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
吕伟明; 沈鸿辉
【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9(017)026
【总页数】2页(P121-122)
【关键词】中医; 骨科; 骨伤; 肢体肿胀; 综合治疗
【作者】吕伟明; 沈鸿辉
【作者单位】漳州市中医院福建漳州 3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骨伤疾病治疗后期常见肢体肿胀,主要由于骨膜生长所导致。
骨伤后期是发生肢体肿胀的高发时期[1]。
目前,在对骨科疾病进行治疗时,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的效果较好。
采用中医骨科综合治疗,可以明显缓解骨伤后期患者肢体肿胀程度。
本文主要对中医骨科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骨伤患者中,筛选出骨伤后期出现明显肢体肿胀116 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均符合国际医疗卫生组织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症状诊断指标;年龄18~80 岁。
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严重肾脏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8 例,男
31 例,女27 例;年龄19~77 岁,平均(55.69±12.11)岁;肢体肿胀级别:Ⅰ度22 例,Ⅱ度17 例,Ⅲ度19 例。
对照组58 例,男34 例,女24 例;年龄22~76 岁,平均(55.31±12.19)岁;肢体肿胀级别:Ⅰ度25 例,Ⅱ度16 例,Ⅲ度17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内容通过医院伦理
委员会审议,患者对此次研究内容与方法知晓且自愿配合治疗。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甘露醇治疗方案。
静脉滴注浓度为20%的甘露醇注射液250
ml(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169),治疗7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1 个疗程。
1.2.2 观察组采用中医骨科综合治疗方法。
具体操作为:(1)根据患者病症特点,
提供具有益气活血、化瘀消肿效果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2]。
药剂配方:木香15 g,青皮15 g,陈皮15 g,黄芪15 g,乌药15 g,郁金15 g,路路通10 g,柴胡
10 g,香附10 g,泽泻10 g,泽兰10 g。
上肢骨伤加羌活12 g,桂枝12 g;下肢骨伤加独活16 g,牛膝16 g。
以水煎服,1 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
治疗7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1 个疗程。
(2)搭配中医推拿方法辅助治疗。
结合病症提供搓、捏、按、摩擦等有利于血液循环的手法[3]。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肢体肿胀消散时间与住院时间。
(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四肢
肿胀加剧、伤口感染、胀痛。
(3)比较两组治疗有效性。
治愈:四肢肿胀与肢体沉
重感均消失;显效:四肢肿胀明显减轻,沉重感消失;有效:四肢肿胀减轻,但仍有肢体胀痛和沉重感;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
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总例
数×100%。
(4)比较两组社会功能评分,主要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关系与生活质量四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社会功能越
好[4]。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 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时间对比
观察组肢体肿胀消散时间为(4.12±0.58)d,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为
(6.95±1.25)d,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时间对比 [d,(x-±s)]?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四肢肿胀加剧1 例,胀痛2 例,无明显伤口感染,不良反应3 例,发生率为5.17%;对照组不良反应17 例,发生率为29.31%。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例(%)?
2.3 两组治疗有效性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57 例,总有效率为98.28%;对照组总有效41 例,总有效率为70.69%。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有效性对比例(%)?
2.4 两组社会功能评分对比
对照组各项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社会功能评分对比 [分,(x-±s)]?
3 讨论
临床上,大部分患者在骨伤后期都可能出现肢体肿胀[5]。
作为骨伤后期的常见病症,肢体肿胀会加剧患者疼痛。
传统治疗中,使用西药方法可尽快消除肿胀问题,改善血液微循环,预防血栓和感染等并发症。
西医理论提出,骨伤后毛细血管通透
性增加,小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导致治疗后期出现肢体肿胀问题[6]。
临床应用的
甘露醇为良好的脱水剂,对骨伤后肢体肿胀问题可产生积极疗效。
但是,长期使用甘露醇容易引发水电解质紊乱,造成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影响患者预后[7]。
中医理论认为,肢体损伤属于外伤,内部表现为气血损伤,如果不能给予有效治疗,导致气血瘀阻,水液内停,进而造成肢体肿胀等问题[8-10]。
中医综合治疗方法针对此种病症有显著效果,在应用中可通过中药汤剂活血化瘀,搭配推拿按摩以舒筋活络,内外综合调理,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和肢体僵化。
中医药方中的黄芪有益气补血的功效,香附、柴胡、青皮和郁金等药物,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体内气血不畅问题。
药物可直接进入到体内,达到益气活血、化瘀消肿的功效,从而减轻骨伤后期的肢体肿胀问题[11-12]。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肢体肿胀消散时间为(4.12±0.58)d、住院时间为
(6.95±1.25)d;不良反应3 例,发生率为5.17%;治疗总有效57 例,总有效率
为98.28%,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张朝仁[12]在中医骨科综合治疗方法应用中所得结果有相似性。
张朝仁在研究中重点探究中医综合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有效性,得出治疗有效率为96.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
可以看出,实施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对骨伤患者后期出现的肢体肿胀问题能产生良好临床效果,合理应用可明显减少各项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各项社会功能评分,改善预后,效果远比单纯西药治疗方法更佳。
综上所述,中医骨科综合治疗方法可缓解患者骨伤后期出现的肢体肿胀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疗有效性。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胡冬平.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6):78-80.
[2]严学军,郭舟桐.中医方法治疗四肢骨折后肢体肿胀50 例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8,
40(8):754-756.
[3]王永瑞.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23(4):48-49.
[4]陈晓泷.活血化瘀汤联合推拿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3):15-16.
[5]姜金库.活血化瘀方配合推拿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35 例[J].光明中医,2017,32(18):2643-2645.
[6]薛严锋.中医按摩结合活血化瘀汤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
8(12):37-38.
[7]杨涛,王文辉,夏坤阳,等.中医治疗50 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3):103-104.
[8]吴贞谦.中医治疗36 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625-626.
[9]段义民.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探讨[J].智慧健康,2019,5(1):95-96.
[10]汪云锦.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推拿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疗效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1):4477-4478.
[11]向忠.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2):88-89.
[12]张朝仁.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