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地图法及kano模型的老年人睡眠产品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kano模型图图2基于qfdkano的老年人睡眠产品设计要素优先级计算流程专题088时间轴划分为行为路线由行为路线罗列出老年人的睡前行为根据其行为分析用户需求再利用kano模型将其按照amoi不同需求类型分类计算出用户初始满意度值再带入qfd模型引入新的变化函数以修正用户初始满意度得到用户满意度值及用户需求优先级的排序
基于行为地图法及 KANO 模型P PRODUCTS FOR THE ELDERLY BASED ON BEHAVIOR MAP AND KANO MODEL
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 周 祺 刘雨薇
摘要:通过行为地图法和KANO模型两者优化用户需求分析,探究老年人睡眠产 品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文章将引入行为地图法进行用户需求分析,运用KANO 模型将用户需求按期望类型排序。结合需求排序完善功能设计。基于用户需求 分析,结合老年人用户特点完成睡眠产品功能需求的分类及排序,完成以老人 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整套设计调研及方案输出。为将来老年人睡眠产品系列设计 提供了研究方向和解决途径的参考。 关键词:KANO模型 行为地图法 睡眠产品 睡眠检测 老龄人群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3-0087-03
Abstract:To optimize the analysis of user needs through both the behavior map and KANO model,and explore the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design of sleep products for the elderly. The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behavior map method to analyze user needs,and use the KANO model to sort user needs according to expected types. Improve functional design by combining requirement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user needs,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users,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sleep products were classified and sorted,and a complete set of design surveys and program outputs centered on the needs of elderly users were completed.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solutions for the design of sleep products for the elderly in the future. Keywords:KANO model Behavioral mapping method Sleep products Sleep detection Elderly population
(一)研究背景 1.行为地图法的定义:行为地图最早于1970年由伊特尔森等研究 人员提出并发展,主要用于记录个体行为和建筑环境的各部分联系的
图 2基于 QFD-KANO 的老年人睡眠产品设计要素优先级计算流程
(二)研究框架 老年人睡眠产品从用户需求出发,功能,使用形式,造型形式都 会对消费者产生一定影响,不同的需求会干扰他们对于产品的倾向 度,消费者对于不同需求的重要度的排序,了解用户人群对产品需求 的想法,进而辅助后一步的设计实践,是此次研究的主要部分。具体 流程如图3所示。 首先通过行为地图法调查老年人睡前的行动轨迹,将行动轨迹按
一种方法,现发展为选取特定的人群记录其日常行动生活范围,析其 时间及空间脉络,整合并挖掘其行动数据,从而分析得出用户需求的 一种方法 [1] 。
2.KANO模型的定义:KANO模型最早由东京理工大学的教授狩野 纪昭提出的关于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级别排序的工具,是根据产品 和用户间的关系把用户需求分为基本型、无关型、期望型、兴奋型和 相反型这几个方面,且根据这几个方面来改进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和 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如图1所示 [2] 。根据KANO模型得出用户初始满 意度后,为了更准确地定位用户需求满意度,往往会结合QFD模型,带 入KANO因子,使用另一个变换函数用以修正用户初始满意度,具体使 用流程如图2所示。
行为地图法及KANO模型分别由伊特尔森及狩野纪昭提出,行为 地图法最早运用于建筑设计中联系空间环境及时间分析行动数据进 而得到用户需求,而KANO模型则是用于用户需求分类进而提高用户 满意度的工具,此次将二者结合,对老年人睡眠产品的用户需求设定 评价体系,为后续的老年人睡眠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一、理论研究背景及框架
专题 087
图 3研究流程
时间轴划分为行为路线,由行为路线罗列出老年人的睡前行为,根据 其行为分析用户需求,再利用KANO模型将其按照A、M、O、I不同需求 类型分类,计算出用户初始满意度值,再带入QFD模型引入新的变化 函数,以修正用户初始满意度得到用户满意度值及用户需求优先级的 排序。
二、模型构建及应用
(一)基于行为地图法的老年人睡眠产品需求分析 以老年人睡眠为主体,将睡眠行为按时间轴分为睡前,睡时,睡后 三条行为线路。分析三个时间段内老年人的行动特征,然后分析整合 为其睡眠需求。根据三条时间线及行动分析可整理出十项老年人睡眠 产品需求,其结论如图4所示:
图1 KANO模型图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毕竟阶段,但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 策的推行,我国丧偶且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数量也不断增多,城 市生活的独立性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独居老人在生活上孤 立无援的状态,增加了该类人群在夜间睡眠时遭遇危险的可能性。
现有睡眠产品从整体上来看可分为两类,可穿戴类和不可穿戴类 产品,穿戴类主要集中在智能手环或手表类产品。非穿戴类则有用于 床铺的睡眠追踪器,智能床垫和从入睡方面入手用于制造睡眠环境的 睡眠灯等。由此可见睡眠产品载体样式繁多但缺乏针对性,结合老年 人生理心理需求的睡眠产品设计较少,无法帮助老年人快速地建立对 于新产品的使用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