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医生如何看病呢?.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的医生如何看病呢?
现在有的医生看病很酷的,基本上属于不抬头式。

病人坐下,他边整理挂号单据边问:哪里不好?病人说哪里不好,他也不吭声,抓过验血的或拍片的单子,飞快地写上几个字,刷地撕下来,“去验个血吧!”或者:“拍个片吧!”病人坐下还不到1分钟,就得重新起身,化验拍片。

等一大圈转回来,单子放在医生面前,他更不用看病人了,直接对着技术数据开药,一边开,一边进行必要的医嘱,“嘱”完了药方病历也写完了,将所有文件一归拢,朝你面前一推,你就该走人了。

这么酷也不是没有道理,病人那么多,效率不高怎么行?像这种司空见惯的病,你病人当个了不起,他医生早有数了,等检查结果出来,一验证,果然。

那就开药吧,或者手术吧。

几万元的手术也可以在几分钟内决定,你这里千山万水,处处是问题,他那里轻车熟路,没什么可啰嗦的。

古代的医生怎么看病呢?
《黄帝内经》里黄帝的老师岐伯说,诊治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那就是:“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意思是:关好门窗,多方面地询问病人的病情,顺从他的心意,心满则其神回,神回则昌,神不回则亡。

为什么要关好门窗呢?这是不是太夸张了?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看病的,可谓坐立不安。

而古人看病,医生和病人都要从容坐定了才行。

关好门窗更是了解隐衷的需要,医生要了解病人的饮食居处和生活经
历,是不是从当官的变成老百姓了,是不是从富人变成穷人了,暴乐暴苦,始乐后苦,都可能是病的起因。

从起因再问到病的过程,一步步的询问不仅使医生探察明白了,似乎也有启蒙病人之效,病人逐步领会了患病的来龙去脉,领会也成为诊治的一部分。

而前述那种看病法,刚坐下,人与人的交流一点没有,就把你从切身的感觉里拉出来,让你去跟机器打交道,假如你不想进入那个“非人”的系统,想先
听一听医生的直觉,他是没空理你的。

你只好去化验拍片,拿回一个非人系统的“解释”来,然后你吃药打针。

整个诊病的过程如隔靴搔痒,治病好像掩耳盗铃。

古时候没有医疗设备代行检查之责,惟有不惮其烦细细沟通,方能减少错误。

如今有医疗设备插足医患之间,看病相对简单化了,整体水平也提高了,机器用标准化的语言替代了庸医的模棱两可。

但是机器的功能强大到横亘医患之间,也的确令人不满,所以医患双方都在尽力把“人”的平台往上搭,从普通门诊到专家门诊,再到高级专家会诊中心,虽然是市场经济的操作方式,骨子里还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