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单元测试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
1.选出对作品出处、作者及相关情况说明准确的一项()
A.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一百二十回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十回这是清初金圣叹的删节本作者为施耐庵《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B.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19世纪末俄国作家契诃夫用夸张手法写成的一篇批判现实主义的中篇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已是惧怕变革、保守僵死的代言词契诃夫与马克•吐温、莫泊桑并称为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C. 《边城》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 作者沈从文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沈从文谈创作动机时提到“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 一种‘优美、健康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
D. “辞”是介于散文与传记之间的一种文体《归去来兮辞》虽然采用了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意旨
【答案】C
【解析】A.“《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错
B.“契诃夫与马克•吐温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C.正确
D.“‘辞’是介于散文与传记之间的一种文体”错
2.下面是晏几道的一首词请选出恰当的词牌名( )
曲阑干外天如水昨夜还曾倚初将明月比佳期长向月圆时候望人归
罗衣著破前香在旧意谁教改?一春离恨懒调弦犹有两行闲泪宝筝前
A. 如梦令
B. 念奴娇
C. 永遇乐
D. 虞美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诗词文化常识的能力
A.《如梦令》根据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一词可对照而出并非这首词的词牌名B.《念奴娇》根据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词可对照出并非这首词的词牌名
C.《永遇乐》根据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词可对照出并非这首词的词牌名
D.《虞美人》可根据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一词可对照出正是该词的词牌名
故选D.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3.(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无所恨”
②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
A. 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
B. 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
C. 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
D. 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
【答案】C
【解析】(1)句中“元恺”作前句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A、D两项“于荣”作“受制”的状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B项应断句为臣察刘荣/位高任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故选C
【答案】B
【解析】(2)B项太子应是“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
【答案】D
【解析】(3)D项“太子大怒”错是“云定兴大怒”
【答案】(4)①有判死刑的囚犯裴政就准许他的妻子儿女到狱中看望到冬天将要处决时犯人们都说“裴大夫判处我们死刑我们没有什么遗憾”
②太子没有治刘荣的罪却称赞裴政公平正直裴政喜欢当面指责别人的过错但背后不再说什么
【解析】(4)①重点字词妻子妻子儿女恨遗憾
②重点字词罪治罪折指责短过错
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4.(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2)两首诗都是以“长城”为吟咏对象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
A. 胡诗首句认为古尧舜时代本来就是一个太平盛世的年代
B. 汪诗说秦朝的长城固若金汤北方外敌都不敢越过临洮
C. 汪诗用万里长城“连云际”与“三尺高”的尧殿台阶作了对比
D. 两首诗都是咏史诗语言浅显笔锋犀利富于深意风格独特
【答案】A
【解析】(1)A项“古尧舜时代本来就是一个太平盛世的年代”有误应为“效法尧舜以礼治天下自然就能达到天下太平”
【答案】(2)同都指出了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借古讽今以秦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
异胡诗指出秦亡是因为百姓受苦祸起萧墙不是外族入侵所致汪诗认为秦亡的原因是武力治国未实行仁义道德不能与有仁德的尧舜相提并论
【解析】(2)阅读两首诗歌胡诗诗句“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认为秦始皇修长城使苍生受苦他不知道最终祸乱起于国内白白建造防范外族的万里长城了指出秦亡的原因是百姓受苦祸起萧墙不是外族入侵所致汪诗诗句“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认为有再强大的军事武力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
空前强盛的奏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指出秦亡的原因是武力治国未实行仁义道德故而不能与有仁德的尧舜相提并论由此可以看出两诗均都指出了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借古讽今以此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5.(1)下列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3)如何抵御历史虚无主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A. 鼓吹历史虚无主义者散布的消息看似符合大众日常消遣娱乐的特点使历史虚无主义在诋毁英烈的过程中具有更多的迷惑性
B.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或歪曲的是历史事件或人物比如用所谓“科学”或“发现”新的史料作为具体理由来宣传其错误观点
C. 因为历史虚无主义戴着学术研究的假面具具有极大的渗透性、隐蔽性、蛊惑性西方敌对势力从一开始就着手培植学术代理人
D. 书写历史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对历史人物的评判要客观否则就容易在“人人都可写史”的背景下出现历史虚无主义思想
【答案】C
【解析】(1)C项“西方敌对势力从一开始就着手”错误材料二原文“西方敌对势力看到这样的机会转而以学术交流为幌子培植学术代理人”说明并非“一开始就着手”
【答案】D
【解析】(2)D项“所以历史书写者要培养比较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强加因果
【答案】(3)①参与历史书写的人要培养对史料甄别、分析、比较和运用的能力有正确的历史观②专业历史研究者参与到史学大众化中来帮助公众提升历史理性和史学修养③加强引导专业历史不研究者对史学大众化的创作热情④相关网络工作人员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管理净化网络空间对诋毁英烈的行为予以警告处罚
【解析】(3)通读几则材料结合材料三从“实践证明一个人只有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对史料进行甄别、分析、比较和运用以探求历史真相”中得出“参与历史书写的人要培养对史料甄别、分析、比较和运用的能力有正确的历史观” 从“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专业历史研究者参与到史学大众化中来帮助公众提升历史理性和史学修养”得出“专业历史研究者参与到史学大众化中来帮助公众提升历史理性和史学修养” 从“但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专业历史研究者将获得学术共同体的内部认同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追求对于史学大众化缺乏热情”中得出“加强引导专业历史不研究者对史学大众化的创作热情” 结合材料一、二中关于诋毁英烈的行为得出“相关网络工作人员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管理净化网络空间对诋毁英烈的行为予以警告处罚” 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6.(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6.(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3)作者说《南湖短歌》“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 请根据文意对此诗的这一特点加以赏析
6.(4)蒙自南湖见证了西南联大的一段特殊岁月它“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 在“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 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A. 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学院的师生到达蒙自后受到了当地的热烈欢迎美丽的南湖成为师生们的一隅精神家园
B. “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中的“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句子
C. 冯友兰的题词用“屡经艰苦”简洁地写出了西南联大学生所经受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种种磨砺
D. 后生学子循着先贤的足迹造访南湖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
而充满诗意的生活
【答案】D
【解析】(1)D项“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
错误依据原文可知后生学子造访南湖主要是因为南湖是西南联大曾经的校址大师们
曾经在此求学研究
【答案】D
【解析】(2)D项“闻一多以此比喻蒙自是如桃花源般与世隔绝、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分析错误原文说的是“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 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
【答案】(3)《南湖短歌》运用反复、排比、首尾呼应等手法借对蒙自南湖风光的欣
赏和赞美强烈抒发对南湖给予西南联大师生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激之情也饱含了
国难时期颠沛流离的痛苦和对遥远家乡的浓烈思念
【解析】(3)“感情淋漓”是指此诗情感表达充沛“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我远来是为
的这一湖水”以反复手法表达了对南湖风光的赞美“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
蓝天下”两句以设问的手法在诗的首尾分别出现与“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共同表达国
难时期颠沛流离的痛苦和对家乡的思念“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
落花堆满我的胸”则运用了排比手法表达对南湖美景的沉醉及对南湖给予西南联大师生学习环境和精神慰藉的感激之情
【答案】(4)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边度过了一段宁静的读书
生活在宁静的读书生活中联大师生满怀唤醒国人、抵御外侮、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积极抗日救国
【解析】(4)“激流”指的是日本侵略中国后中国军民奋起反抗的抗战局面“平静温柔
的流水”指的是南湖远离战火的平静生活和西南联大师生坚持研究学问的沉稳心态“宁
静中又奔涌着激情”指的是在潜心研究学问的生活中西南联大师生对祖国局势的关心和
宣传抗战呼吁唤醒国人甚至亲赴战场的强烈的爱国情怀
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7.(1)文段中画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7.(2)下列各项没有使用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中包含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7.(3)文中第一处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类型并把修改好的正确句子写出来
A. 方寸之间
B. 雕虫小技
C. 炉火纯青
D. 履行
【答案】D
【解析】(1)D项应该为“践行” ①意思不同履行执行、实践执行对他人的承诺并行
动践行实践用实际行动去做某些事②侧重点不同履行仅强调完成的结果践行着重
完成过程的艰辛行动包含艰难完成的意味
【答案】B
【解析】(2)文中第二处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A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
B项使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
C项使用的是反问的修辞手法
D项使用的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选B
【答案】(3)病因类型搭配不当
修改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解析】(3)画线句子中“高树”与“价值原色”动宾不搭配“展现”与“市场风尚”动宾不搭配“擦亮”与“时代精神”动宾不搭配应修改为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高树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8.(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8.(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8.(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初衷雪中送炭获取趁火打劫
B. 目的急人之困获取落井下石
C. 初衷雪中送炭攫取趁火打劫
D. 目的急人之困攫取落井下石
【答案】C
【解析】(1)“初衷”强调最初的愿望和心意“目的”没有这层意思结合第二段“政策初衷就会落空”可知此处应选“初衷”
雪中送炭在大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急人之困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语境说的是疫情期间人们处于非常时期应选“雪中送炭”
攫取掠夺夺取该词早期词性为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偏向中性获取取得猎取语境中“羊毛党”的行为是“侵占”行为因此应选“攫取”
趁火打劫指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落井下石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在语境中不存在“陷害”的意思语境中更侧重“谋取私利” 因此应选“趁火打劫”
故选C
【答案】D
【解析】(2)画线句存在语病有一是“从……来看”与“……显示”句式杂糅二是“不仅”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三是“完成……作用”搭配不当据此修改全都正确的是D项
故选D
【答案】B
【解析】(3)A项两个分句语序倒错导致逻辑错误
C项“以实现拉动经济回暖以刺激消费”不合逻辑“刺激消费”是“拉动经济回暖”的手段D项暗换主语导致与前文的陈述对象不统一破坏语言连贯性
故选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