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卷(一)岳麓版选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过关检测卷(一)岳
麓版选修1
(一)
(测试时间:60分钟评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某校高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如下材料:“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正因为我们
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
这样的。
”还找到了右图。
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 )
A.雅典某某政治的利与弊 B.雅典某某政治的发展历程
C.罗马政治的发展历程 D.罗马法是某某政治的保障
答案:A
2.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主要是指( )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斗争
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 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
解析:梭伦改革前,贵族政治导致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故这里使雅典陷于绝境的应指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
答案:D
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
”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 )
①颁布“解负令”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③设立“四百人会议”④设立公民陪审法庭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梭伦改革对旧贵族的“严厉”是指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削弱旧贵族权力的措施,⑤主要是为了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不符合题意。
答案:A
4.下列现代某某生活的原则在雅典古代某某改革中曾经出现萌芽的有( )
①以法律保障人身自由②反对出身和财产的不平等③议员实行选举机会均等、任期制④雅典人的权威得到了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④项内容不能体现现代某某生活原则。
①②③可以体现出来,故选D项。
答案:D
5.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某某的轨道
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某某制
解析:雅典某某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部曲:梭伦改革——为政治某某化开辟了道路;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某某体制;伯里克利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某某政治。
答案:B
6.“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表明古希腊广大公民群众空前高涨的群体意识,某某政治进入巅峰。
这种局面出现在( ) A.伯里克利时期 B.庇西特拉图时期
C.梭伦统治时期 D.亚历山大时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B、D两项可以排除,而C项是为雅典某某政治奠定基础。
答案:A
7.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著作、文章名称: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某某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该研究性学习论文题目的应该是( )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某某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材料中提到的都是古希腊某某政治产生的各种条件。
答案:D
8.下列关于“大化改新”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政权的建立提供了保障 B.改革措施全面而行之有效
C.唐政府的支持 D.改革派的大力推动
解析:当时的唐政府并没有支持日本的大化改新,C项说法错误。
答案:C
9.右图是一枚在中国发现的日本银币,它不能说明( )
A.日本与唐朝贸易频繁
B.货币是仿唐币铸造的
C.日本在中国铸造的货币
D.唐朝政府采取开明的对外政策
解析:日本的货币铸造深受唐朝的影响,可从货币文字上得到印证;日本货币在中国出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日贸易频繁,而这一切的实现均得益于唐朝开明的对外政策。
C 项叙述明显错误。
答案:C
10.下列对公元7世纪的日本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废除债务奴隶 B.鼓励发展工商业
C.逐步确立某某政治 D.打击了氏族贵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A、B、C三项是雅典某某改革的内容,日本7世纪的改革,即大化改新打击了氏族贵族势力,促进了国家的形成。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1题14分,第12题16分,第13题18分,第14题12分,共60分)
11.(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最能体现人威的改革是克里斯提尼创立的“陶片放逐法”,又称“贝壳放逐法”。
如图
材料二雅典公民如果认为某人危害城邦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当写有某人名字的陶片达到一定数量时,他就要被放逐国外,这就是所谓的“陶片放逐法”。
材料三梭伦完成改革后,毅然辞官远游,坚决拒绝当僭主,并赋诗道:
如果我保全我的故国,不在僭主政治和无情的暴力中插手,玷辱我的佳名,我就是无愧的;我这样做,只会使我的声名,凌驾一切其他的人们。
请回答:
(1)“陶片放逐法”实施的目的及意义如何?(4分)
(2)“陶片放逐法”的实施有何特点?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某某建设有何借鉴意义?(6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梭伦这样做的目的何在?体现了他的哪些优质品质?(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陶片放逐法的特点、意义以及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第(3)问通过诗句概括对梭伦的认识。
答案:(1)目的:防止独裁势力建立独裁统治,确保某某政治的长期存在。
意义:有利于雅典某某政治的稳定发展。
(2)特点:简洁易行,适应性强;某某性原则,有利于保护当事人。
意义:拓宽某某监督的途径,加强民众对政府的监督。
(3)目的:保全国家,保护自己的声誉。
品质:立法为民、坦荡无私、献身某某政治建设的精神。
12.(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梭伦
材料二
请回答:
(1)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4分)
(2)综合材料一、材料二,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
主要目的。
(6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某某政治的奠基作用。
(6分)
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
综合两则材料,结合雅典当时的背景,可知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决定了梭伦改革的不彻底性,这在他的话语和改革措施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但是梭伦改革把雅典引向了某某的轨道。
答案:(1)中庸和不偏不倚;财产等级制度。
(2)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由其财产资格来决定。
主要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
(3)①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门第,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基础,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②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使其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③使下层平民得到了一定的公利。
总之,为后来雅典某某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3.(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
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
材料二希罗多德在《雅典政治》中指出:“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他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
……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是对雅典谁的哪一改革措施进行分析评论的?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分)
(2)雅典哪一次改革能够体现材料二中希罗多德的观点?结合改革措施简要说明。
(6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X在目的上有什么共同点?在效果上有何异同?(8分)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可判断出分别属于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对两人改革进行比较,即可作答。
答案:(1)梭伦改革;按照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社会等级。
主要观点:财产等级制打击了贵族特权和氏族制度。
(2)克里斯提尼改革。
以地域组织取代血缘组织,削弱了贵族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创立“陶片放逐法”,加强了公共权力。
(3)目的:相同点是打击氏族贵族势力,维护平民利益。
效果:相同点: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局面,赋予平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机会。
不同点:梭伦改革不是公民的普遍平等,中下级平民不能充分参与某某政治;克里斯提尼改革给予中下级平民以平等的政治权力。
14.(12分)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唐朝先进文化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中搜集了以下几组资料。
请你据此撰写研究报告。
第一组资料:大化改新的官制表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第二组资料:日本京城平城京平面图与唐朝长安城图。
第三组资料:大化改新后日本女子服装和唐朝女子服装。
第四组资料:大化改新后的铜币和唐“开元通宝”钱。
第五组资料:日本部分假名和汉字的对照表。
解析:写研究报告时,既可以采用先总后分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先分后总的方式。
本题五组资料都是就某种文明现象由日本和唐朝两方面组成。
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概括出各组是哪一领域,二要五组叙述全面,三要运用日本受唐朝影响的答题方式。
答案:新政中的制度、都城、服饰、铜币铸造、文字等方面深受唐朝影响,以至大化改新后的一个时期,在日本文化史上被称为“唐风时代”。
(1)中央官制借鉴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一些做法,结合日本实际,形成了“二官八省制”。
(2)都城布局上与唐朝长安有很多相似之处。
(3)服饰等也深受唐朝影响。
(4)大化改新后,日本铸造的铜币在形式上和钱铭文的内容上都深受“开元通宝”的影响。
(5)文字方面,日本仿照中国的草书和楷书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