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 第10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时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指导】2014高考政治总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4
1.下列选项中,体现辩证的否定观的是( )
A.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是就是,非就非,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2.(2012·全国高考)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
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
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
”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电梯很快安装好了。
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
这一案例表明( )
①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②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
③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
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本题通过室外电梯的发明说明创新的重要性。
①说法错误,创新思维的源泉是实践;②说法错误,“必然”表述过于绝对化;③说法正确,表明了问题意识对于创新的重要性;④说法正确,是教材表述。
答案:D
3.(2013·福州检测)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先从无机物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打破了当时人们认为的只能合成无机物质,不能合成有机物质,特别是不能从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的思想禁锢。
这对人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要积极进行量的积累,促进事物质变
B.认识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D.要树立和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解析:尿素的产生打破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示我们要有创新精神,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答案:D
4.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为此,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 )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
②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③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
④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A.①②③④B.①②
C.③④D.②③④
解析:①②③④均体现了辩证法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答案:A
5.以百度和Google为代表的通用搜索过多地依赖机器而不是网民的力量,过多地关注知识和信息而不是个性和人性。
“人肉搜索”增加了互联网和搜索系统中的智能化、人性化成分,在科技变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社会关系和制度的变革。
这表明( )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创新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变动
C.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D.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6.材料一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5%依靠科技进步,而在21世纪初的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是70%至80%。
另据统计,全球高新技术专利及其巨额利润的70%以上均被发达国家掌握、分享;我国高新技术产值约占世界总产值的6%。
材料二201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谢家麟和吴良镛两位院士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胡锦涛主席分别为谢家麟和吴良镛两位院士颁发证书。
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
我们要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
(1)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创新。
(2)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思考:我们应如何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