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3课《雨的四季》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3课《雨的四季》教案
传授目标:
1.明白作者,积累语言,品味语言。

2.学习作者抓住风景特性的手法。

3.明白作者酷爱自然,酷爱生命的意趣。

传授重点:欣赏文章的画面美,领会作者用笔之细腻,培育学生抓住风景特性描写的能力。

难点:指导学生将学到的风景描写要领应用到实践中
传授要领:
1、诵读法:配乐朗诵,将西席范读与学生诵读连合起来,注意朗读语气、节拍,用诵读加深理解。

2、探究法:变动学生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己展开遐想与想象,发起标题,探究标题。

传授媒体: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课时部署:1课时
传授步骤:
一、课前预习
1、预习文章生字词,读准字音,并理解词语意思。

花苞(bāo )彩棱镜(léng )平静(mì)
高邈(miăo)莅临(lì)鄙吝(lìnsè)
淅淅沥沥(xī lì)咄咄逼人(duō)池畦(qí)
静谧:平静
高邈:高而远。

邈,远。

莅临:来到,来临(多指高朋)
鄙吝:太过珍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

咄咄逼人:形容魄力汹汹,盛气凌人
粗犷:粗豪,豪放。

迫不及待:火急得不能再守候,形容十分火急
2、搜集作者刘湛秋的资料。

刘湛秋1935年生于安徽省芜湖市。

今世诗人、作家、翻译家、议论家。

他的散文以抒发情绪、人生为主,笔触细腻,行云流水,有其独特的唯美的散文品格,曾被誉为“今世抒情诗之王”。

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

3、自行朗读课文,读熟文章。

二、导入新课
雨是大自然神奇的佳作,雨是相同天地的美丽使者。

让我们一起来看飘洒俊逸,美轮美奂的四季之雨。

本日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便是刘湛秋先生的《雨的四季》。

三、查抄预习环境
1、出示大屏幕,查抄同砚们的生字生词预习环境。

2、交流作者刘湛秋先生的资料,点名学生起来回答。

四、朗读课文
1、教会学生朗读技能,把握文章情绪,朗读时注意放慢速度。

3、放背景音乐,西席范读开头末尾,中间四段由学生分组朗读。

4、读完这篇课文,我们来思考一下文题为什么叫“雨的四季”而不叫“四季的雨”?
四季的雨”:单纯夸大“雨”,显得愚拙、生硬。

“雨的四季”:充满灵敏,更有韵律美,授予了“雨”一定的品德化,充满情趣和意境。

五、整体感知
1、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及思想感情。

作者议决对四季雨景的描绘,表达自己对雨深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和生命的酷爱之情。

2、给文章标上段落并分条理,提问学生。

第一层(第1段)
第二层(第2-5段)
第三层(第6-7段)
通太过层,大众仔细查看,这篇文章的布局是什么?总分总
3、文章描绘了哪几幅雨景图?
春雨图、夏雨图、秋雨图、冬雨图。

五、赏析文章。

1、指导学生圈点勾画出四季的雨的特点,并举行总结。

PPT出示画面。

2、西席提问学生:同砚们,这四幅雨景图中你们最喜欢哪一幅?那么,你能不能挑出你喜欢的句子赏析一下呢?(可以说一说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春雨的呢?是直接描写吗?不是,是间接描写,这段文字实际写的是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展现了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作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春雨对万物的影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这种表现手法叫做间接描写,可以使描写工具更具体全面。

(1)、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突出了春雨什么样的特点?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表达出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2)小草像苏醒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华听到的沙沙声。

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多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这句话好在哪里?读到这句话,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草比作苏醒的蚯蚓,动用听觉“沙沙声”,嗅觉“芳甜”,生动形象地展示出雨后小草的生机勃勃以及给人带来的奇妙感受。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雨的称呼为何又变成了“你”?读到这一段,你有什么感觉?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第二人称更密切,像朋友一般,更能表达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

五、体悟情绪
1.雨给作者留住了云云美的形象和印象,雨在作者笔下显得云云可爱。

对四季雨景的描绘,可谓一条线索,除此之外,还能找出一条线索来吗?
作者对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用了什么抒情方法?(齐读第1、6、7段)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酷爱。

六、讲堂小结
学完这篇课文,你会发觉刘湛秋先生的散文有一种田野美,他的文字自然、密切、优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声,他都能轻松道来。

所以,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时,只有用心查看自然,你才会发觉这个世界真的很美!
七、作业布置
1、将课后字词每个抄写四遍并注音。

2、《语文作业本》第三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