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卷的冲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卷的冲洗
第一篇:胶卷的冲洗
胶卷的冲洗,是指把经过曝光的胶卷利用显影液和定影液的作用,将胶卷感光乳剂中所产生的潜影还原为可见影像,把未感光的乳剂溶解掉形成负像的过程。
显影和定影,是胶卷冲洗的两个主要环节。
1、冲洗程序
胶卷冲洗的程序为:水洗(30秒)→显影(8~12分)→停显或水洗(30秒)→定影(10分~20分)→水洗(15~30分)→晾干(原图6-1)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可以开始冲卷了。
用显影罐冲洗,需在暗袋或暗房内装片,装好后,盖上显影罐,即可在明室中进行操作;如果用显影盆冲卷,则整个过程在暗室中进行。
水洗:时间约30秒,水洗的作用一是湿润感光乳剂,使其进入显影液后能均匀地吸收显影液,使显影均匀;二是洗去胶卷上的防光晕层和保护层,减少污染胶卷的可能,保护显影液。
显影:倒入显影液,第一分钟反复搅动,以后如果罐显,则每分钟摇动10至20秒直到显影结束;如是盆显,则将胶卷浸泡在显影液中轻轻地反复卷动或上下拉动直到结束。
应防止手指接触乳剂膜,尽量避免显影中将胶片提出显影液暴露在空气中。
在盆显进行到约2/3时,可在暗绿色的安全灯下观察显影效果,检查密度是否合适,继续显影到密度符合要求为止。
停显或水洗:在停显液或清水中作30秒钟的水洗,以洗去胶片表面残留的显影液,防止污染定影液。
定影:将经过水洗或停显后的胶卷放入定影液,操作同显影。
定
影时要注意将胶卷定透,以防日后变色或出现乳白色的灰雾。
水冼:定影后,即可在明室作水洗。
一般需流水冲洗15~30分钟。
水洗时,水温太低会影响水洗质量,应相应延长水洗时间。
晾干:将水洗后的胶卷挂在阴凉干燥处,注意防尘。
如急需放大,可用电吹风微风吹干。
3.胶卷冲洗的方法
黑白银盐胶卷冲洗分盆显和罐显两种,黑白染色胶卷应送彩扩店用C-41彩色负片的冲洗工艺用冲洗。
盆显:指用显影盆冲洗胶卷的方法。
冲洗前,先准备好三只显影盆,分别注入温度适合的显影液、停显液(或清水)和定影液,按冲洗顺序排好,做好准备后,关上灯、在全黑状态下用手工操作完成从洗到显影、定影等环节,其中显影过程和定影过程均可在暗绿色的安全灯下检查效果。
定影结束后,方可开灯。
盆显的好处是能及时发现密度变化,从而得到较好的显影效果;缺点是整个操作需在黑暗中进行,显影中胶卷与空气接触多,易氧化产生灰雾;卷动胶卷的过程中,还可能划伤乳剂膜。
罐显:指用显影罐冲洗胶卷的方法。
显影罐是一种用胶木、塑料或不锈钢制成的专门用于冲洗胶卷的密封性用具,轴心有胶带式和轨道式两种。
冲洗前,要在暗室或暗袋中先把胶卷装上片轴,再放入罐中盖好盖,以后即可在明室操作完成冲洗过程了。
罐显的好处是:除装片外,其他整个过程均可在明室操作;胶卷固定在片轴上,乳剂不易划伤;胶卷完全浸没在显影液中,不与氧气
接触;容易控制显影时间和显影温度。
定时、定温、定搅动的胶卷标准冲洗,使冲片质量优于盆显。
第二篇:彩色胶卷冲洗
手工洗彩卷,其用药以及对温度的严格要求,C-41的冲洗
一是有品质好的药液。
二冲洗的过程与黑白基本一样甚至比黑白还要简单,主要是温度的控制。
借助简单的设备即可作到。
下面是C-41冲洗程序
C-41工艺冲洗的程序
一、C-41工艺冲洗的程序
(1)水洗第一遍水洗的目的是将胶片先恒温预热软化乳剂层,使显
影更加充分。
(2)彩色显影彩色显影是冲洗工艺中最重要的工序,由于彩色显影液的化学还原作用,使得胶片乳剂中已经曝过光具备潜影中心的AgX颗粒转变为金属银,同时彩色显影剂被氧化。
被氧化的彩色显影剂与胶片中的成色剂产生作用后生成彩色染料。
(3)水洗水洗的目的是将胶片中残存的化学药液漂洗干净,(4)漂定漂定的作用是停止显影并将胶片在显影过程中生成的金属银(黑白银影)氧化转化成卤化银。
定影的作用是反胶片上的卤化银变为可溶性的银盐清除掉,以留下彩色的影像。
(5)水洗水洗的目的是将胶片中残存的化学药液漂洗干净,保证乳剂层中不含定影液和卤化银。
(6)稳定稳定的作用是:首先中和前面冲洗工序所带入的残留药液;使影像中的染料稳定;防止胶片在干燥时有水渍。
稳定液的主要成分是稳定剂甲醛、甲醇和润湿液。
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坚膜作用,可以减轻染料的水解,提高染料的稳定性,避免胶片上出现水迹、斑痕等。
二、操作指南
所需要的所有设备
1.冲洗灌。
一个,建议使用JOBO的(比较省药)
2.暗室计时器。
你需要一个精确的计时器
3.瓶子。
四个1000ml的瓶子,分别装入水,显影液,漂定液,稳定液。
4.温度计。
时间温度法显影要求准确计量温度。
建议你买一个专供暗室用途的金属温度计。
5.量杯。
容量1000ml和250ml的配液烧杯100ml的量杯各一个。
一个小的塑料漏斗。
6.加热器。
7.搅棒,剪刀。
8.暗袋。
在明室装胶卷用。
9:胶片夹。
用以夹住胶片,吊起晾干。
至少2个,最好4—6个,晾衣夹即可。
10.底片袋。
三、药液的配置
显影剂:水(40度)--------------------800ml
六偏磷酸钠(10%)---------20ml
无水亚硫酸钠-------------34g
碳酸氢钠------------------4g
盐酸氢钠------------------1.5g
溴化钾-----------------15g
CD3------------------44.5g
加水至----------------1000ml
彩色漂白剂
水(40度)-------------------750ml
乙二胺酸铁钠----------------------100s
溴化胺------------------------------150s
氨水(25%)-------------------------6ml
加水至-----------------------------1000ml
定影剂
水(50度)-----------------600ml
硫化硫酸钠-------------------250g
无水亚硫酸钠----------------16g
偏重亚硫酸钠-------------------5
加水至---------------------1000ml
稳定液
甲醛水(37%)-------------6ml
表面活性剂(1%)---------20ml
加水至----------------1000ml
C-41工艺冲洗的程序
第1步:水洗预热 2分钟
把水倒在显影罐里,使胶片的乳剂层变软,均衡温度,可使显影均匀充分,显影罐的盖子上面有一个不透光的开口,水可以倒进去,
但是光进不去。
这个水应当温度适当,转动2分钟到出。
温度是34-39度。
第2步:彩显 3分15秒
把彩显影液倒入显影罐,时间是3分15秒,温度是37.8度正负0.5度。
第3步:水洗
把水倒进显影罐里去。
30秒之后把水倒出来,温度是34-39度。
第4步:漂定 6-8分钟
把漂定液倒入显影罐,时间是6-8分钟,温度是34-39度。
第5步:水洗
把水倒进显影罐里去。
2分钟每分钟一次之后把水倒出来,温度是34-39度。
第6步:稳定
把胶片进行稳定,到入稳定液不需搅动,时间是1分钟,常温。
第7步:水洗常温 30分钟(或用水洗器加水洗促进液10分钟)第8步:晾干
把它晾干。
温度不要超过50度。
温度过高胶片会卷曲。
品质的控制
1、当显影液陈旧过期乏力,即使曝光正确的底片也会出现密度不足的现象,反差也低,也可看底片边缘上再现的DX编码的密度来鉴别,如有足够密度,字体清晰,说明显影正常,反之则说明不足。
2、当漂定液不足,由于漂定液成本占整个冲卷费用的一半,偷工减料最为严重。
正常的底片高密度处生成的金属银较多,经过冲洗后应有一定黑度,底片最小密度区(亮部)混浊,不透亮,如果有一层黑灰色银影罩在最大密度处或是底片片头上,这种银影就是残留银。
在底片上最大密度处如出现发红现象,就是隐青,也是因漂定液的PH 值低、补充不足、活性不足造成,隐青现象对扩印照片有一定影响,使扩出照片偏青较多,如校正青色太多,就会影响色彩还原。
3、稳定,用稳定液的好处是底片干净无水渍,增加底片色牢度。
4、温度的影响。
C-41工艺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彩显的
温度要求为37.8正负0.5度。
温度高了片子偏品,温度低了片子偏绿。
测试条的制作:
为了更精确的掌握冲洗的全过程,冲出品质更加卓越的胶片。
最好的办法是在冲洗正式的胶片前先作一个测试条,通过对测试条的比对,调整彩显液的A液和B液的配比,增加减少彩显的时间,检查温度的高低。
保证冲洗的品质。
这种初次的冲洗最好用测试条来作。
成本低精确。
具体的作法是:将色卡制作成12寸或更大一点的照片,用135相机将色卡拍下(注意色温)n个整卷放在冰箱备用。
每次冲洗时剪下10cm一条试冲一次。
根据试条的情况作相应调整。
C-41冲洗工艺药液常见的问题
(1)胶卷片基较厚,反差大,最大密度上升,最小密度大。
造成问题的原因彩显液浓度高;彩显时间过长,彩显温度高;配制彩显工作液时B液用量少;彩显工作液的PH值高。
(2)胶卷片基较厚,反差大,高密度部分深而不透光,已曝光片头部分的胶片颜色不纯,而胶片的背面有反光现象,有残留银出现。
最大密度发红,说明出现隐青,可重漂几分钟上面的现象便会消失。
造成问题的原因漂定液的浓度低;漂定液冲洗时间短;漂定液的PH值高了好;
(3)胶卷片基不通透,发乌。
造成问题的原因:定影液浓度低;漂定冲洗时间短。
(4)胶卷片基偏绿,反差低,高密度低。
造成问题的原因:胶卷保存不好,受潮或受热;胶卷时间长,过期。
在冲洗过程中,由于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变化,以及机械方面的故障等等,都会引起药液活性的变化,影响胶片的冲洗效果。
如温度、时间、搅动、浓度、PH值高或低。
由于在冲洗过程中药液的化学反应常常会影响其PH值的变化。
C-41冲洗工艺彩显工作液的PH值应控制在10.1-10.3范围之内.若药液的PH值离于或低于规定的标准范围,可以使用加酸或加碱的方法调整
药液的PH值.彩色照片的印放要经过下面几个步骤:
底片鉴别如果备有彩色分析仪,可按仪器的使用方法,测出底片需用的校色滤色片组合和曝光时间,作为第一次试样照的基础。
如果没有彩色分析仪,则可凭经验对底片可能的偏色情况进行观察,估计出需用滤色片组合,进行第一次试放样照。
第一试样基本上有两种情况:
1、如果对所用彩色底片的基本偏色和曝光量尚不清楚,则主要是试验曝光量和色彩的大致偏向。
可在光路里放置50号黄和30号品红滤色掌握,则仅用一种
或两种曝光时间即可。
样照的冲洗和色彩的修正样照冲洗的每一个步骤都应与正式印放的冲洗条件完全一致。
在冲洗并烘干后的样照中选出曝光比较正常的一张,仔细观察,并以样照为依据,修改滤色片组合和曝光等各项数据。
第二次试样如果第一次试样的结果已接近理想,则可稍加修改后进行正式印
放;如果第一次试样偏色还较严重,就必须在修改滤色片数据后进行第二次试样。
正式印放和冲洗正式印放一般要在试样照片取得理想效果后,方才可以进行。
第三篇:胶卷冲洗方法
1、显影:推荐使用D-
23、D-76显影液
D-23低反差微粒显影液 D-76微粒显影液
清水(52℃)750ml 750ml
米吐尔(美多)7.5g 2.0g
无水亚硫酸钠 100.0g 100.0g
对苯二酚(坚安)5.0g
硼砂 2.0g
加水至 1000ml 1000ml
配制时须按上述顺序溶解配制,原液使用,不用稀释,温度20℃时,显影时间6--10分钟。
胶卷的反差随显影搅拌强弱而变化,搅拌越快,反差越高。
显影过程应控制好搅拌强度。
如有需要,可适当延长显影时间以提高胶卷感光度。
2、停影:这是停止显影的过程,显影后将胶卷浸入2%冰醋酸溶液,时间20秒。
3、定影:推荐使用F-5酸性定影液
硫代硫酸钠(海波)240.0g
无水亚硫酸钠 15.0g
28%冰醋酸 48ml
硼酸 7.5g
钾矾 15.0g
加水至 1000ml
定影的作用是去除胶卷上没有感光的乳剂,因此要保证这些乳剂全部清除干净。
使用新鲜的酸性定影液,定影时间5-10分钟。
4、水洗:用流动清水漂洗,时间至少在15分钟以上。
5、干燥:为避免干燥时产生水渍而影响照片的制作,可用专用的海绵(泡沫塑料)或挤干了水的大块脱脂棉轻轻擦干片面上的水渍,然后悬挂至干,也可在温度30-40℃的干燥柜或常温下干净无尘处进行干燥
第四篇:黑白胶卷冲洗流程
黑白胶卷冲洗流程:
1.利用引片器将胶卷抽出部分
2.将胶卷头减平
3.将显影罐与胶卷一并放入暗袋并密封.在里面将胶卷卷出并放入显影罐, 盖子密封.4.调配显影剂: HC110比例 1:63水温20度(整个过程中,时间不是最重要的,温度和水质才是重点)
1)一卷抽取6.5ML.加水配出400ML 的工作液
2)两卷抽取11ML.加水配出700ML 的工作液
5.将显影工作液倒入显影罐.时间控制(胶卷按ILFORD HP5
ISO400):B液是5分钟, H液是10分钟
6.摇罐: 头5分钟每分钟摇10秒
7.时间到后, 将显影工作液倒出.(按计时器后开始入药,提前10秒出药,AP罐出药方便迅速10秒足够了,然后马上进自来水水停显。
AP罐这种转轴摇动的还有个好处就是,转轴中间可以插入温度计,时刻监视温度)
8.用自来水冲洗??
9.调配定影液: 乐凯50ml加水配出400ML或者700ML 的工作液,水温不讲究,自来水本来的温度就好,如果夏天,建议加几颗冰块进去。
10.将定影工作液倒入显影罐.,间控制:10分钟
11.时间到后, 将定影工作液倒出.12.将胶卷从显影罐中拿出.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13.晾干
处女座完美主义黑白胶卷冲洗流程:
1.装片:在暗袋中(暗房)把胶卷(胶片)装到片芯上,将片芯装入冲罐中,盖好罐盖。
2.调温:把冲洗药液瓶放入水槽中,并将水温调整到约20°C。
室温高于20°C,水温调整在19°C;室温低于20°C,水温调整在21°C。
3.润湿:先将纯净水加入冲罐中,胶卷润湿约1分钟后倒出。
4.显影:将20°C显影液在15秒内倒入冲罐中,开始胶卷显影。
(显影时间根据胶卷和显影液而定)
5.停显:显影结束后在15秒内倒出显影液,并快速给罐中加入停显液,30秒后倒出。
6.定影:将定影液加入罐中,定影结束后倒出,
7.水洗:水洗一两次罐子,去掉罐中定影残液。
8.去海波:加入水洗促进液(去海波液),4分钟后倒出。
9.水洗:打开罐子,用流水冲洗10分钟。
10.水渍液:加入去水渍液,浸泡2分钟后
11.凉挂:取出胶卷直接凉挂无尘之处。
(不能再水洗)
配制工作液用水:
1.显影液工作液——蒸馏水
2.停显液工作液——纯净水
3.定影液工作液——纯净水
4.去海波工作液——纯净水
5.去水渍工作液——蒸馏水
第五篇:胶卷冲洗放大教程
冲卷篇
一、设备投入
1、仪器
冲罐
这可是最重要的仪器,有多种型号和类型,有不锈钢的和塑料的,价钱当然是不锈钢高,塑料的便宜很多,我喜欢不锈钢的,因为方便水浴控温,看起来也坚固耐用(纯个人对金属的喜好),有冲一卷的小型罐,也有可以同时冲2-3卷的大型罐,作为业余玩黑白,我觉得买一个冲一卷的小型罐足够用了。
还有一个问题,135还是120,我觉得还是买120的多配一个135芯最经济实惠,经济条件允许的款兄们135、120都买几个也没关系,操作一样的^_^。
款哥们还是买进口的好,做工好,用料足,绝对对得起身价,我买的是国产“长城”120罐带120芯65元,135不锈钢芯17元,虽然有些小地方要处理一下,还是可以用的,同一个商店,柯尼卡120罐165元,135芯45元,各位掂量着自己的钱包买罗
塑料的冲罐我没用过,高人们指点罗*^_^*
暗房袋
用于装片入冲罐,国产的就可以,我买了个大号的熊猫牌暗房袋,65元,建议买大的。
抽片器
有时候不小心将胶片头收到暗盒了,怎么办?抽!国产进口都能抽,国产的多要3~4下5元,进口的基本1下OK,25元左右,没有抽不出片的抽片器,呵呵
显影温度计和玻棒
5元一根,玻棒2元
400W电炉
价钱?我也不知道,我学刘备借荆州,我以前在学校化学实验室借回来一个,真不知道价钱,用来干嘛?配药调温度,别忘了再借一个石棉网,烧杯不能直接加热的,不用石棉网的后果。
我不知道,有兴趣的可以试试^_^(石棉网化学仪器商店有售,1、2块钱) 500毫升烧杯和500毫升量杯加上一个漏斗
烧杯配药,量杯量液体,都不是贵的东西,价钱我也忘了。
配药当然要天平,一般全新的粗天平就100元左右一个,我用一种秤,可精确称取克级别的东西,具体叫什么我不知道,晚上回去上图
还要一些瓶子装各种药物,简单,去批发一箱1.5升装蒸馏水,水用来配药,剩下瓶子装药,最爽了!还要备上几个黑色胶袋,有些药物要避光保存,要套上黑色套子,黑色胶袋便宜好用!
先说这么多,睡午觉去。
2、药物
胶卷显影药物:
名称D-23D-76
温水[毫升]750750
米土尔7.52
无水亚硫酸钠100100
对苯二酚5
硼砂2
加水至[毫升]10001000
显影温度[C]2020
显影时间[分钟]10-148-12
我用六菱牌D76套药(2元/包,可配500毫升药物),D23简单,自己配,米吐尔56元/250克,无水亚硫酸钠3块钱/500克顺道谈谈相纸显影药物吧:六菱牌D72套药(2.5/包,可配500毫升药物)、乐凯HB-18(浓缩液1升装
35元)
定影:六菱牌酸性定影粉(2元/包,可配500毫升药物,胶卷、相纸通用)
二、配药
关于配药用水,之前已经激烈辩论过,因为地区差异,大家可以在下面几种选一种适用的:
1、自来水煮沸后放凉
2、实验室蒸馏水
3、市售蒸馏水
4、其他途径获得的纯水
我用3,各位大虾有什么好水欢迎提出&探讨。
配显影剂(以配置500毫升药物为例)
1、将500毫升量杯,500毫升烧杯用50-100毫升配药用的水冲洗一下,温度计和玻棒也要是。
2、将大约400毫升配药用水(下文简称水,烧杯上有容量刻度,粗量没问题的)倒入烧杯加热,不时要测量温度,直到水温达到50度以上停止加热放在电炉上备用。
3、称量药物,因为上述配方是配1000毫升的分量,所以要将药量减半
4、加入D76套药小包药粉,搅拌直到充分溶解(如果配D23,就加称量好的米吐尔)
5、加入大包药粉,不断搅拌,让药物充分溶解(配D23,加亚硫酸钠)
6、将溶液倒入500毫升量杯,加少量水到烧杯中,摇一下,再将这些液体倒入量杯,重复3次,最后在量杯中加水到500毫升,充分搅拌
7、将配好的药物装入瓶中,将瓶中气体尽量排出,荫凉避光存放(加个黑色胶袋套起来就可)配好的显影剂最好还是放置24小时后再使用,药性更稳定一点,一些不溶的沉淀会沉到瓶底。
配定影剂和相纸显影剂
这两种药物不需要加热,挺方便
1、将500毫升量杯,500毫升烧杯用50-100毫升配药用的水冲洗一下,再冲洗一下玻棒
2、将大约400毫升配药用水倒入烧杯(看烧杯上容量刻度就可),倒入药粉搅拌直到全部溶解,配相纸显影剂分别溶解大小二包药物就可
3、同配显影剂的第6、7步,配好的药物荫凉避光存放
至于水剂就不用说了吧,按比例稀释就可。
三、冲卷
(一)准备工作
1、用自来水清洗500毫升烧杯、500毫升量杯、温度计、玻璃棒
2、用少量纯水冲洗上述玻璃仪器
3、用量杯量取显影剂,倒入烧杯,水浴调整显影剂温度,冬天温水调到比显影温度高1~2度,夏天调到比显影温度低1~2度,夏天气温高也可以不水浴,用瓶子装好显影剂放冰箱温度下去了再倒进烧杯等它升温也可以。
4、调温过程装卷到冲罐
准备完成,有定时钟的的就调好
(二)冲卷过程
1、显影:
打开冲罐顶盖,倾斜罐体与地平线成60度夹角,快速倒入显影剂,合上顶盖,开始计时,将冲罐用力在木质台面上蹾4~5下,然后摇动冲罐30~60秒后静置,然后每分钟摇10秒,最后10秒,迅速倒出显影剂,然后倒入停影剂
注意,显影过程是最忙的,也是最重要的,时间要准确,如果气温和显影温度差异大的话应该采用全程水浴控制温度,显影过程的等待的间隙也不要闲着,洗干净仪器,用烧杯盛好自来水等待停影用,如果用醋酸停影,就倒入醋酸,我没试过醋酸,麻烦,自来水停影效果也很好的参考显影温度、时间:
公元100D7621度 8分钟
乐凯SHD100D7620度 6分钟
D76 1+2稀释 20度 14 分钟
依尔福DELTA100 D76 1+2稀释 20度 16 分钟
2、停影
倒入停影剂方法同倒入显影剂,停影时间5分钟左右。
用清水停影,或多或少会将一些残留显影剂带入定影液中,会影响停影效果、定影液药效和寿命,所以,我改进了一下,注满自来水后,换2次水,再泡几分钟,泡的过程准备定影液,这样3次水洗停影,残留的显影液就少得多,效果好得多。
自来水便宜方便实用,用醋酸停影的话,还是洗干净仪器再准备定影液为上。
3、最后是定影,冲罐换入定影液,大致方法同停影,就不详细说了,定影过程不时摇一下,时间到了就倒定影液到500毫升烧杯中(我一般定10分钟)。
4、冲洗
打开冲罐,将水管在冲罐芯中央插到冲罐底,娟流冲洗20~30分钟,也可以用不猛的水冲干净定影液,再滴水半个钟。
剪一小条胶片头到定影液中,5分钟内,胶片透明,则回收定影液下次再用,不然丢弃定影液5湿润
最后,倒干净冲罐的自来水,滴1~2滴湿润剂到冲罐底部,注入纯水直到淹没胶卷,泡1~2分钟,取出胶卷晾干。
晾干后,将胶卷卷起来,药膜面在外,1~2小时后就可剪片,装入袋保存
上述过程,胶卷未定影达到5分钟前不要让胶卷见光!切记!
放大篇
一、设备及投入
放大机:分为集光式和散光式两种,低端放大机多是集光式的,是通过聚光镜,将灯泡光线会聚后透过底片投射到放大纸上的,散光式就是通过一片散光板产生漫射光,再透过底片实现放大,集光式光线强,放片反差硬,但对于划痕、灰尘等瑕疵的表现会明显一点,散
光式就刚好相反,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和投入选择,最便宜的红梅放大机,零售价150左右,一些俄罗斯二手放大机也就400-500连头,国产的二手放大机,成色好的200左右就可,我的那台破珠江,80块钱连头回来的,装了个飞利浦60瓦节能灯泡,用的很痛苦,但将就着练手还可以,买幻灯机一定要问清楚能否放120,单放135很郁闷的,还有就是片夹,有一种是用玻璃夹死底片的,一种是金属框压死底片边缘的,后者会好一点,不会因为玻璃上的划痕、尘埃影响出片效果,但要注意散热是否良好,不然烤坏底片可不是说笑。
放大头:一般来说,放大头都是39罗口的,放135勇50焦距,放6X6的120就用75、90都可以,最好是带光圈定位的头,用得舒服很多,我推荐一个便宜好用的国头:长城75/4.5,100以下有交易,全金属结构,带光圈定位,不过出片边缘成像稍差,综合性能绝对对得起身价,我用hai的施耐德90/4.5apo做对比,这个头仅仅输于边缘分辨率,反差层次的表现在12寸幅面上基本持平,性价比很不错,当然,有米的大款还是用施耐德90/4.5apo这类强暴兵器吧,放黑白表现绝对令人赏心悦目,还有,用39罗口的旁轴标准镜头放135也有不错的效果。
相纸:有2种,RC纸和FB纸,RC纸是涂塑相纸的意思,吸水性小,不容易附着药物,水洗时间短,但是层次不如FB纸,FB纸是纸基纸,和RC纸相反,吸水,水洗时间长,用起来麻烦一点,但层次丰富,据环城路兄的描述“黑位黑得发亮!”,大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用什么纸,操作都是一样的(还有一种碳素纸,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大虾们上吧),二种纸根据反差不同分为1、2、3、4号4种,还有一种可变反差纸,其实就会差不多是彩色相纸了,用起来很爽,可是对暗房要求也高,我没用过,还是请大虾们说说吧。
相纸号数越大越软,号数越小反差越硬,2号纸层次细腻丰富,大师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就是围绕2号纸展开的,所以我一般还是控制好曝光尽量用2号纸,因为我不喜欢醋酸停影,一般还是清水停影,所以还是选择了RC纸,停影和水洗都很方便。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