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学业⽔平考试必背知识点(WORD版)
2018年学业⽔平考试必背考点
1、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含义:封邦建国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先代贵族。
②主要封国:鲁、齐、燕、晋。
③根据等级层层分封:周天⼦—诸侯—卿⼤夫—⼠。
★应试技巧:题⼲材料若有以下信息,则选分封制(西周、封国、地域管理)【宗法制】核⼼:嫡长⼦继承制。
根据⾎缘的亲疏,确⽴起⼀套⼟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巩固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与分封制互为表⾥,建⽴封建等级政治结构。
★应试技巧:题⼲材料若有以下信息,则选宗法制(寻根祭祖、爵位继承、⾎缘)
2、唐代三省六部和元代⾏省制
①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分割了宰相权⼒,加强了皇权;提⾼了⾏政效率;其本质是君主专制
②元朝:⾏省制度:是地⽅常设⾏政机构,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开创地⽅省制,为后世沿⽤。
便利中央对地⽅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画出秦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的中央机构的图⽰
3、鸦⽚战争(1840-1842)第⼆次鸦⽚战争(1856-1860)、天平天国运动、1900年⼋国联军侵华
【鸦⽚战争】: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南京条约》:开⼴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通商;割⾹港岛;协定关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第⼆次鸦⽚战争】:英法联军⽕烧圆明园;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天平天国运动】:1851年1⽉⾦⽥起义,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国都。
施政纲领:《天朝⽥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国联军侵华】:《⾟丑条约》:赔款;在北京设使馆区;严禁中国⼈民反帝。
、影响: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1924-1927国民⼤⾰命
【五四运动】1919年5⽉4⽇。
导⽕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条”“拒绝和约签字”。
新民主主义⾰命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成⽴标志:中共“⼀⼤”的召开。
(1921年7⽉;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
)⾃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命⾯貌焕然⼀新。
【国民⾰命运动】标志:1924年,国民党“⼀⼤”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住农⼯三⼤政策。
标志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命统⼀战线的正式建⽴。
⾼潮:北伐战争(对象:北洋军阀)。
5、井冈⼭⾰命根据地(⼟地⾰命)、长征、解放战争
【开辟⼯农武装割据道路】1927年,⽑泽东带领⼯农⾰命军创建了井冈⼭⾰命根据地,⾛出⼀条符合中国国情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红军长征】(1934年10⽉中央红军开始—1936年⼗⽉三⼤主⼒到达陕北)
①原因: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②经过:1934年10⽉开始长征——1935年1⽉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中共第⼀次独⽴⾃主运⽤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的路线、⽅针、政策问题,是共产党从幼稚⾛向成熟的标志】。
转折点——1935年10⽉,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三⼤主⼒红军在⽢肃会师,结束。
③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命转危为安;为全民族抗战的到来创造了条件;长征精神,即⾰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
【解放战争】1946年6⽉,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内战爆发。
1947年6⽉,刘邓⼤军千⾥挺进⼤别⼭,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成为解放战争转折点。
1948年9⽉-1949年1⽉,辽沈、淮海、平津三⼤战役。
6、新中国民主政治构建:根本制度:⼈民代表⼤会制度;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制度:民族区域⾃治制度。
1954年第⼀届全国⼈民代表⼤会召开,通过《中华⼈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体现了⼈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原则。
这是新中国第⼀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7、①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
公民的资格:祖籍本邦,成年男性,拥有财产和⾃备武装。
(⼩孩/奴
⾪/妇⼥/外邦⼈等四类⼈不属于公民)
雅典民主政治的三⼤机构:公民⼤会、五百⼈会议和陪审法庭。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是:主权在民;轮番⽽治;直接民主。
《⼗⼆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法的诞⽣。
《民法⼤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体系完备)。
②光荣⾰命(1688年),议会掌握国家主权。
1689年《权利法案》,从⽴法、⾏政、司法、财政⽅⾯限制王权。
实际权
⼒逐渐转移到议会⼿⾥,确⽴议会权⼒⾼于王权的原则,英国君主⽴宪制确⽴。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
①1848年《共产党宣⾔》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
【《共产党宣⾔》
是马克思、恩格斯为1848年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
②巴黎公社(1871年)——是⽆产阶级建⽴政权的第⼀次伟⼤尝试
③俄国⼗⽉⾰命:⼆⽉⾰命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民主⾰命。
⼆
⽉⾰命后,俄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
⼗⽉⾰命1917.11.7,关键词:攻打冬宫;彼得格勒起义;阿芙乐尔号。
9、①冷战②多极化趋势(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
【冷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根本对⽴;美苏世界霸权。
导⽕索: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
内容:政治对抗开始的标志:1947 美国杜鲁门主义,这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冷战的重⼼在欧洲;经济对抗:美国1948年马歇尔计划复兴和控制西欧;军事
对抗:美国1949年成⽴北⼤西洋公约组织。
苏联1955年成⽴华沙条约组织。
两
⼤军事集团在欧洲全⾯对峙,标志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反映冷战的历史事件: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墙事件;德国和朝鲜半
岛的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多极化趋势】新兴⼒量的崛起——50、6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
欧洲共同体:原因:①⼆战后西欧国家恢复发展经济的需要②摆脱美苏冷
战的威胁③共同的⽂化遗产和⼼理认同感;④法德和解是关键。
过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能共同体合并为
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发展:1993年欧盟成⽴,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
1999年欧元问世,2002
年欧元开始流通。
(欧元被誉为⼝袋⾥的欧洲)
10、古代农业经济(铁犁⽜耕;⼩农经济特点;重农抑商政策)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式:⼑耕⽕种——⽯器锄耕——铁犁⽜耕
⼩农经济的特点:①以家庭为⽣产、⽣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男耕⼥
织;②农业和家庭⼿⼯业相结合;③⾃给⾃⾜的⾃然经济。
“重农抑商”:重视农业⽽限制⼿⼯业和商业的经济政策。
商鞅⾸倡。
其
原因为⼩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积极作⽤:促
进农业经济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消极:从根本上阻碍中国社会进步。
1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业的发展)
民国初期(1912年—1919年):短暂春天。
“实业救国”思潮。
近代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
境;先天不⾜,后天畸形;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12、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①1953—1957年第⼀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鞍钢公司、长春⼀汽、沈阳机
床⼚和飞机制造⼚。
为社会主义⼯业化奠定了基础,
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斯⼤林模式的形成。
它是⼀个⾼度集中
的政治经济体制。
经济上实⾏单⼀的公有制;政治上,国家权⼒⾼度集中于党。
思想⽂化上,⽂化体制,个⼈崇拜盛⾏。
③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
区域化的表现:如右图
经济全球化使⼀把
双刃剑。
⼀⽅⾯,经济全
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融合。
以互联⽹为代表的科技进步,加强了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关系。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促进其现代化进程。
另⼀⽅⾯,全球化也引发了⼀系列全球性问题,不合理的国际分⼯加⼤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能源危机与能源冲突,⽣态环境⽇趋恶化等现象。
全球化的实质使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轮扩张。
[推动全球化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四个:第三次科技⾰命;跨国公司;经济区域集团化;市场经济体制] 18、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 ?道家:⽼⼦和庄⼦—“道”为本原;⽆为⽽治;⼩国寡民;辩证的思想。
?法家:韩⾮⼦—集权观;法治观;改⾰观 ?墨家:兼爱、⾮攻、尚贤、节俭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①先秦儒学:春秋孔⼦创⽴,战国孟⼦、荀⼦成为⼤宗。
孔⼦:仁和礼;为政以德;⽂化教育(因材施教、有教⽆类);编纂六经。
孟⼦:仁政;民贵君轻;⼈性善
荀⼦:仁义和王道;君⾈民⽔;⼈性恶;“天⾏有常”和“制天命⽽⽤之” ②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神学化。
含义:董仲舒在先秦儒学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家的⼀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的新儒学体系。
内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感应;三纲五常影响: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化的主流。
③宋明理学:儒学哲学化。
含义:以天理为核⼼,借鉴道教和佛教,从宇宙本原的新⾓度解释儒家思想。
内容:【程朱理学】理在外——程颐、程颢、南宋的朱熹
“理”是世界的本原;存天理,灭⼈欲;“格物致知”。
【陆王⼼学】:理在内——南宋的陆九渊和明朝的王守仁;⼼即理也;
发明本⼼;致良知;知⾏合⼀。
?程朱理学和陆王⼼学最⼤的分歧——实现理的⽅法、途径不同④明清活跃的儒家思想(此处“活跃”的含义解为:批判继承发展)李贽:反对以孔⼦是⾮为标准。
主张⼈应该有正当私欲;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经世致⽤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出现活跃的社会原因:君主专制的强化;商品经济发展;理学僵化,⽂化专制;市民阶层⼒量不断壮⼤。
19、四⼤发明、汉字书法、⽂⼈画、京剧【四⼤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药(唐末⽤于军事)、印刷书(唐代雕版印刷;北宋毕昇发明泥活字)、指南针(战国名为司南宋代⽤于航海) 【汉字】演变脉络:甲⾻⽂—⼤篆—⼩篆—⾪书—楷书。
总的趋势:由繁到简【绘画】魏晋南北朝⾄隋唐,“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成熟;⽂⼈画:⼜称“⼠⼤夫画”,追求抒情与写意。
融合⽂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体。
【京剧】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进京演出;道光年间,“徽汉合流”,京剧形成;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向成熟,“同光⼗三绝”。
20、⽑泽东思想、邓⼩平理论 ?萌芽时期: 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为农民问题是中国⾰命的主要问题。
标志⽑泽东思想的萌芽。
?初步形成时期:国共⼗年对峙时期——开创新的⾰命道路。
①城市⾰命道路(照搬苏联⾰命道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②农村⾰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农武装割据”思想。
?成熟时期:抗⽇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 1945年党的七⼤上,把⽑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新发展:1949年,《论⼈民主主义专政》;1956年《论⼗⼤关系》;1957
年《关于正确处理⼈民内部⽭盾的问题》
邓⼩平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1992年南⽅谈话及中共⼗四⼤,邓⼩平理论成熟;1997年中共⼗五⼤把
邓⼩平理论确⽴为党的指导思想。
20世纪重⼤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泽东思想;邓⼩平理论
2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905年孙中⼭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所写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第⼀次明确解释为“三⼤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23、①古希腊⼈⽂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思想观点——“⼈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因智者学派忽视道德,引起社会混乱;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认识你⾃⼰”。
苏格拉底使得哲学成为⼀门真正研究⼈的学问。
②⽂艺复兴、宗教改⾰、启蒙运动【⽂艺复兴】14—17世纪。
发源地:意⼤利地区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核⼼:⼈⽂主义(以⼈为中⼼,强调⼈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神学对⼈性的束缚) ?发展过程:14世纪⽂学三杰:但丁《神曲》、薄伽丘《⼗⽇谈》、彼特拉克《歌集》;15世纪美术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开朗琪罗《⼤卫》《摩西》、拉斐尔《西斯廷圣母》;16世纪莎⼠⽐亚是⽂艺复兴⾼潮时期的杰出代表。
【宗教改⾰】16世纪开始;发源地:德意志地区 ?导⽕线:教皇以修缮罗马圣彼得⼤教堂的名义,征收“赎罪券”。
?开始标志: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五条论纲》。
?主张:思想核⼼是因信称义。
信仰即可得救,信仰的唯⼀依据是《圣经》。
否定教皇的权威。
宗教改⾰是⽂艺复兴之后欧洲⼜⼀场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17、18世纪从英国开始,法国⾼潮,扩展到德意志 ?核⼼思想:理性主义。
(⽃争⽭头:专制王权与神权、等级制度。
)
代表⼈物及主张:伏尔泰,启蒙运动领袖。
主张天赋⼈权和⾏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奠基者。
主张三权分⽴学说。
对美国共和制影响深远;卢梭,是法国⼤⾰命的思想先驱。
主张:主权在民说、社会契约说。
康德:⼈⾮⼯具;⾃由也须⾃律。
影响:对欧洲:①进⼀步解放了⼈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
统治;②为法国⼤⾰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对世界:①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②⿎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争取民族独⽴的⽃争;③
成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
器,在⼈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
24、⽜顿⼒学和达尔⽂进化论【⽜顿⼒学】经典⼒学体系标志:⽜顿1687年出版《⾃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7世纪⽜顿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定律和万有引⼒定律,这些定律构成了⼀个统⼀体系,⼈们视⽜顿⼒学体系的建⽴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达尔⽂进化论】标志:1859年《物种起源》主要观点: “⽣存竞争”和“⾃然选择” 25、⾟亥⾰命 ?1894年孙中⼭在美国檀⾹⼭建⽴兴中会;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本东京成⽴。
;1911年10⽉10⽇,武昌起义。
1912年1⽉1⽇,孙中⼭就任临时⼤总统,以中华民国纪年。
1912年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A 、规定主权在民原则B 、天赋⼈权原则;C 、规定责任内阁制和三权分⽴。
意义:是近代中国第⼀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中国近代化⾥程碑),推动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 ?⾟亥⾰命的历史
意义:政治上: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经济上:推动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
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
2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过程:①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初现;②17-18世纪,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③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第⼀次⼯业⾰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次⼯业⾰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重点强调:新航路开辟: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寻⾦热;奥斯曼帝国垄断商路;传播天主教;过程——四位航海家及航线;影响——世界孤⽴状态打破,⽇益连成⼀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初现;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变⾰,商业⾰命和价格⾰
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给亚⾮拉地区带来灾难。
27、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宪制的⽐较(注意两国政体结构⽰意图)英国君主⽴宪制:国王为国家元⾸,逐渐统⽽不治;议会是国家权⼒中⼼;⾸相掌握⾏政权,内阁与⾸相共进退;确⽴的法律⽂件1689年《权利法案》。
美国共和制:总统为国
家元⾸、权⼒中⼼;议会掌握⽴法权;三权分⽴,分权
制衡;确⽴的法律⽂件1787《美国联邦宪法》
强调:⽐较德意志君主⽴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同: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议会掌握⽴法权;体现分权原则。
异:法国国家元⾸是由选举产⽣的总统,⽽德国国家元⾸是世袭君主;法国权⼒中⼼在议会,⽽德国在皇帝;德国君主⽴宪制具有浓厚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
28、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概况:汉代察举制(标准:举孝廉);魏晋九品中正制(标准:门第);隋唐后科举制(标准:才学)
强调:科举制:创⽴于隋朝,唐朝完善科举制。
清末(1905年)废除。
科举制的作⽤:打破世家⼤族垄断特权;提⾼了官员的素质,提⾼了⾏政效率;扩⼤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