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信息表与资质材料确认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是否有严密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完善的监测手段
5.3
生产管理和质量制度及文件是否完整
5.4
生产及质量检验记录是否规范、及时、真实
5.5
是否有生产过程控制的制度及有效执行
5.6
出现偏差或质量问题是否可追踪
5.7
成品是否全检合格后出厂
5.8
成品是否按批次留样并进行留样观察
5.9
成品是否主要控制质量项目及标准
二、通常的层别方法
使用的最多的是空间别:
作业员:不同拉、班、组别
机器:不同机器别
原料、零件:不同供给厂家别
作业条件:不同的温度、压力、湿度、作业场所
产品:不同的产品别(如同时生产Ni-Cd和Ni-MH电池)
时间别:不同批别、不同时间生产的产品
其他:如使用不同的工艺方法生产的同种产品别
三、应用
层别法的应用,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即在于要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就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SQE的工作还包括:
1.建立合格供应商管理系统;
2.供应商评审系统,包括供应商体系审核表和评分标准;
3.IQC品质保证系统的建立,包括IQC运作流程、技术标准以及检测方法;
4.制订不合格批处理程序,其中包括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SQE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建立各种品质保证体系的能力,通过各种品质保证系统的有效运作,使得企业所有的物料的品质得到保证;
品管七大手法:
检查表——收集、整理资料;
排列图——确定主导因素;
散布图——展示变数之间的线性关系;
因果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
分层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
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
控制图——识别波动的来源;
PDCA _计划 实施 检查 改进
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为了贯彻预防原则,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评估和监察,从而保证产品与服务满足要求的均匀性。
第三章 检查表
一、概述
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不妨看看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各种报表,是不是有很多栏目空缺?是不是有很多栏目的内容用笔进行了修改?是不是有很多栏目内容有待修改?
本次课程,主要讲的是QC七大手法,而SPC(管制图)是QC七大手法的核心部分,是本次培训的重点内容。
二、旧七种工具
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旧七种工具是我们本次课程的内容,也是我们将要大力推行的管理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推行QC七大手法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司管理的先进程度。这些手法的应用之成败,将成为公司升级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乎所有的OEM客户,都会把统计技术应用情况作为审核的重要方面,例如TDI、MOTOROLA等。
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SQE首先要完成的,不然的话,很容易成为繁忙的消防队员。
SPC
统计的手法是品质管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实际的品质管控工作,其实不管你 有没有导入这些统计手法,其实你都在运用,只是没有系统化而已。比方说,你的检验员在对产品进行抽检时的尺寸测量,2小时一模的抽检频率,这个频率就是一种统计方法。当出现了不良品,我们得分析一下不良的原因,一个班生产了1万只产品,有500只不良,不良率5%。再细分,缺料200只,划伤250只,黑点50只。这时可以导入鱼骨图来找原因了,从人、机、料、法、环的各个因素去找原因,再改善。QC七大手法其实在检验过程中就体现了,导不导入都在做。做的好不好,有没有效而已。
2.3
是否定期清洗、保养、维修
2.4
计量器具及仪器是否按规定及时检定
3
物料管理
3.1
主要物料是否质量标准依据
3.2
原材料、中间产品是否经检验
3.3
物料是否按区域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4
生产管理
4.1
是否按质量标准及工艺要求组织生产
4.2
生产量与交货量是否相吻合
4.3
是否按批次管理
5
质量管理
5.1
是否有质量保证机构,职能及其落实情况
6
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及准备进行的改进措施、时间表:
7
备注
本公司承诺:以上填表内容属实。(请在此处盖章)
填表者:
日期:年月日
评估报告
企业名称
评估范围
评估时间
评估依据
企业概况:
存在问题:
评估结论:
评估组人员签字:
年 月 日
SQE(供应商品质工程)有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供应商的品质控制方面,二是企业内IQC工作的品质控制;
QC七大手法
第一章 概述
一、起源
新旧七种工具都是由日本人总结出来的。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有用的质量统计管理工具当然不止七种。除了新旧七种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还有实验设计、分布图、推移图等。
SPC则是一个系统工程了,需要投入软硬件才能见效。硬件是人员、设备的配备,测量是SPC数据的来源,所需数据测量工作非常繁重。软件的投入是整个管理体系得建立问题改善团队,这个说得容易,做起来很难,很多推行不了的原因就在此。SPC是控制制程稳定性的,当我们根据数据判断出制程可能出现不稳定因素时,怎么去改善它,才是SPC的真正目的。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程,往往弄到最后就变成了一种装饰,应付某种需要存在的工具。
日期:
质量审计计划表
拟审核单位名称
供应物料
规格
审核组成员
拟审核时间
审核理由:
质量部:
日期:
审批意见:
批准人:
日期:
质量审计方案
序号
评估内容
自我评述
1
环境及厂房
1.1
生产场地是否与产量相适应
1.2
生产区域划分是否符合要求
2
设备(指主要生产设备及检测仪器)
2.1
是否适应生产及质量检验要求
2.2
是否清洁,不污染产品
供应商信息表
供应商名称
注册地址
邮编
通讯
每年生产量
联系人
职务
电话/传真
/
手机
质量认证情况
主要生产设备
主要检验设备
人员情况
总人数:
其中:技术人员人
质管人员人
管理人员人
人员培训情况
国内主要客户
供应商资质材料确认表
供应商
生产单位
物料名称
规格
提供资料目录:
采购部确认:
日期:
质量部审核:
审核人:
三、新七种工具
QC新七大手法指的是:关系图法、KJ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网络图法。
相对而言,新七大手法在世界上的推广应用远不如旧七大手法,也从未成为顾客审核的重要方面。
第二章 层别法
一、定义
层别法是所有手法中最基本的概念,亦即将多种多样的资料,因应目的的需要分成不同的类别,使之方便以后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