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培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的保证运行及简易图绘制
• 设备是工艺的保障,必须保证设备尤其是关键设备的良好运行,才能有效地保证工艺的 执行。作为一个优秀的车间工艺员,必须熟悉每台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工艺参数及 运行变化。
高效高质量完成日常工作
• 第一,尽快学会一种在巡回检查中就能发现问题 并且有在现场指挥操作工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来源于工艺员对工艺操作的熟悉程度。 • 第二,及时做好各类台帐。每天认真做好各类工 艺台帐,是获取在巡回检查中未发现出的生产问 题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一种对现场工艺管理的补 偿。 • 第三,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结晶 1.结晶的概念 溶液中的溶质在一定条件下,因分子有规则的排列而结 合成晶体,晶体的化学成分均一,离子和分子在空间晶格的 结点上呈规则的排列。 固体有结晶和无定形两种状态 结晶 析出速度慢,溶质分子有足够时间进行排列,粒子排列有 规则。 无定形固体 析出速度快,粒子排列无规则。
2 几种典型的晶体结构
7.过饱和溶液的形成
结晶的首要条件是产生过饱和,采用何种途径产生过饱和会对目标产品的规 格产生重要影响,制备过饱和溶液一般有四种方法。
热饱和溶液冷却( 等溶剂结晶)
部分溶剂蒸发法
化学反应结晶
盐析反应结晶
(等温结晶法)
适用于溶 解度随温度升高 而增加的体系; 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降低,则采 用升温结晶法自 然冷却、间壁冷 却、直接接触冷 却。
熟练掌握物料平衡及收率计算
• 第一,工艺员必须要知道装置的生产规模、原料、产品规 格及年生产时间。 • 第二,工艺员要知道装置的一些工艺参数,如物料的温度 、压力、浓度等。 • 第三,进行装置的物料平衡计算。公式:入装置的物料 — 出装置的物料 = 物料损失。 • 第四,单步收率的计算。 • AB + CD → AC + BD • 分子量 120 78 158 40 • 投料数 120 出料 139(92%)
借蒸发除去 部分溶剂,而使 溶液达到过饱和 的方法。适用于 溶解度随温度降 低变化不大的体 系。加压、减压 或常压蒸馏。
加入反应剂 或调节PH,产生 一个可溶性更低 的物质,当其浓 度超过其溶解度 时,就有晶体析 出。
加入一种物质 (另一种溶剂或另 一种溶质)于溶液 中,使溶质的溶解 度降低,形成过饱 和溶液而结晶析出 的办法,称为盐析 反应结晶。加入的 溶剂必须能和原溶
• • •
1、深入班组,熟悉各岗位工艺流程及设备内部结构。 2、熟记各岗位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及处理方法,并积极参与各岗位 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不正常现象的处理。 3、自觉的协助主任、班长协调好各岗位生产。只有这样工艺员才能迅速而又熟练的掌 握工艺操作技术。
熟练掌握物料平衡及收率计算
工艺方面考核制度的建立
• 工艺管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将主要的精力 放到关键部位,对于整个生产流程,有的岗位对 质量影响大,有的影响较小,所以车间工艺员要 对整个车间生产流程进行分析,找出这样的关键 点,投入主要精力,有的放矢,解决影响生产质 量的瓶颈,带动整个流程的稳定。
结语
• 由此看来,车间工艺员虽然是企业中的普通一员 ,但要做好工艺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必 须是一个懂管理、懂工艺、懂设备的复合型人才 ,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 工艺员,出色的完成本职工作,保证车间乃至企 业生产的稳定运行。
• 工艺员有了一定的操作经验后,如果又有能力对现有的装置,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进 行严格的物料平衡计算,并将计算出来的结果,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认真分析的话,那么 工艺员不仅能很容易地解答出生产上难以解释清楚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而且还能发现 设计及操作上的一些不合理的东西,并能在设计及操作上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合理化建 议,这些无疑对工艺员今后的工艺管理有着重大的帮助。因此工艺员必须熟练掌握装置 的物料平衡计算。
高效高质量完成日常工作
• 第四,养成每天做工作日记的习惯。 • 第五,掌握车间成本核算。工艺员必须知道车间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所采用的方法及核算员在核 算产品成本时的工作程序。掌握车间级生产人员 的工资、福利及水、电、汽的分配方法,知道计 算期末在制品及本期产品交库成本的公式。按车 间核算员核算产品成品的工作程序,从头至尾将 车间产品成本核算一遍。只有这样,才能弄清构 成产品成本:原料消耗、动力消耗、车间经费及 工资与附加的来龙去脉,才能当好车间主任的参 谋。
酯化反应
水解
反应关系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催化剂
浓H2SO4 吸水,提高乙酸和乙醇的 转化率 加热套加热
稀H2SO4或NaOH溶液 NaOH中和水解生成的乙 酸,提高水解率 热水浴加热
催化剂的其他作用
加热方式
反应类型
酯化反应
水解反应
酰化反应及酰化剂
定义
在有机化合 物分子中的C、N 、O、S等原子上 引入脂肪族或芳 香族酰基的反含氧
的无机酸、有机羧 酸或磺酸等分子中 除去羟基后所剩余 的基团。
羧酸、酰氯、 酯、酸酐、酰胺、 烯酮等。
1.酰化反应通式
Z:X、OCOR、OH、OR’、NHR’等 GH:被酰化物 G:ArNH、R’NH、R’O、Ar等。
2.应用实例
氯化亚砜
氯化亚砜被广泛用来将羧酸和醇转化成对应的酰氯和氯化烃。 RC(=O)-OH + O=SCl2 →RC(=O)-Cl + SO2 + HCl R-OH + O=SCl2 → R-Cl + SO2 + HCl
工艺方面考核制度的建立
• 工艺员只有掌握了考核,才能进行有效的工艺管 理。所以考核是工艺管理的首位。工艺管理首先 要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并严格的按照制度执行 ,要制定合理有效的工艺管理制度,必须熟悉整 个工艺流程,各种质量出现的影响因素,各个控 制点要求控制的工艺参数。制度主要是分清各工 序的责任,明确各种质量问题的根源,抓问题必 须抓到点子上。
熟练掌握工艺操作技术
• 工艺员对工艺操作技术越熟练,就越容易发现工 人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失误,从而能迅速、准确解 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正常现象。而且,还 能赢得工人们的信任。不懂工艺操作的工艺员, 就谈不上对现场进行工艺管理。要迅速而又熟练 的掌握工艺操作技术,必须要做到:
熟练掌握工艺操作技术
2.中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酸 性
消失的粒子: H+、OH-
碱 性
生成的粒子: H2O分子
反应前
恰好完全反应后
3.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
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的过程。 H+ + OH- —— H2O
4.实例
此药中含有氢氧化铝
试写出ViKon-U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
3HCl+Al(OH)3=AlCl3+3H2O
以某物料精制过程介绍
两次
A
精制过程:
A 粗品
液碱1
30~35℃ 1.5h
溶剂B
搅拌30min
液碱2
30~35℃ 搅拌2h
成盐过程
萃取过程
水解过程
30~35℃ pH=3.5~4.0
硫酸1
20~25℃
A 纯品
干燥过程
压滤过程
水洗
酸化过程
90~92℃ 滴加 1h
硫酸2
关键点控制:1、成盐pH值和搅拌时间 2、水解温度 3、酸化pH值控制
剂互溶。
车间工艺员基础培训
技术开发部



• 化工车间生产存在的风险
• 熟练掌握工艺操作技术 • 熟练掌握物料平衡及收率计算



• 设备的保证运行及简易图绘制
• 高效高质量完成日常工作 • 工艺方面考核制度的建立


化工车间生产存在的风险
1. 原料、中间体及原药物性风险 a 易燃易爆性 b 毒性 c 致敏性 d 致畸性 2.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反应风险 a 误操作产生的风险 b 意外事故产生的风险 3. 交叉污染产生的风险
萃取 1.萃取原理: 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 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 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 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 2.萃取溶剂的选用: 两相不互溶;对被萃取物 的溶解度大;沸点不高。
3.经典实例 CCl4
I2水溶液
H2O I2/CCl4
这是因为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它在水中的溶解度,I2在相间 的转移过程是物理过程。而更多的情况下,被萃取对象要与试 剂(萃取剂)发生化学作用。
通式: 当R和R’均为饱和烷基时,且只有一个 的酯叫饱和一元酯。 通式为:CnH2nO2 (n ≥2)
酯的水解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CH3COOC2H5+H2O 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CH3COOC2H5+NaOH CH3COOH+C2H5OH CH3COONa+C2H5OH
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的比较
合计
A损失量: 42kg(5%)
6655
840
合计
6326
840
A物料衡算分析
A 精制过程:
实际收率 收率损失比例 反应收率
A 粗品
成盐过程
0%
萃取过程
2.38%
水解过程
0% 99.76%
压滤干燥过程
2.38%
精品
95%
针对损失的过程再进行分析,如何能够尽量避免损失 如:萃取过程,萃取溶剂B水洗,回收部分含A的水液 再套用等
基础化学知识培训
技术开发部



• 酸碱中和反应
• 酯的合成 • 酯的水解反应



• 酰化反应及酰化剂
• 萃取 • 结晶


酸碱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的概念 酸+碱 =盐+水 HCl+NaOH=NaCl+H2O 2HCl+Ca(OH)2=CaCl2+2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酯的合成
1.酯化反应的概念
CH3COOH+HOCH2CH3
CH3COOCH2CH3+H2O 果香味的无色 油状液体 名:乙酸乙酯
定义 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2.酯化反应的机理
同位素示踪法
本质:酸脱羟基、醇脱羟基氢。
3.酯的含义
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 像这样一类的有机化合物叫做酯。
官能团:
物料衡算
A 精制衡算表
进料
NO. 1 2 3 4 5 名称 湿品A 液碱1+2 水 溶剂B 硫酸1+2 实投量 (kg) 1050 600 3100 1100 805 A折百量 840
出料
NO. 1 2 3 4 5 名称 干品A 溶剂B (回) 废水 其它 实投量 (kg) 806 1120 4400 A折百量 798 20 20 2
3.结晶的基本原理 过饱和溶液的形成 饱和溶液 过饱和溶液: 溶质只有在过饱和溶液中才能以晶体形式析出; 4.结晶过程的实质 结晶是指溶质自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 形成新相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 -溶质分子凝聚成固体 -分子有规律地排列在一定晶格中
5.晶体的形成 只有当溶质浓度超过饱和溶解度后,才可能有晶体析出 。 首先形成晶核,微小的晶核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实质上 ,在饱和溶液中,晶核是处于一种形成—溶解—再形成的动 态平衡之中,只有达到一定的过饱和度以后,晶核才能够稳 定存在。 6.结晶的步骤 过饱和溶液的形成 晶核的形成 晶体生长 其中,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是结晶的前提; 过饱和度是结晶的推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