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1.下列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绯红(fēi)掌固锐不可当(dǎng)正人君子
B. 浩瀚(hàn)桅杆殚精竭虑(dān)一丝不苟
C. 佃农(diàn)私塾藏污纳垢(gào)为富不人
D. 蒙昧(wèi)崎岖正襟危坐(jīn)入木三分
2.下列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选手们抑扬顿挫的诵读中,观众切实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B. 有个跳舞组织经常在一家公园里活动,播放的音乐声音较大,影响了百姓生活。
居民根据此前出台的治理噪音法投诉了两个月,却杳无音信。
C. 鲁迅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的殖民文化,进行了气魄雄伟、鞭辟
入里的总结性的批判。
D. 苦练多年,他的书法终于自成一格,笔笔苍劲有力,字字玲珑剔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鄂州市积极实施“校园足球计划”,大力培养了该市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
B. 为了能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从现在起到明年5月份,学校宣布将对同学们的
用餐、睡眠和学习作出统一科学的安排。
C. 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
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 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课,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
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 ①②⑤③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④②①⑤③
D. ④②①③⑤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B.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更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
益。
C. 古人写诗作文,多有讲究。
或色彩相杂,或远近相映,或虚实相生。
D.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6.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树树皆秋色,______ 。
______ ,烟波江上使人愁。
大漠孤烟直,______ 。
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 。
______ ,志在千里。
______ ,松柏有本性。
月下飞天镜,______ 。
柴门何萧条,______ 。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7.综合性学习
2018年5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众多网络媒体发起“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部分中小学生也同步开展“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
某中学开展“论英雄”主题班会中,同学们开展了自由讨论,请结合下列材料,对同学们的讨论作总结发言,不超过150字。
小辉:古代的英雄如岳飞、戚继光等,勇武过人,谋略超群,实在值得钦佩。
小丹:那些动漫电影里的英雄,超人、钢铁侠才叫厉害,每次都能拯救地球。
小薇: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流血牺牲的人民英雄,才是真英雄。
小波:现在是和平时期,基本不打仗,也没有外星人入侵,这些英雄再厉害也没用啦。
小梅:那我们今天还要不要英雄?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8.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甲】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乙】新凉
宋•徐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两首诗都描绘了仲夏时节江南山水田园风光,流露出欣喜和惬意之情。
B.甲诗中“松下茅亭”是诗人观赏稚川山水的立足点和题咏之处。
C.乙诗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快的田园山水大图画。
D.甲诗后两句表达思乡之情;乙诗后两句表达对新凉到来的惊喜。
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甲诗用典,含蓄表达“凉”的深层原因;乙诗运用比拟手法,突出清凉怡人的心境。
B.甲诗前两句即景描写,由远及近。
C.乙诗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三幅画面:稻田、树丛、飞莺。
D.甲诗最后两句抒情含蓄,意境深远。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9.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任城威王彰①,字子文。
少善射御,膂力②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
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大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③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④,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
彰曰:“好为将。
”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
”太祖大笑。
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注释】①彰:曹彰。
②膂力:体力。
③课:督促。
④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______
A.志意/慷慨
B.大祖/尝抑之
C.汝不念读书/慕圣道
D.太祖/尝问诸子所好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善______ 将______ 被______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②赏必行,罚必信。
对于曹彰好武,太祖曹操起先制止,为什么后又大笑并封曹彰为候?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有一种爱叫九小时①有一次要送父母回家,却无意中听到他们的对话,那情真意切的话语瞬间抚平了我埋藏在内心多年的不解与积怨。
②小时候,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姐姐和我送出那个囚住他们一生的小镇,他们要
终其所有的力量,让我们过上他们曾经无数次梦想的生活。
③为了父母的愿望,我和姐姐都很努力,也终于在高考后陆续接到让他们一次又一
次为之流下热泪的录取通知书。
姐姐离开了小镇,可大学毕业后又因没找到理想的工作而返回。
只有我,承载着父母的无限希冀,在那座璀璨得近乎耀眼的城市里追寻着自己和他们的梦。
④毕业后的五年时间里,我拼尽了全力,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隅。
虽然面积不大
,还要还贷款,但父母已经兴奋不已。
我第一次带他们离开从未踏出一步的小镇,第一次带他们坐飞机,第一次让他们切身感受这座现代都市的气息。
然而,没到一个月,父母就嚷嚷着要回去,说这里的节奏太快,快得要窒息,即使在菜市场讨价还价,摊主的语速也是那样快。
⑤我拗不过,只好送他们回去,可这一次,父母说什么也不坐飞机,甚至高铁也被
排除了。
我不解,但又知道他们决定的事是很难改变的,只好陪他们在火车上度过十几个小时。
⑥后来,我从电话里得知母亲的血压有点高,再接他们小住时也不敢强迫他们坐飞
机了。
每次我都是坐飞机回家住上一晚,再和父母坐火车到我所在的城市,送他们回去时也是一样。
⑦一晃几年过去了,我虽然早已习惯了这种方式,但心中总是不免抱怨,明明坐飞
机只需三个多小时,高铁也仅仅五个多小时的行程,父母却偏偏选择要乘坐十二个多小时的火车。
想着想着,一种担忧油然而生,是不是母亲的血压高愈发严重了,一年只见一次面,而那唯一的一次相聚父母都是精神矍铄,想必就是平时有什么身体不适他们也不会告诉我的。
⑧一次回家,我问起母亲的血压控制得如何时,姐姐一怔,她说前几天刚陪父母做
过体检,母亲的血压不仅不高,还有点儿低,倒是父亲的腰一直不好,有时疼得直不起来。
我心里一阵雀跃,想这次我不用再和父母在那狭窄的火车车厢里煎熬十几个小时了。
当我提出坐飞机时,还未等母亲说话,父亲就厉声拒绝了,理由依然是母亲的血压。
我刚要提体检的事,父亲就搬出一副已然决定不可更改的面容,将我要说的话活生生地压了回去。
⑨我很不悦,一路上也很少和父母交谈,就是一周后父母要回去时,我也没表现出
以往的不舍。
那天,父母包了很多饺子,恨不得把冰箱的冷冻室占满。
我帮不上忙,就想到楼下去买杂志,好在火车上打发无聊的时光。
刚下楼发现钱包没拿,走到门口时,竟听到父母大声争执。
母亲说:“还是坐飞机吧,你的腰不好,也别让儿子跟着受罪了。
”父亲的声音很犀利:“不行,飞机只有三个多小时,比火车少九个小时,那可是咱们这一年唯一和他能多待的九个小时。
”母亲叹了口气:“哎,真后悔把他送出小镇,不能天天……”
⑩我的心被濡湿了,那一刻我才深切地感受到,在我成长的历程中父母给了我许多无私的爱,而有一种爱最为弥足珍贵,因为它叫九小时。
第①段中,作者所说的埋藏在内心多年的“不解”与“积怨”分别指的是什么?
文中多处前后呼应。
请从文中找出前后呼应的一组句子,并结合内容说说其表达效果。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又见蓼花红
李冬凤①碧天远,草木黄;霜渐凝,秋未央。
②寒露刚过,不知秋深几重。
我心里便在盼鄱阳湖蓼子花海的到来。
③记得是2013年的深秋,一湖蓼子花海惊艳了世人。
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云集到
都昌西至老爷庙、东至南峰镇一百多公里的湖岸线上,每天多时达数十万人。
亲眼目睹蓼子花海的人都惊叹不已,称之为自然之花、狂野之花。
人们感叹,鄱阳湖的花海竟然如此磅礴,如此惊艳,如此香气奔放。
原来,鄱阳湖不仅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还有浩瀚无边的蓼子花海。
自此,每到深秋,很多人便开始关注,只要发现了小片蓼子花,就接踵而至。
因而,蓼子花才露头,便被踩踏成泥。
蓼子花被吓着了,一小簇,一小簇,躲躲闪闪地在鄱阳湖的某个角落里嬉戏了一阵,便悄无声息地走了。
④满湖蓼红闹深秋的美景,不会再有了吗?
⑤风紧了,几场秋雨滋润,小草“扑哧、扑哧”钻了出来,带来满湖的嫩绿。
是不
是有了绿洲,就会长出蓼子花?
⑥南山以南的鄱阳湖,我几乎天天要去看。
我看见绿草漫过湖滩,漫过水洼,漫过
了堤坝。
绿,一湖的绿,像翡翠铺满人间。
我在绿草丛中扒寻,唯恐我的大意错过了蓼子花的到来。
低到尘埃里,才能开出永不凋谢的花朵。
蓼子花亦是如此,它的根在潮湿的泥土里,它的身子贴近在叶茎里,它的花枝也与叶面相拥。
只有俯下身才能发现泥土里的芬芳。
没错,蓼子花要开了。
看:狭长细圆的叶丛中撑出了一把把小伞,是密匝匝的淡紫色小花苞。
刚从叶茎中抽离出来的杆儿还嫩生生的,布满粉红的绒毛。
阳光刚好,暖了小花苞。
小花苞张开了笑脸,点缀在鄱阳湖苍翠的衣裙上,娇嫩嫣红,让人心醉。
一朵花开,就有另一朵花开。
我立起腰身寻找,满湖的翡翠中散落了无数繁星。
一小朵,一小朵,在寒风中看上去孱弱,却坚挺地伸向属于自己的天空,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天真烂漫。
可爱的“孩子”来了,花海的脚步应该近了。
⑦季节依序,待雁过寒潭,我仍像往日到鄱阳湖边漫步。
一阵浓郁的花香拂过,是
紧贴花蕊,沁人心脾的香。
在这样的旷野,能闻到这样浓郁的花香,除非是花海。
我脑子里漫不经心地想,花海?花海?蓼子花海来了?我心跳出来了,往鄱阳湖里看,大片的紫红,大片的绚烂,似红云翻滚,笼住了满湖的翡翠,向湖的两边无尽蔓延。
娇柔红艳的花海如海市蜃楼飘然而至,把一个空茫茫的鄱阳湖带进了风光无限的春天。
是蓼子花海,只有蓼子花海才会在这时的鄱阳湖出现,也只有蓼子花海才敢在这样万木萧条的深秋出现。
我终于等到你了!
⑧花海重现了!蓼花红,满湖春。
深港里的船儿又活泛起来了,渡着一批批的赏花
人。
护花志愿团来了,他们提醒着:脚下留情,文明赏花。
给湖一片洁净,还你一片艳红。
盛装的姑娘来了,舞动着七彩纱巾,与花争艳,为湖增色。
远方的游客到了,按下了快门,花海美照刷爆朋友圈。
⑨择泽而居、伴雪而眠的白鹤来了。
白鹤曲颈秀腿,在万花丛中引颈高歌。
尾巴上
一点墨的东方白鹳也在低空盘旋。
亭亭玉立的灰鹤徐徐在花间,洁白无瑕的小天鹅在浅水湖里起舞弄清影。
这些世界罕见的候鸟种群绝大部分都到鄱阳湖来越冬。
这些珍稀候鸟为何钟情于鄱阳湖?因为,这里还有蓼子草。
⑩蓼子草别名半年粮,细叶一枝蓼。
曾经听我外婆说过,鄱阳湖草洲上有一种草,
小小的叶子,雪白的根,磨成粉能当粮。
每当湖边人遇到饥荒,这草根就是救命粮。
半年粮虽然算不上美味,却是湖边人救命草。
世人赞美蓼子花,在于花,而不在于根。
蓼子花对老百姓而言,又不在花,而在根。
蓼子花对候鸟而言,也只在根。
它是候鸟的“半年粮”。
⑪花似惊艳,心性却简约。
蓼子花不喜欢哗众取宠,更不想以惊艳示俗。
简约之心,只因你所需。
⑫鄱阳湖的蓼子花海重现了!她是应鄱阳湖之约,应候鸟之约,应万物之约而来。
就记叙的顺序而言,文章第③段属于什么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何作用?
赏析下列句子。
①蓼子花被吓着了,一小簇,一小簇,躲躲闪闪地在鄱阳湖的某个角落里嬉戏了一阵,便悄无声息地走了。
②往鄱阳湖里看,大片的紫红,大片的绚烂,似红云翻滚,笼住了满湖的翡翠,向湖的两边无尽蔓延。
作者为什么会喜爱并赞美蓼子花?阅读全文后,概括回答。
阅读全文后,由美丽的蓼子花你会想到什么?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12.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珍惜的,如时间、亲情、青春……
请以“珍惜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A.有误,“掌固”应为“故”,“锐不可当”中的“当”应读dāng;B.正确;
C.有误,“藏污纳垢”中的“垢”应读gòu,“为富不人”中的“人”应为“仁”;D.有误,“蒙昧”中的“昧”应读mèi。
故选:B。
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和字形的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
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答案】D
【解析】ABC.使用正确;
D.使用有误,玲珑剔透:玲珑:精巧细致;剔透:孔穴明晰。
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句中指的是书法,使用该成语不合语境。
故选:D。
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3.【答案】C
【解析】A.有误,搭配不当,将“培养”改为“提高”;
B.有误,搭配不当,在“学习”后加上“等作息时间”;
C.正确;
D.有误,前后不对应,在“认真听课”前加上“是否”。
故选:C。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
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
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
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
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答案】C
【解析】阅读语段可知,此题是阐述“读书”的句段。
通读句段可以发现,④句首先明确指出读书要“选得精”“读得彻底”,故此置于首位。
②句紧跟上句,从反面论述读书需要“精选”。
①句从“熟读深思”角度,阐述读书需要“读得彻底”。
⑤句进一步论述读书的意义和方法,③紧跟⑤句后面,阐述“少读”的“精读”的意义。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句子的排序。
排序题要理清逻辑,可以借助“首先”“其次”“再次”等关联词语,或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判断,首先整体把握,找出中心句、起始句或总括句,然后按时间、空间、逻辑或认知不同进行梳理,再找准领字,看准关联词及其他表示起承转合的标志性词语综合排出合理的句序。
5.【答案】B
【解析】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C.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故选:B。
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等。
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自己已有的修辞知识储备,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作出准确辨析。
6.【答案】【小题1】山山唯落晖
【小题2】日暮乡关何处是
【小题3】长河落日圆
【小题4】浅草才能没马蹄
【小题5】老骥伏枥
【小题6】岂不罹凝寒
【小题7】云生结海楼
【小题8】狐兔翔我宇
【解析】答案:
(1)山山唯落晖(重点字:晖)
(2)日暮乡关何处是(重点字:暮)
(3)长河落日圆(重点字:圆)
(4)浅草才能没马蹄(重点字:没)
(5)老骥伏枥(重点字:骥)
(6)岂不罹凝寒(重点字:罹)
(7)云生结海楼(重点字:生)
(8)狐兔翔我宇(重点字:翔)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7.【答案】答案:
示例:同学们,我们今天仍然需要英雄。
我认为英雄是指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
当今时代,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各自行业做好本职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就是当代英雄,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价值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讨论总结发言的撰写。
在讨论结束或告一段落时,对发言进行概括,写作时,要把同学们发言的要点进行梳理,进而作高度概括即可。
解答这道题要注意的是:要有概括性,即把同学发言的要点进行归纳;要有一定高度,
在概括的同时,指出这个话题的时代意义。
8.【答案】【小题1】A
【小题2】B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有误,乙诗写的是初秋时分的田园风光;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CD.正确;
B.有误,甲诗前两句即景描写,由近及远。
故选:B。
答案:
(1)A;
(2)B。
【参考译文】
《题稚川山水》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新凉》
一望无际的稻田里,水波微漾,整齐的稻子如刀削一般。
清晨的阳光穿过树叶,投影在地上,晨雾在树间缭绕。
黄莺也喜欢早晨的清凉时光,在青山的影子里欢快的啼鸣。
《题稚川山水》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山水风光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典型的旅游诗,作于诗人宦游途中,写行旅中偶遇之景色。
诗中热情赞颂了稚川山水风光的优美,并巧妙抒写了思乡之情。
《新凉》这首诗前两句全用白描手法。
诗题是新凉,写的是初秋时分,水灌满了稻田,稻正当秀穗的时候,叶子挺拔似箭,整整齐齐;清晨,大地笼罩着霭霭轻烟,日光穿透了林木。
这一幅初秋清晨的风景图,使人仿佛置身其中,呼吸着浓重的乡村气息。
赏析诗歌内容:
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2.通晓诗歌内容;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同时还要注意赏析诗歌的重点词语或句子。
9.【答案】【小题1】C
【小题2】擅长
【小题3】带领,率领
【小题4】同“披”,穿着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仔细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答案即可。
ABD.正确。
C.错误;句意为:你不想读书、敬慕圣贤之道;故断句为:汝不念/读书慕圣道。
故选:C。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年少时擅长射箭骑马。
善:擅长。
②句意为:就应该率领十万骑兵驰骋大漠。
将:带领,率领。
③句意为:穿坚硬的铠甲。
被:通假字,同“披”,穿着。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数,屡次;从,跟从;伐,讨伐;志,斗志。
句意为:(曹彰)屡次跟随太祖(或:曹操)征战讨伐,意气慷慨,斗志昂扬。
②句中重点词有:行,施行;罚,惩罚;信,信守诺言。
句意为:奖赏一定实施,宣告惩罚一定信守诺言。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结合内容,从“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等语句中可知,太祖听了曹彰的话,明白了他的理想是做一个身先士卒、赏罚分明、建功立业的将军,而不是做一介武夫。
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1)C
(2)①擅长;②带领,率领;③同“披”,穿着。
(3)①(曹彰)屡次跟随太祖(或:曹操)征战讨伐,意气慷慨,斗志昂扬。
②奖赏一定实施,(宣告)惩罚一定信守诺言。
(4)因为太祖听了曹彰的话,明白了他的理想是做一个身先士卒、赏罚分明、建功立业的将军,而不是做一介武夫。
参考译文: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年少时擅长射箭骑马,力大过人,徒手与猛兽搏斗,不躲避险阻,多次跟从(太祖)征战,意气慷慨,斗志昂扬。
太祖曹操曾批评他说:“你不想读书、敬慕圣贤之道,却喜好骑马击剑,这只是匹夫之勇,哪值得看重啊。
”(太祖)督促曹彰读《诗》《书》。
曹彰对左右的人说:“大丈夫若想成为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将军,就应该率领十万骑兵驰骋大漠,驱逐异族,建功立业,怎么能做博士呢?”太祖曾经问几个儿子的爱好,让他们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
曹彰说:“爱好做将帅。
”太祖说:“做将帅应该怎样?”(曹彰)回答说:“穿坚硬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而面临灾难义无返顾,作士卒的表率,奖赏一定实行,惩罚一定信守诺言。
”太祖大笑。
建安二十一年,被封为鄢陵侯。
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
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10.【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此题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回答,或提取关键语句适当加工。
“可这一次,父母说什么也不坐飞机,甚至高铁也被排除了。
我不解”、“但心中总是不免抱怨,明明坐飞机只需三个多小时,高铁也仅仅五个多小时的行程,父母却偏偏选择要乘坐十二个多小时的火车”,可据此回答。
(2)本题考查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作用。
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主要在后面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这就是前后照应。
如前文“那情真意切的话语瞬间抚平了我埋藏在内心多年的不解与积怨”,后文“但心中总是不免抱怨,明明坐飞机只需三个多小时,高铁也仅仅五个多小时的行程,父母却偏偏选择要乘坐十二个多小时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