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专项练习(15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上册判断题专项练习(15道)
一、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花的学校》的作者泰戈尔是法国诗人、哲学家,享誉世界的作家。
(_____)
2.《去年的树》一课中,小鸟最后找到了树。
(_____)
3.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天山林的景象。
(_____)
4.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三个胃贮藏食物,只有一个胃是管消化的。
(_____)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童年的水墨画》只描绘了溪边垂钓图和江上戏水图这两幅画面。
(______)
2.《剃头大师》中的“害人精”是“我”。
(______)
3.吹肥皂泡的过程是:做肥皂水→蘸→吹→提→扇(______)
4.《我不能失信》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
(______)
三、判断下面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画“√”,不是的画“×”。
1.茫茫的草原像一块无边无际的地毯。
(_________)
2.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________)3.树上的苹果如灯笼般又大又红。
(_________)
4.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_________)
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青出于蓝”指学生通过刻苦努力,知识和学问超过老师。
(_______)
2.“饶一着,退一步。
”的意思是让人一着,退让一步。
(_______)
3.“植树造林,功在当代,造福子孙”这句话讲多植树给下一代带来经济效益。
(_______)
4.“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意思是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_______)
5.“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指我们要团结,人多力量大,不要一个人做事。
(_______)
五、判断,在是比喻句的句子后面画“√”,不是的画“×”。
1.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______)
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______)
3.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______)
4.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夜书所见》一诗题目中的“书”是“书本”的意思。
(______)2.“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这是一个比喻句。
(______)
3.“橘子、柿子你挤我碰,睁着要人们去摘呢!”这是一个比喻句。
(______)
4.《金色的草地》中,草地早晨是绿色的,晚上就变成金色的了。
(______)
七、根据本学期学过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文房四宝”是指琴棋书画。
(______)
2.《燕子》一课描绘出的四幅画面分别是:燕子外形图、春光燕子图、燕子飞行图、燕子休息图。
(______)
3.《鹿角和鹿腿》是《伊索寓言》中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______)
4.《蜜蜂》一文中,“我”通过做实验知道了蜜蜂是靠记忆力辨别方向的。
(______)
5.方帽子店的主人因循守旧不懂变通,最终被时代淘汰了。
(_____)
八、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中,读裁缝的话语速要缓慢,语调稍低,顾客的话语速要快,语调稍高。
(_______)
2.《漏》中,“漏”是“漏雨”的意思。
(_______)
3.所有目字旁的字,都含有“看”的意思。
(_______)
4.《枣核》中的“枣核”是个勤快、聪明、英勇无畏的孩子。
(_______)
九、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的打“×”。
1.“元日”指的是大年三十。
(_______)
2.“桃符”就是今天春联的前身。
(_______)
3.清明节有扫墓、踏青的习俗。
(_______)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________)
十、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游园不值》的“值”是“遇到”的意思。
(______)
2.《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著名作品。
(______)
3.“刨根问底”“饶有兴趣”“不耻下问”“苦思冥想”都是关于勤学好问的词语。
(______)
4.“春来鹅毛起”是民间相传的一个“试春”的办法。
(______)
十一、回忆学过的课文内容,想想下列的说法对吗?
1.古诗《示儿》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陆游。
(_______)2.女主人叫乞丐搬砖,是捉弄人。
(_______)3.宋庆龄奶奶一生都很讲信用。
(_______)4.骆驼走路的时候,如果两个脚趾分开,就会陷到松软的沙子里。
(_______)
5.雪猴是边防军人的好朋友。
(_______)
十二、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元日》通过描述元旦的有关习俗,表现了节日期间热闹欢快的景象。
(________)
2.“牧童遥指杏花村”意思是说“牧童摇着手指看着有杏花的村子”。
(________)
3.“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
(________)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王维思念在山东省的兄弟。
(________)5.“九月九日”是农历的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阳节。
(________)
十三、根据《我们奇妙的世界》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课文按先总写,再分写,最后再总写的结构方式行文,这种结构叫总-分-总。
(________)
2.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写的。
(________)
3.本文描写天空这一部分时,分别描写了日出、云彩、雨点、雨后、落日和群星等景象。
(________)
4.课文主要描写看天空和看大地两方面的内容,告诉我们世界上存在的奇妙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________)
十四、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______)
2.寓言故事能让我们想到许多人和事。
(______)
3.《克雷洛夫寓言》是德国杰出的寓言家克雷洛夫的作品集。
(______)
4.《守株待兔》告诉我们:做事可以不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心存侥幸。
(______)
5.陶罐和铁罐最后都找不到了。
(______)
十五、判断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的老屋听着小蜘蛛讲故事,一直没有倒下去。
(________)
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被小男孩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他知道后非常不高兴。
(________)
3.《小狗学叫》一文中的三种结局都有可能发生,因为它们都是作者随意的想象。
(________)
答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十三、√×√√
十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