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习题含答案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 (全国卷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 2O2
B. 将SQ通入BaCl 2溶液可生成BaS03沉淀
C. 将CQ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 将NH通入热的CuSQ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解析】A错误,因为Li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 20,直接取材于第一册课本第二章第三节;B 错误,酸性:HCI > HaSQ > HaCQ所以通入后无BaSQ沉淀,因为
BaS0+2HCI=BaCl2+HO+SQf ; D 错误,溶液中该反应难以发生,先是:
△
2NH+2H2Q+CuS4=Cu(QH)4 +(NH" 2SQ,接着Cu(QH)2 CuQ+H0,溶液中NH不能还原CuQ为Cu,要还原必须是干燥的固态!C正确,强酸制弱酸,酸性:H b CQ > HCIQ,反应为:
CQ+HO+Ca(CIQ) 2=CaCQj +2HCIQ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
【答案】C
【命题意图】考查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如碱金属,氯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等A、B C选项直接取材于高一课本,D取材于高二第一章氮族。
【点评】再次印证了以本为本的复习策略,本题四个选项就直接取材于课本,属于简单题,不重视基础,就有可能出错!
2. (全国卷1) 12.—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磷消耗掉314mL氯气(标准
状况),则产物中PCI3与PCI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 1 : 2 B . 2: 3 C . 3:1 D . 5:3
【解析】设n(PCl3)=X mol, n(PCI 5)=Y mol,由P元素守恒有:X+Y=0.25/31 ~0.008 ……
①;由Cl元素守恒有3X+5Y= ( 0.314 X2 ) /22.4疋0.028…… ②,联立之可解得:X=0.006,Y=0.002 故选 C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基本化学计算能力,涉及一些方法技巧的问题,还涉及到过量
问题等根据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
【点评】本题是个原题,用百度一搜就知道!做过多遍,用的方法很多,上面是最常见的据元素守恒来解方程法,还有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得失电子守恒等多种方法,此题不
好!
(全国2)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 2O2
B. 将SQ通入BaCI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
C. 将CQ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 将NH通入热的CuSQ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解析】A错误,因为Li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生成Li 20,直接取材于第一册课本第二章第
三节;B错误,酸性:HCI > HaSQ > HaCQ所以通入后无BaSQ沉淀,因为BaS0+2HCI=BaCl2+HO+SQf ;
D 错误,溶液中该反应难以发生,先是:
△
2NH+2H2Q+C U S4=C U(QH)4 +(NH" 2SQ,接着Cu(QH)2 CuQ+H0,溶液中NH不能还原CuQ为Cu,要还原必须是干燥的固态!C正确,强酸制弱酸,酸性:HCQ > HCIQ,反应为:
CQ+HO+Ca(CIQ) 2=CaCQj +2HCIQ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
【答案】C
【命题意图】考查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如碱金属,氯及其化合物,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等A、B C选项直接取材于高一课本,D取材于高二第一章氮族。
【点评】再次印证了以本为本的复习策略,本题四个选项就直接取材于课本,属于简单题,不重视基础,就有可能出错!
(福建卷)9。
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X Y Z
A Na NaQH NaHCQ
B Cu CuSQ
C U(QH)2
C C CQ CQ
D Si SiQ2H2SiQ3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可用代入法,即把各选项中的
X,Y,Z带入又吐的圆圈中进行判断,C中CQ在一定条件下与单质钠反应可以生成金刚石和
碳酸钠。
(山东卷)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B. Nc t Q Na2Q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C. CO 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 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解析:酸性氧化物能够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故A正确,因为
2NaOH +SiO2 = Na2SiO3 十H2O Na2O 与CO2反应生成Na2CO3 Na2O2与CO2反应除生成
N a
2
CO
3外,还生成。
2,故B错;NO在空气中会发生反应
2NO• °2= 2NO2 , 故C错;因为
新制氯水中含有HCIO ,故滴入少量的紫色石蕊的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故D错。
答案:A
(上海卷)13•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 NQ通入FeSQ溶液中B . CO通入CaCb溶液中
C. NH通入AlCl 3溶液中D . SO通入已酸化的Ba(NO)2溶液中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常见元素化合物知识。
NO通入后和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
其将亚铁盐氧化为铁盐,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排除A; CO和CaCl2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符合,选B; NH通入后转化为氨水,其和AlCl 3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排除C; SQ 通入酸化的硝酸钡中,其被氧化为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排除Db
易错警示: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不能正确理解CO和CaCl2能否反应,由于盐酸是强酸,
碳酸是弱酸,故将CO通入CaCl2溶液中时,两者不能发生反应生成溶于盐酸的碳酸钙沉淀。
(重庆卷)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HSQ
B. Agl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C. K与水反应比Li与水反应剧烈
D. 红磷在过量Cl2中燃烧生成PCl3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物质的性质。
A项,铝与热的浓硫酸反应,错误。
B项,AgL胶体吸附电
荷而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做定向移动,错误。
C项,K比Li活泼,故与水反应剧烈,正确。
D项,P与过量的CL?反应,应生成PCL2,错误。
【误区警示】铝在冷、热H2SO4中发生钝化,但是加热则可以发生反应,胶体自身不带电,
但是它可以吸附电荷而带电。
由此警示我们,化学学习的平时学生一定要严谨,对细小知识
点要经常记忆,并且要找出关键字、词。
(上海卷)18.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
是
A. 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B. 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C. 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
D. 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
分析装置图,可知氨气和氯气接
触时发生反应:4NH+6Cl2=2NHCI+4HCI+N2,烧瓶中出现白烟,A对;不能出现红棕色气体,B错;该反应中氨气中的氮元素化合价升高,表现还原性,C对;烧杯中的氢氧化钠可以吸
收多余的有害气体,D对。
知识归纳:对某种元素来讲,其处于最高价时,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时,只有还原
性;中间价态,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故此对同一种元素可以依据价态判断,一般来讲,
价态越高时,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时,其还原性就越强;此题中氨气中的氮元素处于
最低价,只有还原性。
(四川理综卷)10.有关① 100ml 0.1 moI/L NaHCO3、② 100ml 0.1 moI/L Na2CO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个数:② '①
B.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②〉①C•①溶液中:C co2一c H2CO3 D. ②溶液中:c HCO3一c H2CO3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盐类水解知识;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且NaCO的水解程度更大,碱性更
强,故水中电离出的M个数更多,A项正确;B②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 而①
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根据物料守恒及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
浓度之和:②〉①,B项正确;C项Na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所以C(H2CO) > C(CO )D项Na2CO3C032-分步水解第一步水解占主要地位且水解大于电离。
判断D正确。
C D两项只
要写出它们的水解及电离方程式即可判断。
(广东理综卷)33. (16分)
某科研小组用MnO和浓盐酸制备Cl 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Q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Q+2NaOH = ________________ .
(2)反应Cl2+NazSO+2 NaOH===2NaCI+NaSQ+H2O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_____ .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I -、OH-和SO4 -.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Q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SO2-;假设2:既不存在SO2-也不存在CIO-;假设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
-1-1
试剂:3moL・L-1
(2)S元素的价态从+4T +6,失去电子做表现还原性,故还原剂为N Q SO。
(3)①很明显,假设3两种离子都存在。
②加入硫酸的试管,若存在SQ2-、CIO-,分别生成了H2SO和HCIQ在A试管中滴加紫色石
1
蕊试液,若先变红后退色,证明有CIO,否则无;在B试管中滴加0.01moI L KMnO溶液, 若紫红色退去,证明有SO2-,否则无。
答案:
(1)Na 2SO+H2O (2) Na 2SO
2
(3) ①SQ-、CIO-都存在
②
(山东卷)30. ( 16)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Fe2(OH )n(SO4)3』.5n]m,广泛用于污水处理。
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矶(FeSQ • 7fO )过程如下:
一游袒鯉阿竺空' 聚铁胶徉
(1 )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的方法是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所需仪器如下。
装置A产生SQ,按气流方向连
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 T _T _T _T _T f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
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Zill . “
B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备绿矶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充分反应后,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得到溶液
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矶。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 __________ 。
解析:
(1)检验SO的方法一般是: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变红。
⑵收集干燥的SQ,应先干燥,再收集(SO2密度比空气的大,要从 b 口进气),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因为SO易与NaOH反应,故D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
⑶因为在烧渣中加入了硫酸和足量氧气,故溶液Y中含有Fe3+,故应先加入过量的铁粉,然后过滤除去剩余的铁粉。
(4)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为:将试纸放到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到试纸
的中央,然后跟标准比色卡对比。
Fe(QH)3的含铁量比Fe2(SQ)3高,若溶液Z的pH偏小,则生成的聚铁中QH的含量减少,SQ2- 的含量增多,使铁的含量减少。
答案:(1)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变红,证明有SQ2
(2) d e b c ;安全瓶,防止倒吸;尾气处理,防止污染
(3)铁粉过滤
(4)将试纸放到表面皿
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到试纸的中央,然后跟标准比色卡
对比。
低
(上海卷)23.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同时含有三硅酸镁(Mg2Si 3C8.nH2Q)等化合物。
1) 三硅酸镁的氧化物形式为_________ ,某元素与镁元素不同周期但在相邻一族,且性质
和镁元素十分相似,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铝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____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3) 某元素与铝元素同周期且原子半径比镁原子半径大,该元素离子半径比铝离子半径
(填“大”或“小”),该元素与铝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 Al 2Q、MgQ和SiQ2都可以制耐火材料,其原因是__________ 。
a. AI2Q、MgQ和SiQ2都不溶于水
b. AI2Q、MgQ和SiQ2都是白色固体
c. AI2Q、MgC和SiO2都是氧化物
d. Al 2Q、MgO和SiO2都有很高的熔点
答案:1)2MgO.3SiO.ntO 1s22s1;2)13、5;3)大、AI(OH)3+OH~AIOWHQ 4)ad。
解析:此题考查了硅化合物、元素周期表、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
状态、元素周期律等知识。
1)根据胃舒平中三硅酸镁的化学式和书写方法,其写作:
2MgO.3SiO.nWO;与镁元素在不同周期但相邻一族的元素,其符合对角线规则,故其是Li ,
其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1; 2)中铝元素原子的核外共有13个电子,其每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都不相同,故共有13种;有1s、2s、2p、3s、3p共5个能级;3)与铝元素同周期且原子半径大于镁的元素是钠,其离子半径大于铝的离子半径;两者氢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I(0H)3+0H T AIOJ+2H2O4)分析三种氧化物,可知三者都不溶于水且都具有很高的熔点。
技巧点拨:硅酸盐用氧化物的形式来表示组成的书写顺序是:活泼金属氧化物T较活泼
金属氧化物T非金属氧化物T二氧化硅T水,并将氧化物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在其前面表
示。
比如斜长石KAISi 3C8:K a O- Al2Q・6SQ2。
(上海卷)24.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I4后滴加氯水,CCI4层变成紫色。
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I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并配平CCI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
+ +----------------------- >- mo34- '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
3)把KI换成KBr,则CCI4层变为—色:继续滴加氯水,CCb层的颜色没有变化。
Cb、
HIQ、HBrQ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加碘盐中含碘量为20mg-50mg/kg。
制取力口碘盐(含KIO s的食盐)1000kg,若庄KI与CI2反应制KIQ,至少需要消耗CI2 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答案:1)I2+5CI2+6HC T2HIQ+10HCI; 2)KI、I 2;3)红棕、HBrQ>Cl2>HIQ;4)10.58。
解析:此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强弱的判断、化学计算
知识。
分析反应从开始滴加少许氯水时,其将KI中的I元素氧化成碘单质;等CCI4层变紫
色后,再滴加氯水时,其将碘单质进一步氧化成碘酸。
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原则,分析反应中的化合价变化,I元素的化合价从O T+5,升高5价,CI元素的化合价从
12+5Cl2+6H»2HIO3+10HCI;
0T-1,降低1价,综合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可配平出:
2)分析整个过程中化合价升高的都是I元素,还原剂为:KI和丨
2;3)KI换成KBr时,得
到的是溴单质,则其在CCI4中呈红棕色;继续滴加氯水时,颜色不变,可知氯水不能将溴
单质氧化成HBrQ,故其氧化性强弱顺序为:HBrQ>Cl2>HIO3;4)综合写出反应方程式:
KI+3CI 2+3HO=KIQ+6HCI,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按最小值计算时,1000kg力口碘食盐中含碘
20g,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换算成碘酸钾的质量为:33.70g,物质的量为:0.16mol,则需
1
要消耗CI2 的体积为:(20g/127g.mol -)x 3X 22.4L/mol=10.58L。
解法点拨: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基本定律,是化学科学的基础。
在化学反应中,
守恒包括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
任何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应遵守电荷或原子守恒。
电荷守恒即反应前后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必须相等;原子守恒(或称质量守恒),
也就是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个数相等;得失电子守恒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数一定
等于得电子数,即得失电子数目保持守恒。
比如此题中我们就牢牢抓住了守恒,简化了计算
过程,顺利解答。
(上海卷)31 •白磷(P4)是磷的单质之一,易氧化,与卤素单质反应生成卤化磷。
''
卤化磷通常有三卤化磷或五卤化磷,五卤化磷分子结构(以PCl 5为例)如右图所示。
、、_ /只
该结构中氯原子有两种不同位置。
諒滋\ 1)6.20g白磷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物,反应所消耗的氧气在标准状况
“
下的体积为L 。
匸]上述燃烧产物溶于水配成50.0mL磷酸(HPQ)溶液,该磷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mol • L-1。
2)含0.300mol H 3PQ的水溶液滴加到含0.500mol Ca(QH)2的悬浮液中,反应恰好完全,
生成I种难溶盐和16.2g H 2O。
该难溶盐的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白磷和氯、溴反应,生成混合卤化磷PCI^B.(仁x乞4,且x为整数)。
如果某混合卤化磷共有3种不同结构(分子中溴原子位置不完全相同的结构),该混合卤化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磷腈化合物含有3种元素,且分子中原子总数小于20。
0.10mol PCI5和0.10mol NHCI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氢和0.030mol磷腈化合物。
推算磷腈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提
示:M>30C)。
答案:1) 5.6 ;4.00 ;2) Ca5(PO4)3(OH) ;3) 297.5 或342;4) 348 或464。
解析:此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知识。
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白磷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其6.20g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其完全燃烧消耗氧气0.25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5.6L ;将这些白磷和水反应生成磷酸0.20mol,溶液体积为50mL,也就
是0.05L,则磷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00mol/L ;2)根据该水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
量和氢氧化钙悬浊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该物质中含有5个钙离子和3
个磷酸根离子,结合电荷守恒,必还含有1个氢氧根离子,写作:Ca5(PO)3(OH);3)根据
题意x为整数,其可能为:PCl4Br、PCbB"、PCbBm PCIBz四种,要是有三种不同结构的话,结合PCl5的结构,其可能为:PCbB"或PCbB。
则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297.5或
342; 4)根据题意和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化合物提供的Cl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 X
5+0.1mol X仁0.6mol ;由于磷腈化合物中只含有三种元素,故必须将其中的氢原子全部除去;
两物质提供的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 X 4=0.4mol,则生成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1mol X 4=0.4mol ;则磷腈化合物中含有的Cl原子为:0.2mol、P原子为:0.1mol、N原子为:0.1mol,则该化合物的最简式为:PNC";假设其分子式为(PNCl 2)x,由其含有的碳原子
总数小于20,则知:4x<20,故x<5;假设x=4,其分子式为:P4N4CI8,相对分子质量为464; 假设x=3,其分子式为:P 3N B CI 6,相对分子质量为:348;假设x=2,其分子式为:PaZCM, 相对分子质量<300舍去。
故其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348或464。
(四川理综卷)26. (15分)
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常见非金属固体单质A与常见金属单质B,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化
合物C, C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和气体E, D既能溶于强酸,也能溶于强碱。
E在足量空
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体G, G在大气中能导致酸雨的形成。
E被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得
到无色溶液F。
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反应,生成物之一为Ho H与过氧化钠的结构
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显黄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组成单质A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 周期,第 _______ 族。
(2)B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G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消毒杀菌剂二氧化氯。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生成 2 mol二氧化氯时,转移电子______________ m ol o
(4)溶液F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生成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H的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答案:(1)三W A
(2)2AI+2NaOH+2H 2O=2NaAlO 2 3H2
(3)硫酸钠(Na2SQ ) 2
(4)4Na2S 02 2H2O=4NaOH 2Na2S2
(或2Na2S 02 2H2O =4NaOH 2S Na2S S 二Na2S2)
(5)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产生浅黄色沉淀和(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相关计算。
由生成白色沉淀 D , D既能溶于强酸,也能溶于强碱,推测D是AI(OH) 3
再逆推可知,B为AI。
G在大气中能导致酸雨的形成,可猜测G可能为SQ
逆推可知:A为S,综合可知C为Al 2S3 D为AI(OH)3,E为HS,G为SO
F 为NazS.
(1)(2)比较简单,(3) SQ与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SQ为还原剂
被氧化为SQ2-,根据电子得失可以判断生成2 mol二氧化氯时,转移电子2mol。
由H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显黄色。
结合前面的信息可以推测H为Na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