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II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衡水赛”一等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教学设计
河南省鹤壁市高中张志勤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是湘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本章是在第一章探讨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区域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为此,教材就当今世界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选择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案例。

本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是湘教版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的第一个案例,以我国西北地区为案例,通过图片、图表、资料分析该区域荒漠化发生的原因及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主要探讨三大问题: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产生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这些案例的学习,初步掌握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图片、视频资料和已有知识,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有所了解,学习兴趣较大,但学生容易混淆荒漠与荒漠化、沙漠与沙漠化的概念。

学生缺少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学中应适当展示有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荒漠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因此给学生的分析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设计思想
1、采用步步深入的小组合作探究法和案例教学法。

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作为讨论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掌握区域环境问题出现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

以其他案例作为拓展案例,意在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案例所习得的方法与知识进行迁移运用。

2、渗透有效性教学理念。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方法突出综合运用,学习方式注重多样性,课程资源关注有机整合,教学手段兼顾传统与现代,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图片、视频等资料,了解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

2、结合案例,通过地图、图表、文字等相关资料的分析,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

3、通过分析教材相关事实材料,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4、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

五、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六、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西北地区发生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教学难点:
1.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与植被景观的关系。

2、举一反三,培养和掌握一个区域内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分析方法,学
以致用。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一段震撼人心的荒漠化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荒漠化带来了的危害,了解荒漠化在全球的分布,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在强烈的视觉冲击走进这节课,利用学生迫切需要了解这些现象背后原因的强烈求知欲逐步剖析荒漠化相关的知识点。

(二)、新课探究
活动1.利用新课导入的热潮让学生结合课本,分析荒漠化的概念。

通过图片信息的展示,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荒漠化产生的动态过程。

进而引导学生分析荒漠和荒漠化,沙漠和沙漠化等概念的区分。

活动2.进一步展示我国荒漠化分布的图片信息,让学生根据刚观察的视频资料在地图上展示我国荒漠化的分布,引导学生总结我国荒漠化的分布:平原、山地、丘陵、高原、湿润、干旱等地区都有,进而得出荒漠化问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地区荒漠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引出本节重点案例——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
活动3.给出西北地区的地形图,采取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

学生展示探究结果,引出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进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干旱与荒漠化的关系”,逐步突破本节课重难点内容。

活动4.通过图片资料和课本37页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探究人类活动对荒漠化发生的作用和影响,学生代表展示探究结果,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主要诱因是什么”,让学生逐步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习能力。

活动5.体验成功,小结成因,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活动6.通过对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的分析引导学生梳理出荒漠化成因分析的整体思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

活动7.案例拓展,通过给出的“河南盐碱化问题成因分析”和“黄图高原水土流失成因分析”让学生逐步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习惯。

活动8.课后作业,复习巩固。

八、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