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兰山区(下)期末七年级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兰山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元勋.(xūn ) 炽.热(zhì) 亘.古(gèn) 气冲斗.牛(dǒu)
B.屏.障(píng) 灌.输(guàn) 骨.碌(gǔ)忍俊不禁.(jīn)
C.嗥.鸣(háo) 呜咽.(yàn) 可汗.(hán) 慷慨.淋漓(kǎi)
D.揩.油(kāi)肿.胀(zhǒng)气魄.(pó) 妇孺.皆知(r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选聘修葺怪诞锋芒必露
B.哺育振悚溯流千钧重负
C.高粱涉足烦躁海市蜃楼
D.粗拙取缔契约心不在蔫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那座山的后面,有一个鲜为人知
....的小村庄,那里风景优美,人文和谐,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世外桃源。

B.连日来,沂河边的那片油菜花盛情绽放,场面极为壮观,来赏花的大庭广众
....络绎不绝。

C.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规定禁止十六周岁以下的学生骑电动自行车上、下学,对此部分
家长不以为然
....。

D.春晚之后,台湾魔术师刘谦的魔术被热衷解密的网友们炒得河翻水翻,但魔术真相仍是扑朔
..
迷离
..。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语法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用深情的
语言,表达了对阿长这位劳动妇女的深切怀念。

B.“他打算暑假去体验鲁南高铁。

”和“我真的还不清楚他的打算。

”中两个“打算”的词性不相同。

C.《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中的一首抒情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
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D.“寒舍”用来谦称自己的家;“驾临”是欢迎对方到来的敬辞。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赵师秀《约客》)
(2)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4)李白化曲成诗,用“,。

”来表达远游在外的无尽乡思。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陋室铭》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刘禹
锡《陋室铭》)
(6)然则天下之事, ,,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
中石兽》)
6.语言综合运用。

【材料一】近年来,以《战狼2》《红海行动》等为代表的一批军事题材电影既叫好又叫座,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

这些主旋律影片,不同于那些脂粉气十足的青春偶像剧、故弄玄虚的魔幻剧和无病呻吟的家庭伦理剧,为当下的中国影视作品注入了更多的阳刚之气。

【材料二】影片《空天猎》,展现了我军新型战杌自如地穿梭于狭窄山谷,并通过截获目标辐射源的方式探测到潜藏在夜幕里的敌方导弹,对其进行精准打击的场景。

《红海行动》则展示了我国海军战舰远程指挥作战、快速拦截导弹以及投放无人杋的强大功能。

观众看后热血沸腾,连连赞叹:
“厉害了,我的国”!
【材料三】讲好当代中国军人的故事,塑造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新英雄,是广大军事题材作品创作者的共同目标。

如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没有传统军人的棱角与强势,憨厚本分,重感情轻荣誉。

电影《战狼2》中的冷锋也同样如此,看重友谊、爱情,不计较个人得失、荣利。

他们不同于以往作品中“高大全式”的英雄,也不同于虚假抗日“神剧”里的“痞子式”英雄。

这些“接地气”的人物形象,显然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1)【材料二】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请找出来并改正。

(2)【材料三】中有一个句子有一处语病,请给出修改意见。

(3)根据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受到观众欢迎的原因。

(4)你所在班级将开展“论英雄”主题班会,请结合所给材料和现实,举例谈谈你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题。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7.(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二句诗所写的晚春景致。

(2)请从修辞角度对三、四两句诗做赏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乙】甘戊①使于齐,渡大河。

船人②曰:“河水间③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

物各有短长,谨愿敦厚,可事主,不施用兵⑤;骐骥、騄駬⑥,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⑦。

;干将⑧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木,不如斤斧。

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
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⑨,子亦不如戊矣。

”(选自刘向《说苑杂言》)
【注释】①甘戊:战国秦武王时丞相。

②船人:船夫。

③间:间隔。

④谨愿敦厚:指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臣子⑤不施用兵:不能够用他们带兵打仗。

⑥骐骥、騄駬:四种骏马的名称。

⑦小狸:小野猫。

⑧干将:古代利剑的名称,这里泛指利剑。

⑨千乘之君,万乘之主:指小国、大国君主。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尔安.敢轻吾射? 安.
(2)康肃笑而遣.之。

遣.
(3)不然.,汝不知也。

然.
9.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求二石兽于.水中②甘戊使于.齐
B.①以我酌油知之.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今持楫而.上下随流
D.①以.钱覆其口②匠以.治木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
11.下面对【甲】文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肃笑而遣之”,能够表现岀陈尧咨骄傲自满的特点。

B.“睨之”,能够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C.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
人的对话。

D.文章写卖油翁“酌油”的技艺高超,与陈尧咨形成对比,能够让读者产生人外有人的感慨。

12.两篇文言文都通过叙述故事阐明事理。

从【甲】文中,我们懂得了的道理; 从【乙】文中,我们懂得了的道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

《老王》节选
杨绛
①我常坐老王的三轮。

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②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③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

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

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④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

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

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⑤有一年夏夭,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

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⑥“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

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13.简要概括⑤⑥两段内容,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1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句用的好?为什么?
A.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B.有个死去的哥哥,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儿。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雪地烤红薯
①男人缩在高中校园门口,守着一个烤红薯的老式铁炉。

他不断地把烤熟的红薯挑出来,把没烤的红薯放进去,十几个红薯,让他手忙脚乱。

第一次做这种营生,男人的心里有点慌。

②(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

正是放学的时候,走读的学生赶着回家,住校的学生赶着回宿舍,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过。

男人把一个烤得最成功的红薯托在手里,嘴张着,却并不吆喝。

③有人停下来,看他的红薯。

他立刻打起精神,从旁边操起小秤。

他挑了两个最大的红薯放进秤盘,拉起提绳。

“啪”的一声,两个红薯紧跟着掉在雪地上。

男人急忙再从烤炉里取出两个红薯,那个学生却早已经走远了。

④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这让他很伤心。

现在,除了他,谁还把烤红薯当成好东西?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闹着要去吃洋快餐。

儿子点了一份薯条,端上来的东西又黄又瘦,蜷缩扭曲着,他不知为何物。

尝一个,才知不过是炸过的土豆条罢了。

他说:“这能比得上烤红薯?” 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

可乐他也尝了尝,不好喝,麻舌头。

他想,烤红薯多好啊,剥了皮,又香又甜,含在嘴里,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大碗玉米糁子和一碟腌萝卜条,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
⑤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

这时,有几个学生说笑打闹着,走了出来。

男人眼睛一亮,清清嗓子,喊了起来:“卖烤红薯啰!”嗓音很小,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磨过。

声音吸引了这几个学生的目光,然而他们只是投来极为漠然的一瞥,又转过脸继续说笑。

⑥于是,男人又提高嗓门吆喝:“烤红薯白送哪!”这时,一个长脖子少年停下来,并转身朝男人走来。

边上的平头少年拽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没能将他拉住。

长脖子少年走到男人面前,问道:“烤红薯白送?”
⑦男人憨笑着挑出四个红薯,边挑边问长脖子少年:“你们宿舍几个人?”长脖子少年说:“四个。

”男人接着问:“那个和你一起走的留平头的也是?”长脖子少年说:“不错。

”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于是又挑了四个。

他把八个烤红薯分装进两个袋子,递给长脖子少年。

⑧天渐渐黑下来。

(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

男人仍然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

他推起三轮车,慢慢往回走。

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出一个焦糊的烤红薯。

他仔细地剥掉皮,慢慢地吃起来。

他不声不响地吃掉一个,又掏出第二个。

他一口气吃掉八个烤红薯,那是烤炉里剩下的全部烤红薯。

吃到最后,他不再剥皮,将烤红薯从烤炉里取出来,直接塞进嘴巴。

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烫出了水泡,因为现在,那里钻心地痛......
⑨长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将两袋烤红薯随手放在床头柜上。

谁对烤红薯都没有兴趣,即使是白送,他们也不想吃上一口。

终于,快熄灯的时候,留平头的少年打开了一个袋子,取出一个烤红薯,托在手里,细细端详。

长脖子少年提醒他说:“都烤糊了。

”平头少年低头不理他,闭起眼睛嗅那个烤红薯。

电灯恰在这时熄灭,平头少年在黑暗来临的瞬间,将那个已经冰凉的烤红薯凑近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

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红薯的微涩与甘甜。

⑩长脖子少年突然说:“你和卖烤红薯的那个人长得很像。


⑪黑暗里,平头少年偷偷流下了一滴眼泪。

16.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填空。

手忙脚乱烤红薯→()→高声吆喝送红薯→()
17.文中有两处关于雪的环境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

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

18.文中的男人对儿子(平头少年)的父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19.第⑨段中“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红薯的微涩与甘甜。

”中的“微涩”与“甘甜”意蕴丰富,请揣摩并写
出平头少年的内心活动。

(五)名著阅读。

阅读选段,根据要求,完成20-22题。

祥子昏昏沉沉地睡了两昼夜,A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

给他灌下去,他的确睁开眼看了看,可是待了一会儿又睡着了,嘴里唧唧咕咕的不晓得说了些什么。

A这才想起去请大夫。

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 第二剂药煎好,他不肯吃。

既心疼钱,又恨自己这样的不济……为证明他用不着吃药,他想马上穿起衣裳就下地。

可是刚一坐起来,他的头像有块大石头赘着,脖子一软,眼前冒了金花,他又倒下了。

什么也无须说了,他接过碗来,把药吞下去。

他躺了十天。

刚顾过命来,他就问A:“车呢?
20.以上名著选段的作者是谁?选段中人物A是谁?
21.什么原因使“他”昏昏沉沉大病一场?“他”问起的那辆车子后来的命运怎样?
22.纵观名著全篇,祥子一生命运的三部曲是
A.精进向上---自甘堕落---浪子回头
B.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C.不求上进---精进向上---自甘堕落
D.不求上进---有所发愤---精进向上
三、写作表达(50分)
23.以下两个作文题目,请任选一题写作(1)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
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请以“多一点”为题,写一篇作文。

(2)2020年的寒假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假。

这个寒假,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而变得特别漫长;这个寒假,因全民抗“疫”而变得意义非凡;这个寒假,因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引人思考… 请以“不一样的寒假”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如选题目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兰山区
1-4 DCBC 5.(1)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6)但知其不知其二者多矣 6.(1)将【材料二】结尾处的感叹号放到引号内。

(2)在【材料三】中“塑造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新英雄”的后面添加“形象”。

(3)①为当下的中国影视作品注入了更多的阳刚之气;②展示了我国军事力量的强大;③塑造了这些“接地气” 的人物形象(塑造彰显新时代精神的新英雄形象)。

(意对即可) (4)可以从军人子弟兵、科技人员、防疫工作者、普通劳动者等角度阐述,意对即可7.(1)花草树木探得消息,知道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芬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2)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实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时光、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8.(1)怎么(2)打发(3)这样9.D 10.(1)(卖油翁)见到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2)河水间隔很窄,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怎样说服齐王呢?(还能替君王做说客吗?或译为“又怎能做出让王高兴的事呢?”皆可。

) 12.熟能生巧(人外有人天外有人;术业有专攻;高手在民间;做人要低调等);人和物各有所长,应该要用其长处,发挥其特点(物各有短长;不能因为别人的短处而瞧不起别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等) 【参考译文】甘戊出使齐国,要渡过一条大河。

船夫说:“河水间隔很窄,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怎样说服齐王呢?” 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那些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臣子,能够侍奉君主,
不能够用他们带兵打仗;骐骥、騄駬这样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老鼠,还不如野猫;千将这样锋利的好剑,天下有名,但工匠用来劈削木头还不如斧头。

而现在在河中摇船,进退自如,我不如你;游说那些小国、大国国君,你就不如我了。


13.⑤段:老王给我们家送冰,价格相等的冰体积比前任送的大一倍。

⑥段:老王送默存去医院,不肯收车费。

表达了作肖对老王的敬佩、感激和赞美之情。

14.动作、语言描写。

“哑”字写出老王在特殊时期与“我”交流时的小心谨慎。

“你还有钱吗”体现了老王对“我” 和家人的体贴与关爱,凸显了他善良的性格。

15.A句用的好。

运用短句,突出强调了哥哥“死了”和侄儿“没出息”,更加深刻表现老王身世的悲惨和作者对老王的同情。

B句没有这样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