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触摸春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触摸春天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正确认读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好词佳句。

3、通过朗读感悟、重点词义理解、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

四、教学过程
㈠、课前交流、激情导入
1、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天的美景吧。

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你来。

2、在我们眼中春天像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那对于眼睛看不见的盲童来说,他们感受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八岁的盲童一起去触摸春天。

(板书课题,齐读)
㈡、自读课文,感知文本
1、现在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2、咱们同学读书习惯真好,读完后都会静静的坐起来,想一想刚才的问题。

现在老师想了解你们预习的怎么样,生字词都掌握了吗?(生读)他读得对我们就跟读。

(你想提醒同学们哪个读音?/你理解了哪个词语?)
3、同学们的词语掌握的很好,那刚才的问题解决了吗?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文章的内容?(板书:奇迹)
4、课文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奇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到四自然段,把令你惊奇的地方画下来。

㈢、细细品读,感触内心。

1、同学们很会读书,老师刚刚看到很多同学都在书上做了批注,非常好!读书就要读出自己的感受,再能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就更好了。

说说看,课文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奇迹呢?谁先来。

⑴、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①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奇迹?说得真好,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如果我们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走路时会是什么样子的?(你来走走试试?你走向老师的时候什么感受?)可安静——学生接读(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这的确是个奇迹。

谁还想读?
②安静为什么能走得很流畅?
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

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谁还想补充?
就是因为安静整天在花香中流连,所以安静在花园里的走动是如此流畅,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安静的神奇。

齐读
⑵、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奇迹还在继续……谁接着说。

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你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了奇迹?(极其准确)说说你的体会?“极其准确”这分明不是一个盲人能做到的,但安静却做到了,这又是一个奇迹。

你能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吗?
同学们自己也试着读读这句话,你来读读试试?我们一起读,好吗?生:(齐读)
⑶、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了奇迹?我们接着交流。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①说说你为什么觉得这是奇迹?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②同学们,你们抓过蝴蝶吗?说说你的经历。

是呀,抓蝴蝶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都是不容易的,而一个盲女孩却做到了,这真是一个——奇迹!
③我们来感受一下这神奇的经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此刻,你就是安静,让我们伸出双手,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此刻,安静,你感受到了什么?
蝴蝶在安静的手指间扑腾,你似乎还听到蝴蝶说些什么?
小结:安静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是她能感受到蝴蝶在它手心扑腾,蝴蝶虽然很小,但
是也能感受到它强烈的求生欲望。

(安静知道,蝴蝶和她一样,也是那么热爱春天,享受春天。

)让我们再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段话!
④、读了这段话,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安静为什么能拢住蝴蝶,创造奇迹呢?/那老师也想问:什么是神奇的灵性?)生回答
大家说得太好了,与其说是安静拢住了蝴蝶,不如说是蝴蝶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安静用心去捕捉,用心去体验,自然就有了奇迹的发生,让我们通过读走近这具有神奇灵性的女孩。

(齐读)
2、安静通过一只小小的蝴蝶,触摸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灵动,这个充满奇迹的女孩,还会有怎样的举动呢?我们接着往下找一找。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①同学们读这句话时,心里有没有什么疑问?
同学们真会读书,老师也有这个疑问,请你们再来读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我们都知道安静是个盲童,她怎么能张望呢?她在张望什么?谁来说。

②孩子们说得太好了。

安静的眼睛虽然失明,但她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海伦•凯勒她曾经这样说过:“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


安静仰起头,用心灵的眼睛,看到了什么呢?你来说?谁还想说?你能具体说说她到底看见了什么景物?把她仿佛看到的景物说得更美些。

蝴蝶给安静带来了一个美好的春天,她为什么要放走蝴蝶呢?
同学们说的太好了。

安静除了放飞蝴蝶,她放飞的还有什么?
③是啊!安静放飞的不仅仅是一只蝴蝶,还有她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她对春天,对生命的热爱。

让我们和安静一起享受这美好的春天吧!(出示整段)齐读。

㈣、升华情感,感悟真谛。

1、多么美好的春天,多么动人的场景啊!你从安静的经历中感受到了什么?是呀!作者就是这样说的: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齐读
2、师:把安静放进去读(板书:创造缤纷世界)
3、同学们,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安静这样的人,他们身残志坚,顽强生活,勇敢的向厄运挑战,创造了许多奇迹。

你知道谁呢?把他放到这句话中读一读
4、刚才我们说的这些人,他们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把句子中第二个“谁”换成“热爱生活的人”,然后响亮、自豪地读一次。

5、孩子们,其实还有你们自己,在今天的课堂上,因为你们积极思考,你们精彩的发言,深情地朗读,同样创造了属于你们的缤纷世界。

把这句话再读一次,送给自己!
㈤、总结
同学们,双目失明的人凭着对生活的热爱,能为自己创造缤纷的世界;失去下肢的人凭着自己的勇气,能为自己创造缤纷世界。

我们有健全的体魄,我们更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热爱生活。

只要我们心中有爱,爱自己,爱生活,爱我们身边美好的一切,我们都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画心形)
板书设计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前三年的学习经验,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方法,他们能够较好的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上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另外,学生缺乏对盲童生活方式的体验,他们很难真正体会盲童春天、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积极创设情境,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课文。

《触摸春天》效果分析
1、整体把握是阅读的起点,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训练点。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读,而且要读得字字响亮,句句通顺,读完后,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把自己对课文的最先感知表达出来。

2、默读与朗读同等重要。

让学生细细地品读,静静地感悟,默默
地思考,初步了解安静,为品读、精读文章作铺垫。

3、拓展要依据文本,而不拘泥于文本;超越文本,而不脱离文本。

本环节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巧用拓展,采用声情并茂的叙述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对文本进行廷伸和补充,做到由浅入深,变抽象为具体地引导,于无声处攻破难点。

4、在阅读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最有效的方法。

“只有心理产生需要时,学生才能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课堂教学,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

”本环节通过想象,创设情景,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发散思维,又使学生在情景中逐步走进并读懂安静的心灵世界。

5、在学习了课文的基础上,揭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道理,学生在体验、品味这句话的时候,让他们联系实际中的感人故事,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体会生命的价值,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触摸春天》教材分析
《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

这篇课文真切地描写了作者亲眼目睹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事。

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

文章的题目其实已经蕴含着文章的主旨——盲童对春天、对生活、对生命的
爱。

文章有两条主线:一是安静让人不可思议的奇迹创造;一是作者的感受。

从惊叹到感动,再到对人生发出感慨: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触摸春天》评测练习
一、导入
播放课件:美丽的春天你能想到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二、预习检测
1、出示字词,学生认读,并由学生指出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词,教其他学生认读。

2、齐读重点字词。

三、合作探究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归纳整理: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穿梭于花丛中,用双手拢住了一只蝴蝶,最后又将它放飞的故事
四、达标检测,检查验收
1、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花香()的经历()的曲线()的早晨()的灵性()的世界
2、我能照样子写词语。

打打闹闹:
多姿多彩:
一瞬间(形容时间极短的词)
3、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⑴、浓郁的花香吸引着邻家的盲童安静。

(缩句)
⑵、这是奇迹!(扩写)
⑶、她的手指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触摸春天》课后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采取朗读感悟的方法,让学生走进安静的内心,感受她对生活的热爱;走进作者的内心,感悟他对人生的思考。

在开课前,和同学们欣赏春天的美景,使他们感受到眼睛对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更深地体会到盲童安静能拢住一只蝴蝶多么不易。

体会她
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可叹之处。

在整体朗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谈出自己的感受;在体会到作者的惊叹之后,我要求学生想象安静拢住蝴蝶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在理解“从未体验过的地方”时,我让学生想象那个地方会有些什么,安静此时的心里会有怎么样的感受。

这些想象既丰富了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到安静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又能披文入情,展开心灵对话,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安静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教学中,我力争成为学生阅读的引领者,合作者,在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时,通过启发、暗示、点评让学生进入到语言中,与作者、与文本对话。

在找出使自己惊叹的句子以后,我引导学生品析语言,体会用词,在读思想议中体会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积累。

例如,从“流畅”感受安静对花园的熟悉,联系上下文“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理解,感受她对春天的热爱,从“竟然”体会作者的不敢相信等等。

在指导读句时,我围绕“神奇的灵性”让学生联系课文谈出自己的理解,解决心中的疑问。

这样,在文本中自由地进出,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地思考,培养了语感,训练了思维。

《触摸春天》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景,并立足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想,
引导学生在意境中感悟真情,明白道理。

课上,教师为他们创设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情感,能够大胆、主动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

通过朗读品味、体验感悟等方式,让学生走近文本,走进安静的内心,从而体会到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