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儿依从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哮喘患儿雾化吸入
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患儿依从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效果
及对患儿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0年10月时间段内来我院
儿科诊治的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划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
对
照组施行化吸入治疗及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对照组施行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比
对两组临床治疗有效性、依从性。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性、依从性高于对照组。
结论:在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期间施行循证护理干预,可辅助提升治疗效果,
改善患儿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干预;哮喘;雾化吸入;依从性
哮喘属于儿科常见慢性病症,属于非特异性气道炎性病变,临床特征为气道
可逆性高反应性,其诱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外界应激性刺激反应等,基本为炎性
因子指标及免疫球蛋白表达异常的导致的,诱使患儿肺功能指标异常[1]。
当前临
床治疗该症主要采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但儿科专家认为因患儿年龄小,表现
出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本研究在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期间辅以循证护理,探
究对治疗有效性、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9年5月-2020年10月时间段内来我院儿科诊治的哮喘患儿100例,随机划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
研究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8个月-10岁,平均(5.3±0.6)岁,病
程25d-2个月,平均(1.4±0.5)个月,哮喘病情:26例轻度、15例中度、9例
重度;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7个月-11岁,平均(5.8±0.5)岁,
病程29d-2.5个月,平均(1.7±0.4)个月,哮喘病情:27例轻度、14例中度、9例重度。
比对两组平均年龄及病程等临床资料显示无显著性可比差异(P>
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及雾化吸入治疗。
入院均行相关项目检查确诊,并
行常规性止咳平喘化痰、输氧及纠正紊乱的酸碱、水电解平衡等,给予常规性抗
感染治疗,严格遵守抗生素使用规范[2]。
单一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雾化方式给药,治疗剂量0.25~0.5mg/次,时间10min,1-2次/d。
治疗时间为14d。
1.2.2研究组:基于对照组辅以循证护理干预模式。
方案如下:(1)确定循
证问题。
问题为雾化吸入过程护理不细致、患儿依从性差。
(2)获得循证支持
结果,在权威网站如中国知网、万方等文献平台检索,并搜索关于哮喘患儿雾化
吸入治疗期间护理相关资料,获得研究实证结果。
(3)循证护理的应用措施。
①雾化器使用护理。
首次治疗需控制雾化吸入量。
因大量雾化颗粒进入气道后,
会导致气管痉挛等症出现,影响治疗效果。
护理过程中护士需留意雾化罐,避免
不良反应。
雾化时取仰卧位会影响患儿呼吸,为避免缺氧不能采用仰卧体位,调
整患儿体位。
雾化时需注意以下问题,保障患儿呼吸道通畅;检查时密切观察脸
部及身体状况;雾化完毕后擦拭或清洗口鼻附近皮肤,并同时清理雾化器,以免
发生交叉感染。
②辅助性排痰。
雾化完成后鼓励患儿咳嗽,同时叩击胸背部,促
使痰液排出。
以坐位指导患儿家属全掌轻叩击患儿胸背部及腋下等部位,并借助
胸壁振动性,顺利完成排痰工作,叩击时需留意患儿生命体征指标情况。
③心理
疏导。
因多数家长对患儿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必要的认知,导致对治疗缺乏信心,
需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促使其能协同护理患儿。
对于依从性低的患儿,需采取必
要措施改善,如必要心理干预,雾化期间播放动漫、动画、摆放玩具等,以分散
患儿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同时对患儿雾化期间的良好表现予以肯定、表扬,
以提升治疗、护理配合度。
1.3观察指标
1.3.1比对两组治疗有效性。
评估标准:显效:胸闷及气促等临床表现显著缓解或消除,肺部听诊后哮鸣音已消除,呼吸正常;有效:临床表现如气促、喘息等基本缓解或好转,肺部听诊后哮鸣音基本减轻,呼吸基本平稳;无效:为达到以上治疗标准,甚至病情加重[3]。
临床有效性=(每组例数-无效例数)/每组例数×100%。
1.3.2比对两组依从性。
应用慢性病症治疗依从性问卷调查,问卷含3个维度(24个条目),评分1-4分,总分96分,得分高表示依从性理想。
依从率=实际得分/依从性理论最高分值×100%[4]。
依从性分级标准:高度依从:依从率>75.0%;中度依从:依从率为50-75%;低度依从:依从率<50.0%,依从性=(高度依从+中度依从)例数/每组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22.0录入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或[n(%)]代表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对两组治疗有效性
研究组治疗有效性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比对两组治疗有效性(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
有效率
对照
组
5026141080.00
研究
组
503116394.00χ28.665 P0.003 2.2比对两组治疗依从性
研究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比对两组治疗依从性(例,%)
组别
例
数
高度依
从
中度依
从
低度依
从
依从
性
对照组
5
2217
1178.0
研究组
5
3313
492.0
χ2
7.68 6
P
0.00 6
3讨论
小儿哮喘为常见且多发病症,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急促、气短、晨起或夜间反复性咳嗽等,且运动后咳嗽症状明显。
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显著缓解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5]。
但在实际临床治疗中需辅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患儿相对较差的依从性,以辅助提升雾化效果。
本研究在哮喘患儿雾化期间施行循证护理干预,调查发现,研究组治疗有效性、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证实循证护理可辅助提升雾化效果,改善患儿护理配合度。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疾病治疗期间,通过提出需解决的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获取循证支持,后结合护士多年护理经验、专业技能等,为哮喘患儿制定出针对性强的循证护理方案,通过雾化器护理、辅助性排痰,加之家属、患儿心理疏导,并对患儿良好表现肯定或表扬,以此提升雾化效果及依从性。
综上所述,在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期间施行循证护理干预,可辅助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儿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徐雁.基于循证支持的童趣化哮喘专项干预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0,14(4):161-163.
[2]秦晓庆.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激素治疗中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1):108-108.
[3]方静静,王菁,周喜华.循证护理对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9,27(7):172-173.
[4]黄梅.循证护理干预对小儿慢性哮喘雾化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9,20(3):382-383.
[5]丁红梅.循证护理对哮喘雾化吸入患儿依从性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6):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