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诺贝尔经济奖介绍(三)——冷门的风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诺贝尔经济奖介绍〔三〕——冷门的
风光 - 经济学
学习、研究经济学的人总是格外关注每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谁家。

记得7年前我在洛杉矶加大〔UCLA〕的迎新会上,问当时在经济学界影响颇大的杰克·赫歇莱弗〔JackHirshleifer〕,谁有可能获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赫老沉吟片刻,说:“我注意到这些年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比拟活泼,这个领域应该得到诺奖评委会的成认吧?”然而,这个预言当年并未实现: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带来的震撼让大多数经济学家在惊愕之余,尚不能完全体味出其对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深远影响;实验经济学却因为信徒寥寥,长期以来只能定位为经济学的一个非主流分支,远不如金融学、信息经济学等分样风光。

7年后的今天,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终获诺奖评委们的认同,弗农·史密斯〔VernonSmith〕和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分别作为这两门分支的开山鼻祖,分享202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我相信,经济学是一门不断自省从而具备强大生命力的学科。

就在阿罗和德布鲁用精妙无比的数学方程搭建起一般平衡的架构后,就有人津津乐道经济
学的使命已经完毕,今后经济学家们所需要做的,只是让一般平衡模型在不同假设条件下更加细化而已。

然而,总有那么一局部人对一般平衡理论乃至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完全理性假设表示担忧。

早在1950年代,西蒙就指出,人类仅具有“有限理性”,因此人类的行为有时会偏离经典经济学所假定的最优化形式。

对人类“完全理性”和“追求最优化”行为形式的疑心,随着一系列心理学成果的涌现及其被经济学家的逐渐理解,终于导致一个新分支——行为经济学的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