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 第1章 专题1 第2节 文体专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步骤三:联系背景,探讨情感 第一步,抓首尾段。首尾段往往有作者议论的语句,这是把握作者情感意 图的捷径。 第二步,标记相关语句。①有关写作背景的语句。②特征与情感相通的语 句。写景散文——主旨情感在景和人的特征相通处;写物散文——主旨情感在 物和人的特征相通处。 步骤四:概括主旨,明确中心 明确所写景或物的特征,考虑手法(写景散文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 景、情景交融等。咏物散文常用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等),明确情 感或主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象征式: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 特点: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在写象征之人;卒章显志;篇末点题。 (4)怀念式:睹眼前景——思从前景(人、事)——抒怀念情。 特点:借联想和想象写怀念之物,表达寄托的情思。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 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的另一景,且另一景中寄托着作者的主要情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有: 1.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结尾句,在文章结构 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 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2.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 脉络思路。 3.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还能找出 文章的思路脉络。 4.依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不同形式的散文,它的思路结构是不同 的。根据文体特征,也可以较快地理清文章的脉络。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文体专攻 (一)写景状物散文
[体裁特点] 写景状物类散文的主要特点: 1.既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也调动自己的视 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 2.既变换观察角度,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也描写景物变化,突出景物 形态的丰富性。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要把握整体文意和思路层次。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 (1)内容——文章写了什么?基本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形式—— 文章是怎么写的?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是如何展开思路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有: 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 标题往往蕴含些重要的信息,有时甚至集中反映文章意旨。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倾向。 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思考,揣摩作者的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 么地方结束。如首尾一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如首尾落差较大,就 要想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样,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被 我们捕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既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扩大想象空间,也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突出 景物特点。
4.情景关系富于变化。 (1)以景勾连情思:如“景物依旧,但时光流逝、人事已非,自然能生出伤 感怀旧的情感”。 (2)以景渲染气氛:精心描绘经过选择的景致,就能营造出某种氛围,即使 不直抒胸臆,情感依然能够传达出来。 (3)因景的变化而生的情思:景物本身会有变化,而使人产生欢愉或悲愁等 种种不同的情思。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寓情于景:利用想象、联想,作者将主观的情感直接寄托在景物之中, 所描摹的景物都充满作者当时的情感。
(5)取代表性的景以凸显情:作者描写的景本身已具备明显的象征意义,如 月的阴晴圆缺,如草的春风吹又生,如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融情于景就显 得自然,也能引发读者共鸣。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二节 文体专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一)读懂,才能做题 文学作品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 解题其实并无神秘之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理解能力不够,任 何解题方法都不能真正起作用。而要提高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不能单靠多 做练习题。编者认为,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几篇散文,要用细读的方法,真正 把它逐句读懂、读透了,做题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二)考场阅读要求: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它要求能用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一篇千字文读两遍。这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平时 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方能在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 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文章。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 事倍功半。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 把命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扫描全文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往往与文章的中心主旨 有联系,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找到这样的词语句子,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 捕捉了。 4.综合层意,概括文意。 阅读时能够逐段逐层地归纳内容层次要点,并把这些要点和内容联系起来, 就能发现作者在说什么了。
第9章 扩声Βιβλιοθήκη 统调音[阅读模板] 步骤一:划分层次,把握思路 第一步,标各段落序号; 第二步,研标题、作者; 第三步,通读全文,思索文本思路和结构。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的顺序; 或观察角度的变化;或先描写画面,刻画环境,后抒发情感。咏物散文:由物 及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步骤二:鉴赏景物,把握特点 第一步,标记文中写景或物的语句。 第二步,抓角度,思考特征。角度:外在——形、声、色、味等方面,内 在——品格、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在的意蕴。 第三步,分析语境,概括特征: ①找原词概括,提取描写景、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 景物特征的词; ②提炼词语概括,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画面、特定物的特征。
5.常见的结构形式: (1)静赏式:进入景点——依次静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 特点:赏景的缘由;多角度的写景;使用联想、抒情的方式来深化主题。 (2)情索式:(以情味线索来连缀景物)情的缘起——情的积蓄——由情及人 ——情的归结。 特点:看似写景,实则借景抒情。将景物特征分解成若干方面,从这几个 方面进行抒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