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建安文学复兴了四言诗,发展的五言诗,创造了七言诗。 建安文学复兴了四言诗,发展的五言诗,创造了七言诗。
第九章 曹氏父子和建安文学
• 汉末建安时期,我国文学有了重大的变化, 汉末建安时期,我国文学有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标志着文学发 展的新时期已经来到。 展的新时期已经来到。 这一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的作家, 三曹” 这一时期,文坛上涌现了大量的作家,“三曹”、“七子”和蔡琰 七子” 是其中的代表。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是其中的代表。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 富的社会生活,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并且形成了“ 富的社会生活,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并且形成了“建安风骨 ”这一优良传统。同时他们普遍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奠定了五言诗在 这一优良传统。同时他们普遍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 文坛上的坚固的地位。在这一时期,赋与散文也表现出了新的面貌。 文坛上的坚固的地位。在这一时期,赋与散文也表现出了新的面貌。 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钟嵘在反对晋以后的形 式主义诗风时,曾慨叹“建安风力尽矣” 式主义诗风时,曾慨叹“建安风力尽矣”!初唐诗人陈子昂在进行诗歌 革新时,也高举“汉魏风骨”的旗帜,这说明“建安风骨” 革新时,也高举“汉魏风骨”的旗帜,这说明“建安风骨”的传统对后 世文学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世文学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操、 第二节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 • 短歌行(二首) 短歌行(二首)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二、《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3、《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古诗十九首》 1其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而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 其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而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 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 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水乳交融 的境界。 的境界。 2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抒情中带有叙事意味 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 ,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3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多,而言近旨远,语短情长 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衬映烘托,着墨不多,而言近旨远,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4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练、准确,含义丰富,十分 语言不假雕琢,浅近自然,但又异常精练、准确,含义丰富, 耐人寻味。 耐人寻味。
古诗十九首经典篇章
• • • • • • •
《行行重行行》 《青青河畔草》 《涉江采芙蓉》 《庭中有奇树》 《迢迢牵牛星》 《客从远方来》 《明月何皎皎》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 •
• • • • • • •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迢迢牵牛星》
• • • •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中国古代文学》
第九章 曹氏父子和建安文学
11
第一节 建安文学兴盛的社会背景
•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的年号,起自公元196年,至于公元 建安” 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的年号,起自公元 年 220年。“建安文学”实际上包括上自董卓之乱(190年)下至曹魏黄初 年 建安文学”实际上包括上自董卓之乱( 年 、太和(220—233)之间的文学,文学史上往往把“建安”与东汉分开 太和( )之间的文学,文学史上往往把“建安” ,建安文学是文学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建安文学是文学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 • • 1.建安文学是汉末社会动乱的真实反映 建安文学是汉末社会动乱的真实反映 2.建安文学实际上是曹操统治时期的文学 建安文学实际上是曹操统治时期的文学 3.建安文学的繁盛局面 建安文学的繁盛局面
王粲登楼宋玉悲秋王粲登楼成为一种文学现象蔡邕高超的琴技螳螂捕蝉的杀气焦尾琴的来历教阮瑀琴技第三节其他建安作家建安七子蔡琰蔡邕之女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女诗人她的诗反映了离乱时代的社会生活是一篇用血泪写成的诗史是建安文学的典范之作
《中国古代文学》
第八章 五言诗的起源与发展
1
一、关于五言诗的产生
1.西汉之前没有完整的五言诗 1.西汉之前没有完整的五言诗 • 《诗经》和《楚辞》中出现过五言诗句 诗经》 楚辞》 • 秦始皇时期,有五言民谣《长城歌》 生男慎勿举, 秦始皇时期,有五言民谣《长城歌》:生男慎勿举,生女哺 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疑经后人整理) 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疑经后人整理) ?(疑经后人整理 • 楚汉战争时期,有虞姬答项羽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 楚汉战争时期,有虞姬答项羽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操、 第二节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 •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步出夏门行 龟虽寿 • • •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操、 第二节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二、《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1、《古诗十九首》的来历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载于《文选》,因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 古诗十九首》载于《文选》 因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 故《文选》编者题为“古诗”。“古诗十九首”虽不是一人所作,但风 文选》编者题为“古诗” 古诗十九首”虽不是一人所作, 格内容大体相同,估计产生时代大概在东汉末年。 格内容大体相同,估计产生时代大概在东汉末年。 刘勰曾说“古诗” 刘勰曾说“古诗”是“五言之冠冕”,这话并不过分。就“古诗” 五言之冠冕” 这话并不过分。 古诗” 所达到的成就及其在诗歌创作上所产生的影响来说,它在我国文学发展 所达到的成就及其在诗歌创作上所产生的影响来说, 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思想内容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通过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通过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 享乐等内容的描写,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 享乐等内容的描写,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这些正是东汉末年政治社 会的真实的反映; 会的真实的反映;其中浓厚的消极情绪更是封建统治阶级走向没落时期 的反映。 的反映。
一、关于五言诗的产生
3.东汉时期,民间继续产生五言歌谣,大量优秀民谣进入乐府, 3.东汉时期,民间继续产生五言歌谣,大量优秀民谣进入乐府,乐 东汉时期 府中五言诗占了统治地位。而且,文人开始学习五言诗写作。 府中五言诗占了统治地位。而且,文人开始学习五言诗写作。如 班固《咏史诗》 张衡《同声歌》 班固《咏史诗》,张衡《同声歌》。 东汉末年,无名氏文人《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抒情 东汉末年,无名氏文人《古诗十九首》的出现, 五言诗的成熟。 五言诗的成熟。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操、 第二节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 • • • • • • • •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帝称号,刻玺于北方。 淮南帝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青青河畔草》
• • • • •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you。 。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一、关于五言诗的产生
2.西汉时期,民间有五言民谣,乐府中有五言诗歌, 2.西汉时期,民间有五言民谣,乐府中有五言诗歌,而文人没有五 西汉时期 言诗。 言诗。 汉初孝惠帝时,高祖的戚夫人受吕后迫害,被禁永巷罚舂, 汉初孝惠帝时,高祖的戚夫人受吕后迫害,被禁永巷罚舂, 戚夫人悲苦交集,曾作了一首怀念儿子赵王的歌:子为王, 戚夫人悲苦交集,曾作了一首怀念儿子赵王的歌:子为王,母为 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隔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隔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汉武帝时,李延年有《李夫人》 汉武帝时,李延年有《李夫人》歌:北国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北国有佳人,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西汉中期以后,民间多五言歌谣,如:城中好高髻,四方高 西汉中期以后,民间多五言歌谣, 城中好高髻, 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西汉是五言诗在民间产生,并开始进入乐府歌诗的时期。 西汉是五言诗在民间产生,并开始进入乐府歌诗的时期。
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操、 第二节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 • • 一、曹操 1.曹操的生平 曹操的生平 在文学作品中,曹操被描绘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在文学作品中,曹操被描绘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奸雄”,在 奸雄” 戏剧舞台上,曹操被塑造为阴险奸诈的“白脸奸臣” 戏剧舞台上,曹操被塑造为阴险奸诈的“白脸奸臣”。 • 历史上的曹操,是我国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 历史上的曹操,是我国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 家,更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文人。 更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文人。 2.现存曹操的诗二十余首。 现存曹操的诗二十余首。 现存曹操的诗二十余首 “汉末实录,真史诗也”的《蒿里行》 汉末实录,真史诗也” 蒿里行》 “幽燕老将”横槊高唱《短歌行》 幽燕老将”横槊高唱《短歌行》 幽燕老将 豪迈纵横,笼罩一世“ 观沧海》 豪迈纵横,笼罩一世“的《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 《龟虽寿》 龟虽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