任感
【答案】 B
106、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

A.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镇
B.高校是培养政治精英的摇篮
C.高校是文化传承的基地
D.高校是受教育者实现社会化的场所
【答案】 A
10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高等教育平等的内涵( )。

A.起点平等
B.过程平等
C.资源均分
D.结果平等
【答案】 C
108、教师专业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A.角色多样性
B.工作神圣性
C.劳动创造性
D.成效即时性
【答案】 D
109、我国目前的学位级别分为下列哪几种类型( )。

A.专科、学士、硕士、博士
B.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
C.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后
D.学士、硕士、博士
【答案】 D
110、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活动课时制
B.特朗普制
C.开放课堂
D.个别教学
【答案】 B
111、大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A.教书育人
B.科学研究
C.服务社会
D.引领社会
【答案】 A
112、高等教育大学生教育阶段不包括()。

A.专科教育
B.本科教育
C.研究生教育
D.博士后教育
【答案】 D
113、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是指( )。

A.高等教育行政管理
B.高等教育内部管理
C.高等教育民主管理
D.高等教育结构管理
【答案】 A
114、下列有关教师职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职业的一种
B.一种专门职业
C.学术性职业
D.实践性专业
【答案】 D
115、课程性教学环节是()。

A.入学教育
B.军事训练
C.考查考试
D.社会实践
【答案】 C
116、适用于学习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专门问题的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自学指导法
D.演示法
【答案】 C
117、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

A.发明创造
B.培养人才
C.发展科学
D.社会服务
【答案】 B
118、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 B
119、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

A.通识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
B.通识教育就是厚基础教育
C.通识教育排斥职业教育
D.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答案】 D
120、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

A.专业技术人员
B.国家公务人员
C.专业人员
D.教学人员
【答案】 C
121、主张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 D
122、一般来说,对于( )的高校,其教师队伍建设的职务结构最好是“金字塔型”。

A.以教学为主
B.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为主
C.教学与科研并重
D.研究型
【答案】 A
123、最能体现学生学习个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是()。

A.学年制
B.学分制
C.学年学分制
D.计划学分制
【答案】 B
124、不属于个案研究法的特征的是()。

A.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B.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C.实施方法的综合性
D.资料来源的多元化
【答案】 B
125、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 )。

A.布鲁纳
B.杜威
C.范海斯
D.洪堡
【答案】 D
126、高等教育内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教育水平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是( )。

A.教育层次结构
B.教育科类结构
C.教育形式结构
D.教育能级结构
【答案】 A
127、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教育对象,以理服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 )。

A.调查研究法
B.情感交流法
C.说理启迪法
D.榜样教育法
【答案】 C
128、哪一种学习策略会实现在学生看来与高分相关的任何目标()
A.再认策略
B.意义策略
C.目标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 D
129、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 )。

A.实践与实习
B.职业生涯辅导
C.求职培训
D.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答案】 D
130、高等教育内不同教育程度和不同教育水平学校之间的比例关系是( )。

A.教育层次结构
B.教育科类结构
C.教育形式结构
D.教育能级结构
【答案】 A
13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高等教育平等的内涵( )。

A.起点平等
B.过程平等
C.资源均分
D.结果平等
【答案】 C
132、高等教育的“大专业模式”通常对应( )。

A.函授教育
B.通才教育
C.英才教育
D.专才教育
【答案】 B
133、高等教育的领导权取决于( )的性质。

A.政治
B.经济
C.科技
D.文化
【答案】 A
134、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的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教育内容
D.教育价值
【答案】 B
135、学习策略的不同会导致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的不同,下列哪一种学习策略会最大限度帮助理解知识结构的复杂性()
A.再认策略
B.意义策略
C.目标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 B
136、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核心要旨。

A.主要目的
B.最高目的
C.主要目标
D.最高目标
【答案】 B
137、教师能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并能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做法是()。

A.操纵学生
B.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D.监督学生
【答案】 C
13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高等教育平等的内涵( )。

A.起点平等
B.过程平等
C.资源均分
D.结果平等
【答案】 C
139、大学生活全面发展和深化,同时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确立、定型的时期是( )。

A.新生阶段
B.二、三级阶段
C.高年级阶段
D.研究生阶段
【答案】 B
140、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时的( )。

A.启发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 B
141、(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还容易管理,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

A.学年制
B.学分制
C.传统教学媒体
D.计算机教学
【答案】 A
142、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的确立起始于()。

A.柏林大学
B.哥廷根大学
C.哈勒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
【答案】 A
143、马丁特罗提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与适龄入学人口的比例达到( )以上,其高等教育发展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A.15%
B.25%
C.50%
D.75%
【答案】 C
144、高校战略管理常用的“SWOT分析法”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组织的()。

A.优势-机会-劣势-威胁
B.机会-威胁-优势-劣势
C.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D.劣势-威胁-优势-机会
【答案】 C
145、高等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

A.高关联化
B.综合化
C.短学程化
D.融合化
【答案】 C
146、若某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0%以上,则该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处于()。

A.精英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B.精英与大众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C.大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D.普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答案】 D
14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 )。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中庸》
【答案】 B
148、( )依据人的活动类型,将教学方法划分为组织和实施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和形成动机的方法、教学中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三个大类。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泰勒
D.施瓦布
【答案】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