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一单元课题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活动性并能通过金属与酸、盐反应的一般规律理解金属活动性顺
序表的意义
2.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金属与酸、盐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
3.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判断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反应的次序。
(过程与方法)
1.在引导学生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典型例题和中考链接,对学生解题方法进行点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依助复习学案,培养自主学习,互助交流的学习习惯和发散联想创新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典型试题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反应
四、教学准备复习学案、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现在,网上流行抢红包,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红包。
不过化学课上抢红包是有技术含量的,待会儿请大家来猜一个与金属有关的谜面。
谜面出现后,我说开始,谁猜对了并能说出理由,这个红包就归谁。
【PPT出示谜面】学生抢答并说出自己的猜测的理由。
金属家族几兄弟,遇氧表现有差异。
常温见氧脸披纱;白纱掩遮不再羞(锈)。
(铝)
潮湿空气难抗拒;纯氧炉中火星射。
(铁)
偶遇水气红裳绿;火中见氧红脸黑。
(铜)
此子不愧真君子,脸不改色心不跳。
(金)
【师生分析总结】谜面中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铝>铁>铜>金
【复习回顾】金属活动顺序表并默写
【过渡】利用金属活动顺序,不仅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而且可以判断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是否能够发生反应。
、
(教师)它们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判断呢?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对上述问题做以探究。
【讲授新课】
(点课件出示问题)应用1:判断金属跟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判断依据是什么?
(学生)①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才能与酸发生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
(教师)这里我还要补充一点:②酸一般指盐酸和稀硫酸。
(硝酸除外)
(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几个练习来检测一下大家掌握的情况。
(电脑出示)练习:
1、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能的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的说出理由。
(1)Ag + HCl (2)Cu + H
2SO
4
(3) Zn + H
2
SO
4
2、下面哪一种物质不是用金属与酸直接制取的()
A FeCl
3 B MgSO
4
C AlCl
3
D FeSO
4
(教师强调)如果单质铁与酸反应,生成+2价亚铁盐。
(点课件出示问题)应用2:判断金属跟盐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教师)判断依据是什么?
(学生)1、只有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才能将后面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K、Ca、Na由于太活泼,不能发生置换。
(教师)这一部分大家掌握的情况怎样?我们也来检测一下。
(电脑出示)练习:
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能反应的请写出化学方程式,不能的说出理由。
(1)Cu + MgCl
2 (2) Fe + Cu(NO
3
)
2
(教师强调)如果单质铁与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亚铁盐。
(教师过渡)具有这样的基础后,我们是否已经能在中考中应用自如了?下面我们来看:
(电脑出示)中考链接1:
下列可用于验证Fe、Cu、Z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强弱的是()
A Fe、Cu、ZnSO
4 B Zn、FeSO
4
、CuSO
4
C Fe、Zn、CuSO
4 D Zn、 Cu、 FeSO
4
(学生)回答说明理由
(教师)做这类习题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电脑出示)技巧点拨:
1、先按活动性把金属顺序排好。
2、再用“中间金属两边盐,两边金属中间盐,活泼金属酸和盐”方法确定。
(电脑出示)巩固练习:
验证铁、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写出两种方案。
(学生)回答说明理由
(电脑出示)中考链接2:
向AgNO
3、Cu(NO
3
)
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固体中滴
加稀硫酸有气体产生。
问:1、滤出固体有。
2、滤液中含有。
(教师)引导分析。
电脑出示教师归纳
思路点拨:
1、先看加入金属能置换出盐溶液中哪些金属。
2、再看加入的金属是否过量,然后进行推定。
(学生)回答说明理由
(教师)为了更好巩固这类习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我们把这个习题进行变形后大家看看你如何解决?
(电脑出示)拓展变式1:
向AgNO
3、Cu(NO
3
)
2
、 Zn(NO
3
)
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
出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产生。
问:1、滤出固体有。
2、滤液中含有 . (学生)回答说明理由
(电脑出示)拓展变式2:
向AgNO
3、Cu(NO
3
)
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少许向其
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问:1、滤出固体有。
2、滤液中含有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果。
并强调:
注意:(教师边说边用电脑出示)
置换的先后次序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越后面的金属,越易从它们的盐溶液里被置换出来。
或者说: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置换反应越易发生。
(电脑出示)练习:
向Cu(NO
3)
2
、 Zn(NO
3
)
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固体
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
问: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有哪几种可能?
【小结】先找同学说,教师再总结:
验证金属活动性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混合盐反应
【课后作业】学案上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
金属活动性专题复习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活泼性逐渐变弱
应用:
1.金属与酸反应:H前金属
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前换后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课,课堂以抢红包、猜谜语的形式引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围绕初中重要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展开,学习目标明确,教学过程中注重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课堂容量大,内容系统、连贯。
课堂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组织教学,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
整节课师生、生生互动频繁,学生学习兴趣浓、参与度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顺利达成。
当然,本节课也有遗憾之处:例如,由于课堂容量大,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是很充分,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