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的七大技巧和套路是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文的七大技巧和套路是什么
作文作为语文考试的压轴题,分值近乎占了整张试卷的三分之一,其重要程度想必人所共识。

接下来送你七种快速布局考试作文的模式,都是套路啊,让你在残酷的战场上不至于赤膊上阵!
1、关键词式
下笔之前可以选取一系列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展开写,就能形成整篇文章的局势。

比如作文《大爱无声》,开篇表明中心论点“地震中我们用坚强、用善良甚至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歌——大爱无声”,然后以3个关键词领起文章的3个部分:师魂、责任、无私。

文章的第一部分写一名在地震中舍己保护学生的人民教师,“用铁的脊梁擎起了学生希望的天空,用坚强的臂膀挽起了学生弱小的生命,用爱心重建了一个个完整的家庭”,展现伟大的“师魂”;
第二部分感慨“再多的语言也无法形容您对百姓的关心”,歌颂爱民如子、日夜劳碌在救灾第一线的国家总理,展现出“责任”;
第三部分写道“于是我们便看到了那洒脱的纵身一跃,感受到了那一片片赤诚的爱国之心”,赞美全然忘我、无私奉献的子弟兵,展现出“无私”。

三个部分都紧扣关键词,在展示灾区典型事件的同时,对“大爱”的主题进行升华。

这篇文章巧用关键词布局,既展示现象,又抒写感悟,事例充实,感情充沛。

模式点拨
以“关键词”谋篇布局,重点在于掌握概念分析法。

这里的概念指文章中心论点中的核心词语。

对核心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恰当地提取出关键词。

感到提取关键词很困难的同学不妨尝试选择一些社会热点关键词,如“和谐”、“爱心”、“创新”、“进取”等,这样的社会热点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

只要在具体文章中将这样一些意义宏大的关键词结合题目限制、个人实际来谈,就可以写出立意高远又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此外还可以考虑结合个人的兴趣点来提取关键词,如“叛逆”、“友情”、“成长”等。

对自己一直关注的东西做提取,接着再对其加以论说,一篇完整的文章就出来了。

2、条件式
条件式布局,就是用几句简洁的条件句拓展题意,形成分论点以构成全篇轮廓。

比如满分作文《等待》,先顺着材料入题——“被游客赶走的老鹰,并没有立刻飞去其他地方寻找新的食物,而是耐心等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

它成功了,它用等待换来了成功,由此
可见等待也是一种成功”。

接着进入正文部分,作者把自己的看法分解成4个分论点:等待需要耐心;等待也需要自信;等待更需要勇气;等待还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以上句子各领起一段论述,4个段落间构成排比段。

这样的结构整体性很强,议论性散文的文体特征非常鲜明。

模式点拨
在“条件式”的结构中,中心论点是“结果”,分论点是满足结果的“条件”。

在采用这种方法时,不妨围绕中心论点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用来铺开文章的“条件”自然也就有了。

以上面所举作文为例,可以在设定“等待也是一种成功”的中心论点之后,反问自己“为什么说等待也是一种成功呢”,甚至可以把这个问句直接写进作文中来引领自己的思路。

反问之后,你为了证明这一论点的正确性,自然会寻求“条件”来“自圆其说”——这些条件也就是“耐心”、“自信”、“勇气”、“努力”。

3、诗句式
这一式对记叙、议论两种文体都适用,它指的是用若干有针对性的诗句或名言,支撑起整篇文章的框架。

比如满分作文《带着感动出发忘不了》,作者选取海峡两岸的华夏儿女作为抒写对象,深切表达了因感念大陆、思恋故土、心怀感动而出发的美好情怀。

在“我要回家,越过浅浅的海峡,带着感动出发……”一语的统领下,分写的内容都以诗句发端:“听说北方有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才能将他唱响,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头一望已雪染白头。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整篇文章扣题紧密、脉络清晰,底蕴丰富,容易获得好评。

模式点拨
“诗句式”更适用于有一定文学积淀的同学,在具体运用中,所选用的诗句要贴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或者就要巧妙过渡使诗句与文意相关联,决不能使二者割裂。

比如上面的例文,在写思恋故土的游子时,引用余光中《乡愁》中的诗句“后来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就非常贴切,尽管只是一句诗,却提升了整篇作文的品位。

各位同学可以在日常的学习中多归纳,但是要注意用得烂熟的诗句要少用,因为可能会导致文意陈旧。

4、比喻式
就是将题目拓展为几个比喻句,以这些表达了核心观点的比喻作为整篇作文的骨架,再充实成文。

比如满分作文《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开篇扣题,亮出观点:“寒窗十载,从小至今,语文一直是我最喜爱的一门学科”,接着主体部分则巧妙地将主旨句一分
为3:语文是一本日记,记载着我的成长经历;语文是一部交通工具,载着我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语文是一部历史片,带着我穿越时空,驰骋古今。

3个比喻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透露出语文对作者的熏陶与感染,表达出对语文的热
爱之情,条分缕析而不失轻松地诠释了“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这一题旨。

模式点拨
如果想要采用这种方法,动用你以前做造句练习时的储备就足够了,这里介绍一个写
出比喻句的好方法:先抛开本体如“语文”,设定几个自己熟悉的喻体比如球赛、电影、
流行歌曲等,再把喻体与本体相钩连——比如“语文是一场精彩的足球赛,让我在做完枯
燥的数理化后得到全然的放松”;“语文是一场经典的电影,美伦美奂,意味幽长,让我
品味不尽”;“语文是一曲曲动听的流行歌,永远流淌在我心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一开始硬想“语文像什么”,可能绞尽脑汁也无所得。

会写比喻句,“比喻式”
作文自然不难了。

5、倾诉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以叙事、抒情为主的作文,根据题目限制和表达需要,选取特定的对
象进行倾诉,读来往往能感动人心。

比如满分作文《怀想天空》深入剖析“民族魂”鲁迅
的“天空”,所写材料分别由深情的呼告句领起:先生,你的天空充满热血,让人向往;
先生,你的天空充满愤慨,让人深思;先生,你的天空充满爱国的热情,让人仰望,让人
敬畏。

由“充满热血”到“充满愤慨”再到“充满爱国的热情”,作者步步紧逼,激情洋溢,由此我们对鲁迅“天空”的理解渐趋深入,对其精神与思想的把握更为精确。

模式点拨
只要做到两点,“倾诉式”也很容易。

这两点是:一要设定一个具体的“倾诉对象”,让感情的抒发有突破口,就当自己平
常跟别人说话一样。

二要学会“设境”——在某种情境中触发情绪。

就是要让自己在想象的特定的情境中
触发情绪,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抒情作文。

6、纵向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记叙文或夹叙夹议的作文。

特点在于能抓住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
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表现中心,构成纵向的层进关系。

作文《他们他们是一群理性的思考者》就是如此:人类历史是由理性的他们推动;然而,时代回敬了他们什么;其实,理性并非只是圣人的特权。

在作者看来,正是因为“他们”的理性,才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然而“他们”却承受
着时代种种非理性的不公。

这种关注就不是停留在一般层面,而是对时代理性的深沉呼唤。

文中的“他们”都以“理性”冠之,主题集中;主体部分层层推进,渐入佳境,将“理性
地想、理性地做,人们相信,这是一条没有灰尘的路,相信所有愉快的梦都会通过,相信
终有一日我们会与他们相认”的主旨发挥到了极致。

模式点拨
采用“纵向式”写法,就是从“起因”、“过程”、“结果”几个环节剖析主题,体
现一种纵向的发展,得出最终的结论。

以上面例子来说,作者是围绕“理性的思考者何去
何从”展开论述的:即“理性思考者从哪里来因推进人类历史而被赋予“理性思考者”称号”,“理性思考者走在了什么样的道路上遭受着历史的不公正待遇”,“理性思考者通
往何方我们会与他们相认”,对“理性思考者”的论述全面而充分,让读者透彻地认识到“他们”这一群“理性的思考者”。

“纵向式”写法看似不好握,其实只要抓住“起
因”“过程”“结果”几个环节,逐个写清,就能自圆其说。

7、反复式
指把体现作者重要观点或深挚情感的语句在关键位置反复出现,以显示行文脉络。

比如作文《拿什么赞美您,人民的总理》,聚焦共和国总理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紧
扣“赞美”行文,内容集中;记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叙事中融入了浓浓的感情,描
写时带出感人的细节,令人不能不动容。

作者以“拿什么赞美您,人民的总理”作为议论
中心和行文线索,这一感叹前后复沓五次,有效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模式点拨
以“反复式”布局,前提条件是寻找到一个“动情点”即最能激动情感的那一“点”。

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或者是一片风景……这个“点”当然是在题目所限定的范围
内找到的,它既是题意的最好体现,又是情感的最好浓缩。

“动情点”有时是“心痛的感觉”,因为我们情感中最能留下痕迹的就是“创伤记忆”。

“痛”与“爱”是紧密相连的,在寻找“动情点”时,我们应从“痛”与“爱”两方面着眼,在自我的生命中追寻最珍贵
的情感。

找到这个点是最为关键的,接下来,就只是将其反复使用和展开论述的问题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反复式”的写法都只是在重复一句话,不能点出明确的分论点,所
以各段的论述一定要避免重复。

否则就是通篇冗言赘语,一点价值也没有了。

一句总结
作文并不是比谁写的字数多,也不一定要有多华丽的辞藻,作文并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真正好的作文是有思想性、预见性、对某事某物有自身独特见解的积极表达。

把以上
7种模式搭配着用,作文水平一定会有很大改观的。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能在平时多做积累,多阅读,多思考。

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这一点,所有的同学们一定要掌握明白了。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
第一眼,看的是字迹。

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

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
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

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

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

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

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写成
“大肚子作文”。

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

如果有
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三、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

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
尾占两行半的卷面。

顶多也不能超过三行半。

想想看,一个开头就占太多的空间,阅卷老
师的视觉又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四、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

怎么拟题呢?
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

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
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

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赶紧去翻阅最
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
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

五、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
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
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

希望
考生们准备好一些关于道德、学习、礼仪、爱国、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到时候
就用得上。

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法。

结尾也很重要。

一般来说,结尾是总结全文。

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

如果是议
论文,则要注意归纳。

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

怎么扣呢?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就在
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归纳全文观点就是了。

六、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
上面说了好几种技巧,其实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列提纲很关键。

譬如,写记叙文要设
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如果能设置
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

列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写,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

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

时间要掌握好,如果时间紧张,提纲就要简练些。

七、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

一般来说,多是“总—分—总”结构。

记叙文的结尾要注意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结构,中间的3或4,是分层解题。

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

但是注意,千万别议论文说了那么多事例却不归纳主题,千万记叙文忘记说事却议论过多。

因此,写考试作文,事先要想好了,我写的是什么文体,就按相应文体的写法来写。

八、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

如果写记叙文,最好翻阅《读者》和《青年文摘》,其中的一些散文,结构是很好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

到考试的时候,你采用别人的“筐”,把自己的东西向里面装就可以了。

关于感情、爱国、人生之类的优美语言,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到时候直接抄上去就行了,这不算抄袭。

关于国家大事,时事政治和要闻什么的,也要注意搜集一下。

譬如,去年有奥运,今年是建国60周年,还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等,都可以做考试作文的题材。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规范的方法,譬如别家的感人事迹,可以搬到自己家。

这在考试的时候要灵活慎重运用。

九、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
一般来说,小升初作文要求都不低于500-600字。

如果要求是600字左右,那就顶多写到700字。

如果是不低于多少字,建议考生,争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给的卷面写满到95%左右,留下最后一两行。

作文老师一看你写得那么多,肯定觉得你的作文相对熟练,作文打分就趋高不趋低。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