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象征的结构符号阐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喻与象征的结构-符号阐释
马迎春
摘要:隐喻与象征的关系一直难以区分,从结构一符号角度看,二者都是一个能指对应多个所指,认知隐喻 学认为语言本质上就是隐喻的,因此,将象征纳入隐喻范畴,象征是隐喻的一种特殊形式,称为象征一隐喻。

象 征一隐喻位于文学结构一符号整体不同层级上,最小文学手法、整一文学手法层级上的象征一隐喻属于局部象 征一隐喻,位于文本文学手法层面的属于整体象征一隐喻。

关键词:结构-符号;象征;隐喻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 N61-1487-(2〇19)06-〇l l l-〇2
隐喻和象征的关系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这主要 是由于二者的确有太多的交叉、重合之处。

从意义生成 上看,二者都是用一个事物指代另一个事物,经由联想、暗示等推导、体验出意义;从组织构成来看,二者都由本 体和喻体(象征体)两个部分构成。

这就使隐喻和象征 的区别十分模糊,有的学者主张象征就是隐喻,如“象征 即隐喻,是一种特殊的比喻'⑴李健在分析姜夔《暗香》时说,“梅成为思念的象征,成为爱情的隐喻”。

[2]这是 将象征和隐喻等同。

而张远山则认为“真正的隐喻即象 征。

”[3]笔者从结构一符号的角度阐释隐喻和象征,力图 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

一、隐喻和象征
从中西方文献来看,隐喻最初都是被当作一种修辞 格来研究的。

在中国,宋代的陈骏最先提出“隐喻”这 一术语,在《文则》中提出了 “比喻十法”,隐喻就是其 中之一。

他认为隐喻“其文虽晦,义则可寻”,并举例“诸 侯不下渔色。

”《国语》曰:“没平公,军无秕政。

”又《左 氏传》:“是豢吴也夫。

”这类表述即是隐喻。

他指出简 喻“其文虽略,其意甚明” [4]。

但是陈骏所说的隐喻,实 质上是通常所说的借喻,他说的简喻才是隐喻。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h书,指出譬喻(比喻)的基础是“类似点”,并将隐喻作为譬喻之一种,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譬喻。

[5]倪宝元在《修辞》中认为:“‘暗喻’又叫‘隐喻’”。

[6]至此,隐喻一直是作为修辞格进行研究的,直到西方认知隐喻 学的兴起,中国对隐喻的研究才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是用一个表物的词借 喻它物。

[7]这一定义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替代论”的理论来源。

但“替代论”的明确提出者是罗马修辞学家 昆体良(Quitilian),他认为隐喻就是一种修辞现象,即用 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

[8]至此,西方也是将隐喻作为 修辞格研究的。

1936年理查兹(I.A.Richards)提出“互动论”,在《修 辞哲学》一书中,他认为语言本质上就是隐喻的,隐喻无 处不在〇p]Lakoff和Johnson在互动理论基础上,提出了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根植于我们的观念系统。

[1°] Fauconnier提出“空间合成理论”,他在《心理空间》中认为:“正是对语言组织的理解,将我们引向了对空间域 的探索,在交谈或者聆听过程中,我们建立了这些空间 域”。

[11]文旭指出心理空间合成论的主要观点,即必须 研究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域,才能理解语言的 组织结构;这些域就是心理空间。

[12]至此,西方隐喻研 究进人建构主义时期,主张人们是通过隐喻进行思维的。

中国的隐喻研究在接受西方影响下也转向了认知隐喻学 研究。

由以上对中西隐喻研究的梳理可见,无论是作为修 辞格的隐喻,即狭义隐喻,还是广义隐喻即认知隐喻,之 所以能够建立,原因在于tenor(本体)和vehicle (喻源)之间具有相似点、相关性,通过联想、暗示、替代等实现意 义生成。

正是这点使隐喻和象征的关系难以区别,边界 模糊。

“象征”一词源自古希腊语,原指一块木板分成两 半,双方各执其一,作为持有者相互辨认的信物,后来凡 能表现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或符号就是 象征。

《朗文现代英汉双解词典》认为“象征”是“可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的一般项目“从符号-结构阐释隐喻与象征、寓言的关系”(项目编号:18SB0514)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11 —
以体现一个人,一种思想或一种观念的符号、形状或物 体。

”M.H.艾布拉姆斯指出,象征这个术语仅用来表示 指代某一事物或事件的词或短语,被指代的事物或事件 本身又指代了另一事物。

[13]在中国诗学话语中,并无“象 征”这一术语,只有与之大体相当的“象”。

《易•系辞下 传》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朱光潜把“拟 人”和“托物”都看作是象征。

在他看来,“象征”就 是用甲作为乙的符号。

[14]可见,无论中西,最本质上讲,象征都是一物指代另一物,指代物和被指代物之所以能 够建立指代关系,在于两者具有相似点,可以通过联想、暗示、推理等取得意义。

这和隐喻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 和意义生成几乎是一样的,正因为如此,象征和隐喻才难 以区别。

二、象征是特殊的隐喻
在《文学理论》中,韦勒克和沃伦指出,象征是甲事 物暗示了乙事物。

[15]韦勒克和沃伦力图对隐喻和象征 做出区分,指出一个隐喻经过重复出现,达到一定频率后 就转化为象征,但是从他们对象征的定义来看,这个定义 同样可以用来解释隐喻。

从象征主义者对象征的理解来 看,实质上仍是从比较、暗示的角度进行描述的,象征是 抽象与具体的比较,通过暗示获得象征意义。

叶芝在谈 到象征和隐喻的关系时指出,隐喻较之象征,并不完美,或者说象征的基础是隐喻,是更加深刻的隐喻。

可见,象 征和隐喻的关系的确暧昧。

这些关于象征的阐释大同小异,若从结构一符号的 角度看,象征和隐喻都是能指对应两个或者多个所指,都 是在本意之外还含有另一层或多层意义。

笔者不想对象 征作出一劳永逸的定义,在此想指出的是:象征也可以纳 入广义的隐喻范畴。

西方认知隐喻学指出语言是由隐喻 建构的,语言在本质上就是隐喻的,进而人的思维也是隐 喻性的,或者说隐喻根植于人的思维中,人正是通过隐喻 认识世界的。

有鉴于此,笔者将隐喻作为上义项,而将象 征作为下义项,象征就属于一种特殊的隐喻,是隐喻的一 种独特形式:象征一隐喻。

隐喻和象征都是语言符号,三者表示如下:
所指 |字面义+隐喻义^|字面义+象征义
由上面表示方法可以看出,象征一隐喻作为结构一 符号整体,由能指和所指构成,其所指包括两层意义:字 面义和隐喻义、象征义,或者也可以这样表述:作为特殊 的符号,隐喻和象征都是一个能指对应多个所指。

如此,笔者以为象征可以纳入广义上的隐喻范畴。

—112—
比如《神曲•地狱》中的怪兽和魔鬼形象如第6首 中的刻尔勃路斯、第7首中的普鲁托都是象征;刻尔勃路 斯、普鲁托作为文学结构一符号整体的能指,其所指是它 们代表的浄狩可怖的魔鬼形象,这是第一所指;然而还有 第二所指,即它们代表着贪食、贪财这一类罪恶。

也可以 说,刻尔勃路斯、普鲁托这两个魔鬼形象是贪食、贪财的 隐喻性表达,象征的内核就是隐喻,象征是以隐喻为手段 实现意义生成的。

三、象征-隐喻的类型
从结构-符号整体来看,象征-隐喻处于不同的结构 层级,由此可区分出局部象征-隐喻和整体象征-隐喻。

苏敏在《文本文学审美风格》一书中指出文学结构-符 号整体是由低到髙结构层级转换生成的过程和结果,其 中文学手法包括三个层级:一是最小文学手法层级,这是 结构-符号整体的第二系统,表达式为(ERC)RC1;二 是整一文学手法,这是文学结构-符号整体的第三系统,用((ERC)RC1)RC2表示;三是文本文学手法,是文学 结构-符号整体第四性系统,表达式为(((ERC)RC1) RC2)RC3;文学手法向更高结构层级转换,就生成文学 风格两个层级,文本纯文学风格和文本文学审美风格。

[16]从符号结构层级来看,位于最小文学手法和整一文 学手法层级的象征一隐喻可称为局部象征一隐喻,而位 于文学手法层级,即位于文本层面的就是整体象征-隐 喻。

局部象征一隐喻的意义并不辐射、投映到整个语境 系统,反之,整体象征-隐喻因为处于文本层面,往往和 文本结构安排、人物塑造、情节模式结合在一起,因而其 意义会放大,影响整个文本,覆盖、映射到整个语境系统。

一旦将整体象征一隐喻的意义剥离,整个文本表达的意 义也就崩溃了。

比如上文所举《神曲•地狱》中刻尔勃 路斯、普鲁托等怪兽形象,位于《神曲》文本整一文学手 法层级,二者之意义并没有投射到整个语境系统,仅仅是 作为贪财、贪食的局部象征,将二者象征意义剥除,并不 会引起整部《神曲》意义的崩溃。

反过来,比如艾略特{荒 原》,“荒原”就是整体象征一隐喻,位于文本层面,其意 义映射、覆盖了整个《荒原》文本的语境系统,如果将其 象征意义剥离,整个文本意义也就崩塌了。

由于将象征看作隐喻之一种,象征公认有公共象征和 个人象征两类,于是,象征类隐喻也就有了公共象征-隐 喻和个人象征隐喻之分。

这方面讨论较多,此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成中英.中国思维偏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洛名2019年3月下半月刊(总第87期)经济
阿里巴巴对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唐瑞萱邓宗兵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之后,中俄双方战略性产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双边贸 易中的新兴产业。

本文通过分析阿里巴巴对俄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运用SWOT模型深入控掘阿里巴巴对俄 发展电子商务内外部环境情况,发现其拥有的优势和外部机遇大于劣势和威胁,认为阿里巴巴应采用SO竞争战 略。

在实施相关方案过程中,阿里巴巴应抓住先机,体系化经营,注重人才培养和弱势群体扶持,树立高品质优 服务国际化大企业形象。

关键词:阿里巴巴;跨境电子商务;SWOT分析;“一带一路”倡议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6-0113-06
引言
中俄互为重要的战略伙伴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 程的深化,双边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未来发展 前景广阔。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俄罗斯积极响应 并与中国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项目协议,双方力求通过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这 “五通”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 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电 子商务合作机制,扩大两国跨境电商合作领域,促使双边 经贸合作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相关研究非 常具有现实意义。

有专家认为跨境电子商务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整合,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髙企业的效益,是加快 贸易合作的新型模式(覃征,2001)。

比较传统贸易,利 用电子商务发展中俄跨境贸易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提 高国际贸易总量(刘家国、刘巍、刘潇琦、赵金楼,2015 )[1]。

跨境电子商务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为中国企业走出 去创造了贸易便利化途径,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开辟新的道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李臻、张向前,2G18) [2]。

俄罗斯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虽然还是一个新兴市场,但其潜在消费者众多,发展空间很大,未来很长一段时 间内俄罗斯跨境电子商务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快(刘珣,
基金项目:本文是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智库项目“全球价值链视角下重庆制造业转型升级模式与路径选择研究(批准号: 2018ZDZK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出版社,1991.
[2] 李健.比兴思维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3] 张远山.从赋比兴到整体象征[fl•社会科学论坛,2004(7).
[4] (宋)陈骚•文则注译(第一版)[M].刘彦成注译•北京:书
目文献出版社,1988.
[5]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
社,1997.
[6] 倪宝元.修辞(第一版)[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7]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一版)[M].陈中梅译注.北
京:商务印书馆,2010.
[8]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第一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0.
[9] 冯晓虎.隐喻—思维的基础,篇章的框架(第一版)[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10] Lakoff.George&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11] Fauconnier,G.Mental Spaces[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5.
[12] 文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M]//束定
芳.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3] (美)M.H•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第七版(中英对照)
[M].吴松江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4] 朱光潜.谈美[A].朱光潜全集(第二卷)(第一版)[C].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15]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
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6] 苏敏.文本文学审美风格(第一版)[M].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马迎春(1980—),男,重庆石柱人,硕士,四 川民族学院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比较文
学。

(责任编辑:朱希良}
—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