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停车问题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停车问题的思考
作者:麻晓明井海玲
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03期
提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家用汽车开始大批进入寻常百姓家。
家用汽车的停放需要占有大量场地,这与我国居住区传统的用地规划和土地分配结构是极不相称的。
通过对居住区停车问题的论述,试图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
关键词:居住区停车;社会和谐;立体车库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国内的各大城市居住小区,尤其是旧小区,停车难已成为大城市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有资料显示,全国36个大中城市停车位满足率不足20%,也就是说,我国机动车辆每5辆中只有一个车位,空间有限,而轿车越来越多,对于拥有轿车者,停车位是一种钢性需求,停车难越演越烈,造成各方的矛盾越来越大,影响了社会和谐,各方都感头疼。
停车难是因为可停车的地方太少,那第一个方法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行的方法,增加停车泊位的数量,尤其在小区里更要配套修建停车场,把路边有关闲置地块作临时停车场地;在几个相邻小区相对大的如小区内广场、绿地等地方建地下车库;对小区住宅的一楼进行改造,建为车库,缓解停车难问题,对住户进行安置或赔偿;为解决停车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地上停车分析
地上停车可分为地面停车、地上立体车库和室内停车。
1.1地面停车可利用小区道路、组团外、小区周边。
利用小区道路的一侧停车是目前多数小区特别是一些已建成小区在用的办法之一,此种方式经济、方便、可以不必开辟专门的停车场,车主可将车辆停在离居住地较近处,但此种办法人车混杂,严重影响居住区环境质量,特别是遭到无车者的强烈反对,是引起车者与无车者的矛盾的导火索,影响了社会和谐。
对于大型的居住小区来说,利用组团入口或组团和组团之间的空地停车,这种方式不让车辆进入组团,方便取车,以保证组团内部环境的安宁,但会对临近住户的环境造成污染。
利用小区周边建筑物后退红线所留空地停车,此种方式将汽车限定于小区外围集散,解决了人车分流问题,但会出现停车处距车主居住地较远的情况,对车主的生活造成不便。
1.2地上立体车库是近几年新兴起的停车方式。
目前,立体车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升降横移式、垂直循环式、简易升降式、垂直升降式、平面移动式。
现在很多建于上世纪九十年
代初的小区没有专门的停车位置,基本上小区内的过夜车都是停在小区道路边或强行停在绿化草坪内,随着逐年车辆的增加,小区停车已经不堪重负,晚上回家晚点的车辆根本没有停车位了,政府是看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只能缓解一下矛盾,在小区附近的路段增设了一些路边停车位了,要彻底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地上停车库的出现对解决此类居住区停车难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就目前知道的居住区建成的地上立体停车库所出现的短期内投资高和噪音等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小区内可以建造立体车库,根据各国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有关资料,结合目前我市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立体车库是解决停车难问题的首选方案。
另一方面,政府应出台鼓励公共停车场建设的政策,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各方资金渠道,多形式地参与停车场(库)的建设,扶植停车场建设走产业化的道路,实施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政府对经营者实施监督和调控。
对于停车设施的经营管理,应适时引入和发展适合城市经济发展的公司制经营模式,建立多功能、科学化、智能化的高科技停车管理系统。
1.3室内停放车库分为地上专用车库和利用建筑物底层架空部分改为封闭车库。
地上专用车库的优点是:便于集中管理;可使汽车集中进入车库,便于进行人车分流。
缺点:有可能距部分车主的居住地较远,给部分车主的存取车带来极大的不便,还因各种弊端会影响车库的利用率,对解决居住区停车问题大打折扣。
利用建筑物底层架空部分的封闭车库,此类车库的优点是造价底,距车主距居住地距离近,取车方便。
缺点:车辆频繁出入,车辆噪声,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等给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干扰。
2地下停车分析
地下停车分为单建式地下或半地下车库和附建式地下车库。
2.1在小区中心绿地下设全埋式地下车库或半地下车库,车库顶还可做绿地,在不减少绿地面积的情况下又可以停放车辆,且便于车辆的统一管理。
而车库的排气口、采光窗等在地面上近占有较少的土地,且经过精心的设计还可将此作为绿地的小品。
因绿地是居住区居民的休闲活动之地,为保证居民的安全,避免人车交叉,地下车库的入口应尽量远离建筑物出入口,且要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地下车库的局限在于造价高,工期长,后期维护成本高的缺点。
相信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这些缺点都可以得到克服。
在居住区规划面积较大,容积率不高的小区应大力提倡此种停车方式。
2.2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容积率高的高层住宅区,利用地下室连成一片设成车库进行停车,车主可乘电梯进入车库,缩短了车主从居住空间到停车地的距离,给车主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特别是近期出现的智能地下车库的固定用户存车,有卡(持有期卡和储值卡)的车主在进入停车场时,经车辆检测器检测到车辆后,将IC卡在地面入口控制机的读卡区掠过,读卡器读卡并判断卡的有效性,同时摄像机摄录该车的图像,对于有效的IC卡,系统将按照卡内的车辆信息(车型、大小等)合理分配车库、空车位,并通过语音和中英文显示屏提示车主。
自动道闸的闸杆升起放行并将相应的数据(如进入时间等)存入数据库中。
车位引导显示屏亮起,指示车主通往所对应的地下车库。
到达地下车库后在车库旁的读卡器上读卡确认车辆已停好在原先分配好的空车位置,车主再离开车库。
智能立体车库管理系统采用非接触式
智能IC卡作为车辆出入停车场的凭证,以先进的图像对比功能实时监控出入场车辆,以超大的LED显示屏引导车主寻找其所分配的车库车位,以稳定的通讯和强大的数据库管理每一辆车及车位信息,以先进的电子地图实时监控现场车辆停放的动态信息;完全解决了现有停车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本系统将先进的智能IC卡识别技术和高速的视频图像存储比较相结合,通过计算机的图像处理和自动识别,对车辆进出停车场的收费、保安、车位引导等进行全方位管理。
本系统采用PRO控制器实现每一设备之间的通讯联接,通讯速度更快、更稳定;同时采用32位高速运转处理器和超大容量存储器,提高了系统整体的运算速度和存储空间;另出入库由一台主控制器完成。
在管理中心,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我们的电脑软件远程控制车库本身的所有动作,由于特殊原因在系统无法正常自动运行的情况下,可以人工远程分配空车位写入停车卡,取车时也可以根据电脑显示的卡内的车位信息人工控制车库将车取出。
3结语
家用汽车已大量进入百姓家,停车问题已经凸显,对各种停车方式的实用性应考虑多方面因素,依据实际情况全方位思考进行取舍。
参考文献:
【1】赵文强. 城市居住小区汽车停车问题探讨与对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1 .
【2】刘东荣. 城镇居住小区停车规划设计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