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迁市宿豫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相应的括号中。

(4分)
这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xié( )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当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天空和广mào( )的平原时,我便想念着这绿,如同hé( )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xiá( )择的心情即使是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司法如果不能彻底摆脱行政权力的干预,公正的降临就永远是民众的“梦中情人
....”。

B.当前,许多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较重,体质普遍下降,问题日趋严重,如何解决已是燃.
眉之急
...。

C.如今大街小巷各种小广告泛滥成灾,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这些广告大都良莠
..
不齐
..,既误导了消费者,又污染了环境。

D.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及时向老师请教,非弄个水落石出
....不可。

3.根据提示默写。

(9分)
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②,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六首》)
③人生难免有别离。

当我们面临分别时,也许会有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依依不舍,也许会有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殷切劝告,也许会有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大气豪迈。

④诗常言志。

曹操在《龟虽寿》中表达了“,志在千里”的心声,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了“,”的心志,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达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心愿。

⑤和谐是什么?和谐是陶渊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从容;和谐是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的生机;和谐是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诚;和谐是“己所不欲,”的境界……
4.下面这段话中有两个句子有毛病,请写出相应的序号并改正。

(4分)
①随着我国与其他各国的频繁交往,人们清楚地看到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②我们的学校要争取各种机会培养在职人员,尤其是中青年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

③这
是教育局发言人就人才问题发表的电视讲话的部分内容。

④这番讲话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⑤一些想大展身手的人听了之后产生了既自信又激动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第句改为:
第句改为:
5.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所有华夏儿女的心,爱心接力在神州大地迅速展开。

振兴中学九年级一班拟开展“爱心家园”主题活动,假如你是这个班的一员,请完成以下任务:(1)为帮助灾区同学消除地震带来的阴霾,让他们在新年里重展笑颜,请你在寄给他们的“2009年元旦爱心卡”上写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2分)
(2)为了突出活动主题,大家一致同意用下面这幅题为《中国结》的画作为活动标志。

请你简要说明画面内容和寓意。

(3分)
6.请从下列两个广告语中任选一个,说说它在宣传效果上的好处。

(2分)
(1)寿星喝了矿泉水,扔了拐杖比健美。

(矿泉水广告)
(2)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

(竹器店广告楹联)
我选择句,好处是。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①思解愠②,愿斫五弦琴③。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②愠:疾苦、怨愤。

③五弦琴:据《孔子家语·辨乐解》记载,虞舜曾弹五弦琴,作《南风》诗,唱道:“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1)诗歌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

二(6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

(14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
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
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②
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③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
者焉。

注释:①芝兰:一种香草。

②鲍鱼:咸鱼。

③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8.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①二者不可得兼.兼:②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③如入鲍鱼之肆.肆:④是以
..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是以:
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译文:
②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译文:
10.填空:甲文的观点是,乙文的观点是,它们都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3分)
11.从内容上看,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人,给人以启迪;但在具体论证结构上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

(3分)
(二)阅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完成12—15题。

(14分)
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

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淹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是把探察外界误
以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到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

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

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

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

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这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

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

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2.“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淹没
..了。

”这句话中,“淹没”一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选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3分)
13.中国传统教育里“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作者所体会到的真正意义又是什么?(4分)
14.作者在文中从不同角度列举了两个事实论据,来证明本文的观点,请结合选文谈谈作者列举的两个事实论据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4分)
15.从你平时的语言积累中摘录一句名言,以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观点。

(3分)
(三)阅读《说竹》,完成16—20题。

(16分)
青山不可无绿水,古木不可无藤萝,野花不可无蜂蝶,江南不可无竹。

若说梅令人洁,兰令人幽,菊令人淡,莲令人清;若说松令人傲,柳令人柔,枫令人豪
爽,梧桐令人高远;那么,竹,便是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

雪压冬云之际,竹挺拔如常,冻土之下,新笋已待破土而出,只说春花秋月是良辰美景,殊不知新笋破新泥更可谓赏心悦目。

一夜春雨,千竿新竹。

桃红李白,柳影婆娑,怎抵得住十里竹林勃勃生机,一片青翠无限风光。

逢夏,老竹新篁,绿阴可人,舒枝密叶,清风翠微;日光月影,浮动其间;可以立石旁,可以依水湄。

待到秋至,群芳落尽,而竹青碧依然。

摇风弄雨,铿然有声。

论低矮数寸,高直数丈,或零落数枝,或赫然巨簇,皆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

再淡雅的花,终究是花。

便是有九分素洁,也还有一分的妖媚。

再灵性的树,也还是树,不然,汉字的“朴”何以用“木”表意?并非贬低。

草自有草的优势,只是品位再高的草,也无法走出草的局限。

竹,非花非草非木,实在是造物主的一件绝活儿。

可如天然去雕饰的素妆少女婀娜娉婷;可如浩浩然有英雄气的须眉男子枝横云梦,叶拍苍天。

月下听箫,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

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

难怪高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同样也吟出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另一番向往。

中国画中的写意墨竹,相传就是这位大学士大文豪首创。

没有什么比写意墨竹更能体现竹的情韵了。

在这里,竹已摒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和颜色,惟留人间风骨。

将墨竹画绝的“扬州八怪”郑板桥,干脆以竹为友: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窗纸,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

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家僮扫地,侍女焚香,往来竹阴中,清光映于画上,绝可怜爱。

话虽这么说,这位想为百姓做点好事的士大夫,并不想真隐逸山林。

他还有一番大的抱负:画根竹枝插过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这便可知郑板桥的墨竹,何以幅幅为精品,枝枝见精神。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崇尚的立身立世之道,岂非是受了竹的品性渲染?竹,确实和我们民族有着不解的因缘。

竹简、毛笔,成就了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的功果。

而百姓们的日常生活,又何曾须臾离开过竹?竹箫、竹笛,是竹之灵性的吟唱。

竹筏、竹帘、竹席、竹床、竹椅、竹筷、竹帚……有着质朴无华的贡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此乃竹。

东方的竹。

16.作者认为“月下听箫,城头闻笛,都是竹的境界”。

读完本文,你认为“听箫”、“闻笛”与“竹的境界”有怎样的联系?(4分)
17.文中谈及郑板桥时说“他还有一番大的抱负”。

说说郑板桥的“抱负”是什么?(3分)
18.作者说“竹,实在是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从全文看,竹渗透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情韵”有哪些?(4分)
19.“只说春花秋月是良辰美景,殊不知新笋破新泥更可谓赏心悦目。

”,为什么说“新笋破新泥”令人赏心悦目呢?请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2分)
20.对这篇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既写出了竹的神“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又写出了竹的形“婀娜娉婷”,真可谓形神兼备。

B.本文写竹以时间为序,从冬到秋,依次写出竹在不同季节里的风姿与神韵,给人可亲可敬、身临目睹之感。

C.这篇散文以竹为线索,由竹写到画竹的人,写到竹画,最后又回到竹,显示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D.作者以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作陪衬,层层铺垫,写活了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的东方之竹。

(四)阅读《最美是百合》,回答21—25题。

(16分)
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

曾有一段日子,我和妻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那时,我的工资收入只有七十二元,妻子没有工作,且已怀孕了八个月。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们开了一个小书店,还请了一个帮工。

她叫阿纯,在一所中专读书。

此时,她正好放假,主动要来帮忙,而且执意不要工钱,只想借此机会多读一点书。

妻子说,暂时不拿工钱也行,搬过来和我们一起吃住,多少可以节省一点。

阿纯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阿纯是一个爱笑的女孩,我和妻子都怀疑她的嗓子眼儿里是不是挂了铜铃?
阿纯爱和妻子背着我说悄悄话。

其实,她们的悄悄话大多也只是谈论女人的化妆、穿戴,并没有什么秘密。

阿纯总对妻子说:“商店里有一种百合花布,你用来做连衣裙一定很好看。


妻子看着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笑着摇摇头。

阿纯说:“等生完宝宝再穿嘛!”
阿纯用很美丽的语言形容那些比她的语言还美丽的百合花。

她说:“不信你去看一看。


经不住阿纯的一再诱惑,妻子挺着大肚子去商店了。

她看到了那种布,淡黄的布面上那高雅洁白的百合花,使她怦然心动。

她在柜台前站了许久,但她的手并没有伸进口袋。

她低下头,匆匆地离开商店,一言不发地回家了。

一个下午,妻子也不多说话。

阿纯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不知怎么安慰妻子才好。

做一身连衣裙的布料价钱,等同于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妻子的选择再简单不过了。

妻子说:“也许有更好的呢,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

”阿纯看看我,轻轻地转过头去。

小书店的生意还不错,因为小店附近有两所学校和一个大工程局,来租书看的人还真不少。

收入最多的一天,小小的钱盒里装了十七元钱。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阿纯要回校上课,妻子也要临产,小书店刚撑起门面,就面临停业了。

经过盘点,这一个月,我们竟收入了一百八十二元钱!
我和妻子坚持拿出九十一元钱给阿纯,算她的工钱。

阿纯推辞再三,收下了。

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妻子住进了妇产医院。

有一天,我回家取东西,门卫室的大爷交给我一个小包袱,说是一个女孩送来给我妻子的。

妻子打开小包袱,里面是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和一个小手铃。

阿纯在信里说:“大姐,我要去秦皇岛基地实习了,这块百合花布是我用自己的‘工钱’
买来的,送给你,希望你收下。

天空灰暗
..一出
....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的美丽
......,但阳光
来,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祝你生一个健康的、又白又胖的宝宝!”
妻子坐在那儿,眼泪一滴一滴地渗入那叠得十分整齐的花布里。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3分)
22.在你眼里阿纯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概括阿纯的性格特征。

(3分)
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富有意蕴,请分别指出“天空灰暗”“阳光”“百合花的美丽”在文中的含义。

(3分)
24. “她在柜台前站了许久
..
..地离开商店,一言
..,但她的手并没有伸进口袋。

她低下头,匆匆
不发
..地回家了。

”这句话中加点的三个词语分别写出了“妻子”当时怎样的心理?(3分)25.用“最美是百合”作小说标题,好在哪里?(4分)
三(60分)
26.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我们生活的世界节奏越来越快。

“速成”、“速递”、“快餐”、“快车”等等触目皆是。

日前,更有报道称广州人的步速之快为世界第四。

求“快”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日新月异的变化。

与此相反,大洋彼岸的一位学者教授曾提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口号:比慢。

这个口号颇值得玩味,“慢”是否意味着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

不要好高骛远?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九年级语文期末参考答案
1.缬、袤、涸、暇
2.A
3.①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②愿将腰下剑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④老骥伏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⑤谁家新燕啄春泥;勿施于人
4. 第②句,把“培养”改为“提高”或者把“水平”改为“能力”。

(只要解决搭配不当即可)第⑤句,改为:一些想大展身手的人听了之后产生的既自信又激动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或:一些想大展身手的人听了之后产生了既自信又激动的感觉,这种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5. ⑴(2分)(只要符合要求,用语得体,饱含真情即可给分)⑵(3分)(“画面内容”2分,“寓意”1分。

只要扣住画的主题,语言简明通顺,即可视情况给分)〔示例〕画面内容:一个站立着的人,头部和下肢刻着“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八个大字,胸前八只紧紧相握的手构成了“中国结”图案。

寓意:①中华民族是一个顽强不屈、团结奋进、坚不可摧的民族。

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一心,共渡难关。

6.示例1:我选(1),好处是: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矿泉水健身强体的功效。

示例2:我选(2),好处是: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紧扣竹器的特点:“虚心”“劲节”,又突出了竹器的制作奇巧。

7. ⑴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但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暴晒越茁壮。

⑵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纪越大,环境越恶劣越坚强)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思想感情。

8.(1)同时拥有几样东西(2)同“避”,躲避(3)店铺(4)因此
9.(1)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超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

(2)就像进入了放满香草的屋子,时间久了,也就闻不到香味了,就是被香草的气味同化了。

10、舍生取义;君子必慎其所处;比喻论证11、在论证结构上,甲乙两文得出论点的方式不同,甲文是在开头通过类比提出论点,然后加以论证;乙文是通过对比和比喻论证之后,在结尾归纳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12.“淹没”在这里的含义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只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13.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4. 事例一:王阳明“格”竹子是从反面证明真正意义上的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事例二:“我”(作者)到美国学习的“遭遇”(经历)是从“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实验”这一角度,突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15. 示例: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实践出真知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行。

16. 箫与笛取材于竹(或与竹的外形相似)箫、笛之音是竹之灵性(或生命)的吟唱(或:听箫与闻笛就是聆听竹的生命的吟唱;听箫、闻笛能让人领悟竹的灵性与神韵)17. 想为百姓做点好事,想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或济天下)。

18. (1)不媚不俗,不卑不亢,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3)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19.因为“新笋破新泥”透漏出新事物顽强的生命力,显示出生命的活力,给人以振奋与鼓舞。

(言之有理即可)20. A21. 此细节不仅呼应前文,(1分)而且为下文写阿纯用“工钱”买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送给“我”的妻子埋下伏笔(作好铺垫)。

(2分)22.阿纯是一个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富有爱心、善解人意、活泼清纯的少女。

23. “天空灰暗”指身处困境;“阳光”指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勇敢面对困难;“百合花的美丽”指幸福美好的生活。

24.“许久”表明“妻子”十分想买带百合花的布,侧面写出百合花布的精美;“匆匆”表明“妻子”所下决心的果断;“一言不发”表明“妻子”对现实生活的慨叹与内心的凄苦。

25.小说标题的作用:①形象可感,吸引读者,引起阅读的兴趣。

(1分)②标题是小说的线索。

(1分)③百合花象征阿纯纯洁、美好的心灵,象征幸福美好的生活。

(2分)26.按照中考标准批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