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马到喀什:丝绸之路上的金币传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0年10月,西安南郊何家村某工地,施工人员挖掘出了一件很普通的坛子。
当盖子被揭开的一瞬间,坛内闪耀夺目的金银器立刻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根据判断,这是唐朝遗留下来的一处窖藏,共出土了1000余件各类文物。
在这个著名的何家村遗宝里有一枚特别具有异域风格的金币当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经过证实这枚金币来自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正面两位头戴王冠的半身人像,是公元7世纪初的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和他的儿子。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两部分,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即中国史书中的“拂森”。
这个延续千余年的帝国发行的金币几乎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硬的通货,说它们是一千多年
前丝绸之路上的“美元”并不为过。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
赏鉴
APPRECIATION
马其顿王国雅典娜金币 336-323 BC 19 mm, 8.36 g 罗马晚期
1
中国的钱币文化两千余年以来都是使用铸造方式和简单的文字表达,而这些舶来品则用打制的方式构建出了丰富的图案与内容。
为当时的中国人打开了一个认识世界的窗口,居然可以把皇帝头像做在钱币上,而中国老百姓根本无法知道当朝天子长什么模样。
而在今天,不仅是一个有趣的收藏主题,还可以从中窥探丝路之上各个古王朝的背影。
文:霍博 供图:美国古典钱币拍卖公司
从罗马到喀什:丝绸之路上的金币传奇
拜占庭(395-1453)神秘主义有点冷
不过作为古希腊罗马币的延续,拜占庭币的艺术表现手法已经由生动求实的现实主义转向呆板冷滞的神秘主义。
正面往往是国王头像与名字,背面则是由宗教热潮带来的十字架和基督像。
虽然早期的罗马金币更加的精美与写实,立体的浮雕与生动的诸神像让人爱不释手。
但是铸造时间相对较短,数量少价格高,在国内的丝路钱币爱好者当中的认知度并不及拜占庭。
除了品种繁多、另有价格优势之外,频频现于历史资料的记载,让收藏者有了一份触摸中外交流历史的兴奋。
就拿之前提到那位希拉克略皇帝来说,他当政时的国际格局是,兴起的阿拉伯帝国已经占领了拜占庭在亚洲和非洲的大片领土,而唐朝通过和突厥战争,又在中亚地区取得了极高的威望。
处于两大帝国之间的希拉克略,想通过丝绸之路北道向中国遣使,并建立外交关系,联手遏制阿拉伯帝国。
但直到他死后第二年(公元643年),拜占庭的使者才首次来到长安,并受到了唐太宗的接见。
他答应了拜占庭建交的要求,“降玺书答慰,赐以绫绮”,却婉拒了联手的请求。
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当中亚的粟特商人和西亚的阿拉伯商人从中国运走丝绸和茶叶的同时,也从欧洲带来这种风格截然不同的钱币。
拜占庭金币在国内的出土记录中最早来自洛阳的北魏节闵帝元恭帝陵。
之后北周和隋唐贵族墓葬的出土记录更是多达数十起,可见在当时拥有这样的一些来自遥远国度的金币也是件相当时髦的事情。
2
3
4
5
6
1.瓦伦斯. AD 364-378. 21mm, 4.44 g,
2.狄奥多西一世. AD 379-395. 21mm, 4.49 g,
3.阿纳斯塔修斯一世. AD 491-518. 21mm,
4.50 g 4.查士丁尼一世. AD 527-56
5. 21mm, 4.45 g 5.福卡斯. AD 602-610. A 20mm, 4.37 g
6.希拉克略一世. AD 610-641. 20mm, 4.43 g (
正面
是他与长子君士坦丁)
贵霜(30-360)
被汉武帝念叨过的“贵霜化”
除了拜占庭,对于国人来说,可能大月氏则是另外一个更加熟悉的名字,这可是汉武帝经常念叨的名字,在我国古籍中将原居住在今天甘肃河西走廊祁连山一带的游牧民族称为大月氏,公元前176年,大月氏被兴起的匈奴人击败,被迫西出伊犁河谷,远迁至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
并在拒绝汉武帝特使张骞共同抗击匈奴的提议后,于公元前120年继续南迁阿姆河流域,占领了由希腊人后裔建立的巴特克亚王朝,建立了贵霜帝国,范围主要在现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印度的西北部。
贵霜金币开始多为模拟希腊- 巴特克里亚币型而制,但是币图有了较大的变化,首先希腊文被加以变化成贵霜文,另外,正面的国王站像代替了传统的国王头像,背面的印度湿婆以及神牛像代替了原希腊神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币图中原有的希腊神像、伊朗神像,印度神像均进行了“贵霜化”处理,并以贵霜文重新命名,这正是多元文化钱币上的有力见证。
这也为探讨贵霜王朝的宗教信仰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它们证明贵霜王朝虽然常被作为佛教的支持者和保护者,然而在不同地域采用不同的宗教政策。
7.威玛·卡德费西斯. AD 113-127. 21mm, 7.98 g 8. 迦腻色迦一世. AD 127-151. 20mm, 7.93 g 9.韦苏特婆一世 . AD 190-230. 7.98 g
10.夏迦. AD 305-335.19mm, 7.74 g
7
108
9
波斯萨珊(224-651)中亚霸主的气场
当然能和中国扯上关系最多的还是波斯的萨珊王朝,他们朝贡中国,当从北魏年间就开始。
萨珊王朝崛起后,击败西边的罗马帝国和东边的贵霜帝国,是绝对的中亚霸主地位了。
这时候,北魏统一中国北部,并顺着前秦和后凉的征讨足迹开始经略西域,并在太延元年(435年)向西域派出六个使团,要求西域各国臣服。
正好这个时候,萨珊王朝境内的匈奴后裔嚈哒人,时不时都要叛乱,这种游牧民族同时又采取打了就跑的政策,让波斯人很头疼。
于是想了想就准备通过朝贡,联合北魏一起攻打嚈哒人,不过北魏并没有接这个招。
直到200多年后,阿拉伯人崛起,迅速扩张,公元651年,杀掉了当时的萨珊王朝的皇帝耶兹格德三世,皇子卑路斯据守波斯的最后一座孤城,在阿拉伯人大军压境下末代皇帝卑路斯一路奔波逃到了长安,最后在中国终老。
萨珊文化在当时世界文化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雕刻艺术、金银器、钱币都形成独具特色的萨珊符号,那就是我们熟悉的拜火教。
金庸笔下明教圣女小昭的故乡就在拜火教发源地伊朗古城亚兹德。
公元226年,萨珊开国皇帝阿达西尔一世,立拜火教为国教,将王位与祭火坛紧密联系,所以萨珊金银币的背面图案都是祭火坛与两名祭师,正面则是带冠的王像,丰富多样的皇冠和背面祭火坛的图案让萨珊币脱离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标志。
虽然在丝路金币收藏中,异常精美的萨珊金币都是人人争先拥有的品种,不过因为数量稀少,导致价格昂贵。
就算是相对常见的沙普尔一世金币,好品也高达6万- 8万人民币。
这个萨珊历史中的一代明君,由于在和罗马交战中获得了大量罗马金币作为赎金,所以才制造出这样一批精美的金币。
从萨珊管辖范围内独立出来的嚈哒王朝,也曾经模仿着做了金币,不过这个民族的手工艺还是差强人意,打仗是把好手,但是制币却是糙了一点。
11 沙普尔一世. AD 240-272. 22mm, 7.18 g 12 瓦赫兰一世 AD 273-276. 21mm, 7.32 g
13 瓦赫兰二世 AD 276-293. 21mm, 7.29 g (币正面还有王后与王子)
14 霍米兹德二世. AD 303-309. A 21mm, 6.86 g
2 g
11
12131415
蒙古帝国及其后裔(1206-1335)成吉思汗遗留的美感
阿拉伯人如同一阵旋风建立起了阿巴斯王朝,成为整个中亚西亚的伊斯兰化的起点,在此后1000多年的历史中,这块土地上陆续建立起了接近100个的大小王朝,钱币上多为宗教铭文和祈祷性文字,币型大都很接近。
而在这其中,成吉思汗和他的后裔们所造的钱币几乎是最受到追捧。
这些蒙古大汗们并非穆斯林,但却在征服的伊斯兰土地上造有伊斯兰风格的硬币,他们每征服一个地方,都会采用本地货币,仅仅改铸铭文以适合新的政治次序,图案和金属含量基本不变。
成吉思汗的真名叫铁木真,但从未铸于钱币之上。
公元1206年,40岁的他获得了成吉思汗的称号,才开始在钱币上有体现,金币上往往除了成吉思汗的名字,还会有“公正伟大的可汗”这样的铭文。
伊尔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元朝西南的宗藩国,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旭烈兀所建。
他们把当时伊斯兰世界的钱币艺术发挥到了新高度。
伊尔汗的钱币上不仅仅有阿拉伯文,更是有回鹘文和八思巴文,三种文字的配合加上越来越繁复的金币花纹图案,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美感。
“哲德沙尔”汗国与阿古柏(1865-1878)因稀缺而珍贵
新疆在历史上自己造金币时候并不多,除了蒙古帝国时期曾经在北疆阿勒泰地区短暂打制过低成色金币之外,可能就是清晚期鼎鼎大名的阿古柏金币了。
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借着新疆民乱入侵中国新疆,建立“哲德沙尔”汗国,定喀什噶尔为都城,并逐步占领新疆大部分地区。
1875年,在左宗棠的率领下,清军进入新疆,收复新疆之战开始。
到1876年底,阿古柏已经失去了北疆的所有领土。
就在清军开始南下之时,阿古柏突然于1877年5月猝死于喀拉沙尔。
1878年2月,清军便收复全境。
在统治新疆这十余年时间,曾铸行金、银、铜币,阿古柏金币于1874年至1876年间铸行于喀什,正背铭文均为波斯文,正面铸有奥斯曼
土耳其当权苏丹的名讳,以换取支持。
背面是铸造地喀什噶尔。
该币一直都非
常热门,一是稀少,二来也是因为这段复杂的历史。
最近几年拍卖的价格均高于8万。
该币的花型脱胎于中亚浩罕汗国金币,故有一定相似度。
在某些不靠谱的拍卖会上,时不时能看见拿浩罕汗国金币以及邻国布哈拉汗国金币冒充阿
古柏金币,这点尤其值得注意。
1617
18 不赛因. AD 1316-1335. 26mm, 10.45 g
18
1920
购买途径以及辨伪
说到购买的途径,最近几年国内越来越多拍卖公司的钱币场开始出现各种丝路金币,国内拍场上土豪太多,对这类钱币也不是太了解,只是觉得好奇。
所以国内的成交价经常会拍出令人瞠目结舌的高价。
说到最早丝路古金币开始有点数量地进入我们视线,那还是2000年前后随着阿富汗战乱而流入新疆,之前只是零星流入,这十几年来,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商人一直不断带入丝路币,才让国内刚刚兴起的丝路钱币收藏群体可以不断丰富品种。
目前市面最受到追捧的就是价格适中,且带有人像的贵霜金币,其次是属于伊斯兰化的古印度金币,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尔帝国都因为厚重的风格(重量在11克上下)而受到收藏者的追捧。
再者就是奥斯曼帝国,以及萨曼和哥疾宁这些中亚小王朝,因为铸造量不小,所以极精美的品相也不过3000元上下。
当然随着市场热度的升温,最近几年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假币,不过相比中国机制币假币的泛滥,丝路金币还算是有一道天然的防护墙,因为打制金币由于工艺的原因非常难有一模一样的。
除了一些高端的萨珊和贵霜金币品种,被伊朗和巴基斯坦的能工巧匠复制过之外,目前中低端品种几乎是没有假货。
这些真金假币如果你加以留心还是可以区别。
它们的图案的根部缺乏手工雕模的锐利感,所有的线条、细节的过渡都偏圆,偏软,偏模糊。
这些都是铸造的特征。
由于金属液具有表面张力,铸造时会在型腔的细微部位收缩为曲面,而不是紧贴币模,再加上金属冷却后的收缩,会使铸出来的币丧失图案根部、顶端、以及一些细微部位的锐利感。
用打制工艺生产的金币,工匠把币胚饼夹在正反两面币模之间,用大锤子用力砸下去,金属被瞬间的冲击力挤压进整个币模,一般不会出现图案根部模糊不清的现象。
用高倍放大镜看图案的根部,打制币应该是清晰利索的感觉。
当然有些真正使用手工打压出来的伪品,则需要综合文字以及图案多个元素来进行判断。
美国有最权威的古币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一般来说,那些数万元的珍惜品种,如果不是来自流传有序的拍卖,那还是走趟鉴定机构求个心安。
最近几年算一个收藏的绝佳时机。
而来源也还是拍场,你自己想去那些千年古城碰运气已经很难,笔者之前连续三年的时间,去了南疆、伊朗、土耳其三地,看古城遗址以及探寻古玩市场,但是当地市场上东西非常少,如果没有新的出土,几乎看不到什么高档品种。
反而翻看欧美拍场这十年来的记录,你可以见到很多数量与质量惊人的遗产拍卖。
欧美的大藏家大部分都崛起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上世纪60年代,60- 90年代是他们主要的收集阶段。
最近十年随着这些高龄藏家的离世,一大批让人惊喜的收藏被重新推到了市场上。
所以,经常留意欧美几家主要的钱币类拍卖行,相信会有不错的收获。
备注:除0、18、19、20为私人藏品之外,其他图片均来自美国古典钱币拍卖公司近年拍卖。
24 努尔贾汗 AD 1627-1658. 10.92 g, 10.97 g,
25 努尔贾汗 AD 1627-1658. 10.92 g, 10.97 g,
21布哈拉汗国. 海达尔汗 AD 1800-1826. 23mm, 4.59 g 22浩罕汗国. 胡达雅尔汗. AD 1845-1858. 23mm, 4.52 g 23 喀什, 阿古柏 AD 1867-1877 22mm, 3.39 g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