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配套研究...
从产业区到产业社区:需求视角下上海产业社区服务配套研究——以松江科技园为例
![从产业区到产业社区:需求视角下上海产业社区服务配套研究——以松江科技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28e635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f.png)
摘要:国家《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均提出引导产业区向功能复合的产业社区转变,均关注到当前产业区内服务配套的缺失已成为制约其吸引人才、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梳理回顾上海产业社区服务配套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产业社区服务配套存在服务水平分化、规划供应不够合理、实施相对滞后、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结合松江科技园规划实践,提出产业社区服务配套规划需根据发展阶段、产业特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配套,构建弹性适应的服务配套体系、倡导产城融合空间格局,从而促进服务配套精准供应。
关键词:产业社区;产城融合;公共服务;设施配套DOI:10.3969/j.issn.1674-7739.2022.02.003《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引导产业区向产业社区和产业基地两个方向发展,其中针对产业社区提出要完善公共空间、公共设施配套,形成二三产融合发展、配套功能完善、环境景观宜人的产业社区。
[1]2020年9月,自然资源部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中提出推动人、产、城、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引导发展功能复合的产业社区,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2]从地方探索上升到国家指南,意味着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已关注到当前产业区服务配套缺失的共性问题,引导产业区向配套功能完善的产业社区转型。
受《雅典宪章》功能分区思想影响,长期以来城市中各类公共服务配套规划一般围绕居住地进行配置,对于产业区的服务配套缺乏关注,相关标准引导滞后,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
产业社区的概念源于近年来国际上产业区转型发展的实践,强化与创新经济相适应、更好地吸引全球创新创业人才的服务设施环境,比如美国硅谷和尔湾、新加坡玮壹科技园、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产业园等,都是产业社区实践的典范。
根据国际经验,产业社区的服务配套可分为生产性服务配套和生活性服务配套。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到单一功能产业区的局限性,产业区自身及周边服务配套缺失,无法满足企业和职工需求,进一步引发了招商难、招工难、留人难等问题,[3,4,5]服务配套的长期缺位已成为制约产业区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
033.新时期城市社区配套用房规划布局研究
![033.新时期城市社区配套用房规划布局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6c70802a300a6c30c229fc8.png)
新时期城市社区配套用房规划布局研究彭俊,戚益朵,缪晗予,顾羽锋,王智慧摘要: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原先城市社区出现布局不合理,规模参差不齐,居住空间分异,“村改居”、“老龄化”社区增多等问题,社区配套用房不达标、分散布局、服务水平不高、难以共建共享,新型城镇化时期居民对社区服务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
文章以《绍兴市越城区城市社区规划》为例通过规划师走进社区,对现状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以需求为导向,借助新闻媒体发放调研问卷,从多角度视角分析城市社区存在的问题。
考察新加坡、南京、宁波等城市,借鉴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经验,结合绍兴实际情况及发展态势,对社区做出合理的规划引导。
针对不同区域的社区,提出社区用房分类配套标准,明确规划策略及建设模式,集约高效配套社区配套用房,营造和谐服务环境。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配套用房,配建标准,规划策略,绍兴市越城区1.背景城市社区是指大多数人从事工商业及其他非农业劳动的社区,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1]。
社区配套用房是指城市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所需的办公及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用房,是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保障。
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迫在眉睫,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
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为进一步加快城市社区建设步伐,需优化城市社区布局,明确城市社区配套用房建设标准,对不同类型社区配套用房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及建设模式,集约高效配套社区配套用房,提升社区管理效能及服务水平,营造和谐服务环境。
2.越城区社区配套用房现状及发展历程2.1 社区规模截止到2014年底,越城区规划范围共涉及城市社区82个,居委会71个,行政村118个,在册户数20.4万户,在册人口56万人。
按绍政办发[2013]179号文规定,新建社区原则上按1500-3000户规模设置一个社区,规模介于居住小区与组团之间;经调查,越城区社区规模一般在1000户至4000户之间,共有约69个社区,约占总数84%(表1)。
城市社区配套设施微区位布局研究
![城市社区配套设施微区位布局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c1f96db240c844769eaee86.png)
建筑 ( 简称 “ 配套公建” ,共分为教育、医疗 频繁易主,都反映 出配套设施效率低下的问 ) 卫生、文化体育 、商业服务 、金融 邮电、市 题 [。其次 ,在使 用层 面反映 出配套 设施难 以 引
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 8类,按居住区、小 保证对日常生活的全面支持。由于分散布局导
区和组 团三级配置,作为保障居住 区广大居 致难以形成有效的规模市场,经营者的定位往 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物质设施[。 住社 区服务设施在空间布局上的合理性 问题 往出现 “ 高不成 、低不就”的现象。据笔者调 卖、美容美发和汽车维护等几类行业,难以对 然而近年来,随着居住区的大量开发,居 研,居住 区商业经营项 目过 多集中在烟酒售
为依据建立的,这种相互对应的关系体现在 为零,较均衡地分摊到各开发地块。以小学为
空间布局 、建设规模和建设方式等方面,“ 配 例,如仅按照开发规模配建,就会出现远低
套 ”一词形象地反映出 “ 自给 自足”的基本 于正常小学规模 的现象,成为所谓 的 “ 麻雀 规 划思想和 原则。 城市居住 区规划设计规 学校” 。此外,还有一些位于居住区内部的商 范 (B 0 8 — 9 ) G5 10 3 规定:住宅区配套公共 业设施或长期闲置、无人经营,或难以维系,
ly t a ou .
m哪 嘲啪悯 Neg b ro d S riefclis Sp t la o tMir c  ̄ n ih oh o , evc i e , ai y u, coIe o . a i t al o
1研 究 背 景
用效率难以达到最优[ 。典型的弊病反映在三
个层面:首先,在经营层面反映出配套设施效 我 国现行的居住 区规 划模式是以生活服 率较低。按照 “ 千人指标”要求,为了保证各 务设施与居住人 口规模相互对应 、分级设置 地块开发条件的均好性,必须将配套公建化整
城市型社区配套设施规划类型与模式确定
![城市型社区配套设施规划类型与模式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be1e8b1d14791711cc791712.png)
城市型社区配套设施规划类型与模式的确定探讨摘要:社区配套设施是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是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性配套设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住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其社区配套设施的规划类型与模式也是重要的部分。
本文以河北省衡水市为例,探讨城市性社区配套设施规划类型与模式。
关键词:城市型社区;配套设施;规划类型;模式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社区配套设施(supporting facilities),是指城市建设规划中,为满足居民居住的要求,而建设的与开发项目配套的各种服务性设施。
其主要包括商业配套设施、教育配套设施、体育配套设施、卫生配套设施、交通配套设施、应急配套设施等几个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住宅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
但是,目前衡水市的社区配套设施规划是不能满足于市民日益提高的要求的,其设施的建设着重于市场化的建设与运作方式,侧重于盈利性的设施建设,而忽略了非营利性的设施建设,如教育等。
在文体设施方面投入的资金还是比较少。
所以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衡水市社区配套设施规划类型与模式。
一、社区规模划分社区规模以及层级不同,其具体的配套设施设置也是不同的,所以首先要了解衡水市的社区规模划分。
衡水市在河北省的东南部,总面积有8815平方公里。
其下辖地区有桃城区、经济开发区、滨湖新区、8个县以及2个县级市,共118个乡镇、办事处,4994个行政村。
居民以汉族为主,据2009年统计,衡水市户籍人口有4362676人,户籍户数有1310360户。
其中,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州市、景县、故城县、桃城区等几个区域。
其中桃城区是城市的中心。
社区规模的划分要在一个适宜的程度,要充分考虑社区管理网络以及服务网络覆盖的经济性以及合理性,即要把人口规模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提高设施的服务水平以及使用效率,节省建设以及维护的成本,并方便使用,有利于社区的居民之间的交往与互助,从而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
保障房大型居住社区的配套建设研究以浦东新区三个保障房大型居住社区为例
![保障房大型居住社区的配套建设研究以浦东新区三个保障房大型居住社区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38a068e69dc5022aaea00aa.png)
保障房大型居住社区的配套建设研究——以浦东新区三个保障房大型居住社区为例邹琦摘要:实施保障房大型居住社区(以下简称“大居”)建设,是上海市委、市政府深化“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在服务城市更新、服务市场调控、服务市民居住条件改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海市从2003年开始共进行了三批次的大居选址,共计46个基地。
其中,浦东大居建设量居全市最高。
由于大居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伴随着大居的开发建设发展,大居建设出现了一些阶段性的问题,如人口同质化、产业规划缺失、配套建设滞后等。
在研究惠南民乐、曹路、三林等3个大居建设过程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保障房;大型居住社区;项目配套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9138-(2019)04-0069-72 收稿日期:2019-03-11作者简介:邹琦,上海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1 目前保障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总体规划,浦东新区范围构建“3+3+2”的大型居住区(大居)建设布局,包括2008年规划选址的3个大居:曹路、三林、周康航;2010年新规划选址的航头、惠南民乐和川沙3个;以及沪通铁路惠南站和惠南民乐2个大居。
这8个大居的总建设用地3520公顷,可建住宅面积共计约2587平方米,规划人口约90万。
其中,惠南民乐、曹路和三林3个大居约30万人口。
1.1 导入人口结构同质化问题第一,居民以本市户籍人口为主。
由于安置的要求,大居通常是安置重大工程和旧城改造动迁的城区人口。
上述3个大居本市户籍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74.2%,其中跨区迁移占比31.5%,区域内迁移20.3%。
第二,人户分离情况较为严重。
外来租客占比三成。
3个大居社区人户分离总体上超过六成,其中“人在户不在”占比59.0%。
“户在人不在”比例是1.6%。
外来租住人数占22.8%。
第三,老年人口比重相对较高。
60岁以上老年人数占总人数21.8%,80岁以上老年人占3.2%,38.2%的家庭中有60岁以上的老人。
上海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
![上海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45de710a8114431b90dd859.png)
专家专稿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820001202上海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3收稿日期:200621021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020801319);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课题(沪教委科2001244)作者简介李京生(562),男,博士生导师,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3张彤艳(2),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3马 鹏(2),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3李京生 张彤艳 马 鹏摘 要:以上海嘉定区马陆镇为代表,通过对其公共服务设施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提出该类地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模式,以期为大城市近郊社区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马陆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中图分类号:TU984.2文献标识码:A1 基于上海市《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的问题分析马陆镇现状分为马陆和戬浜两个居住区,其公共服务设施标准以居住区级为准。
街坊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结合居委会级社区建设,同时各居(村)委现状人口规模基本在街坊规定范围之内,因此,居(村)委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参照街坊级配套标准。
由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现状以及对比表格(见表1,表2)可以看出,马陆镇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现状存在下列问题。
表1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与标准比较表比较项目分类现状规模总人口12万(总人口)总人口6万(本地人口)控制性指标文化389690体育暂无暂无12社区服务214428118绿地29458824总计176935372555~2660注:教育设施以中学规模计算,用地面积单位:m 2/千人表2 街坊级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与标准比较表比较项目分类各类街坊级设施现状规模最大值(总人口)最小值(总人口)均值总人口本地人口控制性指标体育306(包桥村)6(众芳村)193940社区服务555(新联村)15(彭赵村)6212860绿地161(马陆新村)12(育兰居委)5102000总计700(马陆新村)30(戬浜村)1643368456~8930注:用地面积单位:m 2/千人1.1 配置水准低下医疗、文化、体育设施缺乏较严重,不能满足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所有居民需求;商业设施规模小、档次低,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同时教育设施、绿地设置太过集中,在使用中造成很多不便。
社区办公场所配套情况汇报
![社区办公场所配套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873e515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c.png)
社区办公场所配套情况汇报
一、场所概况。
社区办公场所位于社区中心位置,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有5个办公室,1个会议室,1个休息区和1个文件室。
整体环境舒适,布局合理,适合工作和会议使用。
二、设施配备。
1. 办公室,每个办公室配备有办公桌、椅子、文件柜、电话和电脑,满足员工日常办公需求。
2. 会议室,会议室配备有大型会议桌、投影仪、音响设备和白板,可容纳20人参加会议。
3. 休息区,休息区配备有沙发、茶几、饮水机和茶具,提供员工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4. 文件室,文件室配备有文件柜和打印设备,方便存放和管理办公文件,提供打印复印服务。
三、配套服务。
1. 清洁服务,每日有专人对办公场所进行清洁,保持整体环境整洁。
2. 安保服务,社区配备专业的保安人员,保障办公场所的安全。
3. 网络服务,办公场所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保障员工的办公需求。
四、改进建议。
1. 增加办公设备,考虑增加一些办公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等,提高员工的办公效率。
2. 增加休息设施,在休息区增加一些娱乐设施,如台球桌、游戏机等,丰富员工的休息生活。
3. 完善会议设备,更新会议室的投影仪和音响设备,提高会议的效果和质量。
五、总结。
社区办公场所配套情况较为完善,设施配备齐全,配套服务到位。
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高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此事,并给予支持和配合,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完善的办公场所。
上海产业社区设施配套需求研究
![上海产业社区设施配套需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9c29f9f770bf78a6429544e.png)
图2全市104个产业区块布局图 }料来源j《上海工监区十二五规划》。
■●
Im
r二】 IWl
表1 产业社区设施配套占用地比例
金桥出口加工区(环内) 漕河泾工业区
北蔡城镇工业地块 张江高科技园区 (微电子基地) 彭浦工业区 外高桥保税区 桃浦工业区 吴淞工业基地
高桥老工业基地城镇工业地块
1 2.22 6.96
关键词产业社区I公共设施配套I上海
Keywords Industrial community Public facilities Shanghai
文章编号1673-8985(2018)07—0028—07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
付毓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土规划设计分院 助理工程师,硕士 许明才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城市学院 工程师,硕士
2上海产业社区配套现状问题 2.1上海产业社区概述
“上海2035”提出了产业基地和产业社 区的产业空间体系,按照“上海2035”所确 定的产业社区,本文研究对象为104212业区块 中除1 1个产业基地外的产业社区。
104工业区块是指2010年在上海市“两 规合一”工作中,以国家公告工业区为基础, 整合新老工业基地与城镇工业地块规划形成 104个集中工业区块(图2)。包含国家公告工 业区、产业基地及城镇工业地块,规划面积789 km2,已供应工业用地面积近400 km2。由此可 见,104个工业区块构成了上海市产业发展的 主要空间载体PJ。
1研究背景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
(以下简称“上海2035”)提出要结合城市功 能提升推进工业园区整体转型,完善公共空 间、公共设施配套,形成二三产融合发展、配套 功能完善、环境景观宜人的“产业社区”(104 工业区中,除11个产业基地外,其他都是产业 社区)[11(图1)。“产业社区”概念的提出为 104T.业区的转型发展明确了方向,但设施如 何配套、配套标准等关键问题需进一步明确。
社区配套需求调研报告
![社区配套需求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585b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e.png)
社区配套需求调研报告xxxx社区配套需求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与目的社区配套是指为满足社区居民生活和工作需求而设计与建设的公共设施及相关服务。
社区配套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居民对社区配套的需求和期望,本次调研旨在收集社区配套需求的相关数据和意见反馈,以便更好地改善社区配套服务。
二、调研方法与样本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共发放问卷200份。
问卷设计包括社区配套设施的需求、满意度评价以及建议意见等内容。
回收的有效问卷共有180份,有效回收率90%。
三、调研结果分析1.社区配套设施需求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以下几种社区配套设施需求最为迫切:公园绿地(62%)、健身设施(52%)、医疗设施(48%)、商业服务设施(41%)、教育机构(38%)。
2.社区配套设施满意度评价参与调研的居民对社区配套设施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公园绿地满意度较高(72%),其次是医疗设施(68%)、商业服务设施(59%)、健身设施(56%)、教育机构(50%)。
3.居民建议意见调研中,居民对社区配套设施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拓展公共交通设施、增加文化娱乐设施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
其中,建议较多的内容包括增设公交线路(40%)、丰富社区文化活动(35%)和提供更多便民服务(28%)。
四、结论与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分析,社区居民对公园绿地、健身设施、医疗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和教育机构等社区配套设施的需求较为迫切,但满意度评价中居民对公园绿地的满意度较高。
为了满足居民需求,社区管理方应考虑增加公园绿地、健身设施和医疗设施的建设。
同时,应加强公共交通设施的发展,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并提升相关服务质量。
基于此,我们建议社区管理方:1.增设公园绿地和健身设施,提供多样化的户外活动场所。
2.加强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3.拓展公共交通线路,提供更便捷的交通工具。
4.举办更多社区文化活动,增进居民的社交交流与文化娱乐。
社区配套定位方案
![社区配套定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470e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6.png)
社区配套定位方案1. 引言社区配套设施是指为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和提供便利服务而建造的基础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商业中心、学校、医院、公园等。
一个社区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社区配套定位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社区配套定位方案的具体步骤和要素,并提供一些实际案例作为参考。
2. 社区配套定位方案的步骤2.1 分析居民需求社区配套设施的定位应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基础。
因此,第一步是对居民需求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可以通过居民调查问卷、居民代表会议等方式了解居民对各种配套设施的需求和意见。
2.2 考察区域条件除了居民需求外,社区配套设施的定位还应考虑区域条件。
包括交通便利程度、周边资源情况等。
例如,如果社区周边已有许多商业中心,那么再建设一个商业中心的需求可能就不那么大。
2.3 制定定位目标在分析居民需求和区域条件的基础上,需要制定社区配套设施的定位目标。
定位目标应当具体明确,可以包括配套设施的类型、数量、品质要求等。
2.4 进行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确定定位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了解当前市场上同类型配套设施的情况,包括定位、服务质量、运营模式等。
市场调研可以通过走访、网络调查等方式进行。
2.5 编制定位方案在完成前面的准备工作后,可以开始编制社区配套定位方案。
定位方案应包括以下要素:2.5.1 配套设施类型根据居民需求和定位目标,确定社区需要的配套设施类型,例如商业中心、学校、医院、娱乐设施等。
2.5.2 设施数量和容量根据社区规模和居民需求,确定每类配套设施的数量和容量。
例如,根据居民数量和年龄结构确定学校的教室数量和容量等。
2.5.3 设施品质要求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需要确定配套设施的品质要求,包括设施的硬件设施条件、服务标准等。
2.5.4 设施布局规划根据社区的空间布局,确定各类配套设施的布局规划。
考虑到居民的便利性,可以将设施尽量分布在社区的不同地区,并考虑到交通便利度。
社区配套设施设计报告
![社区配套设施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0d36e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e.png)
社区配套设施设计报告1. 引言社区配套设施是指为了满足日常生活和社交需求而建立的公共设施。
一个良好的社区配套设施设计能够提供便利的服务,并促进社区居民的交流与互动。
本报告旨在对社区配套设施的设计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设施分析2.1 公园公园是社区居民进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在设计公园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绿化面积:公园应该有足够的绿化面积,以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视觉效果。
- 健身设施:应该设置多样化的健身器材,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健身需求。
- 安全设施:公园应该设置合适的围栏和警示标志,确保居民的安全。
2.2 学校学校是社区中年轻人教育和成长的场所。
在设计学校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教室与实验室:应提供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实验室,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
- 操场与体育馆:应设置足够大的操场和体育馆,以供学生锻炼身体。
- 图书馆与自习室:学校应该配备良好的图书馆和自习室,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2.3 医院医院是社区居民获得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
在设计医院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诊疗设备:医院应该配备先进的诊疗设备,以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 病房与手术室:医院应设置宽敞明亮的病房和手术室,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和手术条件。
- 紧急救援系统:医院应配备紧急救援系统,以响应居民的紧急医疗需求。
2.4 商业设施商业设施是社区居民购物和消费的重要场所。
在设计商业设施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商铺设计:商业设施应该设计吸引人的外观和舒适的室内环境,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
- 货架陈列:商铺应设置合理的货架陈列,方便居民浏览和选择商品。
- 停车场:商业设施应设置足够大的停车场,以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3. 设施建议基于对社区配套设施的分析,我们提供以下几个设施建议:- 在社区中心建设一个综合公园,其中包括绿地休闲区、儿童游乐场、健身器材区和公共活动区,以满足居民的休闲和社交需求。
上海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
![上海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4012cddc1c708a1284a4474.png)
马陆镇位 于嘉定区和上海市的连接 市近郊城镇的社 区研究较少。此类社 区位 离嘉定中心区 6 k m ,总人 口为 1 2万。由
口规模远远超过了 ( ( 村镇规划标准》中规
用, - : j -
处、E 海市西北 距离市中心 2 3 k m ,距 于城 乡结合部,由于类型 多样、人 口构成 定的名镪 ^ 口规漠,因此本硼亨
范围内,体现了上海市 民对环境服务等要 求较高,以及市场运作规范等特点,而对 各级社区人 口规模的规定也体现了上海市 人口密度大的特点。考虑到马陆镇的发展
目前,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有三项 标准: 寸 镇规划标准》 、《 c 贼市居住区规划 设计规范 和上海市的 ( ( 城市居住地区和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 。马陆镇人
a B' 1 1
M a l u t o wn , C o mmu n i y, t P u b l i c f a c i l i t i e s o f e i r n g
明啪 嘲 Th e r e ar e v a i r o u s k i n d s o f c o mmu n i t i e s i n me t r o p o l i s s u b u r b s .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 b y c o mp l e x
p u b l i c s e r v i c e o f e d n g p l a n n i n g . R e s e a r c h o n p u b l i c f a c i l i t i e s o f e d n g o f Ma l u T o wn t a k e s Sh a n g h a i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t i a l a r e a p u b l i c f a c i l i t i e s o f e d n g s t a n d a r d a s a c o mp a r e, s p e c i i f e s p u b l i c f a c i l i t i e s o f d i f e r e n t l e v e l s , a n d ma k e s p l a n s o f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n p e d o d a n d ma t u r e p e r i o d b a s d e o n Ma l u t o wn。 s d e v e l o p me n t a tu c a l i t y .
基于居民需求的保障性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实证研究——以上海市嘉定区“新江桥城”为例
![基于居民需求的保障性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实证研究——以上海市嘉定区“新江桥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7c41e60a45177232f60a2fd.png)
苏州 科技 学 院学 报 ( 工程技 术版
2 I 02
重要 的就 是社 区的配套 设 施 。配套 设施 完善 与否 直接 关 系到保 障性 住房 居 民 的城 市生 活机 会分 配 、 活质 生
量和成 本 问题 。通过 笔者对 上海 保 障性 住 房建设基 地 的调研 , 依据 马斯 洛模 型与城市 规划基 本原 理 , 者将 笔 居 民的 主体需 求 界定 如下 : 1公 共 服务 设施 的需 求 。根据 公共 服务 设施 的 固有特 性 , 保 障性 社 区建设 中 () 将
第 2 5卷
2 2 年 9月 01
第 3期 ຫໍສະໝຸດ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程技术版) 工
V 12 o. 5
N . o3
J u n lo u h u Unv ri ce c n c n lg ( gn ei ga d T c n lg ) o ra fS z o iest o S in e a dTe h oo y En ie rn n e h oo y yf
义。
关 键 词 : 障 性 社 区 ; 套 设 施 ; 设 ; 估 ; 求 保 配 建 评 需
中 图 分 类 号 : U 8 T 9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2 0 7 ( 0 2 0 — 0 1 0 17 — 6 92 1 )3 0 6— 6
伴 随城 镇化 和工 业 化进 程 的加 速发 展 , 城镇 人 口数 量在 逐 年增 加 。城镇 人 口的增 长必 然对 城 市居 住 用 地 和住 房供 应 产生 巨大需求 . 致城镇 房 地产 市场 的飞快 发 展 、 导 房价 的非 理性 增 长 。据 联 合 国数据 ,0 1年 21
S p. 2 1 e 02
房地产开发项目社区配套设施规划与管理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社区配套设施规划与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fffd9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5.png)
房地产开发项目社区配套设施规划与管理研究一、引言房地产开发项目作为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提供居住、生活、工作等基础设施的重要职责。
社区配套设施的规划与管理对于房地产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房地产开发项目社区配套设施规划与管理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社区配套设施规划1. 社区配套设施规划的背景与意义房地产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需求,规划配套设施,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2. 配套设施规划的内容与原则(1)详细规划的制定:按照社区规模和功能需求,制定详细的设施规划,并考虑未来的发展潜力。
(2)多元化设施的设计:同时考虑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包括教育、医疗、商业、文化等,打造多元化的社区配套设施。
(3)合理布局方案的制定:合理规划配套设施的空间布局,确保设施的分布均衡,方便居民的使用。
3. 社区参与与意见征集在规划过程中,应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居民的意见与建议,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三、房地产开发项目社区配套设施管理1. 设施管理组织架构建立专门的管理组织来负责社区配套设施的日常运营与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有效使用。
2. 维护与保养体系建立完善的维护保养体系,定期检查设施的状态,及时修复与更新设施,以确保设施的良好使用状况。
3. 管理策略与创新(1)引入科技手段:应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提高设施管理的效率与便捷性。
(2)定期评估与改进:定期评估设施的使用情况与管理效果,通过持续改进的管理策略,满足居民的需求。
四、房地产开发项目社区配套设施规划与管理的挑战与策略1. 因地制宜的规划策略:不同地区、不同社区的需求各异,应根据地域特点与社区人口结构,制定因地制宜的规划策略。
2. 公共与私人利益的平衡: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社区配套设施往往涉及居民与开发商的利益博弈,需寻求公共与私人利益的平衡,确保社区持续稳定发展。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规划研究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规划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d8809c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d.png)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规划研究一、绪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如何进行优化规划,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效率和满意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三个方面探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规划的研究。
二、设施建设的优化规划1.空间布局优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应以市民需求为导向,按照居民分布、人口密度、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统筹规划、均衡分布,构建合理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
在空间布局上,应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建筑,同时加强规划调研,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2.设施结构优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应具备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的功能,如医疗保健、教育文化、运动健身等。
在设施结构上,应注重细节规划,提高设施使用率和满意度。
同时,应尽量减少建设成本,保证资源的合理分配。
3.设施配套优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不仅包括服务设施本身,还需要考虑设施配套和衔接问题。
如何适应城市发展,构建多元化、系统化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是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规划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管理的优化规划1.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
在管理系统和服务流程上,应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保证设施管理的便捷性、高效性和严密性。
同时,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收集市民反馈,及时掌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情况,为下一步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2.人员管理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管理中,合理安排人员,加强对人员质量的把控,是保障设施管理质量和效益的关键。
在人员管理上,应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保证管理人员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3.社区参与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市民的参与作用,建立健全的社区参与机制,在服务功能设计、管理决策等方面采取民主投票、听取意见等方式,让市民参与管理,共同管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四、使用的优化规划1.使用效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是优化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优质社区全方位配套设施
![优质社区全方位配套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fe6230c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9.png)
优质社区全方位配套设施社区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一个优质社区的设施建设是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关键之一。
为了让居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便利的服务,社区建设应该注重全方位的配套设施。
本文将从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和休闲娱乐等方面,探讨优质社区全方位配套设施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1. 住房住房是社区建设的基础,一个优质社区应该提供各类住房,包括商业住宅和公共住宅。
商业住宅可以满足居民对品质生活的需求,而公共住宅可以解决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
此外,社区应该优化住房规划,合理规划面积和户型,确保住房的质量和环境。
2. 交通交通是社区配套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质社区应该有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和自行车道等,以解决居民的出行需求。
此外,社区还应该规划合理的停车场和停车位,方便居民停放私家车辆,减少交通拥堵。
3. 教育教育是社区发展的关键支撑,一个优质社区应该有完善的教育设施。
社区内应该有优质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等教育机构,以满足居民子女的教育需求。
此外,社区还应该配备图书馆和学习中心等公共教育资源,提供学习和研究的场所。
4. 医疗居民的健康是社区关注的重点,优质社区应该有完善的医疗设施。
社区内应该建有综合医院和社区医疗中心,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常见疾病的诊疗。
此外,社区还应该配备药店和健身中心等健康服务设施,提供便利的医疗保健服务。
5. 休闲娱乐休闲娱乐设施可以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提高社区的互动性和凝聚力。
优质社区应该有公园、运动场、游泳馆和娱乐中心等休闲娱乐设施,满足居民锻炼身体和休闲娱乐的需求。
此外,社区还可以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和社交活动,加强邻里关系和社区文化的建设。
总结起来,优质社区全方位配套设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完善的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和休闲娱乐等设施,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居民的幸福感。
社区建设者应该注重细节,关注居民的需求和期望,不断改善和完善社区的配套设施,为居民创造一个宜居、便利、温馨的社区环境。
社区配套设施“非属地”现象及规划对策探讨
![社区配套设施“非属地”现象及规划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9582d5bf01dc281e53af089.png)
徐 鑫 (9 2 ,女 ,浙江 1 7 -) 工 业 大 学 建 工 学 院 城 市 规
划系 讲 师。
1 社 区设施的社会性及其议题
《 城市 居住 区规 划设 计 规 范 》关于 公 共 服务 设 施 根 据配 套 公 建 的性 质 . 它们 可 分 为 3 :~ 是 社 类
和空间布局方面 , 又以空间与交往为中心议题 。 其 二是社会 空间结构 与社会改 良问题 .即社会阶层
在 空 间 中 的分 布 与社 会 整 合 。一 般 认 为 可 以通 过
cp e s p o t gt e o e a in o u l a i t s b t i l u p ri p r t f b i f cl i , u n h o p c ie a s n i o tn n f sai n o eh ma i n lo a mp ra t ma ie t t ft u n t a d o h y s பைடு நூலகம்a au s f ec mm u i . h sp p r n l z s o il le o v o t h n t T i a e ay e y a h t e“ o —ert r ”p e o n n a di a s s p t n n tri i o a l h n me o n sc u e , u s t f r r eb scp n i l s o it b t g te c m— o wa dt a i r cp e rd s u i o h i f i r n h mu i a i t s sn ec n e t f“e r o ai ” n t f c l i i g t o c p y ie u h o tri r l y , ti t
社区配套服务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社区配套服务的发展与创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ff17f5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d.png)
社区配套服务的发展与创新研究社区配套服务是指对社区居民生活和社会服务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提供的一种服务体系。
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社区配套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不仅涵盖了物业管理、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还影响着社区的居民文化、精神和身体健康。
所以,对社区配套服务的持续发展与创新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社区配套服务的现状与问题当前社区配套服务的主要难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服务内容的单一化部分社区配套服务的内容较为单一,缺乏持续性和多样性,居民对服务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在这些社区中,常常只提供了基本的公共服务,而对一些高质量的服务,如健身、休闲、文化娱乐等方面缺乏提供,无法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2. 服务质量的参差不齐社区配套服务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影响着居民对其服务质量的认可度。
部分社区配套服务缺乏考前考核机制,所以有些服务者资质有限,技术熟练度不够,这就影响到了社区居民对服务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有些居民可能还会选择到外地去寻找”更好的服务”。
3. 服务设施不足部分社区配套服务的服务设施不足,无法满足居民对服务设施的需求。
例如,有些社区的儿童活动中心只有基本的文具,却没有音乐或音响设备,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儿童开展文化活动的舒适体验和成长潜能。
4. 缺乏对居民需求的了解由于社区配套服务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对居民需求了解不足,所以他们提供的服务往往无法完全满足居民的需求。
服务者只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能力范围去安排服务,但其实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理念和感受,如果服务者不能信息共享,就会导致服务与需求之间出现了严重错配状况。
二、社区配套服务的创新与转型针对社区配套服务的以上四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推动服务的创新与转型。
1. 服务内容的拓宽和多元化社区配套服务的服务内容应该拓宽和多元化,适应不同居民的需求。
对儿童、老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应尤为重视,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需求。
社区创新配套体系方案
![社区创新配套体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f6e7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6.png)
社区创新配套体系方案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社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区是人们生活与活动的场所,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然而,当前的社区创新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系统性、缺少针对性、缺乏有效的配套政策。
因此,为了提高社区创新的能力和创新成果的转化,需要建立完善的社区创新配套体系,以支撑社区创新的深入开展。
2. 社区创新配套体系的重要性社区创新配套体系是社区创新工作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创新思维。
社区创新配套体系的建立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水平。
2.加强资源整合。
社区创新配套体系的建设可以将社区内的资源整合起来,使得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
3.推动社区经济发展。
社区创新配套体系的建立可以为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促进社区文化、体育和艺术事业的发展等。
4.提高社区的综合素质。
社区创新配套体系的建设可提高社区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 社区创新配套体系的构成要素社区创新配套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3.1 创新人才队伍创新人才是社区创新的重要支撑。
社区创新配套体系应该服务于社区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引才、留才和激励。
可以通过组织创新培训、设立专项资金、提供创新奖励等方式来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
3.2 创新研发平台创新研发平台是支撑社区创新的基础设施。
社区创新配套体系应当支持建立和完善社区创新研发平台,包括建立创新实验室、开展科技竞赛、设立创新基金等。
3.3 创新投融资体系创新投融资体系是社区创新的重要支撑。
社区创新配套体系应当重视创新企业的投融资问题,建立支持创新投融资的体系,包括设立科技投资基金、引进创新资本、推出优惠政策等。
3.4 创新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机构是为社区创新提供服务和支持的组织。
社区创新配套体系应当建立创新服务机构,包括科技服务中心、创新孵化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五十年的历史,
虽然该系统进入中 国市场不长,但发 展迅速,在北京、 上海及广东区域都 有较多应用。
本项目解决方案: 1.外遮阳系统和外窗系统可有效阻隔室外噪音; 2. 楼板垫层下加隔音垫,防止楼上传入室内的噪音;
3.排水噪音处理系统;
排水噪音处理系统
隔层排水:排水支管穿过楼板, 在下层住户的天花板上与立管 相连。(如图) 同层排水:同楼层的排水支管 与主排水支管均不穿越楼板, 在同楼层内连接到主排水立管 上。(如图) 系统组成 1、HDPE管道系统。 2、隐蔽式系统安装组件。 3、与同层排水相配套的卫生 器具。 4、存水弯。
新风系统三大原则
新风系统三大原则
原则一:定义通风路径
——新风从空气较洁净区域进入,由污浊出排出。一般污浊空气从浴 室、卫生间及厨房排出,而新鲜空气则从起居室、卧室等区域送入。
原则二:定义通风风量
—— 以满足人们日常工作、休息时所需的新鲜空气量。按国家通风
规范,每人每小时必须保证30立方米。
原则三:定义通风时间
中央除尘系统的概念就是主机和吸尘区分离,并将过滤后的空气排到室外。这样不仅解决了 室内卫生不良状况,还杜绝了除尘之后的二次污染。
原理:中央除尘系统是将吸尘主机放置在一个卫 生要求较低的场所,如:地下设备层、车库、清 理间等,将吸尘管道嵌至墙里,在墙外只留如普 通电源插座大小的吸尘插口,当需要清理时只需 将一根软管插入吸尘口,此时系统自动启动主机 开关,全部大小灰尘、纸屑、烟头、有害微生物, 甚至客房中的烟味等不良气味,都经过严格密封 的管道传送到中央收集站。任何人、任何时间都 可以进行全部或局部清洁,确保了最清洁的室内 环境。 中央除尘系统的清洁处理能力是一般吸尘器的5倍, 而软管长度可任意选配。该类系统在欧美国家已 是必配系统,在国内已有很多项目在使用。
奥林匹克花园、华新国际、珠江
帝景等在内的不少高档精装修房 已使用了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每天产生的大量食物垃圾通过厨房的洗池排水口
下安装的食物垃圾处理器,直接进入化粪池。
屋面雨水系统
系统原理和结构
9
虹吸式雨水系统是当今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屋面 排放系统,该系统诞生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 史,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的屋面工程中。 虹吸式雨水系统是利用不同高度的势能差,使 得管道系统内部局部产生真空,从而通过虹吸 作用达到快速排放雨水的目的。
外窗保温系统
外窗保温系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断桥铝合金窗框; •中空玻璃; •窗框与窗洞口连接断桥节点处理技术;
系统原理和作用
6
外窗安装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窗户,同时通过改善窗 户制作安装精度、加安密封条等办法,减少空气渗漏 和冷风渗透耗热。
外窗保温系统
不同型材性能比较
塑料门窗 •保温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好 •有良好的气密性能和隔声性 •抗风压性能和水密性性普遍较低 性能 •窗框遮光面积大,热膨胀系数高。
将高性能工程塑料管铺设在混凝土 楼板内,冬天采暖进水水温33º , C 回水30º ,夏天制冷进水18º ,回 C C 水温度21º ,通过冷热水的控温, C 夏天制冷,冬天采暖,室内温度恒 定在20-26º 。 C
北京万国城采用了此项技术。在 进行室内温度测试的时候,离屋 顶0.5m,1.0m,1.5m的高度进行 测试,温差在0.2-0.3,人体一般 不易觉察到这个温差,所以低温 辐射采暖制冷的方式是目前民用 建筑里最舒适的制冷采暖方式。
外墙保温系统
外墙保温系统的优点
•保温效果明显——保温材料置于建筑物外墙的外侧,基本上消除建筑物各个部位的 “热桥”影响。从而充分发挥了轻质高效保温材料的效能,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和夹心保 温墙体,它可使用较薄的保温材料,达到较高的节能效果。
•保护主体结构——置于建筑物外侧的保温层,大大减少了自然界温度、湿度、紫外线 等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建筑物竖向的热胀冷缩可能引起建筑物内部一些非结构构件的开 裂,而外墙采用外保温技术可以降低温度在结构内部产生的应力。 •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外保温可以增加室内的热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雨水 等对墙体的侵蚀,提高了墙体的防潮性能,可避免室内的结露、霉斑等现象,因而创造 舒适的室内居住环境。 •扩大家内的使用空间——与内保温相比,采用外墙外保温使每户使用面积约增加1.31.8m² 。 •便于丰富外立面——在施工外保温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聚苯板做成凹近或凸出墙面的 线条,及其他各种形状的装饰物,不仅施工方便,而且丰富了建筑物外立面。
节水:采用内表面光滑的HDPE管道及独特的水箱设计,提高了系统的排水效果,实现真 正的节水功能。
经济:采用同层排水技术,大大减少系统的力管、支管及配件数量,材料与施工较少,性 价比高。
连接可靠:选用的PE管道采用热熔连接,不但连接强度高,而且杜绝泄漏问题,保证安全 使用50年。
中央除尘系统
4
外墙保温系统
比较项目 适用墙体 施工可控性 冷热桥效应 抗裂性 面层荷载kg/m² 抗风压 导热系数w/m· k 蓄热系数w/m²k · 防火性能 防水性 透气性 抗冲击性 达到相同保温效果造价 胶粉聚苯颗粒浆料体系 各种墙体 差 无 好 ≤60 无空腔、抗风压能力强 ≤0.059 0.964 难燃B1级 好 好 好 50元/m²
铝合金门窗 •具有优良抗风压性能,水密性和气 密性。尤其是抗风压性能远优于塑 料门窗。
•在采用断热铝型材和中空玻璃时,
其隔声性能与塑料门窗等同。保温 性能略低于塑料门窗。
•适宜用于寒冷地区,低风压,少 雨水,有腐蚀介质或潮湿环境的低 •新型的断热铝合金节能门窗传热系 数K已从普通铝合金单玻扇的6.4W/ 层建筑。 (M2.K)下降至3 W/(M2.K)。
—— 保证新风的连续性,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连续不间断通风。
排水噪音处理系统
排水噪音系
同层排水解决了排水噪音困扰
一般房屋传入室内的噪音有以下几类: 1.室外的噪音透过外墙和窗户传入室内; 2.楼上活动透过楼板传入楼下室内的噪音; 3.下水管道流水撞击管壁产生的噪音;
3
统——同层排
水
同层排水系统来源 于欧洲,至今已有
不同外墙保温系统对比
EPS贴板体系 各种墙体 好 无 一般 ≤20 小空腔体系,能满足抗 风压要求 ≤0.042 0.36 阻燃B1级 好 好 差 底层网格布加强 70元/m² XPS贴板体系 各种墙体 好 有 差 ≤35 小空腔体系,能满足抗 风压要求 ≤0.030 0.36 阻燃B1级 好 差 一般 90元/m² 聚氨酯硬泡喷涂体系 各种墙体 差 无 好 ≤60 无空腔,抗风压能力 强 ≤0.025 0.36 难燃自熄性材料 很好 一般 很好 120元/m²
2、空气层;
3、外墙涂料、保温及结构;
传统外遮阳系统外观
4、外窗系统;
钢化玻璃与中空玻璃的搭配效益
中空玻璃的特点就是允许日光携带的能量进入室内,但是室内的热量不会发散到室外,
这一点对冬天极为有利,夏天则会室温过高的问题。
当阳光照射到钢化玻璃表面的磨砂纹路上时会形成漫反射,热量随之被阻挡室外。
钢化玻璃与中空玻璃搭配使夏天绝大部分阳光热量被隔绝在室外,解决西晒的困扰。
天棚采暖制冷系统
天棚采暖制冷系统优势
冬夏两用实现采暖和制冷 系统材料的寿命与建筑寿命一样长久 不依靠室外机箱,不会破坏建筑外观 冷热交换的媒质为水,绿色环保 辐射散发的温度调节方式,无风感、无气流感 系统自身能自动调节室内温度 采暖制冷与新风置换系统完全分离,健康而高效 辐射采暖和制冷效率高,温度均匀
同层排水与隔层排水
排水噪音处理系统
同层排水的优势
与传统的隔层排水系统相比,同层排水系统具有下列优势:
隔音:采用墙前安装方式,假墙能起到隔音和增强视觉效果的作用。 独立:在卫生间,管道不穿越楼板,享受真正的产权独立,即使维修也无需跨层修理。 自由:房型设计和室内空间布置更加灵活,只需调整排水支管,就可实现个性化装修。
娱乐会所
娱乐会所
定义
会所:住宅区中为居民提供较全面的休闲娱乐以及文化活动的场所——住宅区的“公共
冬天楼板会均匀地散发出28º 到29º 的热量,室内的温度使人 C C 们觉得温暖舒适,人体的温度30ºC左右,所以不会有烘烤的感 觉;夏天楼板温度19º 24º ,可以把室内过多的热量带走。 到 C 人和环境的热交换方式以辐射形式所占比例最大,并且约一 半的热量从头部散发。天棚采暖系统以顶部辐射的形式进行 采暖和制冷,比普通方式更健康、舒适、有效。
外遮阳系统
系统可有效减弱阳光பைடு நூலகம்射和室外噪音影响
中空玻璃
外加普通玻璃
外加冰花玻璃
从左面不同玻璃结构 这样和防噪效果示意 图可以看出,冰花玻 璃和中空玻璃的配合 使用,不仅可以起到 很好的遮阳效果,还 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弱 室外噪音影响。
食物垃圾处理系统
工作原理
8
城市垃圾中占有相当大比例的食 物垃圾不仅影响室内环境,也是 居室虫害滋生源和疾病传播源。 食物垃圾处理系统是一个纯国外 引进的产品,在90年代初期才由 极少数的国外制造商引入中国。 目前北京包括锋尚国际、万科、
从上至下的辐射方式更舒适
不占用室内有效使用面积 系统设置在顶棚混凝土,不占用室内洞见 辐射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不会有烘烤的感觉
置换式新风系统
工作原理和作用
2
有效调节室内空气湿度,使居室时刻 保持干爽、舒适的状态,对大连夏季 潮湿的空气有很强的除湿作用。 不用开窗即可获得新鲜空气,减少室 内热损失,节省能源。 驱除室内装饰造成的可能长时间存在 的有害气体。
小区智能化系统
小区智能化系统的“一、二、三” 一个平台:小区智能化系统集成管理网络平台 二个基础: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 三个分支:安全防范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和信息管 理系统
10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以先进,有发展、有后援, 能满足并适应住户需求的技术,并应用成熟可 靠,具有易集成、扩展、操作、维修的产品, 同时尽可能降低系统整体造价的原则,通过计 算机网络等相关技术,实现各子系统的设备、 功能和信息的管理集成。使其成为一个互相关 联、统一和协调的系统,系统资源达到充分共 享,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硬件设备的重复投入, 实现真正意义的方便、安全、实用、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