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在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教师来说,习作教学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才
能让学生始终以浓厚的兴趣来保证习作水平的提
升。

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我注意到一种
方法用久了,学生就会因失去兴趣而对学习应付了
事。

习作教学要让学生的兴趣点常换常新,教师的教
学方法就要推陈出新、形式多变。

让学生始终保持新
鲜好奇,让他们想写、爱写,这对教师的教育智慧是
一个考验和挑战。

我尝试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多元发散的
教学思维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效果不错。

一、鸿雁传书,给同学写信
中年级教材中出现了书信格式的习作内容。

在教
学中,学生一般选择给自己的亲戚和校外朋友写信,
那能不能给同班同学写信呢?其实是可以尝试一下
的,这也许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而且,除锻炼习作
能力外,写信这种交流方式还可以很好地增进学生
之间的友情,有些不好意思当面讲的话完全可以用
这种方式表达。

于是,我提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给同
学或老师写信。

那写好的信投到哪里呢?班里为此专
门设计了一个贴着漂亮图案的小信箱,郑重地放在
讲桌上。

这让“写信”这件事情有了浓浓的“仪式感”,
学生交作业的时候顺便就把自己的信投进信箱。

“鸿雁传书”这种古老的交流方式,很好地打开了
师生和生生之间交流的窗口。

身为语文教师的我,同
时也是班主任,如此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每周班级里
的大事小情,摸清学生之间的关系,为班主任工作顺
利开展带来更多有益的帮助。

并且,因为兴趣使然,
学生的习作能力在日渐提升。

二、出班级报,与父母分享
习作训练也是思维训练,要想让学生写好习作就
要训练他们的灵动的思维。

班集体可视作一个小社
会,学生天天在一起密切相处,关于友情和闹矛盾的
小事每天都在发生。

如何把这些琐碎而有趣的小事
情变成学生的习作素材呢?
午休过后,我引导学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
进行即兴创作,记录当天身边发生的小事儿,要求百
字左右即可。

如“中午有人在地上丢了一块橘子皮,
旁边的俩人互相推诿起了争执,最后第三个人捡起
扔进垃圾桶”。

学生可以描述这件事情,也可以写短
文点评,如“不能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

种种
小文,篇幅短小,习作难度低,学生兴趣浓。

我把其中
写作角度巧妙、风趣幽默的作品挑选出来,交给擅长
美术的学生作画,图文并茂地做成班级报,人手一
份。

学生拿回家,与家长分享班级里的新鲜事,家长
们对班级里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津津乐道,也了解
了自己孩子的习作水平。

此举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习文石媛媛教材教法习作教学
.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21.05
作积极性,大家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见诸“报端”,随时提笔观察和寻找身边的“新闻”,如此,自然养成了留心观察的好习惯,这就会为命题习作积累了大量素材。

三、连写带画,玩动漫绘本
动漫是学生经常接触和感兴趣的艺术形式之一,教师能不能利用这个特点来加强习作训练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养过两只小金蛙,它们曾多次从玻璃缸中蹦出去又被找回。

我把养小金蛙的这些经历编写成一个个有情节的小故事,起名《小金历险记》。

班里有一些擅长绘画的学生,我尝试让他们亲自创作动漫绘本。

故事大意是:有一只在村里生活许久的金蛙向往外面的世界。

在林间玩耍时被采蛙人捉住送进了城市里的水族摊位,在这里它结识了好多新朋友,它和朋友们被带到了城里不同的家庭中,其中一只小金蛙甚至为了爱情“越狱”出逃……故事配上学生自己画的图,在班里传阅时迅速吸引了学生的关注。

小金蛙的故事是一天一天编写的,配图也是随故事的进展安排的。

起初,学生每天随着主人公小金蛙的经历欢喜悲愁,后来,其他学生也忍不住为小金蛙的命运编写出各自不同的发展情节。

我利用学生高涨的热情,让他们根据日常生活,自己创作或与其他同学合作编创童话动漫故事。

于是,班级里又涌现出了多本动漫绘本作品。

如此深厚的兴趣使然,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习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

四、编写剧本,排练戏剧
教材在中年级出现了戏剧的文体,有学生想要在剧本上做文章,试试当导演和演员。

学生学习了《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班里几位擅长表演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创编剧本,分角色排练。

此举也获得了家长的大力支持,租来了漂亮的演出服装,学生在班级里进行了首演,获得了认可。

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也积累了演出经验,于是我建议把舞台搬到学校操场的领操台上,利用午休时间给全校师生表演。

当学生穿着古装衣服站到台子上,小导演自信满满地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领操台周围很快聚集了人群。

演出大获成功,博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随着午休的铃声响起,演出在大家意犹未尽的情绪中收场。

整个现场表演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掀起小小波澜,鼓舞着他们在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行。

五、每日一写,写“神秘”嘉宾
描写人物是习作经常要训练的内容。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让学生尝试“每日一写”,仅用15分钟描述班里某位“神秘”嘉宾。

何谓“神秘”?我把班里40多名学生的名字写在一张张小纸条上,装进封闭的小盒里。

学生每天从小盒中抽取一张小纸条,打开后是谁的名字今天就写谁。

每位学生都为此准备了《我的同学》习作本。

每次习作之前的抽签环节,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大家对随机抽取出来的是哪位同学充满好奇。

抽签过后,大家都兴奋地讨论这位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和具体事件,然后落笔。

时间到了,不论写完与否,必须上交,我全部阅一遍,然后选出有特点的习作发到家长微信群里。

这样学生放学回家后可以和父母一起欣赏阅读,不仅家长可以了解班级里学生的个性特点,也督促他们关注自己孩子的习作水平。

一天天的坚持和训练,学生描写人物的习作能力悄然提升。

日积月累,应对各种考试中关于人物的命题作文,“训练有素”的学生自然驾轻就熟。

六、集结成册,留成长记忆
习作教学当然不应该只是为了考试。

学生稚嫩的笔下记录的也是自己的成长和生活。

平时多种形式的习作训练,学生积累了许多精彩文章,优秀的习作里描述着他们可爱的成长瞬间,那一段段童年的喜怒哀乐,必将成为他们珍贵的记忆。

如何把习作中记录童年生活的这一篇篇、一段段文字定格下来永久保留呢?集结成册,班级自己“出版”“发行”。

准备了足够的优秀稿件之后,我联系了小型印刷厂,谈妥了给学生印刷习作集的有关事宜。

当带着墨香的习作集发到学生手上的那一刻,他们激动得爱不释手。

大家一遍遍从中翻看着自己和同学的文章,闪光记忆历历在目,共同品味着属于童年的跌跌撞撞。

此举也更加激发了他们的习作热情,为了下一学期自己的作品能编入习作集,学生们都投入了最大的热情。

迄今为止,我们班的习作集有《成长》《这个秋天,这个冬天》《这个春天,这个夏天》《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闪亮的日子》《我的五二班》等,记录了学生点点滴滴的成长,这成了属于我们四十几个人的珍贵记忆。

虽然每期“发行量”只是几十册,但学生必定会放在家中书橱最安全的地方,并收藏一生。

按“套路”写出来的习作千篇一律,只有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持续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创作的欲望才会保持下去。

好的习作教学会让习作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会在习作的陪伴
下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香港路小学)
责任编辑刘妍
33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