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初层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生门》初层赏析
学生:叶璐彦
院系:艺术学院美术系
学号:18620102204536
课程:电影
教师:
影片《罗生门》是电影大师黑泽明1950年的作品,获1951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10部影片”之一。

影片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筱竹丛中》,故事很简单:武士武弘带着妻子真砂远行,途中遇到强盗多襄丸,武士在树林里被绑了起来,妻子被强盗奸污,最后武士被杀。

六个人七次作证,七次说法各不相同。

每个人作证都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事实的真相就在证明的过程中被模糊了。

一.影片《罗生门》剧情赏析
导演用一场“雨”,让混沌的世界暂时停下了脚步。

由3个人开启关于另3个人的故事。

整个过程基本是由回忆的方式展现的。

透过叙述,强调各人的纯净和他人的肮脏。

影片一直在强调人心险恶,不可被人相信。

开场的第一个镜头便以牌坊“罗生门”为背景,夹杂在字幕下,可以看到一幕残破的,被遗弃或遭受战火所遗留下的建筑。

伴随着人物奇怪的交谈和压抑的背景音乐。

一下子就被渲染的气氛带了进去。

故事一开头叙述,是以山间路过的平民发现尸首为线索,接着报官后,案情似乎一步步明朗了。

“证人”一个个人模人样的讲着自己看到的“真相”(对其实是自己有利的,编造的剧情)。

更甚至其中的一个桥段:让女巫做法,附身来让死者说话(女巫狰狞的面目在黑白底片的效果下,显得尤为的诡异)。

让人仿佛不得不信,这起死回生的叙述(其审案过程还有其妻以及强盗的自首对白)。

发现死者的人为了最快逃脱干系,草草了事。

又回到现实,躲雨的“证人”在私下把看到的“真相”说给了路过另一个躲雨者(世俗圆滑小人)。

在一旁听的和尚不敢再继续,觉得人心太过险恶(因为口吻与在场的强盗和其妻都不同)。

这时一声婴儿的哭泣声打破了静。

另一个躲雨者赶忙跑过去,将婴儿身上值钱的东西抢走。

“证人”一边唾骂,一边想抢回来。

这时,对方一句话戳穿了他(其实最后所谓的“真相”也是带着灰色的)。

“证人”顺手牵羊带走了现场留下的一把名贵匕首(也就是为什么不说真相的缘由)。

当同样的事降临到自己现实,如同利剑滑过脸颊,深深刺痛了他。

惭愧与挣扎让他放下了。

一旁的和尚,弱儒般几近崩溃的边缘(那句:这是个人不如狗的世界,谁要不自顾自就活不成。

回荡其间...)。

“证人”不敢正视远去的(雨中)身影......
影片进行到这里已经快结束了,“证人”回到和尚那。

(这大概是导演还要大家相信人吧)抱起婴儿(和尚起初不敢相信他),告诉他说:家里有6个孩子,再添一个,还是一样的苦。

默许(和尚代替导演传达出:我还是相信人的)。

雨停了,两次相互作揖后,“证人”抱着“希望”走出镜头,画面又重新回到“罗生门”,这次的“罗生门”虽然还是一样的残缺,却是异样的光彩。

到“终”字出现,不由得拍手叫好~~这是一种什么力量,黑泽明竟然用比现实还险恶的人心,唤回了所有的人心。

短短的88分钟很快就过去了,黑泽明用88分钟的“雨”洗刷了污秽不堪的心。

二.影片的镜头切换和拍摄技巧欣赏
故事由四部分构成:罗生门前三人躲雨、谈论案情、弃婴事件、天晴离去。

镜头循环区别于传统叙事时间的线性延伸,它不注重事件推演,而是反复再现同一事件的不同版本,调度观众留心叙述话语而非叙述对象,引发观众的悬念和思考。

所以四人讲述不分先后,难辨真伪。

每一次个性化叙事涂抹掉上一次个性化叙事的印象,表现出意义的不确定性。

但若设
身处地理解,每个叙事版本又各有一些道理。

案情回放远景全景镜头多,运动镜头和长短镜头变化无常,四个人既是叙事主体又是叙事对象。

三个场景光影表现迥然不同:罗生门前暴雨倾盆,阴云密布,影多光少,形成罪恶感和压抑感;法庭供述曝光过度,光多影少;林中案发现场光影斑驳,幽暗神秘,镜头摇移,效果亦真亦幻。

前者由五人各讲人物片段经历,后者由四人分述完整事件;前者人物介绍互为补充,后者为互否,事件表述互相抵触消解。

它明显改写了侦探推理片和警匪强盗片模式,使观众明白怎么讲比讲什么更有趣,叙述者比故事更耐人寻味。

三.罗生门背后的哲学文化
《罗生门》之所以国内平淡国外轰动,在于西方现代主义对东方哲学的惊喜,以及佛教禅宗对西方文化的抵牾。

电影语言一箭双雕地组织起东西方文化两种背景。

本文的故事真相和意义传递也显得神秘莫测,具有不确定性。

佛经中盲人摸象的寓言与西方相对主义思想心有灵犀。

每个盲人摸到的一部分都有相对的片面真理,但都不是绝对真理。

一切文学叙事都执着于主观真实而非客观事实。

强盗对犯罪动机的供词居然是“来了一阵风”。

情杀案从一阵凉风开始,那神秘之风不但吹开了美女的面纱和裙裾,也吹醒了人潜藏的欲望和恶念,吹开了万劫不复的地狱之门。

那阵凉爽的风煽起了强盗的“贪色之风”,强盗又用它撩拨起武士的“贪财之风”,并通过强暴触发了美女的“贪权之风”,此乃但丁《神曲》中狮、豹、狼三只拦路野兽所寓意的人生难以抗拒的三大诱惑:权力、美色、财富。

此三种风非空穴来风,心乃万恶之源。

影片内容多采自《竹林中》却取了另一篇小说《罗生门》之名,此命名被赋予多层象征意蕴:既是地狱之门、命运之门;也是道德之门、灵魂之门。

四.总结
事实本体怎样、我们看到的事实怎样、我们怎样去理解事实。

糟糕的是,我们总自信地以为看到的和理解的事实就是真相,而忘记了人的理性和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

所以智慧的犹太谚语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无结果的过程还有意义吗?罪孽如此深重的人类还有信仰与希望吗?救赎之路又在何方?黑泽明的《罗生门》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若有,你满意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