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同订立的原则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合同订⽴的原则是什么
在现实⽣活中进⾏经济活动的时候,⼀般是要签订合同的,签订合同的⽬的是确定双⽅的权利与义务,⽽签订经济合同是有⼀定原则的,双⽅应该遵守相应的原则,那么经济合同订⽴的原则是什么?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经济合同订⽴的原则是怎样的
签订经济合同,⾸先要贯彻合法原则。
经济合同是⼀种合法的法律⾏为,只有当它的内容遵守国家的法律、⾏政法规,才受到法律的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都不得利⽤经济合同进⾏违法活动,搞乱经济秩序,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牟取⾮法收⼊。
如果经济合同的内容违法,可能部分或全部⽆效,甚⾄受到法律的制裁。
经济合同不仅内容要合法,签订的形式和程序也要合法。
其次,签订经济合同还应该贯彻平等互利、协商⼀致、等价有偿的原则。
平等原则,是指经济合同当事⼈双⽅或多⽅平等地享有经济权利和平等地承担经济义务;协商⼀致,是指经济合同当出⼈在签订经济合同时,应在⾃愿协商的基础上达到意思表⽰⼀致,不得进⾏胁迫或欺诈;等价有偿,是指经济合同作为法⼈间平等互利的经济往来,必须是有偿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
再次,签订经济合同是双⽅当事⼈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的,任何⼀⽅不得把⾃⼰的意志强加给对⽅,
搞“霸王合同”;在当事⼈签订经济合同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都不得以任何⼿段和⽅式进⾏⾮法⼲预。
⼆、签订经济合同应注意哪些问题
1、避免签订⽆效合同。
《中华⼈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规定了5种情形下的经济合同属⽆效合同,即⼀⽅以欺诈、胁迫的⼿段订⽴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法⽬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其中“违反法律和⾏政法规的合同”与“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两项,应引起特别注意。
签订经济合同时,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上,绝不能见钱眼开,见利忘义。
⽬前,我国法律体系已逐步建⽴健全起来,签订合同时,要了解双⽅所属地⽅政府或部门对合同中相关内容制定的⾏政法规,防⽌订⽴的合同因与法规相违背⽽造成合同⽆效。
2、注意合同的规范与完整。
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个体经营者习惯采⽤⼝头上的君⼦协议。
这是很不严肃的,极易引起争议。
在经济活动中除⾮即时结清者外,都应采⽤书⾯形式,详细载明合同中的具体事项要求 即标的 、数量和质量、价款或酬⾦、履⾏的期限、地点和⽅式、违约责任等。
有时候,有的⼈在签订合同时,因为不识字⽽请⼈代表做主、代签姓名。
这种做法,事后容易产⽣歧义和纠纷,应尽量加以避免。
3、重视仲裁条款。
在订⽴经济合同时,应确⽴双⽅同意的仲裁机关名称,以便事后发⽣争议时,可以向双⽅确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合同法第128条规定:“当事⼈应当履⾏发⽣法律效⼒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的,对⽅可以请求⼈民法院执⾏。
”这样,当所签订的经济合同发⽣纠纷时,就可利⽤仲裁条款来保护⾃⼰的正当权益。
4、重视合同的真实意思。
我国合同法第8章在签订合同的“其它规定”中的第125条规定:“当事⼈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使⽤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双⽅对合同如有争议,可按合同的真实意思解决。
以上知识就是⼩编对“经济合同订⽴的原则是怎样的”问题进⾏的解答,经济合同订⽴的原则包括贯彻合法原则、贯彻平等互利、协商⼀致、等价有偿的原则和当事⼈在平等、协商原则。
读者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欢迎到店铺进⾏法律咨询。
店铺温馨提⽰:
《民法典》⾃2021年1⽉1⽇起正式施⾏,《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
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合同问题# 点击这⼉#进⾏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店铺合同纠纷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